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华文化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瞩目。为了向世界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教育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并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有一年有幸到英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这是我平凡人生中一段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充满挑战,历经磨砺,收获良多。
  2010年上半年,我经过学校和有关部门的推荐选拔,并通过了英国驻华大使馆上海领事馆的面试,光荣地成为“国家汉语办”管理的孔子学院一名向世界推广汉语的志愿者教师。9月初,我怀揣着向英国人民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踏上了远赴英国的征程,开始了独自一人在英国Essex 郡Harlow镇MarkHall中学的汉语教学工作。
  来到英国任教,开始时我满怀信心。然而,当我结束了在伦敦的三天强化培训,一个人乘火车来到Harlow镇,并于第二天一早去Markhall中学报到,面对周围一群陌生的英国同事时,心中有些惴惴不安。表面上,我很大方地向他们问好、打招呼,心里却有很强的不适感。我独自置身于英国的一所中学校园,远离祖国和亲人,开始感到孤独、无助、寂寞。虽然我在国内已从事中学英语教学10多年,但在这里,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凭我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应付自如吗?每天,全新的文化和教育理念都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和听觉,让我在无形中受到全方位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学校对分数要求的压力,而是语言的压力、教学的压力、适应环境的压力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决心不辱使命,不惧困难,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到英伦大地上。
  既来之,则安之。我很快调整好心态,向外语组老师们虚心求教,和房东一家友好相处。越是在这样的环境历练下,越是能激发一个人所有的潜能。我渐渐地克服了孤独,挺过了环境关和生活关。
  课堂,是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主阵地。能否过课堂教学关是对我最大的考验。我被分配到的教学任务是教这里七、八年级所有班级学生的汉语课。英国中学各个班学生数量不等,平均30人一个班。我在来英国之前已经了解到,虽然这里班级人数比国内少,但“小宇宙”爆发力强大,对于这个我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是刚开始时显然还是低估了他们。听了一星期的课后,我才真正相信了在北京、伦敦培训时前任汉语老师所介绍的英国中学课堂的实情。第二周,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真正的汉语教学,针对英国课堂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可行性的教学活动,我的课总算没有失控,按照前辈们的标准已经算是成功了。我的英语口语也得到学生和听课老师的肯定:“很清楚,很流利”。师生的认可鼓励我继续向前探索和迈进。
  怎样在汉语课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和传播中华文化,这是我每堂课设计教案时主要研究的课题。我为每节课设计了一个文化主题,在教授汉语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我的第一堂课给学生准备的“中国印象”是中国地图、国旗、国歌、中国结和红灯笼等。我为学生讲述了汉字的发展历史、构成方式和基本笔画,引起了英国学生的好奇和兴趣。但接下来几节课教授汉语颇不容易。这些学生对汉语没有任何基础。我从拼音教起,给孩子们的发音打下基础。但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发音差别很大,有些拼音和音调学生们总也发不标准。我设计了一些游戏和趣味性活动鼓励他们发音,耐心指点、反复朗读、不断示范。几节课下来,原本只会说“你好”、“爸爸”、“妈妈”等简单词汇的学生已经会说一些短句,如“中国伟大”、“北京,我爱你”等。每上一节课,我都要总结其中的得失,不断改进。一学期下来,我对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掌握了一些规律。
  一节课又一节课,慢慢地,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外语组负责人的肯定,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毕竟这一切来之不易啊!不少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有些学生脱口而出的中文短句更是时不时给我惊喜。有些班级已结束了汉语课,但还不断有学生跑来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汉语课啊!”听了这话我心里十分激动和欣喜,因为我已在他们的心里播下了中华文化的种子。
  除了课堂主阵地,我还充分利用另一个重要阵地—课外兴趣课,努力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安排下,我开设了烹饪课、艺术课等。上烹饪课,我心里还是有一些底气的,因为我在国内时对烹饪比较感兴趣,我要借这个机会好好宣扬一下中国的美食文化。我花了一番功夫作了充分准备。课前我根据英国人的口味和对中国美食的兴趣重点,精心设计菜单,菜品既要色香味俱全,又要简单易做。我在短短的50分钟里教会每一个学生亲手制作中国菜肴。有部分教师也来跟我学,师生们对中国美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曾经有几个女孩子告诉我,她们回去后还教妈妈包饺子、烧中国菜,全家人都很喜欢。上艺术课,一开始我还是挺发愁的,因为自己没有艺术方面的专长。我在反复考虑了一个星期之后,决定在艺术课上把汉语教学和中国特色的艺术结合起来上。比如第一节艺术课,我教学生一起做家庭成员的面具,要求在做好的面具上用汉语拼音标出是哪个家庭成员并戴在脸上,再组织一些小游戏来巩固这些家庭人员的称呼。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在以后的一些艺术课上还陆续介绍了中国京剧、剪纸、书法等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还教学生动手画京剧脸谱、学剪纸、写毛笔字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效果显著,他们的艺术老师也很满意。
  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英国这一年的工作经历是对我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历练。一年来,我与英国师生朝夕相处,每天都没有虚度,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获得了所在学校师生的肯定和好评。这次经历,拓宽了我国际教育的视野,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一年的工作经历是我教师生涯中最多姿多彩的一页,让我收获了做好今后教育工作的最宝贵财富!
