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博客(vlog)影像内容分类表达的探究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视频博客(vlog)作为具有短视频网络通信优势和传统博客个性化内容表达优势的新媒体形式,在短视频热潮中迅速兴起。如今,年轻时尚的“九零后”和“零零后”喜欢拿着相机或手机等移动摄影设备,把记录下的个人生活转换为个性化的生活日志并分享到新媒体平台。这种记录方法具有新颖时尚的名称“视频博客”。视频博客作为中国新的短视频模式,符合当前零散内容的消费习惯,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国内观众的审美和观看习惯,为国内受众带来新的视觉审美体验。Vlog是“videoblog”,即视频博客的缩写,这是一种新形式的博客。这意味着创作者会以自己为主角录制和拍摄表达其个人风格的视频,观察并展示创作者的日常生活。作为中国新的短视频形式,它将字幕,图像和视频效果合而为一,符合当前零散的内容消费习惯,它改变了以往刻板记录生活的状态,让记录更有趣味,更加贴近生活,让观众觉得更加接地气的同时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味。
  关键词:vlog;视频博客:多样化表达:影像内容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20)01-123-03
  “个性化”表达——在个性化的交流语境中彰显自我
  作为传统文字博客的后来者和衍生品,视频博客则更偏重“记录”。重视个性化属性的视频博客通常反映着创作者在视频内容的前期收集,后期编辑和成片演示中的观点。不同的博客作者通常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作者通常将自己作为主角记录,然后编辑,并适当修饰和润色视频以创作出充满个性的视频日记。视频博客比文本博客更具视觉传达引导性,更具冲击力,比娱乐短片更加真实。从而形成了在审美取向上的自然和美观。被称为视频博客之父的CaseyNeistat为了实现他对于个人生活的立体式呈现,曾经不断更新自己的vlog超过两年,他影片中所呈现的个性化材料影响了许多观众。可以这样说,视频博客的内容是博主个人意识形态和生活价值观的镜像呈现,博主完全可以选择性的呈现他所想要向观众传达的画面,从而实现互联网的身份认同。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压力成为了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代价,于是人们寻求角色转换的心理预期便逐渐增加,反映在创作中便是用奇装异服或是充满段子意味的言语表达自我。这种主客观状态的扬弃可以使得用户充分摆脱高压的生活状态,实现自身身份的转变,获得愉悦,满足心理需求。同时,观者在观看视频博客的时候也会激发“感同身受”的思维意识,会不由自主的结合自身的生活状态从而产生情绪共鸣。Vlog作为传达个性,彰显独立人格的新方式逐渐成为了社交网络中文化交互新模式。旅游vlog彰显了充实和个性的生活态度,学习vlog展现了奋发进取的生活哲理,开箱试用的评价视频促进了圈层消费升级,这些都迎合了现代人的文化审美观。例如,在一个名为“疯狂的改装车展”的vlog视频中,记录了一位汽车up主前往改装车展览的事件,up主不断口吐莲花,喃喃自语,以说相声的方式抒发自己独到的观点,甚至于镜头和画面都跟着摇晃了起来,这些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凌乱的感觉反而增加了真实性,这样的表达无疑是具有差异的,突出了个性的魅力,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互动是具有粘性的,催生了大众愉快的观感,从而也使得博主的个性魅力可以十足的表现出来。
  “碎片化”表达——叙事逻辑碎片化。剪辑手法多元化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在文化“后现代”的语境下,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逐渐被快节奏,碎片化,快餐式的新媒体占据。人们不再热衷于深耕传统书本,更希望动动手指,零碎的浏览和分享所见所得,这就形成了信息的网格化传递。由此可见,这样的信息内容更加具有带动性和快速传播性。视频博客便以携带大量的信息和特点以更加简洁生动的方式迎合了观众。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作为国内最大的vlog视频资源网站,拥有着超过8000万的常驻活跃用户,在2019年评选出的“哔哩哔哩百大up主”活动中,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更是具有着巨大的话语权优势。他们制作的内容专注于年轻人,对于95和00后网民具有着巨大优势,快节奏的编辑技巧和零散的叙事逻辑吸引着九五后和零零后的年轻人,适合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他们更加喜欢直白和零碎的叙述方式,在这样的观看体验中,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动力,形成归属感,获得认同感,甚至影响和改变自身的现实生活。
