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手机网络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但随之而来的是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不小的冲击。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享受手机网络优势的同时,又能有效地自觉抵制手机上网的危害呢?需要学校和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给学生打造一个健康的手机网络空间。
关键词: 新时期;教育和引导;学生手机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028-02
新时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手机网络教育和引导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自我整合、多力塑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情绪情感丰富强烈,渴望交流,但缺乏社会经验,自制力较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侵蚀,缺乏对社会生活是非曲直美丑的辨别能力。如果引导不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我行为失控,甚至沉迷于虚拟网络不能自拔,日益堕落。当前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已是一种时尚,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大多数学生越来越趋于用手机上网,手机相对于电脑不但小巧方便携带,而且可以查阅资料、游戏设置都渐渐可以与电脑相提并论。学校作为学生手机网络教育主阵地,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上网,最终让学生能在手机网海中自由地遨游而避免沉溺,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又是一位班主任,针对学生校园手机上网的问题进行过一些实践探索,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手机网络的正确认识
大家都知道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充分显示了它的强大学习功能,其中查阅资料省去了我们大量时间和繁杂的劳动,搜索引擎更是给我们提供快速的问题答案。手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许多学生认为向老师问疑惑知识不如自己上手机网络来得快、来得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往往将手机的娱乐功能、交际功能扩大化、常态化,使得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带手机上学产生了担心和恐惧心理。为此,学校就学生是否可以带手机上学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大部分家长和学校得出结论: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其主要理由:学生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影响学习,伤害身体(眼睛、颈椎等),影响睡眠,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心理等。现在很多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强制手段,而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把手机当作一种使用工具而不存在依赖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网络,将手机网络作为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而不是影响学习、伤害身体的坏毒瘤。我们应该看到学生手機上网有利的一面,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趣。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时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可见,手机网络对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手机网络道德意识
新时期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不同。新时期的道德规范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因此,新时期的人们必须重塑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在继承传统道德精华的同时,更应该吸收新时期所出现的更广泛、更多元化道德观念,对网络道德和法规教育必须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注意用新时期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觉行动,随时警示自己、检查自己,即使在网上冲浪也必须自觉烙守已有的道德准则和法规要求。学生对手机网络充满诱惑,中小学已经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抓住机遇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口头传授,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建立一个学校德育网站,鼓励学生在网上对网络道德的内容、形式、目标各抒己见,并对学校发生的网络道德方面的具体案例在德育网上做到教师、家长、学生网上对话与交流。利用手机网络的正面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防止了学生忽视正常学习、拒绝诱惑不沉溺于手机网络。
三、加强引导和监督学生利用手机网络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网络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开设有关网络德育课。三是尊重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意识,“疏”和“堵”有机结合,四是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暗示诱导相结合,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
在学校里,上课期间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适当运用现代手机网络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可以就一个问题的解决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网络资料,并教会学生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知识视野,上课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发短息、微信、发邮件给老师。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看百度文库当中的教学视频资料,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情趣。经网络调查,学生手机上网大致做三件事,一是看新闻,这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时刻关注舆论导向,注意国内外热点新闻,了解时事动态,接受新鲜事物,能够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这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二是网上聊天,QQ、微信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聊天工具,交网友,学知识,和同学朋友联系都离不开手机网络,一位热衷于手机上网的同学说:“只要有时间我就手机上网,有时上课都情不自禁地手机上网。”三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现在的游戏的刺激与逼真,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必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网络使用观,引导他们把手机当成学习工具,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东西去浏览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拒绝一些无聊的内容,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这样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在信息时代迷失于网络。 四、积极发挥家长的综合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在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第一步也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在家里,家長工作之余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学会和孩子一起运用手机网络进行学习和适当的娱乐,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上网规则(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等),分析手机上网的利弊,并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同时,也要做好孩子手机上网活动的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功课才能上网等要求,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向他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等,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当他们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活动时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要加强沟通,参与孩子上网,本着关心、理解、沟通的原则,对孩子实施科学的引导,让孩子主动、自觉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不能让孩子自由上网,花多少时间就多少时间,这是不可取的。有一些家长不顾家庭氛围只顾自己上网玩游戏,看一些对孩子身心不利的视频,这样不仅有损自己做家长的尊严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也不能盲目反对孩子手机上网,一些家长怕孩子沉迷手机网络,一听说孩子玩手机上网就如临大敌,横加干涉、粗暴禁止。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解决各种心理、学习、思想上的问题,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网络工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抵制手机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五、建设一支适应手机网络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手机网络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将越来越多人网入其中,让我们缩短与世界的距离,让我们了解世界,为我们提供信息。信息时代不让学生学习和利用手机网络显然是不明智的。但现实生活中,学生手机上网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己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网络管理的无绪,黄色网站层出不穷,学生自制力、辨别力不强,沉迷于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甚至滑向犯罪的边缘。心怀不轨的人将黑手频频伸向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惨剧接连不断地发生。许多媒体将手机网络称为"电子毒品",手机网络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利用好手机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校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应加强手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选拨培训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网络经验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手机上网学生解决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系列问题。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应加强学生手机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需求,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从而降低学生娱乐生活中对手机上网的依赖性。
网络运营商应建设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学生绿色手机上网工程”,屏蔽黄、赌、毒等不法网站,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运用新技术,对手机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手机网上环境,建立手机网络监察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还中学生一个文明、健康、绿色手机网络天空。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正视手机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资源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对手机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抗诱能力,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自律自救的能力,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 使学生真正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的“手机网上一代”。
参考文献
[1] 王经涛、王俊英。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M]开明出版2001
