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教师
新课程实施许多年了,其理念早已植根在不少教师的心中。多年来,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各显神通,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并在总结与反思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笔者经常参与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综合督导和教学工作视导,在欣喜之余,也发现了部分语文课堂存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浅尝辄止或过犹不及的现象。
浅尝辄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研读教材不够透彻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课文是个例子,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知识方法,具备会学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忽视教材内容,对课文内涵、亮点理解不深,课堂上重点不突出,不能研读品味达不到欣赏的目的。课堂上教者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也是走马观花,学生还没有知其所以然,就匆忙进行拓展迁移。教者只是草草完成“学会”的目标就鸣金收兵,下面的拓展迁移无异喧宾夺主,达不到提高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蓝蓝的威尼斯》一文,先让学生感受了威尼斯的水色美、建筑美、秋色美,再归纳出课文以游踪为序和分类描写的写法,最后出示威尼斯将要消失的材料,让学生讨论拯救威尼斯的策略,拟写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宣传标语。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蓝蓝的威尼斯”中“蓝蓝”有何含义,课文怎样体现威尼斯的美等问题教者都没有关注,当然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学完后,学生对课文精彩之处全然不知,时间一长,就痕迹全无。这样做严重浪费教材提供的资源,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初衷,得不偿失。
二、学法指导过于肤浅
达尔文说过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方法的学问。新课程注重学法指导,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讲授《龟虽寿》一课时,教者能抓住诗歌教学的瓶颈,强调诵读和欣赏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先示范朗读,再安排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读的过程中只是纠正了错误的读音,至于怎样诵读,诵读时采用怎样的语调、情感、语速,重音的处理等则毫不涉及。在赏析诗歌时,教者归纳出抓关键词、品味感情、修辞手法、描述画面等几种赏析方法,让学生按图索骥。设置这一教学环节,说明教者已具有方法意识,但在具体赏析时,教者丢掉了上述归纳的方法,对学生信马由缰的回答,只是简单的说“不错”,失去了方法指导的意义,枉费了老师的苦心,没有达到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形同虚设。如能让学生从上述方法中自由选择一种,有针对性的赏析,教者再对学生不足之处作点评,就会达到方法指导的目的。
三、学生活动不够充分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课堂有学生讨论的声音,有学生思想的声音,有学生质疑的声音。
学生小组讨论是课堂常见的活动形式,也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补充整合,这种形式集众人智慧,对小组每位成员能起到促动启发作用。小组讨论时,往往明确讨论问题,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讨论结束,形成明确的答案。部分教师的课堂上,教者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几分钟后,便结束讨论,开始交流。部分学生还没来得及参与,更谈不上整合观点,没有达到小组讨论的目的。交流时,也还是个别学生的观点,不是众人的智慧,以至于使学生产生戏弄感,失落感。在《蓝蓝的威尼斯》课堂上,教者提出“为什么是蓝蓝的威尼斯呢”这一问题后,小组讨论不到两分钟就结束了,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化解难点,应形成众说纷纭的热闹场面。很遗憾,笔者没有看到这个场景。
学生活动还表现在对话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对话教学,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大师对话,一些课堂对话过于肤浅,为了对话而对话。一位教师在《醉翁亭记》一课上,让学生提出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困惑,学生仅从理解文言词语的角度提出几个问题,而文章的谋篇布局,作者的情感无人问津,使人觉得学生没有沉浸文本,课堂质疑流于形式。鼓励学生质疑,与同学、老师、文本、作者对话,并教会质疑方法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個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教师点评不够到位
新课程中教者从传授者退为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善于倾听,善于点评,善于煽情,善于把握目标是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师的点评,不是简单的褒贬,而要注重点拨,启发引导,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和增长能力的关键所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课堂上,教者提出“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的回答竟是“高昂的语气”,笔者感到疑惑,而教者未置可否,是自己把握情感不准,还是怕影响学生的发言热情呢?在学生认识发生偏差疑惑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纠正认知方向,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者责无旁贷。
《记承天寺夜游》这堂课,教者让学生描述美丽的月色,生描述道:月光洒下大地,大地如同披了一层轻纱……竹子、柏树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水墨画,一切如诗如画。据教者介绍,这是一个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难得有这样精彩的发言。笔者认为教者肯定会以此为契机,作出有意义的点评,以达到鼓励该生激励其他同学的目的。可惜,只是两个字“很好”,学生的描述好在哪里,师只字未提。适当到位的赏识,是促进学生加速的动力,有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儿童憎恨的是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老师,某儿童心理学家的这句话给人启发。
