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不可饶恕》(Unforgiven)在1993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大奖项时,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在致辞中特别提到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感谢他们重新激发了影迷对这部影片的兴趣, 进而为《不可饶恕》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将影片成功问鼎奥斯卡大奖的部分功劳归功于影评人,的确十分罕见,这或许是因为影评人往往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评委们影响甚微。例如,在《不可饶恕》获奖后第二年,《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击败被影评人普遍看好的《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和《低俗小说》(Pulp Fiction),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1997年,票房横扫全球的灾难巨制《泰坦尼克号》(Titanic)又在与影评人宠儿《洛城机密》(L.A. Confidential)的较量中胜出;2000年,《角斗士》(Gladiator)又击败了影评人眼中的大热门《毒品网络》(Traffic)和《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20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不仅未得到影评人称赞和认同,而且在许多电影节上也没有斩获,可最终在奥斯卡满载而归,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2008年,小成本独立制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同样在不被影评人普遍看好的情况下,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
是否影评人的拥护跟奥斯卡评委的口味恰成反比?这是否是某种潜在规律?下面,我们逐一盘点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夺标热门及其影评人对它们的评价。
《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
影评推动效应:《社交网络》开局不错,连续斩获影评人协会大奖,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和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的最高奖项。这使得大卫·芬奇的这部新力作获得了几乎一边倒的赞誉。
获奖前景:最佳影片夺标热门也出现过在跑到终点线前掉队的情况,例如《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黑天鹅》
(Black Swan)
影评推动效应:如潮好评或许会令年龄更大的奥斯卡评委相信,他们对这部由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执导、娜塔莉·波特曼领衔主演的剧情片所抱有的偏见是毫无根据的。
获奖前景:或许,《洛杉矶时报》、《纽约客》等媒体的权威评论会使他们认为自己原来看走眼了。
《127小时》
(127 Hours)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一个劲儿地吹嘘詹姆斯·弗兰科诠释的角色,聚焦于这部影片宣扬的“坚持就是胜利”的主题。
获奖前景:影评人无法说服影迷像看待丹尼·博伊尔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样审视这部影片。
《盗梦空间》
(Inception)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证实了观众的看法:重磅惊悚片也可以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性。
获奖前景:影评博客对影片含义的无尽探讨及那个陀螺的命运,或许会令奥斯卡评委们产生逆反心理。
《斗士》
(The Fighter)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总在强调该片主演兼制片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演技。
获奖前景:拳击电影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特点。
《国王的演讲》
(The Kings Speech)
影评推动效应:《国王的演讲》被视为本届奥斯卡奖的最大热门,影评人称赞演员们的表演几乎无懈可击,剧情设置合理。
获奖前景:即便力挺这部影片的影评人也承认,《国王的演讲》还是存在一些硬伤,可能只会引起少数评委的共鸣。
《玩具总动员3》
(Toy Story 3)
影评推动效应:评论不仅指出了《玩具总动员3》吸引眼球的视觉震撼和叙事能力,还谈到这部影片使成年观众的情绪随着动画人物的命运起伏波动,足见导演的水平。
获奖前景:皮克斯公司的作品始终独树一帜,几乎不需要任何帮助。
《城中大盗》
(The Town)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盛赞导演本·阿弗莱克拍摄了一部与其个人经历产生共鸣的影片,同时也是一部为主流观众精心打造的上乘之作。
获奖前景:类型片的痕迹太重。
《禁闭岛》
(Shutter Island)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正在提醒评委,马丁·斯科塞斯应该再拿一次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获奖前景:斯科塞斯的大批影迷对这部影片评价不高。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对这部影片不吝溢美之词,称其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情景喜剧,在鲜有重磅大片上映之时足以令观众陶醉其中。
获奖前景:随着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影片的上映,不少影评人开始“移情别恋”。
《冬天的骨头》