[2] 吴华军。中学生与网络文化的调查与思考
[3] 蒋有慧.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育学刊,2003
作者简介:赖浇,中学地理一级教师, 地址:广东广州市天河区泰安南路1号泰安中学, 邮编:510065
关键词: 新时期;教育和引导;学生手机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028-02
新时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手机网络教育和引导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自我整合、多力塑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情绪情感丰富强烈,渴望交流,但缺乏社会经验,自制力较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侵蚀,缺乏对社会生活是非曲直美丑的辨别能力。如果引导不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我行为失控,甚至沉迷于虚拟网络不能自拔,日益堕落。当前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已是一种时尚,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大多数学生越来越趋于用手机上网,手机相对于电脑不但小巧方便携带,而且可以查阅资料、游戏设置都渐渐可以与电脑相提并论。学校作为学生手机网络教育主阵地,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上网,最终让学生能在手机网海中自由地遨游而避免沉溺,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又是一位班主任,针对学生校园手机上网的问题进行过一些实践探索,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手机网络的正确认识
大家都知道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充分显示了它的强大学习功能,其中查阅资料省去了我们大量时间和繁杂的劳动,搜索引擎更是给我们提供快速的问题答案。手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许多学生认为向老师问疑惑知识不如自己上手机网络来得快、来得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往往将手机的娱乐功能、交际功能扩大化、常态化,使得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带手机上学产生了担心和恐惧心理。为此,学校就学生是否可以带手机上学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大部分家长和学校得出结论: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其主要理由:学生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影响学习,伤害身体(眼睛、颈椎等),影响睡眠,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心理等。现在很多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强制手段,而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把手机当作一种使用工具而不存在依赖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网络,将手机网络作为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而不是影响学习、伤害身体的坏毒瘤。我们应该看到学生手機上网有利的一面,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趣。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时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可见,手机网络对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手机网络道德意识
新时期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不同。新时期的道德规范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因此,新时期的人们必须重塑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在继承传统道德精华的同时,更应该吸收新时期所出现的更广泛、更多元化道德观念,对网络道德和法规教育必须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注意用新时期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觉行动,随时警示自己、检查自己,即使在网上冲浪也必须自觉烙守已有的道德准则和法规要求。学生对手机网络充满诱惑,中小学已经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抓住机遇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口头传授,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建立一个学校德育网站,鼓励学生在网上对网络道德的内容、形式、目标各抒己见,并对学校发生的网络道德方面的具体案例在德育网上做到教师、家长、学生网上对话与交流。利用手机网络的正面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防止了学生忽视正常学习、拒绝诱惑不沉溺于手机网络。
三、加强引导和监督学生利用手机网络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网络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开设有关网络德育课。三是尊重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意识,“疏”和“堵”有机结合,四是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暗示诱导相结合,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
在学校里,上课期间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适当运用现代手机网络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可以就一个问题的解决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网络资料,并教会学生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知识视野,上课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发短息、微信、发邮件给老师。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看百度文库当中的教学视频资料,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情趣。经网络调查,学生手机上网大致做三件事,一是看新闻,这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时刻关注舆论导向,注意国内外热点新闻,了解时事动态,接受新鲜事物,能够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这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二是网上聊天,QQ、微信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聊天工具,交网友,学知识,和同学朋友联系都离不开手机网络,一位热衷于手机上网的同学说:“只要有时间我就手机上网,有时上课都情不自禁地手机上网。”三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现在的游戏的刺激与逼真,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必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网络使用观,引导他们把手机当成学习工具,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东西去浏览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拒绝一些无聊的内容,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这样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在信息时代迷失于网络。 四、积极发挥家长的综合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在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第一步也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在家里,家長工作之余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学会和孩子一起运用手机网络进行学习和适当的娱乐,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上网规则(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等),分析手机上网的利弊,并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同时,也要做好孩子手机上网活动的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功课才能上网等要求,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向他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等,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当他们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活动时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要加强沟通,参与孩子上网,本着关心、理解、沟通的原则,对孩子实施科学的引导,让孩子主动、自觉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不能让孩子自由上网,花多少时间就多少时间,这是不可取的。有一些家长不顾家庭氛围只顾自己上网玩游戏,看一些对孩子身心不利的视频,这样不仅有损自己做家长的尊严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也不能盲目反对孩子手机上网,一些家长怕孩子沉迷手机网络,一听说孩子玩手机上网就如临大敌,横加干涉、粗暴禁止。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解决各种心理、学习、思想上的问题,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网络工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抵制手机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五、建设一支适应手机网络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手机网络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将越来越多人网入其中,让我们缩短与世界的距离,让我们了解世界,为我们提供信息。信息时代不让学生学习和利用手机网络显然是不明智的。但现实生活中,学生手机上网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己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网络管理的无绪,黄色网站层出不穷,学生自制力、辨别力不强,沉迷于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甚至滑向犯罪的边缘。心怀不轨的人将黑手频频伸向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惨剧接连不断地发生。许多媒体将手机网络称为"电子毒品",手机网络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利用好手机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校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应加强手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选拨培训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网络经验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手机上网学生解决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系列问题。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应加强学生手机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需求,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从而降低学生娱乐生活中对手机上网的依赖性。
网络运营商应建设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学生绿色手机上网工程”,屏蔽黄、赌、毒等不法网站,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运用新技术,对手机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手机网上环境,建立手机网络监察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还中学生一个文明、健康、绿色手机网络天空。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正视手机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资源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对手机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抗诱能力,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自律自救的能力,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 使学生真正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的“手机网上一代”。
参考文献
[1] 王经涛、王俊英。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M]开明出版2001
[2] 吴华军。中学生与网络文化的调查与思考
[3] 蒋有慧.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育学刊,2003
作者简介:赖浇,中学地理一级教师, 地址:广东广州市天河区泰安南路1号泰安中学, 邮编:5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