五、积累运用不能夯实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应该准备一本积累本丰富语文知识。课堂也是积累的主阵地。课堂上往往是学生说得多,写得少,活动多,积累少。语文课堂可以积累的知识很多,新词好词的积累,文言知识的积累,名言佳句的积累,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文章技法的积累等。学完《龟虽寿》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可让学生收集表达雄心壮志和送别的诗句,整理在积累本上。《苏州园林》学完后,可让学生整理本课的成语,并运用这些成语写话。可是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认读理解完毕便进入下一环节,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呢?学完课文《一双手》后,学生了解了选取最具特征的部分写人的技法,教者让学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此时离下课还有二、三分钟时,只能作为课后作业。因为缺少交流,学生对这种手法运用怎样,不了了之,使写作训练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行为过犹不及表现在:
一、问题设计支离破碎
新课程倡导整体感知与品词析句相结合,反对注入式,满堂灌。倡导启发式,但启发式不是满堂问。一些课堂设计的问题太多,过于琐碎。一位教师在《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整体感知环节设计了五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走出户外?2.作者如何描写月色?3.月夜图有何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作者情感?5.怎样理解“闲”字?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阅读费力,产生畏难心理。这些问题前后不够连贯,过于松散,不利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问题要选好切入角度,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课堂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主问题可从文章题目、文章结构、文章语言等角度入手。如《记承天寺夜游》从题目入手可这样设计问题:作者和友人夜游承天寺看到怎样的美景?心中有何感受?这样设计既整括了课文内容,前后相互关联,学生心理上也易于接受。有些课堂教者的口头提问指向不明确,多次变换表达方式,学生无所适从,难以进入思考状态。
二、教师讲解越俎代庖
新课程下教师从传授主角退为活动支持者帮助者,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适当适时的点拨会使学生柳暗花明,如醍醐灌顶。必要时的讲解不但不可少,还要讲得生动,讲得细腻,讲得精美。但这种讲不是教者直接说出疑难问题的答案,不少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如果不多讲,学生会领悟不清,害怕讲不透,讲不全。遇到教学重点难点,教师代劳。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闲”是理解的难点,交流讨论时,生回答不到位,教者害怕课堂预设任务不能完成,打断学生发言,直接讲解“闲”的内涵。笔者认为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可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自己道出“闲”的诸多内涵。教者最后作整合归纳。长期以往,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喧宾夺主
为丰富学生积累,课堂教学内容一般70%左右紧扣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延伸。但这种拓展延伸也要把握一个量和度。一位教师在诵读欣赏《龟虽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上,整體感知两首诗后,拓展了曹操的《短歌行》和岑参的《醉里送裴子赴镇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经》两首送别诗,学生朗读一遍,又出示柳永的《雨霖林》一词,让学生比较该词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格的不同。学生读一遍就能明白四首课外诗的大意吗?一堂课一共讲了六首诗词,每一首都是浮光掠影,这种拓展意义不大,学生不会留下多少痕迹,甚至连课内必须掌握的两首也没有印象。
少数语文课堂语文味不浓,理解课文大意后,便拓展迁移。一位教师在《环球城市风行绿墙》的课堂上,让学生理解绿墙的特点和环保价值后,进行拓展,设计如下问题:有人认为绿墙不安全,你是否同意呢?你认为中国城市环境要达到巴西城市环境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两个问题紧扣课文内容设计无可厚非,关键是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思路混乱,理由表达不充分的毛病时,教者不能引导学生怎样引经据典,怎样描述使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或切实可行。怎样表达这是语文课的任务,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就问题讲问题这不是语文课。
四、教学媒体哗众取宠
使用多媒体上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精彩纷呈的画面,声情并茂的范读,优美动听的音乐,使用恰到好处可为语文课增辉添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课堂为追求所谓的气氛活跃,媒体使用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学生朗读时配上音乐,可音乐声盖过学生的声音;配乐范读代替了学生朗读,学生失去朗读机会;图片播放太多,学生眼花缭乱;媒体使用代替了教师板书,黑板只字未留。以《苏州园林》一课为例,课文新词多,教者没有让学生对这些新词注音,只是口头回答后,答案便“飞上”新词,学生没有锻炼机会,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课堂上教者投影了其他园林的图片,苏州园林四季图片,花草树木的图片,花墙廊子的图片,门和窗的图片,假山池沼的图片,亭台轩榭的图片等,笔者细数以下,就图片达五十多张,一堂课要看这么多图片,得花多少时间?还有多少时间交流讨论思考。课堂板书是教学重点的凸现,是写作思路的再现,和教学过程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作用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很可惜,这堂课没有板书,那块黑板受到冷落,显得孤独而寂寞。
新课程下的课堂存在误区,在所难免,有待我们日臻完善。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常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自己丰厚的底蕴和鲜明的教学个性构建有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实现自身价值。
