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一位老熟人退休了,他坚决不接受续聘,决心净身退出江湖,另辟天地。他谦虚地说,留职位给年轻人,留点時间给自己,留点爱好充实生活。这个“三留”,体现出一种机智。这位仁兄在全国知名媒体当了多年“全职记者、编审、行政”一身挑的职,对文字、摄影的驾驭水平都很高。
他当上了导游,原因是他的一位至交在某公司负责旅游方面的工作。一次,有一群摄影发烧友一起嚷嚷,说为什么不搞摄影旅游团?不要整天买什么劳什子东西,就搞以摄影为主旋律的团。而且,希望导游是有专业训练的,这样才会产生共鸣,有知音感。这位至交想来想去,就叫他帮忙带一个团试一试。一试,皆大欢喜,导游与团友处得十分愉快。摄影点定得很好,风光、山水、古迹、人物、特写、物图、摆拍……应有尽有,旗开得胜。
去哪里找这样的员工呢?就他了。于是,他便成为一个另类的导游。没有请一顿饭,没有送一斤水果,退休后他有了第一份职业。这份职业使他突然变成一个行业里十分称职的人。几十年的世态炎凉,让他知道怎么去尊重人;几十年的争争斗斗,让他懂得怎么去理解人,留点余地给人、给自己;几十年的文化冲突、文明冲突,使他知道入乡随俗是一种大文化、大文明,要随俗才能合缘。还有,他的摄影技术融合了哲学思考、社会学的思考,诗一样的意境有,磐石一样的坚定也有,便形成了一种炉火纯青般的冶炼,使同游者不知不觉进入一种全新的旅游境界。这些事,是年轻导游做不来的;这些事,是年轻导游想不到的。因为,“导游”有一般性的“游”,也同样有深层次一点的“游”,没有在一个稍高的“位”上,“导”什么呢?
朋友开始忙了,几乎每个月要带一个团。有时候不出国,一个月还带两个团。而且很多时候他是被客人点名要的,因为客人信任他。朋友60岁以后当上了一个圈子内很有点名气的编外导游,给笔者一个启示,即年轻时要有些手艺,一技傍身,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太完美,要放下身段,平凡做人。这样的人,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这不是发挥余热,这是一种善和美的传承,是一种合理的原生态重构。
朋友,你不是接受别人的施舍,你是一种馈赠,人格美的馈赠。
他当上了导游,原因是他的一位至交在某公司负责旅游方面的工作。一次,有一群摄影发烧友一起嚷嚷,说为什么不搞摄影旅游团?不要整天买什么劳什子东西,就搞以摄影为主旋律的团。而且,希望导游是有专业训练的,这样才会产生共鸣,有知音感。这位至交想来想去,就叫他帮忙带一个团试一试。一试,皆大欢喜,导游与团友处得十分愉快。摄影点定得很好,风光、山水、古迹、人物、特写、物图、摆拍……应有尽有,旗开得胜。
去哪里找这样的员工呢?就他了。于是,他便成为一个另类的导游。没有请一顿饭,没有送一斤水果,退休后他有了第一份职业。这份职业使他突然变成一个行业里十分称职的人。几十年的世态炎凉,让他知道怎么去尊重人;几十年的争争斗斗,让他懂得怎么去理解人,留点余地给人、给自己;几十年的文化冲突、文明冲突,使他知道入乡随俗是一种大文化、大文明,要随俗才能合缘。还有,他的摄影技术融合了哲学思考、社会学的思考,诗一样的意境有,磐石一样的坚定也有,便形成了一种炉火纯青般的冶炼,使同游者不知不觉进入一种全新的旅游境界。这些事,是年轻导游做不来的;这些事,是年轻导游想不到的。因为,“导游”有一般性的“游”,也同样有深层次一点的“游”,没有在一个稍高的“位”上,“导”什么呢?
朋友开始忙了,几乎每个月要带一个团。有时候不出国,一个月还带两个团。而且很多时候他是被客人点名要的,因为客人信任他。朋友60岁以后当上了一个圈子内很有点名气的编外导游,给笔者一个启示,即年轻时要有些手艺,一技傍身,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太完美,要放下身段,平凡做人。这样的人,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这不是发挥余热,这是一种善和美的传承,是一种合理的原生态重构。
朋友,你不是接受别人的施舍,你是一种馈赠,人格美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