(Winter's Bone)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纷纷呼吁观众关注新生代女星詹妮弗·劳伦斯张力十足的表演,她沉着自信,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获奖前景:铺天盖地的赞誉之声也会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这也能推动这部小制作的“黑色电影”向奥斯卡小金人争夺战发起最后冲刺。
将影片成功问鼎奥斯卡大奖的部分功劳归功于影评人,的确十分罕见,这或许是因为影评人往往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评委们影响甚微。例如,在《不可饶恕》获奖后第二年,《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击败被影评人普遍看好的《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和《低俗小说》(Pulp Fiction),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1997年,票房横扫全球的灾难巨制《泰坦尼克号》(Titanic)又在与影评人宠儿《洛城机密》(L.A. Confidential)的较量中胜出;2000年,《角斗士》(Gladiator)又击败了影评人眼中的大热门《毒品网络》(Traffic)和《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20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不仅未得到影评人称赞和认同,而且在许多电影节上也没有斩获,可最终在奥斯卡满载而归,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2008年,小成本独立制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同样在不被影评人普遍看好的情况下,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
是否影评人的拥护跟奥斯卡评委的口味恰成反比?这是否是某种潜在规律?下面,我们逐一盘点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夺标热门及其影评人对它们的评价。
《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
影评推动效应:《社交网络》开局不错,连续斩获影评人协会大奖,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和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的最高奖项。这使得大卫·芬奇的这部新力作获得了几乎一边倒的赞誉。
获奖前景:最佳影片夺标热门也出现过在跑到终点线前掉队的情况,例如《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黑天鹅》
(Black Swan)
影评推动效应:如潮好评或许会令年龄更大的奥斯卡评委相信,他们对这部由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执导、娜塔莉·波特曼领衔主演的剧情片所抱有的偏见是毫无根据的。
获奖前景:或许,《洛杉矶时报》、《纽约客》等媒体的权威评论会使他们认为自己原来看走眼了。
《127小时》
(127 Hours)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一个劲儿地吹嘘詹姆斯·弗兰科诠释的角色,聚焦于这部影片宣扬的“坚持就是胜利”的主题。
获奖前景:影评人无法说服影迷像看待丹尼·博伊尔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样审视这部影片。
《盗梦空间》
(Inception)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证实了观众的看法:重磅惊悚片也可以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性。
获奖前景:影评博客对影片含义的无尽探讨及那个陀螺的命运,或许会令奥斯卡评委们产生逆反心理。
《斗士》
(The Fighter)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总在强调该片主演兼制片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演技。
获奖前景:拳击电影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特点。
《国王的演讲》
(The Kings Speech)
影评推动效应:《国王的演讲》被视为本届奥斯卡奖的最大热门,影评人称赞演员们的表演几乎无懈可击,剧情设置合理。
获奖前景:即便力挺这部影片的影评人也承认,《国王的演讲》还是存在一些硬伤,可能只会引起少数评委的共鸣。
《玩具总动员3》
(Toy Story 3)
影评推动效应:评论不仅指出了《玩具总动员3》吸引眼球的视觉震撼和叙事能力,还谈到这部影片使成年观众的情绪随着动画人物的命运起伏波动,足见导演的水平。
获奖前景:皮克斯公司的作品始终独树一帜,几乎不需要任何帮助。
《城中大盗》
(The Town)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盛赞导演本·阿弗莱克拍摄了一部与其个人经历产生共鸣的影片,同时也是一部为主流观众精心打造的上乘之作。
获奖前景:类型片的痕迹太重。
《禁闭岛》
(Shutter Island)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正在提醒评委,马丁·斯科塞斯应该再拿一次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获奖前景:斯科塞斯的大批影迷对这部影片评价不高。
《孩子们都很好》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对这部影片不吝溢美之词,称其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情景喜剧,在鲜有重磅大片上映之时足以令观众陶醉其中。
获奖前景:随着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影片的上映,不少影评人开始“移情别恋”。
《冬天的骨头》
(Winter's Bone)
影评推动效应:影评人纷纷呼吁观众关注新生代女星詹妮弗·劳伦斯张力十足的表演,她沉着自信,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获奖前景:铺天盖地的赞誉之声也会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这也能推动这部小制作的“黑色电影”向奥斯卡小金人争夺战发起最后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