风雅之病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1567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未露面的雪村,参加电视台节目时说:“我有精神分裂症,轻度的。这是精神病的一种。”
  宣称自己患有精神科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的明星不在少数。张国荣李恩珠的放弃生命,许纯美的失眠,都与此有关。崔永元、蓝洁瑛、王祖贤、何耀珊、王杰、李丞涓、大S、马景涛,甚至喜剧明星憨豆先生、金·凯瑞,也都宣称正在努力与精神上的疾患抗争。有权威机构披露,目前九成香港明星不同程度地饱受着抑郁症的侵扰。而对病因的解释,也都如出一辙,多半是因为工作压力,然后是感情问题。
  但始终不见有明星出来,说自己患有便秘、肠炎、痔疮、口臭,或者前列腺炎、肝炎以及其他难言之隐。尽管作为肉身的人,得这些病的几率,恐怕要比抑郁症高许多,但这些病,着实不够风雅。
  疾病也有三六九等。在明星或者其他需要保持形象的人那里,风雅与否,取决于是精神性的还是肉身的,实在要和肉体有关,也应该是白血病或者骨折撞车,其他的尤其与下半身有涉的,均不在风雅之列。
  20世纪之前,肺结核是不治之症,艺术家争相得了肺结核,这病就在风雅之列,一时间也死不了,而且也不会污秽狼藉。挟着这一点病,忧郁也好,堕落也好,放纵也好,昼夜狂欢也好,“对着白海棠吐半口血”也好,都有了理由。所以我们一旦想起那些艺术之都的艺术家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批苍白脸上有点淡淡红晕、神情倦怠偶然咳嗽两声的人们。尽管那个时代有比肺病更可怕的东西,比如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极差,人们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从窗口就可以把屎尿倒下来,华丽高耸的假发里甚至有老鼠窝,女王坐在马桶上接见大臣,巴黎是个臭气熏天的城市等等。但肮脏粗陋的时代真相很快被过滤掉了。如果要选择一种关于某个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完美因素,人们当然宁肯选择一种较为风雅的,哪怕是在记忆里。于是,人们选举肺病作为“世纪病”,让“不讲卫生”落选。
  以此推断,再过几十年上百年,人们了解到的我们这个时代,大概是工作压力大,人们不得病,贫困地区居民也不缺维生素,所有人只是风雅而痛楚地抑郁着,因为工作,或者感情——有一大批有发言权且被关注的明星为证。
其他文献
不喜欢有心人  双板桥    夜来翻看熊召政的《张居正》,里面有则故事让人寻思。  说的是明朝有个叫高拱的宰相,权倾天下。一日,有巴结者送上一江南绝色,白皙水灵,袅袅婷婷,十分可人。自来老牛喜嫩草,宰相老爷也不例外。眼见秀色待餐,登时心旌摇荡,春心大发。碍于初次相见,饱学鸿儒得先来点雅的,便让姑娘拈指琵琶,抚琴助兴。一曲终了,便有温语交流:  “这曲子叫啥名字?”  “回老爷,叫《锁南枝》,是一支
期刊
他们,因一些客观因素从熟悉的环境嫁接到上海,换了土壤、空气和水分,成为新移民。  他们在上海,事业或大或小,物质和可支配的权利或多或少,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在这个城市如鱼得水,伸缩自如,滋润自在。  如果说“刚性嫁接”到上海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才能完成,那么在上海“柔性生存”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一种悟性,一种对这个城市文化的认可和全情融入……    有一种诱惑名叫上海  文/沙然  田先生,上海
期刊
最后的香樟花园  文□肖默    婚纱,结婚照,彩车,酒店,蛋糕,蜜月。   好几个星期我都被笼罩在一片祝福声和忙乱的选择中。决定嫁给那个工程师是因为我累了。   我们结婚吧。我知道没有时间等待爱情。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宁可嫁给爱自己的人也不去追寻没有结果的风花雪月。当戒指轻轻套在无名指上时,我舒了口气,好像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使命等待宣判。   深秋是个发生浪漫爱情故事的好季节。因为有高大梧桐掉
