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行走的斗士——解读鲁迅笔下的“过客”形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客》是《野草》中唯一一篇散文诗“剧”,在鲁迅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过客”体现了鲁迅当时战胜内心矛盾、反抗绝望的复杂心态变化,他虽然多次犹豫于行走或休息之间,但仍然义无反顾踏上向前走的路,鲁迅通过塑造这样一个虽疲惫至极但却倔强行走的“过客”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坚持前进、绝不屈服的战斗精神,也使我们窥见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矛盾痛苦与彷徨苦闷。可以说,过客就是鲁迅自身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鲁迅;《野草》;《过客》;彷徨;爱的牵绊;反抗绝望
  从面世时候起,《野草》就一直成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野草》中的篇章进行了阐释,《过客》作为《野草》的代表作,更是成为人们反复探究以求打开《野草》之“门”的管钥。本文将从战胜彷徨;拒绝“爱”的牵绊;反抗绝望、向着“坟”前去这三个方面对“过客”的形象进行解读,分析《过客》中所表现出的鲁迅特有的精神品质。
  一、战胜彷徨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创作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知识分子重新寻找道路的时期。“对于他来说,他所面临的首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已不是以前的启蒙可能性的外在的问题,而就是自我的危机——生命成了问题!”“鲁迅已经厌弃了在重重矛盾中难以抉择的非生存状态,希望来一次最终的解决,不管其结局是生还是死,否则他首先就未曾生存。”[1]即此时的鲁迅,正陷入一个巨大的“精神危机”当中,被一种痛苦、绝望、虚无的情绪攫住,内心充满矛盾,不得排解,这就是写作《野草》时鲁迅的心境。可以说,《过客》是“鲁迅对自己的生命哲学的一个归结”[2]。
  《过客》的意象氛围是在一个日暮黄昏的背景下展开的:杂树,瓦砾,土屋,荒凉破败的丛葬。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灰暗迷蒙的世界,給人以凝重的压抑和窘迫。在这样一个令人郁闷窒息的背景下,“过客”出现了,他一开始就匆匆行走在一条似路非路的小径上。“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这是一个疲乏、孤独的长途旅行者形象,但同时,“倔强”、“眼光阴沉”的他也是一个执着的苦行者、探索者。过客的形象,不禁让我们想到了鲁迅本人,同样也是黑须,乱发,目光深邃,性格倔强。可以说,过客就是鲁迅的自我命名。
  接着,过客与老翁产生了一系列对话,笔者认为,老翁的那句“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其实是剧作者向读者传达出一个信息,即老翁是过客的另一面,老翁与过客的对话,其实就是过客自身两面性的相互盘诘,是鲁迅的自我拷问,它使我们窥见了鲁迅意识深处的矛盾痛苦,及其忧深痛巨的人生冲突和人格搏斗。过客也曾徘徊于“休息”与“走”之间,他已走过了许多路,经历了许多磨难,“脚已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还没有水喝。同时,他又是那么孤独,没有一个同伴,“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过客的确是日暮途穷了,他最需要的是休息,所以,当老翁劝说过客“休息一会”的时候,过客表示“愿意休息”,但接着又“忽然惊醒”,认识到自己不能休息,“我只得走,”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最终,继续行走的心战胜了,过客便“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过客在休息与行走之间的彷徨让我们看到了鲁迅本人内心深处痛苦的搏斗。作为一个叛逆的勇士,鲁迅在彷徨之后总是挣脱前者的诱惑,毅然选择后者,坚定地向前走去,他要离开那“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的地方,“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他要探索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他只有不停地走,只有“走”是属于他的独异的反抗方式,他不能放弃“走”,一如战士不能放下自己的武器。
  二、拒绝“爱”的牵绊
  在《过客》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小女孩怀着真诚的同情,将一块布片送给过客裹伤,过客刚开始欣然接受,认为“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能使他“可以走更多的路”,然而在要将布缠在脚踝上的时候,他突然改变了主意,说“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又说:“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秃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费解而且偏激,小女孩递给他的一杯水都被他看作是“少有的好意”,由此看来,过客是非常缺乏爱的,他明明需要爱与温情,可为什么却要拒绝,而且还要如此决断呢?
