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与培养,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论述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朗读能力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与培养,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记得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课,不是一堂好课!”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兴趣激发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首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其次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儿童天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心理特点,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通过分角色朗读、教师与学生交替读、配乐朗读、朗读比赛、朗读表演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并且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师生合作,模仿入境
首先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刚进小学,一切的习惯都还有待养成,不认识字,但记忆力特好。所以很容易出现合上书背得滚瓜烂熟,翻开书一字不识的情形,即人们常说的读“望天书”。 由于这些孩子不认识字,因此老师的范读和教读尤为重要。同时我要求学生要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四到”。即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手指指到,嘴巴读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小老师”教读,也会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做还有两大好处:一来老师可以有时间去巡视,督促孩子们是否做到“四到”,还可以随时纠正教读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二是选“小老师”这个举动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他们眼里,老师是那么神圣,能当上“小老师”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人人都会为之而努力。培养学生人人当上“小老师”,让他们以能当上“小老师”为荣。使整个班级掀起一股朗读热潮,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甚至比老师读的强。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
3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爱读乐读
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如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他们喜欢分角色读课文。首先要学生弄清每个角色的身份、年龄、和特点。然后讨论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角色的特点。接着抽人试读,读了大家评,评了又读,然后再抽生分角色读。最后可以按小组分角色读,这样能带动一些学困生也参与进来,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样来来往往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改进,不断进步。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演故事。这是建立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的,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自己去吧》一课时,我先让大家去记记每个角色说的话,想想每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然后分别选了几组孩子进行表演,请其他孩子当旁白。演了评,评了又演。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演得精彩,逼真,热烈的掌声久久在教室回荡…… 通过演,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其中的每个角色。把自己真正融入了课文中去。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带着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体现。
4注重朗读评价,教会学生评读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是很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指导学生在朗读评价时,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评语,教师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让学生们树立读好课文的自信心,他们会读得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们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书的兴趣就会更高。
总之,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与培养,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志祚.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知识窗.2011年06期
[2]崔红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黑河教育.2011年0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朗读能力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与培养,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记得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课,不是一堂好课!”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兴趣激发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首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其次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儿童天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心理特点,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通过分角色朗读、教师与学生交替读、配乐朗读、朗读比赛、朗读表演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并且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师生合作,模仿入境
首先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刚进小学,一切的习惯都还有待养成,不认识字,但记忆力特好。所以很容易出现合上书背得滚瓜烂熟,翻开书一字不识的情形,即人们常说的读“望天书”。 由于这些孩子不认识字,因此老师的范读和教读尤为重要。同时我要求学生要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四到”。即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手指指到,嘴巴读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小老师”教读,也会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做还有两大好处:一来老师可以有时间去巡视,督促孩子们是否做到“四到”,还可以随时纠正教读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二是选“小老师”这个举动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他们眼里,老师是那么神圣,能当上“小老师”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人人都会为之而努力。培养学生人人当上“小老师”,让他们以能当上“小老师”为荣。使整个班级掀起一股朗读热潮,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甚至比老师读的强。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
3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爱读乐读
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如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他们喜欢分角色读课文。首先要学生弄清每个角色的身份、年龄、和特点。然后讨论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角色的特点。接着抽人试读,读了大家评,评了又读,然后再抽生分角色读。最后可以按小组分角色读,这样能带动一些学困生也参与进来,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样来来往往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改进,不断进步。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演故事。这是建立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的,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自己去吧》一课时,我先让大家去记记每个角色说的话,想想每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然后分别选了几组孩子进行表演,请其他孩子当旁白。演了评,评了又演。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演得精彩,逼真,热烈的掌声久久在教室回荡…… 通过演,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其中的每个角色。把自己真正融入了课文中去。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带着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体现。
4注重朗读评价,教会学生评读
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是很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指导学生在朗读评价时,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评语,教师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让学生们树立读好课文的自信心,他们会读得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们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书的兴趣就会更高。
总之,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与培养,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志祚.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知识窗.2011年06期
[2]崔红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黑河教育.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