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小学生习作曾经引起大家的讨论内容为:爸爸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妈妈却让我长大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妈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条狗。这样,妈妈和我就不怕了。
教师给零分的理由是“毫无意义”。很显然,这位教师依然没有从传统的只重文、不重人的误区中走出来,儿童的本体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文,忽视了情感与体验,从而导致习作价值的错位。如此评定遮蔽了童心,扼杀了童真,否定了真情,更泯灭了孩子用习作来表达心声的热情。
写作评价不仅要关注文,更要关注人。新课标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意愿,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针对当前作文评价体系的弊端,依据新课标精神和“生命关怀”理论,我认为作文评价必须做到“四重四轻”。
一、重生活 轻意义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审美尚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五彩斑斓的生活是他们习作的源泉。好文章来自生活,它并不需要轰轰烈烈,但需要大家用心体会,说真话,写真事。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蓬勃地成长,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不必理会条条框框。
习作《第一次杀鱼》中这样写道:“我双手捞起一条滑溜溜的鲫鱼,把它放到砧板上,左手按住它的头,腾出右手拿起菜刀,刚想刮鳞片,鱼儿不知哪来的劲,一挣扎,‘扑’的一声,头尾都翘了起来,我的妈呀!吓得我忙不迭地扔下刀子往后直退,这真是‘鱼儿好吃,杀鱼难’。”学生的杀鱼感受如此深刻,正是因为这是他真实的生活感受。
作文评价要重生活,作文内容就要开掘生活的源泉。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领域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杨再隋语)。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积累,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不必计较美丑善恶,只求真实地反映生活,把描述生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就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就能说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
二、重内容 轻技巧
美国写作评估者明确提出,建议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文章内容的评价上,只有当“写作方法”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述时,再来关注它。我国过去评价作文时,曾有过将内容与形式分别给分的做法。这样做,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性,造成了学生作文“定格化”,缺乏生命力的弊端。
如写《我爱秋天》系列作文,学生原本只会选择秋菊、落叶这样普通的材料进行一般的叙述,经过教师在内容立意上的指导,有的学生会运用学过的描写秋天的语句将菊花、桂花的色、香、形,写得优美生动,富于表现力,更有学生会从这些普通的材料出发,从崭新的角度别出心裁地立意,从落叶写到光阴易逝,从落叶写到生命的轮回,从落叶写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评讲作文时,教师要着眼内容,善于抓住习作中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真诚地赞美。
以“内容”为主要评价标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意识、思维品质的评估,有利于将作文教学引导到务实的轨道上,培养出真正有素质、有独立个性的下一代。文章内容是作者思想、品质、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是评价一篇作文,乃至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文章技巧与之相比,地位应略次。
三、重创新 轻俗套
而今,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作文作为学生主观头脑的产物,其教学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展现。我们应通过评价发挥对教学的反馈、调控作用,激励学生最自由地发挥创造潜力的意向。
除了上面所说内容立意上的创新外,想象作文更为创新提供了舞台。儿童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梦幻世界。在这个梦幻世界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灌篮高手,有的想拥有孙悟空的本领,有的想长出一对翅膀……是啊,鸟儿没有翅膀,就不能飞翔;文章没有想象,就失去了魅力。没有多角度发散的想象,就没有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生展开了想象和幻想,作文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想象作文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学会将虚构与真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挖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作文评价时,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评价模式对作文内容的思想性要求太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重质量 轻数量
为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有的教师坚持让孩子们写日记,却不能及时指导到位。有的教师平时练笔很多,却因为课时等的限制,没有及时评点指导。这样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的习作,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最普遍的现象还有作文的字数限制。这一“限制”令很多学生束手束脚,或感叹本领不能完全施展,或苦于不能达标勉强凑数。试想,学生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去写作文,能轻松自如吗?两篇文章,一篇短小精悍,另一篇啰啰嗦嗦。虽然后者达到了字数的要求,却失去了详略轻重的尺寸,岂不是得不偿失?前者或许没有达到字数的要求,但却字字珠玑,文章表达清楚、完美,若只因字数不够而遭到否定,不也万分可惜吗?因而,我们必须在字数上宽容学生,让学生在毫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释放自己、展示自己。在赢得自信的前提下,继续大步前进。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在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学生就不可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为了“我要做一条狗”这样的零分悲剧不再重演,教师评价作文应该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仔细观察,把作文的过程理解为认识生活、铸造生命的过程,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及时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作文教学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给零分的理由是“毫无意义”。很显然,这位教师依然没有从传统的只重文、不重人的误区中走出来,儿童的本体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文,忽视了情感与体验,从而导致习作价值的错位。如此评定遮蔽了童心,扼杀了童真,否定了真情,更泯灭了孩子用习作来表达心声的热情。