  为了更加真实的突出个人的表达,视频博主在自拍时更加注重观众的反馈和互动,他们会通过直视镜头,将视频与观众齐平,使观众直接感受并成为交流对象,形成沟通。其次,vlog也会利用音乐和声音的元素进行润饰。例如旅行博主“克里斯旅行狂魔”,博主通过筛选旅行“见闻”,在旅行中注重拍摄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将日常的旅行记录做出精细化的删减,拍摄手法上做到更加专业的记录,镜头表现上选择特殊的创意,运用花哨华丽的高清画面和挑选博人眼球的情节进行拍摄,大量的捕捉零碎的镜头。尤其是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画面的“独立性”和“零碎感”,利用和制作現场环境声效去贴合视频内容。最后在充分理解和运用影视视听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镜头素材剪辑出富有节奏令人耳目一新的vlog短视频节目。其中转场和特效的运用,也变向的增加了视频的跳跃感和节奏感,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快速的领略博主的旅行见闻,这与传统的电视记录中节奏平缓直白的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这种视觉符号非线性的视觉逻辑让文本的呈现更具个性,更能透过视频呈现个人的形象特质,碎片化剪辑的手法既增加了视频的观赏性又遵循着影视制作的基本逻辑,因而Ⅵog利用图像和视频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人格与审美的有机统一。
  “圈层化”表达——强化社交属性,增强互动性,形成归属感
  社交属性是新媒体的基本特征,作为社交网络的载体,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推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视频博客作为展示“界面”,在传播过程中便形成了特定的网络社区,在这一社区中,用户属性被更强烈的展示出来,思维的倾向性也逐渐被分类展示。特定的阶层都有特定的生活方式,95后00后作为明显具有互联网视频使用倾向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更加喜欢网络在线社区。他们“热爱圈子,表达自我”倡导“弱势或强势,或亲或疏”的社交文化圈子,倾向于适度真实的包装,不爱被约束,具有强烈的分享和表达欲望,他们喜欢从容的表达自己的个性,这些正是符合95后和00后“在自己喜欢的圈子中表达自己”的口号。例如“视频大拍档”“vlog陪你过周末”,其作品并不是多么高深或者高品质的内容,它们更倾向于形成一种行业或者文化交流圈子,更加喜欢在自己喜欢的圈子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分享给大家从而形成文化共识。   在社会“流动”的背景下,年轻人挣扎着远离家乡,在陌生的环境中求生存,尽管现在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使得人们的社交空间获得极大的拓展,但是地理上的疏离感使得他们与身边环境很难形成情感联系。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尚未获得足够资金的年轻人容易迷失,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容易导致产生“孤独感”。因此,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质催生了年轻人记录、分享、表达的愿望。从微博到直播,随着移动设备集成功能的增强,集成了音乐,文本和图像的视频博客已被接受,并且使用了更高级的表达方式,生活的记录方式也发生了变化。vlog满足了用户表达自己和社会需求的愿望,但更重要的是,它满足弥补着人们的陪伴需求和社交表达的愿望。例如,作为重要的二次元社区,哔哩哔哩便是集中展现二次元文化观的平台,所有有关二次元文化的番剧、舞蹈、音乐文化产品都可以集中展示交流,从而满足了二次元文化爱好者,他们在表达呈现中形成了某种抽象的文化价值符号,满足了自身的物质精神生活表达和向往。
  “专业化”表达——视听语言专业化。带来沉浸式体验
  vlog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表达媒介,其专业性的特征更加能够让观众得到深入的体会,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摄影师是第一个对着镜头说话的人,他往往给观众“他在跟我说话”和“我能回应”的感受。vlog相较于传统图文形式的博客具有着强大的代入感,它运用多类视觉图像形成多样的交流模态,具有多种话语模式,从而在最大的程度上展现生活状态的多样性。纪录片一样真实的色彩,对于真实世界原汁原味的呈现让人们身临其境,缩小与观众的距离,建立互动关系,实现沟通意图并引起共鸣。近年来视频博客在内容生产中越来越注重在各个垂直领域生产高质量的视频内容。相较于更加专业化制作的vlog,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则不太注重视频内容生产的编辑过程,它们更在乎拍摄内容是否精彩,这样就导致了粗泛化和同质化的问题。逐渐的,用户便不再满足于这样视觉图像缺乏逻辑关系,表意存在不确定性的内容。这时vlog逐渐发力,为了区别于“抖音”和“快手”这样的草根审美,它更愿意充分运用先进的非线性视觉编辑逻辑和影视美学方法,抓住观众的审美意愿,从而左右短视频内容消费者的偏好。
  大量的优质内容生产需求,催生了一批具有专业化表达能力的up主,他们普遍具有一定的影视编辑思维和编辑技术,不再受制于短视频固定的表达模板和死板的剪辑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加专业的目光审视原创内容。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多的明星和拥有大量粉丝的互联网大v,他们利用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很快从草根用户中脱颖而出,他们所生产的具有观赏性和个性的视频内容更有利于实现广泛的沟通和互动。例如,女演员欧阳娜娜连续31天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拍摄成Ⅵog,每天都运用不同的场景转换,分享不同的见闻或是感受,运用声音和影像的创作手法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视听感受。新浪微博的vlog平台拥有1.6亿的阅读量,粉丝基数从10万上涨到近200万,掀起了娱乐行业的一波vlog浪潮。
