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888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速度输入,观察组给予减慢速度输入,比较两组输入阿奇霉素速度对胃肠道、皮肤、局部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胃肠道、局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及其他方面的反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受到滴入的浓度和速度的影响,适当减慢其滴入速度,可以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保障输液的安全。
  关键词:静脉滴注;奇霉素;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也称阿红霉素或者阿奇红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厌氧菌等均起到一定的抗菌效应。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运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对各种感染的治疗有显著疗效[1]。但是在进行静脉滴注时其自身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恐惧不安。本文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速度输入,观察组给予减慢速度输入。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患者年龄5个月-56岁,平均年龄2.5±35.7岁;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4个月-52岁,平均年龄1.7±3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阿奇霉素药液浓度配置方法
  将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40080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与注射用水合理配置成浓度为0.1g/ml的溶液,遵照医嘱加入规格为5%的葡萄糖或者0.9%氯化钠,配置成浓度为1-2mg/ml的注射液。规定标准:成人≥2mg/ml;儿童1.0-1.5 mg/ml;婴幼儿0.5-1.0 mg/ml。
  1.2.2输液速度调节标准
  参照滴15版《新编药物学》[2],应将注射用阿奇霉素浓度控制在1-2 mg/ml,滴注时间1≦t≤2[3],5%葡萄糖+0.9%氯化钠常用规格50-500ml,以100min为标准滴注速度,1/3标准滴入速度分别为5滴,10滴,15滴等,以5滴为逐渐上涨标准差。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5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其中出现呕吐、腹泻、恶心(胃肠道反应)患者27例(67.5%);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的患者(局部反应)19例(31.67%);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4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67%,其中胃肠道反应患者14例(23.33%),局部反应患者9例(15%)。可见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瘙痒(皮肤反应)及胸闷、气短、出汗(其他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人数(%)]
  不良反应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P值
  局部反应 9(15) 19(31.67) <0.05
  皮肤反应 12(20) 5(8.33) >0.05
  胃肠道反应 14(23.33) 27(67.5) <0.05
  其他反应 11(18.33) 3(5) >0.05
  合计 46(76.67) 54(90) <0.05
  3讨论
  临床上阿奇霉素多为干粉剂,通常在进食之前1h或者进食后2h内服用,成人每日用量为0.5g,一次顿服,3日为一疗程;或者首次服用0.5g,以后每日0.25g,5日为一疗程[4];依据医学教育网相关资料显示,体重为45kg左右的6个月以上儿童,日剂量为10mg/kg,服用方法和成人相同,老人可按照成人剂量给药。但是,由于注射用阿奇霉素溶液产生的刺激性比较大,以常规注射允许的速度给药,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或者疼痛的情况,特别是对血管发育还不是很健全的婴幼儿,其药液若出现外部渗漏,会严重的导致注射部位或者患儿全身红肿,使患儿哭闹不止;除此之外,阿奇霉素为胃肠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患者在注射阿奇霉素时,常会伴有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腹泻等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恐惧和不安,严重的可能迫使输液无法正常进行,从而无法达到最初的疗效。因此,合理安排和控制输液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将输液时间控制在100min左右是比较合理的[5],多数的患者都可以接受并反映良好。所谓的减慢输液速度,并不是简单的将输液速度调低,而是根据患者在注入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在下次注射时适当的调整输液速度,直到患者可以接受为止,同时,在注射之前,护士或者其他医护人员有必要事先询问患者是否对阿奇霉素过敏或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以便在此基础上,调整好输液速度。
  在本组研究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和局部位置[6],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4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67%,肠道反应患者14例(23.33%),局部反应患者9例(15%);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5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胃肠道反应患者27例(67.5%);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的患者(局部反应)19例(31.67%),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调节输液速速,适当减慢速度至标准速度速度的1/3左右,进行观察,若不良情况有所改善,则继续保持这个速度,直到输液顺利完成;若不良情況无或任何缓解但也并未有所加重,可适当再减慢输液速度,通常将输液速度调至标准速度的1/2;若不良反应情况不断加剧,则需要马上停止输液,特别是对皮肤出现反应或者其他过敏的患者,一般无需继续调节输液速度,而是直接给予停药。
  通过上述数据,可见注射阿奇霉素行标准速度和减慢速度两种方式,二者的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将注射速度调整到标准速度的1/3比较受患者认可和接受,同时也说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受到滴入的浓度和速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应该做好阿奇霉素的监护和管理,注意调整注射速度,防止出现不良反应,但也不可让低速过慢,以免影响药效和价值[7]。一般浓度在1mg/ml阿奇霉素,经静脉注射3h,则会显示出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而言之,采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时,一定要对做好不安全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矛盾,不断提高临床阿奇霉素输液质量,保障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羽连.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15):558-558.
