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西餐革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8月25日,《实事白话报》上登载了一条题为《清室添设番菜厨房》的新闻:“清帝宣统喜食大餐,现在养心门外設立番菜厨房,由某番菜馆延得庖师四人进内,已于二十三号开办。”
  皇帝喜欢吃西餐?这当然是时人大感兴趣的热点。但实际上,这则新闻报道纯属误解,1922年十二月溥仪大婚,而在十一个月之前的正月十四,溥仪十六岁生日宴会上,已经上演了一幕“西餐”战胜“中餐”的情景剧。
  根据故宫帝王生活史专家苑洪琪老师的考证,这一日,宫中的三位老太妃———敬懿皇贵太妃、荣惠皇贵太妃(以上两个是同治皇帝的妃子)和端康皇贵太妃(就是我们熟悉的光绪帝瑾妃)每人赐给他一桌当时最时髦的寿宴:
  “海碗菜二品:冰糖莲子、一品鸭子;大碗菜四品:清蒸炉肉,四喜丸子、烧素杂样、清汤三丝;中碗四品:红焖笋鸡,寿意鱼脯,五香羊肉,烩什锦丁;怀碗菜四品;清蒸鸭条,糟酒鱼片,烩虾仁,炒蟹肉;碟菜八品:里脊丝炒茭白,果藕杏干肉,镶山药,青酱肉,桶子鸡,卤什锦,吹捅肚,香酥鸡;片盘二品:挂炉猪,挂炉鸭子;饽饽四品: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寿意立桃,寿意百寿桃;汤一品:八负木樨汤:寿面一大碗,面卤一碗,炸酱一钟,面码一盘。”
  可是,溥仪并不领情,随手就把这顿饭赏了人。原来,他早就让宫中的“番膳房”给他准备了一桌西餐,火腿、焖小羊肉片、煎猪排、奶油蛋糕、黄油吉士、法国白酒、啤酒、汽水……一应俱全。
  十个月之后,溥仪的大婚典礼上,订购了“丰盛的冷食、糕点和法国香槟”,出品方变成了北京饭店———这是北京最早的法式餐厅,缘起于八国联军进京时,两个法国人的灵光一现。他们在苏州胡同(现北京火车站西北)开了一家小酒馆,一开始只有三间门面,做的就是炸猪排培根煎蛋等小菜,卖的酒也不过是一、二角钱一杯的红、白葡萄酒。谁知不过二十年,就发展成了北京城里的著名饭店。
  能和溥仪吃到一起去的,是婉容。而比婉容早一天进宫的文绣却没那么喜欢西洋玩意儿,这其中,便包括吃西餐。大婚之后,溥仪常常和婉容文绣一起吃饭,皇帝时常下这样的旨意:“每日早餐番菜二份,晚、中餐三份。”
  番菜就是西餐,为什么早晨是两份西餐,而晚餐则是三份中餐呢,原来,淑妃文绣吃不惯西餐,于是溥仪早膳同婉容一起吃西餐,晚膳则三人一起吃中餐。溥仪和婉容似乎非常喜欢吃西餐,可文绣并不喜欢,渐渐的,文绣便回到自己的宫里单独吃饭,而溥仪和婉容,索性天天吃起西餐来了。
  溥仪对于文绣的这种“不肯将就”,大约是不满意的,所以,宫里来了会做西餐的洋厨师,溥仪甚至要求文绣宫里的人先行学习:“先教淑妃宫的人及御茶(膳房)前太监学习摆餐桌上菜。”
  1931年夏,天津。文绣从溥仪的住宅出走,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末代王妃通过律师,发出了一个律师函:“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独抱,愁泪暗流,备受虐待,不堪忍受。今兹要求别居。溥应于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实行同居。否则唯有相见于法庭。”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后妃离婚,当时人称之为“淑妃革命”。这对于已经被赶出紫禁城的溥仪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不知道此时,他有没有想起那一天,自己下旨要求不爱吃西餐的淑妃学习布置餐桌,那天文绣的心情,大约和他,是一样的吧。
  选自《看天下》
其他文献
现在手机支付这么发达,结果是什么呢?你可能会说更方便了啊。对,但其实手机支付发达,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后果,那就是消费文化会出现巨变。  过去用钞票,不方便,但是好处是你有时间调动理性来思考;现在用移动支付,人的消费决策,往往是直觉的结果。  一件商品和服務,你是诉求于用户的理性,还是诉求于用户的直觉,那设计、营销、市场各个方面的策略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说有这么大差别吗?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在银
期刊
