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1,2-N-乙酰氨基葡萄糖-氧位-甘露糖基转移酶1基因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病理生理过程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β1,2-N-乙酰氨基葡萄糖-氧位-甘露糖基转移酶1(protein O-linked mannose β1,2-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1,POMGnT1)基因是否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生理过程。

方法

通过实时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OMGnT1基因在AD模型细胞系[N2a/淀粉样前体蛋白(APP)695swe,n=3]和正常对照细胞系(N2a/wt,n=3)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差异。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比较POMGnT1基因在5个月龄AD模型小鼠(APP/PS1,n=3)和同月龄正常野生型对照小鼠脑组织(n=3)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OMGnT1基因敲除小鼠2个月龄(n=3)和1岁龄(n=3)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差异。

结果

POMGnT1基因在AD模型细胞系中mRNA(0.80±0.02)和蛋白质(0.50±0.0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细胞系(mRNA:1.00,t=10.52,P<0.01;蛋白质:1.31±0.04,t=18.64,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OMGnT1在AD模型小鼠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野生型对照小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2个月龄(0.358±0.014和0.048±0.001,t=22.58,P<0.01)和1岁龄(0.266±0.004和0.229±0.003,t=7.771,P=0.002)POMGnT1-/-小鼠的脑中Aβ沉积均显著较同月龄正常野生型小鼠多。

结论

POMGnT1基因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起到了正向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软组织和骨肿瘤的分子病理学发展十分迅速。分子病理学检测不但是肿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能够指导临床制定治疗策略、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此外,基于遗传学改变的新病种地不断报道,促使肿瘤的分类从基于形态学的分类向分子分类转变。本共识总结了现有的软组织和骨肿瘤的遗传学改变,以指导和规范分子病理学检测在软组织与骨肿瘤中的应用。
期刊
期刊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最佳麻醉方式目前尚未有定论。既往的回顾性研究及荟萃分析均显示,全身麻醉组患者的预后较清醒镇静组差,而最近的一系列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却未显示清醒镇静的优势。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仍需个体化评估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我们就全身麻醉及清醒镇静两种麻醉方式在急性血管内治疗时各自的特点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干的形态学改变及其与海马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从AD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数据库分别选取60例AD患者(AD组)和6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分割每个受试者的海马和脑干并计算其标准化体积,根据海马体积标准值将AD患者分为两个亚组[海马萎缩组(51例)和海马未萎缩组(9例))。同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研究,以研究正常对照组和AD组
目的探讨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例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0~74(35.6±19.4)岁,其中8例为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有:边缘性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体重210~250 g的35只雄性SD大鼠(8~10周龄)按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rTMS组(9只)、假刺激组(9只),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其中rTMS组给予连续2周的10 Hz rTMS刺激,假刺激组给予假刺激。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在难治性癫痫尤其是Dravet综合征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治疗方面,大麻中的抗惊厥成分——大麻二酚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其作用机制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对于已经应用多种抗癫痫药物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大麻二酚的应用使其治疗更见曙光但也更加复杂化。本文将重点综述大麻二酚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