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林石在辽代的开采与利用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尚玉文化,中国有着近万年的用玉传统。作为中华软玉之一,巴林石是中华祖先最早开采和利用的美石之一。它的开采与利用上限,可以直接上溯到距今8000年以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兴隆洼文化巴林石制品的出现,与我国玉器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密切相关。到了公元10世纪初至13世纪初,契丹建辽期间,巴林石制品大量出现,成为辽玉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本文重点对出土的辽代巴林石器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做出分析和探讨,以便于我们今后对巴林石质地玉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其他文献
由原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乐施会合作的"人口社工"项目从2008年开始启动,后经陆续拓展,变成了一个系列项目。该系列项目尝试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引入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理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中的一位先天尊神,在整个道教神仙谱系当中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论文则对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临终关怀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其运用主要包括:道教太乙救苦天
唐以前 ,丝绸之路上 ,中国与西方的纺织技术交流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丝织品与纺织技术的西传 (约公元前 10世纪~公元 6世纪 ) ,西方从拆解丝织品获取丝线 ,织造胡绫
巴林石作为一种资源型的特殊文化载体,在巴林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度经济效益胜过文化效益。文化附加值在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发展中挖掘不够,导致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缺乏
鉴于传统的高速公路维修方法的不足,在某高速公路采用高聚物注浆技术进行加固维修,对道路注浆前后进行弯沉检测,用于分析和评价注浆效果。从注浆前后弯沉检测的结果可知,注浆
<正> 本会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拥有轻工业品、工艺品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企业组成的行业经济团体,具有法人地位.本会宗旨是加强组织协调本行业进出口贸易活动,促进横向联合,
期刊
自综艺节目在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以来,“X去哪儿了”成为了一种流行构式,并产生了新语义。由于“X去哪儿了”长期作为疑问构式存在于汉语中,而新义尚兴起不久,所以目
多媒体设备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普及,多数老师也已经习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诸如PPT课件、演示动画和实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逐渐被用于辅助中学化学的教学,然而这些教学资源
随着坝工技术的发展,一大批100m~300m级的高坝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一般状态下,大坝正常的安全运行可以得到保障。然而我国高坝建设主要位于西南强震区域,由于地震动的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