新课程实施许多年了,其理念早已植根在不少教师的心中。多年来,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各显神通,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并在总结与反思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笔者经常参与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综合督导和教学工作视导,在欣喜之余,也发现了部分语文课堂存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浅尝辄止或过犹不及的现象。
浅尝辄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研读教材不够透彻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课文是个例子,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知识方法,具备会学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忽视教材内容,对课文内涵、亮点理解不深,课堂上重点不突出,不能研读品味达不到欣赏的目的。课堂上教者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也是走马观花,学生还没有知其所以然,就匆忙进行拓展迁移。教者只是草草完成“学会”的目标就鸣金收兵,下面的拓展迁移无异喧宾夺主,达不到提高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蓝蓝的威尼斯》一文,先让学生感受了威尼斯的水色美、建筑美、秋色美,再归纳出课文以游踪为序和分类描写的写法,最后出示威尼斯将要消失的材料,让学生讨论拯救威尼斯的策略,拟写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宣传标语。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蓝蓝的威尼斯”中“蓝蓝”有何含义,课文怎样体现威尼斯的美等问题教者都没有关注,当然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学完后,学生对课文精彩之处全然不知,时间一长,就痕迹全无。这样做严重浪费教材提供的资源,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初衷,得不偿失。
二、学法指导过于肤浅
达尔文说过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方法的学问。新课程注重学法指导,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讲授《龟虽寿》一课时,教者能抓住诗歌教学的瓶颈,强调诵读和欣赏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先示范朗读,再安排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读的过程中只是纠正了错误的读音,至于怎样诵读,诵读时采用怎样的语调、情感、语速,重音的处理等则毫不涉及。在赏析诗歌时,教者归纳出抓关键词、品味感情、修辞手法、描述画面等几种赏析方法,让学生按图索骥。设置这一教学环节,说明教者已具有方法意识,但在具体赏析时,教者丢掉了上述归纳的方法,对学生信马由缰的回答,只是简单的说“不错”,失去了方法指导的意义,枉费了老师的苦心,没有达到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形同虚设。如能让学生从上述方法中自由选择一种,有针对性的赏析,教者再对学生不足之处作点评,就会达到方法指导的目的。
三、学生活动不够充分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课堂有学生讨论的声音,有学生思想的声音,有学生质疑的声音。
学生小组讨论是课堂常见的活动形式,也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补充整合,这种形式集众人智慧,对小组每位成员能起到促动启发作用。小组讨论时,往往明确讨论问题,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讨论结束,形成明确的答案。部分教师的课堂上,教者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几分钟后,便结束讨论,开始交流。部分学生还没来得及参与,更谈不上整合观点,没有达到小组讨论的目的。交流时,也还是个别学生的观点,不是众人的智慧,以至于使学生产生戏弄感,失落感。在《蓝蓝的威尼斯》课堂上,教者提出“为什么是蓝蓝的威尼斯呢”这一问题后,小组讨论不到两分钟就结束了,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化解难点,应形成众说纷纭的热闹场面。很遗憾,笔者没有看到这个场景。
学生活动还表现在对话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对话教学,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大师对话,一些课堂对话过于肤浅,为了对话而对话。一位教师在《醉翁亭记》一课上,让学生提出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困惑,学生仅从理解文言词语的角度提出几个问题,而文章的谋篇布局,作者的情感无人问津,使人觉得学生没有沉浸文本,课堂质疑流于形式。鼓励学生质疑,与同学、老师、文本、作者对话,并教会质疑方法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個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教师点评不够到位
新课程中教者从传授者退为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善于倾听,善于点评,善于煽情,善于把握目标是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师的点评,不是简单的褒贬,而要注重点拨,启发引导,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和增长能力的关键所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课堂上,教者提出“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的回答竟是“高昂的语气”,笔者感到疑惑,而教者未置可否,是自己把握情感不准,还是怕影响学生的发言热情呢?在学生认识发生偏差疑惑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纠正认知方向,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者责无旁贷。
《记承天寺夜游》这堂课,教者让学生描述美丽的月色,生描述道:月光洒下大地,大地如同披了一层轻纱……竹子、柏树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水墨画,一切如诗如画。据教者介绍,这是一个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难得有这样精彩的发言。笔者认为教者肯定会以此为契机,作出有意义的点评,以达到鼓励该生激励其他同学的目的。可惜,只是两个字“很好”,学生的描述好在哪里,师只字未提。适当到位的赏识,是促进学生加速的动力,有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儿童憎恨的是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老师,某儿童心理学家的这句话给人启发。
