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施治。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随访半年,本组100例,包括20例治愈(20.0%),42例显效(42.0%),26例有效(26.0%),另有12例无效(12.0%),其总有效率占88.0%。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提高脑部供血量,防止形成血栓,改善机体功能,从而起到有效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09-01
  偏头痛在临床上为常见的疾病,其发作具有反复性及周期性规律,是因人体血管或神经功能受阻后而引发阵发性的或轻或重的头痛。患有该病症后,其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反复发作,呈现为偏侧头痛或两侧头痛[1]。目前,尚无彻底有效的根除该病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病情恶化为主。在我国中医学理论中,对于偏头痛的发病原因拥有独特的见解,并将其分为:清窍失养、清阳不升、肝阳上亢、浊邪犯等类型。2012年1~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中医内科分型辨证治疗偏头痛患者共100例,取得了较好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18~68岁,平均为39.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7年。
  1.2 诊断标准 判断标准根据下述患者特征进行诊断,本组100例均符合以下特征[2]:①发病期通常为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及某一特定季节;②部分伴有先兆症状,发病前可出现视觉模糊、偏盲、暗点、闪光等,患者在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视线模糊、闪光、暗点、偏盲,有时可出现肢体异常或肢体功能障碍,先兆症状一般仅持续约半分钟,之后便迅速恢复正常;③患者头痛部位大多为前额及眼眶周围,多偏于一侧,仅少数表现为两侧头痛,疼痛感呈钻顶痛或搏动痛,反复发作,每次持续较长时间;④可并发自主神经症状和肠胃功能障碍,如脸色苍白、流泪、腹胀、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
  1.3治疗方法 本组100例均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施治:①痰瘀阻络型,临床症状主要为刺痛或剧痛,发病部位固定,常为夜间发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胸胁胀痛、情绪低落、苔薄脉沉弦或涩、舌质紫黯或瘀及女性月经失调等。治疗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为主,方剂采用通窍活血汤并加減治疗,药用赤芍10g、川芎10g、白芷10g、郁金10g、白芍10g、桃仁10g、丹参20g、三七3g、葛根20g;②肝阳上亢型,临床症状主要为心烦易怒、胸胁胀满、面赤偶伴呕吐、夜卧不宁、口苦纳呆。患者脉弦有力,舌红,苔黄而薄。治疗以清热止痛、平肝潜阳为主,方剂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药用川牛膝15g、天麻 20g、栀子10g、石决明15g、地龙10g、钩藤15g、益母草9g、黄苓10g、桑寄生9g;③肝肾阴型,临床症状主要为腰酸膝软、疼痛感朝轻暮重、劳累而倍增,患者脉弦细而弱,口干,少经,苔红而薄。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方剂采用杞菊地黄汤治疗,药用杭菊花15g、枸杞子15g、熟地15g、泽泻15g、山茱萸10g、丹皮10g、生地15g、墨旱莲15g、茯苓10g、女贞子15g、怀山药 15g;④气血两虚型,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或伴心悸少寐,患者脉细而弱,舌淡苔薄,治疗以荣络止痛、补气养血为主,方剂采用归脾汤或人参养荣汤并加减治疗,药用当归12g、人参15g、白术12g、黄芪15g、熟地12g、白芍12g、川芎12g、甘草6g、陈皮10g。上述方剂服用方法均为1剂/日,以水煎服,2次/日,连续服用15天为1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头痛消失,半年内头痛未发作;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头痛消失,1个月之内头痛未发作;有效: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程度和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随访半年,本组100例,包括20例治愈(20.0%),42例显效(42.0%),26例有效(26.0%),另有12例无效(12.0%),其总有效率占88.0%。如表1所示。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我国中医病名国家标准中的“偏头风”、“脑风”、“头痛”、“头风”等病症范畴。头为精明之府、神明之主,诸阳之会,内藏脑髓而为髓海。偏头痛患者的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3]:风邪兼夹寒、热、湿之邪,阻遏经络、上犯巅顶、气血失和、蒙蔽清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脑络失养、脑髓失充、营血亏损、脉络失荣等。
  采用现代医学临床治疗偏头疼,主要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就目前而言,还未发现能够有效根除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也只能是对患者病情加以控制或缓解患者症状[4]。在上述医学理论体系中,中医能够从患者的发病原因出发而进行辩证治疗,因此,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具有更为稳定和理想的临床效果,同时毒副作用小,更为经济,能为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将10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分型,并以清热、通络、安神、止痛、补气养血、平潜肝阳、活血化瘀、佐以化痰、滋养肝肾等辩证施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中药川芎对中枢神经具有显著的镇痛和镇静的功效,同时可舒张患者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血栓;三七、丹参、地龙、天麻等具有镇痛、抗惊厥的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血管运动中枢。临床实践及本研究结果均表明,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治疗偏头痛,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提高脑部供血量,防止形成血栓,改善机体功能,从而起到有效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官华.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04):257-258
  [2] 田思强. 偏头痛的中医辨证治疗[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07):157-158
  [3] 李方,全亚萍,陈园桃. 偏头痛中医内治法辑要[J]. 吉林中医药. 2012(01):95-96
  [4] 杨庆堂,宋颖民. 偏头痛中医辨治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2):138-139
其他文献
期刊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07-01  原发性痛经(PD)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痛经,临床表现为每次月经来潮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坠胀感,严重时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晕厥。多发于青年未婚女性,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作者以
编者按] 本刊自创刊以来,已刊发了59篇临床病理(例)讨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从2000年第1期起,我们将对临床病理(例)讨论栏目接续编号.今后,我们将下力气办好这个栏目,欢迎广大
期刊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连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中显示,药物治疗第1年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明显下降,而以后逐年回升,至第6年回复到治疗前水平。此过程中,FPG的升高迟于HbA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08-01  本人自2006年---2008年间,应用柴胡川芎饮合盐酸氟桂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7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57例,男性15例,女性42例,年齡21岁---6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病情多在2年以上,最长10年。每月至少发作2次
期刊
病人女性 ,41岁。发现右上腹肿块 6个月于 2 0 0 1年 3月 2 8日入院。病人于 12年前因“急性肠梗阻”在本院行空肠切除术 ,术后诊断为“空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术后 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