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协调“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综述了两个相关理论,简述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几点具体问题,最后提出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战略。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互动;战略;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47- 02
由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的是“以农促工”全面为工业服务的政策,由此長期形成了二元结构思想的顽固性,加之对城乡关系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中往往有些畸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时必须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对于东北地区这个国家老工业基地,如何协调“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党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1 我国城乡互动与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学机制,则有内因决定论和内外因合力等不同看法。有学者强调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有学者强调制度创新才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有学者提出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作用机制和形式不同。
中央提出“城乡统筹”的战略,顺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历史趋势,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为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的政策保障。在理论上,国内学者围绕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容、目标、实质、动力机制等开展了热烈讨论,部分学者还就城乡一体化的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进程的推进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上,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进行了“市带县”、“县改市”、小城镇建设等体制改革探索;一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如广东、上海、北京、苏南地区逐步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思想方法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总结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如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模式、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北京“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模式。
2 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和建制镇发展不足,县城经济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区域城市化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同于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着艰难的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和安置下岗人员就业的任务,在短期内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乡村城镇化在东北地区又有着特别的意义。乡村城镇化也有利于完善东北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统筹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东北小城镇的突出问题是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缺乏规模企业支撑,财政十分困难。一些专业性小城镇、林业镇和农垦镇,存在着典型的城镇与企业兼备的两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本文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整体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心城市整体经济总量低,集聚与溢出效应未能有效发挥。与全国发达地区省市相比,辽宁综合竞争力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总量上来看,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一般,区域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环境相对较差,当地许多优秀的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使得城乡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级的阶段。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是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它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着力点。
第三,城乡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协调。一是工农业发展失调,农业基础脆弱,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其具体表现是发展缓慢。二是城乡工业发展失调,农村工业起步晚、水平低,竞争力不强。三是城乡服务业发展失调,农村服务业总量小、结构水平低,发展严重滞后。县域产业结构水平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形成,农业生产效益相对较低。
第四,城乡空间网络结构远未完善。在城乡空间结构方面目前辽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镇体系有待完善。普遍存在城镇分工不明确、职能雷同、重复建设问题,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使得中心市区的辐射影响难以有效传递。二是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目前辽宁公路网系统由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组成,公路网通达广度、深度不够,一些偏远地区公路密度很小。
第五,城乡公共政策不公平,城乡社会差距较大。目前辽宁地区城乡社会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方面仍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二是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分配政策不公使得乡村儿童不能享受应有的教育资源,在支持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投入极少。由此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成为我国当前整个教育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三是城乡卫生资源分布和结构不合理,社会福利水平差距大,在城乡配置上,城区高于郊区,郊区高于农村。
3 辐射与反馈机制的建立——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战略
城乡互动是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促进城乡之间各要素合理流动,并使各要素流在质态、量态、时态和空间上相互协同。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二、三产业不断升级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以乡镇为农村的工业核心,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产业结构转换为城市化提供了动力。产业结构转换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流动,而生产要素的流动依赖于城乡空间各种网络通道,因此城乡空间基础设施是城乡要素流动得以实现的前提,也可以说是城乡一体化的现实动力。同时,城乡要素的流动在市场机制下遵循趋利原则,因此可以推动城乡发展,也可能导致城乡的失衡,城乡的协同发展必然要求政策制度的协调作用 。
以东北地区的主要工业聚集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辐射对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农村工业的辐射,主要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二是对农村农业的辐射,促进农业产业化。互动过程中产业结构转换是动力机制,基础设施联动是实现机制,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协调机制。
关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辐射反馈互动关系具体如下:
(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将会吸纳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地制宜发展乡镇非公有制企业,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大的空间。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大举向农业进军,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必将大有作为。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即从生产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对民间资本而言,农业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投资回报丰厚的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分工,分工的深化延伸出新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创造就业机会,吸纳由第一次产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工业化的带动,农村经济结构将发生改变,内在动因将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城镇化,这样则可以减轻对城市的压力。由此,城乡共进、双管齐下,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新思路。
