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与上海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是中国新诗诞生以来所走过的第一百个年头。稍微知道点中国现代诗歌史的人,自然而然会想到百年新诗与上海到底会有何种关系。《新青年》杂志的前身《青年杂志》1915年创刊于上海,胡适1917年首创的新诗,以及他的那篇关于新诗的理论文章《论新诗》,都是发表于《新青年》上面。而胡适在他后来的一篇文章《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也明确提出:无论通信,作诗,译书,做笔记,做报馆文章,编学堂讲义,替死人作墓志,替活人上条陈,都用白话来做。我的理解是,所谓白话,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口语”。重提这一点,对今天的新诗来说,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回顾百年新诗的历程,回到问题的原点,新诗的本质问题一直未变,那就是永远保持用“当下的口语”来写作。不过据我所知,如果抛开胡适不论,在他说的也未必就全对的前提下,有几位当代著名诗人比如杨炼等提出诗歌要重新向传统学习。他们这么说,我可以理解为向传统学习的是精神内涵,而绝对不是指语言方式。
  再来说说上海。百年之前,上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镇,自从胡适开始提倡用白话文写诗以来,上海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新诗诗人。及后来的1928年,徐志摩的《新月》月刊亦创办于上海,上海作为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更是汇集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新文化学者、诗人。可以说,当时上海的诗歌群体,在整个中国都是处于引领地位的。那么,百年后的今天呢,情形又是如何?
  作为半个新上海人的我,到中国其他城市游玩的时候,经常会被人问起,上海除了那几个名头比较响的诗人,现在还有哪些诗人在写诗?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都比较讲究实惠,还会有人在写诗吗?
  暂且不去回答这些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我知道,与其说人们讲的是实惠,倒不如说是做事比较务实,只有靠譜的事才会去大张旗鼓地做。我隐隐中有种预感。果然,前不久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上海音乐学院杨赛教授的电话,他说石生你来主持,我们合编一本诗集吧,一百位上海诗人的诗歌自选集,只要是工作生活在上海的,无论户籍职业,都可以入选;诗集出来以后,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作为2017年度上海国际诗歌节分会场的一个子活动,既团结了上海诗人,亮相于中国诗坛,同时又可以算是对百年新诗的致敬。到了这里,可以说,上面的问题,已经不用作答了,《诗韵东方2017上海新诗选》这本诗集就可以作为事实来说话。
  为着郑重起见,我随后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个人微信公众号“诗与思”发布了征稿启事,对于个别名家,还专门发了约稿信。可以说,经过大家的转发、转告,只要是工作生活在上海的诗人,基本都看到了我的征稿启事。在规定的投稿时间内,只要是投稿过来的诗人,我都认真做了登记,对每份诗稿都进行了存档和整理。即便是这样,因为各种原因,入选作者还是有所遗漏。一方面主要是我视野有限的原因,另一方面,即便通知到而对方却未投稿,也不是我们编者所能左右的事情。不过可以这么说,这里的这本诗集,已经是汇集了上海85%左右的活跃诗人。这在我的印象中,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此之前,上海还没有过一本选本,可以做到这么全面和周到。
  在编选本诗集的过程中,编者所把握的原则是,只要不是有重大问题影响到诗集的出版,诗稿都可以得到入选,以便做到尽可能的全面。因为本书本来就是要向百年新诗致敬和献礼的,所以本书不是以诗歌的某个特定标准来编选,不是要做诗学上的范例,相反就是要做到普遍和面面俱到,甚至是起到史料的作用。在编选的过程中,也绝对没有考虑到投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级别与名气大小等世俗因素,而是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一律平等。这一点,相信入选者自己都会有深刻体会。鉴于此,编者也更没存有诗学上的偏见:没有考虑先锋与否、保守与否、抒情与否、叙事与否、口语与否、书面语与否……我们所要呈现的是,上海诗人诗歌作品的全貌,哪怕是不成熟的探索和不成熟的守护。至于本书出来以后,在中国诗坛会引起怎样的讨论,是点赞上海诗坛,还是质疑上海诗坛,我们暂且都不会去考虑。
  另外,编者发现,本诗集入选作者总体上有个特点,与百年之前一样,就是外地来沪诗人占到大多数,而上海本地户籍诗人要占到少数。这充分说明,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依然保持了她的开放和包容精神,能够吸引到各方面的人士来这里工作和生活。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本诗集的主要策划和编选者也都是“沪漂”一族。还有,这里入选的绝大部分诗人,自由职业和文化外职业又占到绝大多数,说明在上海,写诗的诗人们本身职业都与诗歌或文学无关,他们的写作是自发和真诚的写作,主要是缘于内心中的热爱,而不是利益驱使。这一点很重要,不管他们写得成功与否,但是他们保持了诗歌和文学的本真,也就是保有了诗歌和文学起码的尊严。
  因为编选的原因,我通读过每一位入选作者的诗歌作品。一个很直观的感觉就是,上海诗人写作口语的少,以抒情和叙事为主,涉及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少,观照自我、周身题材的较多;外来诗人写回顾的多,写自身当下生活的少;一部分上海本地诗人,虽然身处经济繁荣之都,却有表述田园之热心;中国其他省市的读者以为上海既时尚又开放,诗人们应该写得比较旷达一些,事实上他们的作品反而趋于温和、周正,不是那么出格,哪怕是年轻人,也都会有暮气……,这是事实,也是现实,这是我们所有生活和工作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诗人们要正视和面对的问题。要做何选择?期待能在成书以后活动之际,展开热烈讨论,多多碰撞交流。
  再次说明,本诗集是尽可能展示上海诗人全貌,因为编者视野有限等其他各种原因,有所遗漏在所难免。姑且为之,遗憾留待下一次编选时弥补。百年新诗与上海,希望在下一个百年之后,这能是上海诗人交上来的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
  是为序。