  “商业化”表达——以文化驱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创作
  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人们习惯于通过消费来彰显自身的价值品味,这样的消费观念就形成了相应的消费符号,从而人们就用这样的符号来标记自己所属的阶级。在大众传媒时代,现代社会的广告媒体和信息正在利用消费和阶级的划分提醒和引导着观众。
  自媒体平台的发展逐渐成为商业广告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用户粘稠度和垂直性的vlog为广告的传递带来了新的空间。时尚,美妆,旅游,美食等各种拍摄类别可以自然的区分对不同领域感兴趣的受众,当观众产生对博主的持续关注,成功变身博主粉丝,并保持长期关注时,便是对博主生活方式的接受和认可,甚至会将博主作为潜意识中的朋友,从而创建一种长期的信任关系。因此vlog博主通常具有较高的用户粘稠度和保留率,他们会尽可能的创作出更多风格化和个性化的视频内容,进一步吸引产品受众,完善社交圈。商家或者商业团体只需要找到符合目标受众定位的vlog博主,与其建立产品推广合作关系,就实现了广告宣传效应。接受了商业广告的vlog博主通常运用视频制作的方式对品牌进行打造,他们或是直接使用体验或是口头推荐,从而吸引粉丝或者观众的购买实现商业变现。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从时尚美容领域到科技生活领域都在广泛的运用。例如,影视行业著名节目“影视剧风”,通过测评或是使用影视制造商的设备进行vlog创作,并最终获得相应的广告收入。在分享评测视频后,往往厂商会将使用产品送给up主,这样他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厂商通过他进行宣传。一般来说,各种类型的vlog就會对应各种类型的产品,产生各种商业价值,vlog会通过对于目标受众的精确分割,形成精确的商业推广和交付模式。
  结语
  vlog作为短视频领域的新元素,它既不同于微电影的专业路线,也不同于抖音快手等快消类视频的草根文化,它开创了与观众共生的新的创作模式。它的普及和发展让观众学会用视频的方式审视自身和世界,从而建立独特的审美和生活交流方式。vlog作为一种新媒体风潮,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新的发力点的vlog面对短视频市场的竞争,就更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95后年轻一代的用户群体,创作出更加符合他们观看心理的视频。扩大传播范围也将是vlog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掌握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创作者可以利用用户审美倾向性,对纷繁复杂的视频内容进行深加工,让艺术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让更多的受众能够融入创作的文化氛围中。
  vlog正处于发展阶段,vlog内容的创作问题和平台的管理问题还需要解决,例如各种平台的创作模式和运营模式比较相似,导致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算法识别不够准确,对于观众的兴趣点观察的还不够准确,有些up主也存在拜金现象,过度宣传推销商业产品,盲目误导消费者的选择倾向,不能进行公正判断,从而导致整个文化圈层的震荡,让大众产生质疑。所以,vlog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整个短视频自媒体市场的革新,vlog需要充分发挥活力,释放传播力量,让观众充分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出更大动力,成为新时代网络社会领域的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马步升是一名甘肃作家,以写陇东题材小说而闻名,他以一个作家的视角呈现了陇东地区的生活风貌,他的作品里密切关注社会变革和乡村人民生活,也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收煞》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女性形象,本论文将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视角,对《小收煞》马朴素的媳妇“马白脸”进行剖析,详细分析造成其他者地位的根本原因,以及她在自我觉醒中所作出的改变。  关键词:马步升;小收
期刊
摘要:社会语言学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而地铁站名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地区的语言的社会本质及社会心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北京市地铁站名称,找出其承载着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地铁站名:历史文化:社会心理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