  [2]何小静.小儿静滴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83-84.
  [3]梁丽云,周望梅.静脉输液速度对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7):82-83.
  [4]邓顺娇,陈景银,贺倜等.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106-107.
  [5]汪洪美.93例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与效果[J].中国药业,2013,22(7):110-111.
  [6]粱玉珊,杨华,蒙小茗等.减慢初始滴速预防阿奇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6):49-50.
  [7]庞洲,查赣,许尔凤等.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探析[J].北方药学,2013,(7):100-101.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12年以来国内不少医院都发生了危重病人急救事例,通过这些事例的发生和应对急救模式,我们应当及时总结并对这些不同患者的气道管理方法做一个汇总,探讨和研究相应策略和正确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医院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水平,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本文将通过对这些年来全国5330例院前急救病人转送救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危重病人困难气到管理的策略,并分各种气管插管条件与病人气道之间的不排斥条件和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列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进行临床护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时长为3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和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情况,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社区、居委会掌握流动儿童基数,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宣传,并由接种单位对流动儿童家长开展电话主动访视,定期提示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探索我县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摸清了监测地区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为我县下一步开展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了经验。结论:需针对性地开展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工作,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大对免疫规划工
期刊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已被更多的人所重视。心理因素包括压抑、紧张、焦虑等,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医学的对象是人,如何了解病人的病变,就需要用现代化工具来解决。如做胃镜就是一项能直接了解观察胃肠道病变的好工具。但大多数病人一谈到做胃镜就害怕、紧张、甚至拒绝。那么做为一名内镜室工作人员如何幫助病人正确理解、对待胃镜检查呢?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  患者患病后心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农村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实施效果。【方法】有效评估农村DM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利用知识指导、行为干预、示范讲解的方法对农村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农村DM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方法,各种并发症的预防,足部护理等知识均有提高。【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农村DM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的重要性、护理方法及效果的阐述。  关键词:产科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多,尤以产科为著。产科工作急,产妇情况变化快,预知难,容易造成工作忙乱,解释工作不仔细,处理记录不及时,导致产妇心理恐惧,家属焦虑,易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误解与不满。同时分娩关系到母婴生命,再加上新生儿安全的管理等,容易引起差错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健康团队宣教服务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稳态的影响,并积极探索健康宣教服务的优点及弊端,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修正手段而进行前瞻性实践研究。方法:随机抽取紫荆花园社区160例35周岁以上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定期健康宣教干预、药物治疗依从性指导、不良生活习性矫正、良好的生活心态调适和支持等综合干预措施,分别于0、1、6、12个月进行血压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医院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及细节处理。方法 培养供应室人员素质,加强循环利用物资的消毒管理,完善各项检测措施。结果 供应室消毒灭菌效果合格,有效地医院感染。结论 加强供应室消毒细节管理,有效减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控制医院感染;细节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介入性操作越来越多,对医疗物品的无菌要求越来越严格,带着大量病菌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保证门诊静脉输液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2112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例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运用PDCA的方法进行改进并不断修订护理流程。并且通过评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同时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一方面不斷地巩固核心制度另一方面也对新知识和新方法以及各种案例进行学习和积累。结果:门诊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安全问题出现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胀,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开塞露灌肠为治疗组60例,未加用开塞露为对照组66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76.7%,对照组51.1%,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0.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灌肠量;有效:24~72h出现肠鸣音次数≥4次/min;、腹胀减轻、肛门排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