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轶回顾非典十年:最怕“好了伤疤忘了痛”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854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管轶教授见面的地方,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处办公室,挂着“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的牌子,这里是管轶在内地的第二处科研基地,也是十年前SARS留下的遗产之一。
  回顾十年前的SARS疫情,管轶是一个难以绕开的人物。在遭遇SARS之前,从美国到香港,他一直执著于禽流感的研究。当年身处SARS重灾区香港,加上在动物源传染病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多年的积累,管轶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上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寻找SARS病源和病毒宿主的重任。
  SARS疫情是人类医学发展到分子层面后遇到的最严重的传染病疫情,在这之前,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大规模传染病,往往是以牺牲上万或者数十万感染者为代价。但如今,人们期待科学家可以扼住传染病的咽喉。
  同时,由于全球城市化和人员的世界性流动,SARS很快变成了公共卫生事件,一度影响到城市、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正常运转。这个时候,像管轶这样利用生物技术破解传染病“密码”的科学家们,前所未有地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工作,决定了疫情的走向。
  2003年到2004年,管轶因非典而生活在风口浪尖,最终,他以两项最重要的成果为疫情的控制做出了贡献。一项成果是参与寻找到SARS的病原——SARS冠状病毒,另一项是证明了果子狸是SARS病毒从动物传染到人的重要桥梁。他向政府疾呼关闭广州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在2004年1月,广州清剿了市场上的果子狸并将所有野生动物市场彻底关闭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一例由动物传染的SARS病例,后来出现的新病人,都是从实验室感染的。
  由于在控制SARS中的出色表現,管轶不仅赢得学术界的尊重,也变成了公众眼中的科学明星,数度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对象。也因为与SARS的遭遇,管轶此后的科研道路,从禽流感扩展到动物疫源疾病,对新发传染病的监控和研究成为他的责任。
  由于这样特殊的经历和身份,《新民周刊》选择管轶作为“非典十年”回顾的主人公,循着这位科学家的回忆,我们试图重新审视非典疫情给中国公共卫生系统、信息公开制度直至政府执政方式的带来的改变。
  感染者是不幸的,但于整个社会,SARS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正面和积极的。管轶说,最大的危险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因此,梳理非典“遗产”,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医学界、科学界要警惕随时可能出现的新传染病,而社会管理者,则应该吸取疫情初期决策上的教训,在信息公开面前更加自信。
  那一场“遭遇战”
  如今回头看十年前的初春,很多普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就像黑夜里撞上一堵墙,危险来得太快,惶恐中连疼痛都来不及体会。中国内地大多数人,直到2003年的2月,才从新闻里得知中国南方出现一种传染病,这种病可能致人死亡。最初,信息只有这些,究竟是什么病,有多少人感染,多少人死亡,均没有确切的答案。
  2003年春节,刚刚从江西老家回到香港的管轶,对新传染病的了解并不比普通人多多少。但凭借当过临床医生的经历和多年监控禽流感的经验,管轶比别人多知道的一点是,流行病疫情有可能变得更严峻,他最初的猜想是大流感爆发。
  这个猜测与管轶的专业有关,更与SARS的临床症状极似禽流感有关。2001年和2002年香港都曾出现过禽流感疫情,而2003年2月香港又有2例输入性禽流感病例。因此,根据新感染者大多出现在华南,而症状又是高热、重症肺炎等禽流感病人的典型症状,管轶很容易作出这样的假设。
  讲到这一点,管轶至今感到遗憾,与管轶一样,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这种从未遇到过的疾病一筹莫展,尽管已经掌握了分子生物技术这一“武器”,但破解病原之谜也还是需要时间。