  笔者认为,这首先与鲁迅本人的性格有关,在给许广平的信中,鲁迅说:“而我正相反,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也在《过客》中说过……”[3]鲁迅认为那个黑暗的社会会使美好的事物处境难堪,命运惨淡,他极不情愿看到这些美好的人和事在现实的压迫下苟延残喘,反而宁愿让他们毁灭死亡。这是罕有的不可思议的爱之极致,但却以否定的“恶”的形式出现。
  更主要的是,笔者认为,过客是因为担心如果接受了布施,接受了同情、怜悯,这些“爱”会成为他前进的负担,阻碍他继续前进的步伐。正如鲁迅的信中所说:“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4]这一点与鲁迅的人生经历有关,他痛感人生求索的困苦,自知包袱太多,难以迈步,从信中可见:“凡有富于感激的人,即容易受别人的牵连,不能超然独往”,“感激,那不待言,无论从那一方面说起来,大概总算是美德罢。但我总觉得这是束缚人的。譬如,我有时很想冒险,破坏,而我有一个母亲,还有些爱我,愿我平安,我因为感激他的爱,只能不照自己所愿意做的做,而在北京寻一点糊口的小生计,度灰色的生涯。因为感激别人,就不能不慰安别人,也往往牺牲了自己,——至少是一部分。”[5]
  三、反抗绝望、向着“坟”前去
  鲁迅说:“《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6]过客始终不停地重复着一个动作:走。而要走则需要有路,横在过客的路的前方是一片荒凉破败的坟地,过客所要去的正是前方——坟的所在地,他踏着脚下那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着,他选择了一条几乎没人走过的路,在这路的终点只有坟地在等着他。过客知道前面是坟这样一个所在却依然前行,往前走成为他生命的绝对命令,“作为一种现实的行为,‘走’表达的只能是实践人生的方式,同时也是面对现实的执着态度”,[7]过客的“走”作为他存在的一种象征性动作,虽然这存在的目的和意义非常模糊,面对这一严峻而令人困惑的生存论问题,他选择了最简单的解答方式——向前走,“走”是他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走”体现了他生存的生命价值。而目的地“坟”这样一个黑暗死亡的消极意象似乎又把“走”的积极意义消解了,突出表现了过客内心虚无、矛盾的心态。   鲁迅说:“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那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8]他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着绝望的同时,也以自己有限的生命来抗击这绝望!大概只有“虽九死其犹未悔”才能形容鲁迅体认到自己行将失败的悲剧命运时的心情。
  通过“过客”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当时复杂、矛盾的心态,虽然他也曾犹豫彷徨过,但最终他还是剥离了层层情感纠结,义无反顾踏上了向前走的人生行程,这是鲁迅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抉择,他决绝地、毫不留恋地踏上了孤独的寻路之路,即使他知道这条路指向着死亡。
  注释:
  [1] 汪卫东,《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2]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第七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P135。
  [3]《两地书·二十四》,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P61。
  [4]《250411·致赵其文》,《鲁迅全集》第11卷,第477-478页。
  [5]《250411·致赵其文》,《鲁迅全集》第11卷,第477页。
  [6]《250411·致赵其文》,《鲁迅全集》第11卷,第477-478页。
  [7]汪晖:《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与“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410页。
  [8]《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99、300页。
  参考文献:
  [1]李玉明.《“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池莉、虞晓婧.《抛却阻碍,勇于行走——对鲁迅<过客>的解读》 // 《安徽文学》.2010年第1期.
  [3]史久兴.《鲁迅与“过客”形象的精神比较》//《安徽文学》.2009年第10期.