写作评价不仅要关注文,更要关注人。新课标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意愿,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针对当前作文评价体系的弊端,依据新课标精神和“生命关怀”理论,我认为作文评价必须做到“四重四轻”。
一、重生活 轻意义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审美尚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五彩斑斓的生活是他们习作的源泉。好文章来自生活,它并不需要轰轰烈烈,但需要大家用心体会,说真话,写真事。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蓬勃地成长,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不必理会条条框框。
习作《第一次杀鱼》中这样写道:“我双手捞起一条滑溜溜的鲫鱼,把它放到砧板上,左手按住它的头,腾出右手拿起菜刀,刚想刮鳞片,鱼儿不知哪来的劲,一挣扎,‘扑’的一声,头尾都翘了起来,我的妈呀!吓得我忙不迭地扔下刀子往后直退,这真是‘鱼儿好吃,杀鱼难’。”学生的杀鱼感受如此深刻,正是因为这是他真实的生活感受。
作文评价要重生活,作文内容就要开掘生活的源泉。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领域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杨再隋语)。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积累,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不必计较美丑善恶,只求真实地反映生活,把描述生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就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就能说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
二、重内容 轻技巧
美国写作评估者明确提出,建议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文章内容的评价上,只有当“写作方法”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述时,再来关注它。我国过去评价作文时,曾有过将内容与形式分别给分的做法。这样做,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性,造成了学生作文“定格化”,缺乏生命力的弊端。
如写《我爱秋天》系列作文,学生原本只会选择秋菊、落叶这样普通的材料进行一般的叙述,经过教师在内容立意上的指导,有的学生会运用学过的描写秋天的语句将菊花、桂花的色、香、形,写得优美生动,富于表现力,更有学生会从这些普通的材料出发,从崭新的角度别出心裁地立意,从落叶写到光阴易逝,从落叶写到生命的轮回,从落叶写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评讲作文时,教师要着眼内容,善于抓住习作中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真诚地赞美。
以“内容”为主要评价标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意识、思维品质的评估,有利于将作文教学引导到务实的轨道上,培养出真正有素质、有独立个性的下一代。文章内容是作者思想、品质、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是评价一篇作文,乃至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文章技巧与之相比,地位应略次。
三、重创新 轻俗套
而今,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作文作为学生主观头脑的产物,其教学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展现。我们应通过评价发挥对教学的反馈、调控作用,激励学生最自由地发挥创造潜力的意向。
除了上面所说内容立意上的创新外,想象作文更为创新提供了舞台。儿童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梦幻世界。在这个梦幻世界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灌篮高手,有的想拥有孙悟空的本领,有的想长出一对翅膀……是啊,鸟儿没有翅膀,就不能飞翔;文章没有想象,就失去了魅力。没有多角度发散的想象,就没有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生展开了想象和幻想,作文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想象作文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学会将虚构与真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挖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作文评价时,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评价模式对作文内容的思想性要求太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重质量 轻数量
为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有的教师坚持让孩子们写日记,却不能及时指导到位。有的教师平时练笔很多,却因为课时等的限制,没有及时评点指导。这样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的习作,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最普遍的现象还有作文的字数限制。这一“限制”令很多学生束手束脚,或感叹本领不能完全施展,或苦于不能达标勉强凑数。试想,学生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去写作文,能轻松自如吗?两篇文章,一篇短小精悍,另一篇啰啰嗦嗦。虽然后者达到了字数的要求,却失去了详略轻重的尺寸,岂不是得不偿失?前者或许没有达到字数的要求,但却字字珠玑,文章表达清楚、完美,若只因字数不够而遭到否定,不也万分可惜吗?因而,我们必须在字数上宽容学生,让学生在毫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释放自己、展示自己。在赢得自信的前提下,继续大步前进。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在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学生就不可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为了“我要做一条狗”这样的零分悲剧不再重演,教师评价作文应该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仔细观察,把作文的过程理解为认识生活、铸造生命的过程,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及时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作文教学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