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先天性巨结肠神经肌肉连接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与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及10例正常结肠组织标本行突触素神经肌肉连接标记,光镜下观察其免疫反应。结果:对照组的结肠突触素免疫反应呈强阳性表达,先天性巨结肠组扩张肠段突触素免疫反应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狭窄段肠壁突触素免疫反应呈阴性表达。结论: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同时缺乏内源性神经支配和外源性神经支配,处于完全失神经支配状态,导致原神经节细胞病变肠管功能障碍。
其他文献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下手术已不再局限于自然体腔,开始向潜在腔隙或无腔隙区域发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最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种全新手术技术.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正常人的颞下颌关节(TMJ),观察正常人两侧颞下颌关节的图像特征及关节赣的宽度有无差异方法对40例(80侧)无面部及颈部病变的志愿者行TMJ扫查,扫查采用水平
腹主动脉瘤(AAA)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AAA破裂是美国致死原因的第13位.自1952年,Dubost首次报道成功切除肾动脉下AAA以来,手术切除一直是治疗AAA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1
目的探讨CT平扫测量升主动脉、主肺动脉直径在诊断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D)中的意义。方法171例可疑AD胸痛患者CT平扫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诊断,并取100例健康体
本院2015年8月收治节育环腹腔移位致绞窄性末段回肠梗阻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腹痛腹胀15h,加重伴便血8h于2015年8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15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在0.5%左右,也有报道达1%~32%。如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低钙血症的办法,多需长期服药。总结770例甲
肿瘤抗原及其编码基因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使肿瘤抗原的筛选和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1].肿瘤抗原的筛选与鉴定是临床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前提和关键,随着对肿瘤生物学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60岁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右室流出道间隔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泄泻”、“肠风”、“滞下”、“
胃肠道发挥黏膜屏障,免疫系统调节,营养吸收,激素分泌等功能有赖于肠上皮细胞。然炎症性肠病(IBD)引起的肠道组织损伤,使上述这些功能丢失或障碍。且迄今还未有彻底治愈IBD的方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