  回顾一年来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我领悟到,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要胜任孔子学院授予的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必须要做好三项准备工作:思想准备、教育观念的准备和教学业务技能的准备。   志愿者思想上必须要提高认识,尽心尽力
  要充分认识到传播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我们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充分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努力让世界准确地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秋节和春节这两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到来时,我尽心竭力,作了充分的筹划。除了介绍这两个节日的由来和中国人庆祝节日的风俗习惯,还进一步指导学生制作有关这两个节日的海报,教学生写春联、贴窗花、做灯笼等。为了鼓励学生,我选了一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精心编排,完成了两期橱窗展示,让学校里更多的师生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两期橱窗展示受到了校长和同事们的称赞。
  我用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项文化活动,引领学生们进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天地。从中国的首都到我的家乡,从长城到长江,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卫星上天,从北京的奥运会到上海的世博会,当一幅幅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繁荣富强的现状有了很形象的了解。我把这些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说给学生听,当学生惊叹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惊叹中国从贫穷落后变成现代化国家而心生向往时,我站在讲台上,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一位德语老师一直听我的汉语课并告诉我,因为听了我的课,让她对学习汉语、对欣欣向荣的中国有了很大的兴趣,她想以后有机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看到师生们喜爱汉语和中华文化,此时此刻,我曾经有过的一切苦与辣都变成了甜蜜的味道。
  志愿者观念上必须要了解差异,因材施教
  海外汉语教学,无论是文化和礼仪习惯,还是课堂教学方式,以及管理学生等方面,都与国内有较大的差异。在英国,教师从来不对学生说You are wrong(你错了)。英国老师特别擅长问Why(为什么)或者How(怎样/怎么)。英国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以活动为中心,鼓励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去理解和掌握语言,还大量使用图片、模型等有关教具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我通过学习有关资料,并牢记培训时前任汉语教师的经验教训,更新了观念,在教学中改变了国内的常规教法,随时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安排更多的互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每节课都要用自己的亮点来吸引学生,有时上下午的课即使是用同一个教案,同一个课件,也会随时根据上午的教学效果调整,灵活地修改教学计划,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营造更好的课堂气氛,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英国的教学国情让我真正地颠覆了平时的教学方式,一切为了适应学生,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
  志愿者业务上必须要加强修养,刻苦钻研
  对外汉语教师要精通外语、会教汉语。“国家汉语办”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着重强调了语言文化教学、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三项基本能力。
  志愿者要不断强化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修养水平,有意识地提高这三种能力。中华文化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组织开展一些中华文化的推广活动,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体验与感受中华文化。这一年的工作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这所中学的学生在我去之前对中国仅有零碎的了解,在上了一段时间汉语课和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后,他们对华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今日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感到好奇与敬意,从而引发他们更加关注和热爱中国。
  对志愿者来说,道德素质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是文化的使者,文明的使者,友好的使者,必须品行端正。我时刻谨记自己是代表中国来的,言行举止都必须是正面的形象。尽管有不少难事摆在我面前,但我每天都保持着微笑。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让我每一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动力。
  担任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各位同仁,我们都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从思想、教育观念和业务三个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志存高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唯有这样,才能胜任肩负的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近日在贵阳开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开幕式上说,中国高校已开齐东盟国家所有语种课程,越来越多的双方青少年正在相互学习语言和文化。袁贵仁说,截至2014年,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生已近12万人,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达到7万人。中国高校目前已开齐东盟国家所有语种课程,东盟10国共建有30所孔子学院、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袁貴仁介绍,中方正在积极和东盟方探讨将明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
期刊
一棵树,不仅要有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还要适时地为它修剪枝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树形,最终长成参天大树。一次有效的教学活动亦是如此。  一、“显点”与“隐点”并举,凸显教材价值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势必要用心解读教材,以幼儿发展为本,细细推敲教材的“显点”,深入挖掘教材的“隐点”,用心感悟教材所留的“空白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到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为课堂注入有效“营养素”。  例如,
期刊
摘要:作为学生,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写作素材,课内认真听取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课外要加强练笔,学会表达;作为教师,要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开心写作。  关键词:作文;积累;表达  在教学中,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面临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这一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怕写作文?为什么有些学生的作文给人“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感觉?究其原因有:有学生生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要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形成知识技能,掌握规律、方法,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让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教学应强化生
期刊
摘要: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受全美大学运动联合会(以下称NCAA)和学校管理,接受学校提供的奖学金。现今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学业受阻、医疗费用难以落实,和NCAA、学校矛盾加剧。NCAA、学校大量盈利,大学生运动员却无法受益。故美国大学生运动员要求被视作学校的雇员。2014年,美国西北大学野猫队队员成功申请成立工会,同时“美国大学生运动员是学校雇员”的理论也受到关注。  关键词:美国大学生运动员;NCAA;
期刊
编者按:2015年4月,“迪埃孚杯”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展评活动将在美丽的江南名城—无锡举办。本刊探访发现,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近年来在教育创新领域初露锋芒。不论是深入实践的教学改革还是特色课程“创客教育”、“美术教学”,无不彰显着南长实验人的创新进取之心。  梁溪河畔惠山脚下,有一所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环境优雅的初级中学—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  南长实验中学的前身是
期刊
摘要:参与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已有经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在开放的学习空间里,让学生的思维和心态都处于开放状态,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强调学生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领会学习的方法、体验探索的快乐。因此,以“学”为中心,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参与式课堂,树立起“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科立起来”的课堂品质,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找到真正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参与;建
期刊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规划草案已完成。而多地也纷纷上报或者发布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和行动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能源领域合作无疑是热点之一,项目清单主要集中在油气运输通道、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区域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  据有关专家初步
期刊
近日,国家环保部向媒体通报了《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在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公报显示,受公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  2014年是我国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的第二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舟山、福州、深圳、珠海、惠州、海口、昆明、拉萨、泉州、湛江、汕尾
期刊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来到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李克强详细了解“华龙一号”等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他说,核电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发展包括核电在内的绿色清洁能源。他强调,发展核电的头等大事是安全,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最高标准进行设计、验证、建设、运营,确保质量一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