(2)老工业基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壮大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老工业级基地改造主要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所有制结构单一是导致东北地区经济的内在活力不够的主要原因,因而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其核心是加强国有股股权的流动性,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以优化企业产权结构。非公有制企业是吸纳劳动就业最具潜力的领域,必将成为我国扩大就业的新支点。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来源于民间资本,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拓展就业门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非公有制企业可涉及的领域广,覆盖的行业范围寬,就业容量大。当前,非公有制资本广泛投资于服装、鞋帽、食品加工等轻工领域,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商贸、物流、中介、餐饮、洗理等第三产业。这些行业不仅吸纳的就业容量大,而且大多数技术要求低,这正好适应了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对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大批文化素质低的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极为有利。
(3)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可以将基本的生产原料安排到乡镇企业去生产,这样活跃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节省了生产成本。工业的发展可以制造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各种设备,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设备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4)实施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的发展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产品贡献。农业部门的产品不外两种:一是原料,二是粮食。对非农业部门而言,农业提供原料和粮食都是不可缺少的。老工业基地一些工业部门必须以某些农产品作为原料,如制糖工业需要甘蔗和甜菜,棉纺织工业需要棉花。只有在甘蔗、甜菜和棉花持续增产的条件下制糖工业和棉纺织工业才能够持续扩展。如果说农业原料只是一部分工业需要的,那么粮食则是所有工业不可缺少的。粮食短缺是工业扩张的重要约束条件,这一点是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密切关注并反复讨论的。总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部门的产品需求不是减弱,而是加强。
(5)为工业提供要素贡献。工业化需要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不断扩大对就业部门的投入,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的两种投入要素的源泉。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部门能做出要素贡献。在工业化初期,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靠本部门自身的资本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的农业部门必然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资本,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农业部门有剩余。
总之,老工业城市的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互动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个方面,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健全和政府调控机制的完善。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兼顾各个方面,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倪文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朗玲,李敏娜.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体制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王克林.关于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2(7).
[5]简新华,何志扬.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J].新华文摘,2007(2).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互动;战略;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47- 02
由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的是“以农促工”全面为工业服务的政策,由此長期形成了二元结构思想的顽固性,加之对城乡关系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中往往有些畸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时必须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对于东北地区这个国家老工业基地,如何协调“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党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1 我国城乡互动与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学机制,则有内因决定论和内外因合力等不同看法。有学者强调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有学者强调制度创新才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有学者提出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作用机制和形式不同。
中央提出“城乡统筹”的战略,顺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历史趋势,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为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的政策保障。在理论上,国内学者围绕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容、目标、实质、动力机制等开展了热烈讨论,部分学者还就城乡一体化的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进程的推进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上,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进行了“市带县”、“县改市”、小城镇建设等体制改革探索;一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如广东、上海、北京、苏南地区逐步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思想方法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总结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如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模式、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北京“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模式。
2 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和建制镇发展不足,县城经济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区域城市化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同于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着艰难的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和安置下岗人员就业的任务,在短期内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乡村城镇化在东北地区又有着特别的意义。乡村城镇化也有利于完善东北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统筹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东北小城镇的突出问题是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缺乏规模企业支撑,财政十分困难。一些专业性小城镇、林业镇和农垦镇,存在着典型的城镇与企业兼备的两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本文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整体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心城市整体经济总量低,集聚与溢出效应未能有效发挥。与全国发达地区省市相比,辽宁综合竞争力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总量上来看,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一般,区域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环境相对较差,当地许多优秀的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使得城乡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级的阶段。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是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它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着力点。