  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感染者出现,死亡人数也急速上升,从当年3月开始,恐慌从广州、香港、北京向全中国弥漫。
  直到当年4月20日,公众才从中国卫生部得到较为准确的感染者人数和死亡人数。因为没有如实公布非典疫情,时任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被免职,官方的理由是“防治非典不力”。
  可是,官员的辞职并不能换回感染者的生命,截至2003年8月16日10时,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幸运生还的人,也未能完全恢复健康。疫情初期,在尚不清楚病原的情况下,医院对SARS感染者的治疗只能对症治疗,主要的方法是使用大量的激素来对抗重症肺炎。激素的过量使用在多年后显示出副作用,大多数非典患者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导致残疾。
  恐慌直到2003年6月才逐渐消散,从3月到6月,整个社会因为SARS几乎停止运转。为了控制病毒传播,所有的集体活动被取消,一些学校停课,一些单位停止上班。城市看上去就像是空城,记者2003年6月看到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只有三五行人,长安街上车辆稀少。
  在那一段特殊的时期,医院是最受关注的地方,特别是广州、北京等出现死亡病例的城市里,总有各种关于医院的悲情故事在民间传播。北京某中心医院一名医生家属告诉记者,SARS期间这家医院派出一辆救护车到居民家中接患者,后来此人被确诊为非典病人,接送的家属和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司机均被感染,其中大多数死亡。后来,这辆救护车一直停在医院大院里好几个月,救护车周围空空荡荡,没有人敢接近。
  当时,人们对医院的感情首先是恐惧,然后是对医务人员的崇敬,在感染者中医务人员占了很大比重。
  寻找病原“真凶”
  面对每日更新的死亡数字,科学家更加焦急。
  2月11日,管轶与同事一起到广州,准备参与对疫情的研究,在通报内地疫情的新闻发布会后,管轶见到了钟南山院士。钟南山表示愿意与管轶在香港大学的实验室合作,一起寻找病原。第二天,管轶开始在钟南山的帮助下,到广州的医院里从患者身上取标本,他将这些标本用专业的方法密封隔离,然后带回港大的实验室进行研究。此后管轶又多次在广州取得标本。
其他文献
“档案数据化”过程中,如何确保从档案文献中抽取的大量数据元素经关联与融合,整体上仍然具有与原始档案文献类似的证据价值,是人工智能时代档案数据服务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
一、“十三五”及2020年全省档案工作回顾rn“十三五”期间,全省档案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主
期刊
【正】 近年来,由于民间美术的崛起,使整个美术界为之一振,一时间,在全国兴起了民间美术研究的热潮,不少人也变侧目为正视,变知之甚少为求之若渴。一些专家学者们纷纷议论要
  对功能桥分子以及聚合物前驱体进行设计和构筑,将配合物、无机基质和高分子三者以三种接枝方式构筑于同一个基元中,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出多元稀土/无机/有机/高分子发光
会议
  Ce3+是一种特殊的稀土离子,它的发射受晶场的影响特别敏感,处于不同基体环境中的5d-4f跃迁产生发光峰波长变化较大.本文利用水热蒸发法制备了NaCl:Ce3+发光材料,并通过X射
会议
1月14日,省档案学会在杭州召开九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暨专委会负责人会议.来自省市县档案局、档案馆和省直单位、高校、企业的省档案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各专委会主任委员、副
期刊
  本文采用微乳液-微波法制备Nd:YAG纳米陶瓷粉体,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制备大小可控、粒径分布窄、形态均匀的纳米颗粒,且反应彻底、快速、高效、节能.
会议
三、显象管电路显象管电路主要指显象管及其周围的电路和元件,包括加速极、聚焦极、阳极(高压)、灯丝等电压的供电电路,亮度调整电路,亮点消除电路和偏转线圈等。黑白显象管
本文导出了调频电视系统受到射频干扰时的基带干扰噪声功率和干扰减少因子的计算公式。干扰信号可以是调频电话信号、调频电视信号或脉冲雷达信号。文中还从理论分析得出了一
自媒体技术因其符合“互联网+”“媒体融合”“移动互联”等特征,将引导档案故事朝着众开发的方向发展.档案部门可通过树立协同观念实现档案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借助科技手段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