期刊
摘要:以赛亚·柏林认为,古今思想家可被分成“刺猬”型与“狐狸”型两类,而“刺猬”一词,被其赋予了追求普遍性原则、拒绝碎片化经验的思维属性。本文引入以赛亚·柏林的分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为“刺猬”一词加入了批判意识特质,从而生成了文学范畴内的“刺猬”概念。借此概念,文章考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发生与中国大陆在同时期文学研究策略,对比呈现了中西方、同时代文学写作与研究群体的不同状况,进而提出了有关当代中
期刊
摘要:美国密西西比大学(MU)中文旗舰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全球专业人士,让他们具备高水平的普通话水平,并具备深厚的文化理解水平。高产能的输出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厚的文化理解水平则不仅需要学生、学校的交流输出,还要通过中国文化、文学等相关课程来实现。在中高年级的中国文学课课程设计上,采用“自觉学习(Conscious Learning)、基于活动(Activities-based)、注重互交(
期刊
摘要: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许多表现“典妻”现象的作品,其中以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影响最大。柔石通过对浙东地区典妻习俗的生动描写,刻画了一个忍辱负重的中国普通妇女的形象,呈现了社会底层妇女的悲惨命运。本文主要以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为例,从春宝娘作为人妻、作为人母以及作为奴隶三个层面来探讨典妻制度下的女性悲剧。  关键词:“典妻”制度:春宝娘:女性悲剧  文章编号:978-7-8073
期刊
摘要: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大背景下,本文从机会窗口的视角对中国Al芯片的发展和追赶进行了研究,并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生态”这—机会窗口,建立了分析模型,旨在分析子机会窗口开启的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对整体行业的机会窗口的开启的影响,接着,基于案例说明中国企业如何对机会窗口进行回应。然后本文对技术追赶的绩效、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三部门连接器”模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机会窗口;追
期刊
“细节,人的生活、各色人与河流交集的细节:带着深情,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字:在他的笔下,万物含情。”读李汉荣《河流记:大地伦理与河流美学·慢速流淌的河》,我在书页边写下了以上三句話。的确,他不论书写什么,都细节丰富、语言生动活泼,文字和节奏间带有强烈的热情和感染力,笔到意到,意到而笔已至,通篇甚至全书漫患着强烈的抒情色彩,闪烁着诗性、思辨、智性的光芒。  河流流经他的家乡,拐了几个弯,便把自己流成一
期刊
摘要:《四块玉》同《遗园》都是对高级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反映,以及他们面对爱情和生活以及人性不同的样态。无论是传奇爱情的理想,还是唯爱至上的坚守:无论是痴情男女的别离,还是现实功利的爱情观:无论是消逝的清流雅气,还是褪色的动态文化:无论是文学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相辉映,还是结构和语言的审美特征,任何一面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咀嚼的美食。  关键词:《四块玉》;爱情;艺术;结构;语言  文章编号:978
期刊
摘要:改编是文学与影视互动的桥梁,它可以将文学名著历久弥新的经典价值与影视强大的传播价值相结合。电影与电视剧虽然在外在形态上极为相近却因为媒介属性不同所以内在会有很大差异。本文以基于文学名著《白鹿原》改编的电影剧作与电视剧剧作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总结出电影与电视剧改编的差别与一般规律,为今后的影视剧本创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文学:改编:电影:电视剧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出了“一标多本”的局面。在众多的版本中,相比较而言,人教版和岳麓版的特点最为鲜明。因此,本文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两个版本的同一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课文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希冀以此梳理出两个版本的异同之处,同时为以后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人教版:岳麓版:太平天国运动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