期刊
徐来文化记者。《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作者之一。著名博客写手。    国学坐上商务舱    “国学”毫无疑问是2005年中国文化生活中最具有分量的一个词。从5月底人民大学校长身体力行,为即将开办的“国学院”大作招生广告开始,穿越了“儒学大师郑家栋涉嫌偷渡事件”,在“七月流火”、“脊续”两个点上作了些语词之争,然后沿着“科举百年”的大好机会顺流直下,经历了全球华人祭孔之盛事后,终于在年底终结于“国学
期刊
张爱玲有个著名的理论:"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话,摆在当下也非常适用。这是个造星的年代。写本书可以红,唱首歌可以红,参加个比赛也可以红。出名,似乎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不留神,网上写点啥、贴点啥,也可以红透大半个中国。这样看来,本文的主人公的成功就显得不那么轻松,而且名气也没到众所皆知的地步。不过,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没出道就搞得海内外关注,已经是太意外的惊喜了。  
期刊
在上海小街小巷生活过的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泡开水。“泡开水”就是去老虎灶买熟水。现在老虎灶已经没了踪影,曾经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已经渐渐淡出,那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也只留在人们记忆中。  上海老虎灶的产生同上海人的居住条件、燃具条件密不可分。  有人考证,老虎灶诞生于上海小刀会起义时,百姓为避战火纷纷往城外租界跑。当时煤气还不普及,用煤球炉已属上乘了,人们多数用旧式灶,用木柴作燃
期刊
极爱吃糖。大白兔、太妃、喔喔、金丝猴、阿尔卑斯,即使是水果糖,一入口便有无穷的滋味。  小的时候,家境不宽裕,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从亲戚家吃到几颗糖。此时家里也会备上好些糖果,但那是给客人预备的,多是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我和弟弟只能眼巴巴馋着,央求好久待母亲心软她才要我们背过身去,然后魔术般地变出几粒糖果一解我们肚里的馋虫。红红绿绿的糖果搁在嘴里,舍不得咬碎,只是在腮帮子里含着,小心翼翼吮,浓浓稠稠的
期刊
到上海喝的第一杯Latte就是在马勒。甜甜的奶香,静静的下午,早春的微凉,一切都恰到好处。  之后的整个春天便经常约朋友去,形成了到马勒喝下午茶的习惯。忙到不胜其烦,随手抄本书,几个人从办公室溜出来,一脚跨进马勒别墅,所有尘嚣登时隔绝,时间变慢,连阳光都仿佛凝滞了。  最喜欢坐在草坪的白色椅子上。光顾马勒的人不多,我们去的时候,椅子大多空着。春天的阳光总是温煦的,晒得人直想入梦。逢着下雨,便移到室
期刊
二十年前的水城路其实是条田间小路,后来拓宽了点叫红旗路。从我家3楼的窗口就能看到仙霞宾馆的霓虹灯广告,隔在中间的是成片的田野和村庄,还有一座碉堡。  现在我还能记起当年永和豆浆在上海第一家店的盛况。记得在开张前,就不时有新村里的老头老太在豆浆店的门口探头张望,不时发出惊叹:“ga ju(这么贵)啊!一根油条要2块?!”开张后门庭若市,吃根油条都要等上10来分钟。到了半夜一二点更是热闹非凡,店里几乎
期刊
求婚地点:上海南翔古猗园  求婚时间:1981年10月国庆节  求婚人物:  张佩珍(女)当时年龄:33岁;当时身份: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四年级学生;当时收入:无;现在身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刘业雄(男)当时年龄:35岁;当时身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学生;当时收入:42元;现在身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那时候,我们临近毕业只有四个月了。虽然早过了“奔3”的岁数,已经向“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