第三,城乡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协调。一是工农业发展失调,农业基础脆弱,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其具体表现是发展缓慢。二是城乡工业发展失调,农村工业起步晚、水平低,竞争力不强。三是城乡服务业发展失调,农村服务业总量小、结构水平低,发展严重滞后。县域产业结构水平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形成,农业生产效益相对较低。
第四,城乡空间网络结构远未完善。在城乡空间结构方面目前辽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镇体系有待完善。普遍存在城镇分工不明确、职能雷同、重复建设问题,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使得中心市区的辐射影响难以有效传递。二是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目前辽宁公路网系统由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组成,公路网通达广度、深度不够,一些偏远地区公路密度很小。
第五,城乡公共政策不公平,城乡社会差距较大。目前辽宁地区城乡社会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方面仍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二是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分配政策不公使得乡村儿童不能享受应有的教育资源,在支持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投入极少。由此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成为我国当前整个教育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三是城乡卫生资源分布和结构不合理,社会福利水平差距大,在城乡配置上,城区高于郊区,郊区高于农村。
3 辐射与反馈机制的建立——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战略
城乡互动是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促进城乡之间各要素合理流动,并使各要素流在质态、量态、时态和空间上相互协同。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二、三产业不断升级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以乡镇为农村的工业核心,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产业结构转换为城市化提供了动力。产业结构转换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流动,而生产要素的流动依赖于城乡空间各种网络通道,因此城乡空间基础设施是城乡要素流动得以实现的前提,也可以说是城乡一体化的现实动力。同时,城乡要素的流动在市场机制下遵循趋利原则,因此可以推动城乡发展,也可能导致城乡的失衡,城乡的协同发展必然要求政策制度的协调作用 。
以东北地区的主要工业聚集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辐射对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农村工业的辐射,主要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二是对农村农业的辐射,促进农业产业化。互动过程中产业结构转换是动力机制,基础设施联动是实现机制,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协调机制。
关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辐射反馈互动关系具体如下:
(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将会吸纳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地制宜发展乡镇非公有制企业,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大的空间。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大举向农业进军,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必将大有作为。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即从生产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对民间资本而言,农业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投资回报丰厚的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分工,分工的深化延伸出新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创造就业机会,吸纳由第一次产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工业化的带动,农村经济结构将发生改变,内在动因将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城镇化,这样则可以减轻对城市的压力。由此,城乡共进、双管齐下,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新思路。
(2)老工业基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壮大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老工业级基地改造主要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所有制结构单一是导致东北地区经济的内在活力不够的主要原因,因而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其核心是加强国有股股权的流动性,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以优化企业产权结构。非公有制企业是吸纳劳动就业最具潜力的领域,必将成为我国扩大就业的新支点。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来源于民间资本,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拓展就业门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非公有制企业可涉及的领域广,覆盖的行业范围寬,就业容量大。当前,非公有制资本广泛投资于服装、鞋帽、食品加工等轻工领域,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商贸、物流、中介、餐饮、洗理等第三产业。这些行业不仅吸纳的就业容量大,而且大多数技术要求低,这正好适应了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对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大批文化素质低的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极为有利。
(3)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可以将基本的生产原料安排到乡镇企业去生产,这样活跃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节省了生产成本。工业的发展可以制造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各种设备,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设备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4)实施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的发展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产品贡献。农业部门的产品不外两种:一是原料,二是粮食。对非农业部门而言,农业提供原料和粮食都是不可缺少的。老工业基地一些工业部门必须以某些农产品作为原料,如制糖工业需要甘蔗和甜菜,棉纺织工业需要棉花。只有在甘蔗、甜菜和棉花持续增产的条件下制糖工业和棉纺织工业才能够持续扩展。如果说农业原料只是一部分工业需要的,那么粮食则是所有工业不可缺少的。粮食短缺是工业扩张的重要约束条件,这一点是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密切关注并反复讨论的。总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部门的产品需求不是减弱,而是加强。
(5)为工业提供要素贡献。工业化需要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不断扩大对就业部门的投入,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的两种投入要素的源泉。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部门能做出要素贡献。在工业化初期,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靠本部门自身的资本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的农业部门必然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资本,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农业部门有剩余。
总之,老工业城市的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互动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个方面,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健全和政府调控机制的完善。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兼顾各个方面,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倪文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朗玲,李敏娜.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体制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王克林.关于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2(7).
[5]简新华,何志扬.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J].新华文摘,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