  [4]张鼎立.《面对虚无而在场——鲁迅<过客>的一种讀法》.《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5]伍晓明.《我之由生向死与他人之无法感激的好意——重读鲁迅的<过客>》.《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要】 :软装是室内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随着“轻装修,重装饰”观念的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以及“诗意栖居”的居住观念的倡导,使人们对软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软装饰”已经成为现代家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室内设计领域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方向。室内软装饰设计将工业文明与传统手工艺集为一体,通过软装饰设计把握室内总体环境的构思和创意,做到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出有特色、有文化、
期刊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雕塑创作领域,人们也逐渐开始接受和引入数字技术软件进行雕塑的造型与设计。本文从数字技术软件的特点及优势出发,分析了数字技术常用软件的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实例,探索与研究了数字技术软件在雕塑造型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数字技术软件;雕塑造型设计;应用  引言:  雕塑造型设计是一个具有丰富艺术内涵,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创作类型。在现代
期刊
【摘要】:“群众和艺术家除了对于受过锻炼的肉体的完美,感觉特别深刻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宗教情绪,一种现在已经泯灭无存的世界观的一种设想,尊重,崇拜自然力与神力的特殊方式。”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尊重;领悟  记得有人说过,“不了解希腊文化就不了解欧洲文化。”西方用神来表现人,神是一种自然的产物。这使我想到了曾看过的著名法国哲学家丹纳的著作《艺术哲学》。书中结合希腊人的种族,地理位置到他们的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动画产业的发展,三维动画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动画市场上迅速崛起并占领主要地位,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追捧。但是即便在三维动画盛行的今天,传统的二维手绘动画依然在动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二维动画的独特表现形式和其艺术魅力给人以不一样的观赏体验。本文将研究二维手绘动画的形式特征和风格特点,浅谈传统二维手绘动画的未来发展。  【关键字】:二维手绘动画;发展现状;表现形式  前言:在三维动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和现存相关谱例的整理分析,主要对曲牌《刮地风》的渊源进行一个阐述。运用辩证唯物论和收集整理材料的方法,对《刮地风》的曲牌来由,传播时间,发展过程及变化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填补对甘肃民歌《刮地风》曲牌方面研究的缺失。为研究曲牌渊源提供一定的补充支撑。  【关键词】:《刮地风》;曲牌;渊源  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一种乐曲形式。是传统创作作品用的曲调调名的总称。古代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城市园林设计,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因此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该要提高园林绿化设计质量,从城市发展的整体着眼,制订出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案,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居住區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进程和人民生活水
期刊
【摘要】:从客观因素来讲,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人们或多或少都被种种的社会关系所束缚,这种身体上的不自由就迫切的希望可以得到情感上的宣泄,因此中国山水画在历史与人事的推动下便应运而生了。与道家精神相契合,为人们的精神提供了一片广袤的自由之地。  【关键词】:自由;自然;精神;山水画  从呱呱坠地之时起,个人存在的最初就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人所具有的庞大社会群体性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个体正是在
期刊
創意桌椅是指在满足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外,在外观的设计上融入时尚,个性化追求的家具用品产品已独特的设计打动人心,融入了设计师的创新和灵感。家庭休闲创意式桌椅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方便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家庭休闲式创意桌椅必须贴近生活,创意桌椅的设计要比其他传统和现代家居更容易贴近生活,吸取了各式“创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具尚普咨询发布的中国家居市场调查报告显示96.4%的受访者愿意接受创意家
期刊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我们的居民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是越来越高,这就与环境艺术设计有关了。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专门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设计的,现阶段,很多的高校都有这个专业,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不错的,所以这个专业在近几年还是比较热门。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就业形势  环境艺术设计从狭义上来
期刊
【摘要】:近年來,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国民基本上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均得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渐从追求温饱转向追求精神享受。我国的动画产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各种经典的动画角色深入人心,比如孙悟空、哪吒、沉香、黑猫警长、葫芦娃、喜羊羊等。在新时期,观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动画角色设计的审美也相应出现变化。本文对现代动画的发展现状、动画角色设计的审美新趋势做了分析,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