五、积累运用不能夯实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应该准备一本积累本丰富语文知识。课堂也是积累的主阵地。课堂上往往是学生说得多,写得少,活动多,积累少。语文课堂可以积累的知识很多,新词好词的积累,文言知识的积累,名言佳句的积累,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文章技法的积累等。学完《龟虽寿》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可让学生收集表达雄心壮志和送别的诗句,整理在积累本上。《苏州园林》学完后,可让学生整理本课的成语,并运用这些成语写话。可是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认读理解完毕便进入下一环节,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呢?学完课文《一双手》后,学生了解了选取最具特征的部分写人的技法,教者让学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此时离下课还有二、三分钟时,只能作为课后作业。因为缺少交流,学生对这种手法运用怎样,不了了之,使写作训练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行为过犹不及表现在:
一、问题设计支离破碎
新课程倡导整体感知与品词析句相结合,反对注入式,满堂灌。倡导启发式,但启发式不是满堂问。一些课堂设计的问题太多,过于琐碎。一位教师在《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整体感知环节设计了五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走出户外?2.作者如何描写月色?3.月夜图有何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作者情感?5.怎样理解“闲”字?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阅读费力,产生畏难心理。这些问题前后不够连贯,过于松散,不利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问题要选好切入角度,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课堂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主问题可从文章题目、文章结构、文章语言等角度入手。如《记承天寺夜游》从题目入手可这样设计问题:作者和友人夜游承天寺看到怎样的美景?心中有何感受?这样设计既整括了课文内容,前后相互关联,学生心理上也易于接受。有些课堂教者的口头提问指向不明确,多次变换表达方式,学生无所适从,难以进入思考状态。
二、教师讲解越俎代庖
新课程下教师从传授主角退为活动支持者帮助者,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适当适时的点拨会使学生柳暗花明,如醍醐灌顶。必要时的讲解不但不可少,还要讲得生动,讲得细腻,讲得精美。但这种讲不是教者直接说出疑难问题的答案,不少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如果不多讲,学生会领悟不清,害怕讲不透,讲不全。遇到教学重点难点,教师代劳。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闲”是理解的难点,交流讨论时,生回答不到位,教者害怕课堂预设任务不能完成,打断学生发言,直接讲解“闲”的内涵。笔者认为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可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自己道出“闲”的诸多内涵。教者最后作整合归纳。长期以往,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喧宾夺主
为丰富学生积累,课堂教学内容一般70%左右紧扣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延伸。但这种拓展延伸也要把握一个量和度。一位教师在诵读欣赏《龟虽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上,整體感知两首诗后,拓展了曹操的《短歌行》和岑参的《醉里送裴子赴镇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经》两首送别诗,学生朗读一遍,又出示柳永的《雨霖林》一词,让学生比较该词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格的不同。学生读一遍就能明白四首课外诗的大意吗?一堂课一共讲了六首诗词,每一首都是浮光掠影,这种拓展意义不大,学生不会留下多少痕迹,甚至连课内必须掌握的两首也没有印象。
少数语文课堂语文味不浓,理解课文大意后,便拓展迁移。一位教师在《环球城市风行绿墙》的课堂上,让学生理解绿墙的特点和环保价值后,进行拓展,设计如下问题:有人认为绿墙不安全,你是否同意呢?你认为中国城市环境要达到巴西城市环境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两个问题紧扣课文内容设计无可厚非,关键是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思路混乱,理由表达不充分的毛病时,教者不能引导学生怎样引经据典,怎样描述使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或切实可行。怎样表达这是语文课的任务,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就问题讲问题这不是语文课。
四、教学媒体哗众取宠
使用多媒体上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精彩纷呈的画面,声情并茂的范读,优美动听的音乐,使用恰到好处可为语文课增辉添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课堂为追求所谓的气氛活跃,媒体使用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学生朗读时配上音乐,可音乐声盖过学生的声音;配乐范读代替了学生朗读,学生失去朗读机会;图片播放太多,学生眼花缭乱;媒体使用代替了教师板书,黑板只字未留。以《苏州园林》一课为例,课文新词多,教者没有让学生对这些新词注音,只是口头回答后,答案便“飞上”新词,学生没有锻炼机会,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课堂上教者投影了其他园林的图片,苏州园林四季图片,花草树木的图片,花墙廊子的图片,门和窗的图片,假山池沼的图片,亭台轩榭的图片等,笔者细数以下,就图片达五十多张,一堂课要看这么多图片,得花多少时间?还有多少时间交流讨论思考。课堂板书是教学重点的凸现,是写作思路的再现,和教学过程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作用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很可惜,这堂课没有板书,那块黑板受到冷落,显得孤独而寂寞。
新课程下的课堂存在误区,在所难免,有待我们日臻完善。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常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自己丰厚的底蕴和鲜明的教学个性构建有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