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顺应了作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既充分发挥了表情达意所具有的主体性特点,又凭借“先作后导”,优化了教师的作文指导。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小组合作。
  一、素材积累的小组合作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积累素材。
  1.阅读和摘记。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主要还指大量的课外阅读。笔者在此课题研究中,每个班级以6人为一组,并将组内成员固定下来,每周的阅读课,由组长负责确定阅读内容,并由教师指导各组成员写好读书笔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观察日记。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多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并随时随地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为此,笔者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鼓励和要求学生写随笔、周记等来引导他们积累生活素材。
  二、作文解析时的小组合作
  作文讲解,可以是写作前的指导,也可以是写作后的讲评。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同样重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可以灵活设计。下面笔者以作文课评讲“难忘_____________”为例,谈谈作文解析时如何运用小组合作。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命题决定选材。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选材的要求有哪些。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切入点要小,要联系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有一定的意义……”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拟题,并说说设想的写作素材,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所拟题目如下。
  ①难忘那一件事
  难忘友谊
  难忘挫折难忘苦涩
  ②难忘那场电影
  难忘学校
  难忘郊游难忘运动会
  ③难忘奶奶的叮咛
  难忘那副羊毛手套难忘粗鲁的温柔
  ④难忘青石板小路
  难忘雪夜的祷告之音
  难忘粽子香……
  在小组合作交流拟题的过程中,小组的每个同学其实都听到了6人的观点,这样他们写作的视野开拓了。老师的点拨指导建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将题目分类,再由此指导。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所拟作文题目更具体、新颖,切入口小,写作记叙文容易在描写方面取胜。
  三、作文评改时的小组合作
  作文评改应改变教师一改到底,一切包办的老方法。教师要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按自评;小组合作互评;班级交流,教师复评的思路评改作文。
  1.自评。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从审题、字数、书写、病句四项人手,自评自改作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读者和自己的作文对话,产生了新的情感体验。学生发现并审视自身不足,进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2.小组合作互评。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从文面、选材、语言、结构、立意等方面共同完成批改任务,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每次批改4-6篇作文。教师明确批改要求:各组成员在初阅作文时,用红笔找出错别字;组内互相传阅后,讨论文中问题,适当写出旁批;讨论确定作文等级,撰写作文总评语(由组长执笔)。作文的评语要围绕讲评的重点来评价,公正恰当,语气委婉;先说优点,后说缺点;多说优点,少说缺点。总评语在围绕讲评重点评价的基础上,还可以就文章的特色及其他方面作评价。小组合作互评讨论能让作文有欠缺的同学发现问题,学到其他同学的优点,找到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方法。通过同学之间写作体验的互相交流,促进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的形成,优化写作过程。
  3.班级交流,教师复评。作文讲评课的内容也应该是“取之于生,用之于生”,集体参与,共同讨论。实践证明,在全班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部分同学体验到了写作的成就感,写作热情更加旺盛;也有一些同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习了他人写作的方法,在今后的作文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需要作为合作的参与者,详细修改学生的作文,也可以朗读自己的下水作文,起到示范作用,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
其他文献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课标》中已经把传统双基修订为四基
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多彩多姿、五彩六色的.它不仅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体现在课堂上浓浓的“语文味”.它既蕴含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形式丰富多样,表现手法灵活,生动形象,言简义丰,是汉语言艺术的一朵奇葩。但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在面对教材中“读读背背”的教
课堂有效教学也成为课改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
目前,专家们指出了教育的使命:全其天性,育可用之材,使教育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真正实现教育自觉、文化自觉。就语文教学来讲,我们希望实现语文自觉,培养出具有高度文学修养的人。从这点出发,仅有语文的主流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别业课程”的概念。“别业”是与大众行为共同创作相区别的行为、意志与方向,具有个性化、风格化特质。“别业课程”就是在语文的主流课程以外,根据民族、地域资源特
为了构建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从加强价
转变、构建新教学观念是新课改重要工程.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创新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关键,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市场竞争力的日益激烈,决定着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有创新,只有创新才
小学生害怕习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们曾用“横眉冷对习作题,俯首狠咬铅笔头”来形容小学生习作时的尴尬状态。为了改变学生畏惧习作心理,提高学生自主习作能力,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丰富生活积淀,培养敏锐捕捉素材的能力  1.开发资源,丰富生活积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  为此,
一个尊重人个性发展的社会往往人才辈出,欣欣向荣且发展迅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活动离不开情感活动,情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