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常到那里饮蜜茶。我常觉得,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价格涨了一倍有余。  我说:“怎么这样贵?比去年涨了一倍多。”  照顾店面的是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孩,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孩说:“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想实现趣味教学,教师需讲究幽默教学艺术。笔者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下幽默教学策略:巧用歌赋诗词,激发学习热情;巧用寓言典故,诱导学生思考;巧用形象比喻,深刻理解知识;善于机智应对,随机发挥。  关键词:幽默艺术;高中政治;趣味教学  政治内容,一般都是抽象道理居多,往往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有厌学情绪。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记者、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副署长,现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著有
中兴有一位42岁的程序员,据说主要是因为面临失去工作岗位而跳楼自尽。这个悲剧无疑使很多中年人的焦虑指数又升高了若干点。  “佛系青年”就是在这个当口突然走红的。这个词语的走红,与前面那场悲剧,包括与之前大范围流行的“中年焦虑”年轻化,显然有着很强的联系。造就“佛系”走红的那篇网文,名字是《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佛系90后”与“焦虑的油腻中年”,一时成为对照的两极。  所謂“佛系”,就是指有也
期刊
心理学界通常把谎言分成三类,分别以白色、黑色和蓝色来代表。小孩一般在三岁时开始学会说黑色谎言,也就是专门利己、毫不利人的谎言,比如“是小狗把杯子碰掉的”,或者“是他先打了我”。小孩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终于意识到父母无法看出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于是,人类的自私本性开始起作用了。  小孩长到七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学会說白色谎言,也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谎言,比如“你的衣服好漂亮”,或者“我喜欢吃你
期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奶奶家养了一只母羊,甚通人性,每日迎着朝阳东出吃草,沐着夕阳徐徐晚归,很少让人费心照看,偶尔还能产点奶出来。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日子虽然清苦,倒也一片祥和。  然而有一天,羊不见了。全家出动找羊,遍寻不着,奶奶急得嘴里起了泡,一家人愁容满面。  第四天傍晚,家人都出去找羊了,奶奶在家做饭。不一会儿,小叔叔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来说,在一处山坡上,好像看到了羊。奶奶急忙熄了炉
期刊
龙,鼻孔中微微冒出火星,用长满巨大倒刺的尾巴,环绕住少女。  持石剑的除魔者,远远和龙对峙,不敢冒进,怕令少女受伤。  僵持了很长时间,少女忽然开口,她对龙说:“你放了我,我就给你爱,好吗?”  龙,从来没有听过“爱”这个字,睁圆了眼,用雷鸣般的声音问:“爱?那是什么?”  “那是比宝石更贵重的东西。”少女回答。  热爱宝石的龙眼睛发光了,问:“那你有多少?”  “你放我回去,我才能查看一下我抽屉
期刊
在旅行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是否靠谱。日语里有一个词——“成田分手”,意思是很多新婚夫妇在蜜月旅行中发生摩擦纠纷,等旅行结束回到东京成田机场后,就火速分手,一拍两散。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现象大量出现,因此日本人专门造了这个词。  至于闹翻的原因,日本媒体总结大致有这么几条:因为弄丢护照而争吵,因为误了飞机而争吵,因为订的酒店不合适而争吵,因为行李丢失而争吵,因为要去哪个景点不能达成一致而争吵,因为
期刊
父亲从非洲带给我的  那只骆驼,在博物架上走了  近三十年的黄沙漫漫路  父亲年过八旬还在走  我也过了天命  跟在他后面  他仍在救死扶伤,我也在  干活,为疗治自己的灵魂  他为大众,我为个人  父亲,我必须向你致敬  通过一只铜骆驼  向一只肉骆驼致敬  (选自本刊2018年第六期“紫气东来”栏目)  蒋立波品读:  曾宏从来不会沉溺于修辞的迷宫,他擅长通过朴素的语言直接抵达情感的内核,《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