  (作者简介:石生,原名李阳,1979年3月生于河南省正阳县,诗歌报网站常务副站长、《中国网络诗歌年鉴》执行主编。出版有诗集《石生诗选》《故国吟》,与人合编有《镜中之花——中外禅诗精选》《中外现代诗修辞艺术》。)
其他文献
/壹/  作为一个文学教育工作者,我是众多的大学文学教授之一员;作为文学研究者,我是众多人文学者之一员。但我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文人,身兼教授、作家、文化评论、文学编辑诸多角色,体制内的规则、任务和个体化文人趣味性思考、写作并兼而有之,一个兴趣广泛、博而不精的文人。文人习气,往好听的说,是自由、浪漫,往坏里说,是随意、散漫。我就是这样一个文人。  我博客名为浪子阿川,是一个文人的自我命名。可以说
2015年11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研究员主编的《重寻徽州——转型期徽州乡村的民间记忆与民间书写》(以下省称《重寻徽州》)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十多位民间作者关于传统徽州乡村社会向近代转型的亲历与述闻文章,从不同侧面勾勒这一宏大而具体的历史进程,填补了正统和主流历史学笔触尚不能全面抵达的空白,丰富了历史记忆与书写的方式方法。这些作者中的绝大
中国青少年图书市场与中国的教育实践的现场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心灵鸡汤”式的道德灌输霸占了中国青少年的德育若干年。大家都在寻求突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出版业也是急得团团转,从国外引进的版权免不了“水土不服”,往往很难达到双赢的效果。  夏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令我大为吃惊。对,正是缘于这本《为爱找方法》的书给我开了眼界,也为我曾为之烦恼的事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性地看待当下中国青少年
在新加坡,“李光耀”这个名字无疑代表了一个时代,是新加坡人民的骄傲。放眼世界政治格局,“李光耀”三个字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政治首脑本身所具有的光环,他所领导下的新加坡,短短的时间内以崭新的形象走上了世界的舞台,“他不断探索的头脑、敏锐的分析和战略性的视野,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一支独特的力量”。(乔治·H.W.?布什语)在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看来,“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无法预见的挑战的世界,
今年是文学巨匠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他逝世35周年。21世纪的人们站在茅盾故居,将以自己随想的方式庆祝和怀念这位为中国新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作家。  茅盾故居有两处,一是他出生地浙江乌镇观前街17号,二是他晚年的居住地北京后圆恩寺胡同13号。两处茅盾故居都是中央认定的。  一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浙江乌镇观前街17号一所普普通通的临街楼上,这是一座与当地街坊并无二致的房子,
曹文轩荣获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这是华文儿童文学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也实现了洪汛涛先生生前的心愿。  洪汛涛先生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一代童话大师、“神笔马良”之父,他早在25年之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谈起安徒生,自然会想到那个以‘安徒生’命名的世界性的儿童文学奖。但是这个奖,对于我们华文儿童文学并没有放在恰当的位置上。首先,他们没有我们华文儿童文学作家参加奖的评审委员
一个繁忙的学期刚过去几天,我就收到学院《壹评》编辑部主编许弘毅的邮件,希望我抽空给你们写一封信。这些年来,《壹评》邀请我给新生写信已成为一种惯例,我也很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机会跟你们聊一些话题。  每年聊的话题都不大一样,但有一层意思总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年我都会对新生说:对于你们这样一群很聪明的、智商应当说很高的学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选择应当是很多的;而在国内外众多的著名大学中,你们选择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也是一个打破旧秩序,重建新秩序的复杂过程,经历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巨大而又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建国史研究对这一重大变革,多是侧重于政治、军事上的宏观叙述,因而并不能完全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复杂社会面像,忽略了中共在建国过程中的诸多事实细节。由于化民等撰著的《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的创世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壹/  徐方所著《干校札记》是南方出版社出版的一册并不厚的书,大约就十多万字吧,但我讀后内心感动得久久不能平静,竟在几个月中反复通读了好几遍,总感觉有话要说。  历史往往会制造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其中最大的奇迹莫过于在特殊时代中产生出的人性之美。而我所感动的正是书中所描述的在艰难的时代中,发生在实际生活人际交往中(主要是作者母女与顾准交往)的人性之美和人文之光。  杨绛出版于1981年的《干校
在中国和其他地方,乡村故事在其与工业资本主义的相互作用下,提出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因此,“地方史”不仅仅是一个接一个的县、村的历史,它指的是一整个地区,并从这个地区来理解使全球、国家和地区取决于基于地方状况的相互作用。“地方”在本书里不仅指地理上的位置,而且常常是指“当地”。联系到具体的自然环境和基于土地的劳动关系,“地方”也指有着共同的社会分析的不同事发地,正如下面章节所要展示的。  本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