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关注每一个孩子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切要求,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县域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举措。我们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转变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关注每一个孩子。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学校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石的作用,责任重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人才。” 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基础,农村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切要求,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县域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举措。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均衡、教师待遇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均衡、考评体系不均衡、教育质量不均衡和学生综合素质不均衡等方面。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很多,从国家层面来说主要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政策因素;其次是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机制的原因。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发展的初步均衡,2020年达到均衡,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严重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等配置,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地方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认识程度和落实程度不到位。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外在的保障机制是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内在的发展动力是创新。从近代史上看,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崛起,还有后来的德国、美国的崛起,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些国家均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并切实付诸实施。当今世界各国更是如此,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重振经济的重要手段。无数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优先发展教育是国家社会经济全面腾飞的关键。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出发,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投资教育,促进教育的优先发展。
  3.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和教学秩序不稳定。一方面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生源急增急需更多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相对完善的办学条件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但吸引学生也同时吸引乡村的教师,城区优厚的福利待遇和课外的“有利可图”使得农村学校辛辛苦苦培养的优秀教师被吸引到城区学校,造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同时,又进一步拉大了这些学校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差距,甚至严重影响农村学校很多课程无法开设,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得农村办学条件更是雪上加霜。
  4.受传统思想影响,人才观念僵化、单一。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对非中、高考科目的学习常常是走过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的启蒙、引导和培训既不重视又力不从心,素质教育也常常流于形式。“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应教育和鼓励学生形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告诉学生,每个人只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会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学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应能适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需要,使人才的智慧、潜能、个性、特色充分施展,使创新性人才喷薄而出,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农村学校的发展长期没有受到重视。我县并非经济发达地区,因而政府对教育的优先投入大多顾及是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对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和规模小的学校只能是尽量维持正常运转。长此以往,自然形成了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并由此进一步形成了基础设施、教育环境、师资水平的不均衡,最终形成教育质量和综合素质的不均衡。目前我县的公用经费拨款数额为:中学生均785元,小学生均585元。这一拨款数额和拨付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所辖村级小学和规模小的中小学的办学成本,导致这些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捉襟见肘,使这些学校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应对策略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在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之后,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均衡发展,努力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具有平等地享有接受基本相同质量义务教育的权利。让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教育公平,关乎教育质量,关乎我们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义务教育工作的根本,在基本普及之后做到基本均衡,这将是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县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的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站在历史的高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教育这无形的长效的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科学规划,既要有刚性,又要有弹性,既要总体规划,又要有子项规划,既要有长远发展目标,又要有年度任务,确保校际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我县基本上是“大城镇”、“小农村”的格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占到近八成,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成为农业发展中的短板,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其发展的高低,速度快慢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县教育的现代化。所以,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始终向农村学校倾斜,不断加大扶植力度,帮助农村学校积极克服暂时困难,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举措,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2020年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宏伟目标。
  2.促进相互协调,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重视和处理好如下关系:一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促进均衡,以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为出发点,促进均衡,保持工作目标的共同性和一致性。二是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关系。最大限度地缩小差距,对困难的中小学、教学点给予“雪中送炭”,遏制非均衡发展趋势。三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避免只重“硬件”均衡,而忽视学生的良好道德品德的养成教育、忽视教育教学质量、忽视综合素质发展、忽视特色发展、忽视个性发展的倾向。四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发展的关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选择推进策略,有效促进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3.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1)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实行特殊的岗位津贴和福利待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2)适当提高农村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并降低中、高级职评条件。(3)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编制,村小每班应按两人计编。(4)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5)建立城乡校长、教师互动交流机制。20世纪以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一直努力推行教育均衡发展,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其中以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最为显著。日本的中小学教师流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具有全员性的特点;②每若干年必须流动一次,中小学教师六年一次,校长3~5年一次,③日本公立中小学教师属公务员性质,因而定期流动制度具有政府主导、参与和调控等特点。
  4.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师资素质、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当前,我县城乡师资配置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城内和重点学校教师超编与农村师资紧缺并存;农村中小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课教师奇缺,而城内和重点学校这类教师富余;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严重不合理,导致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远逊于城内和重点学校,不合理的教师资源让城乡基础教育更加失衡,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条件。我们应创造条件尽快为农村中小学配置优秀的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课教师,以推进农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5.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变办学条件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要确保教育经费的逐年增长。二是集中优势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确保在办学条件方面实现“填平补齐”,切实“消灭”薄弱学校,教育局应充分利用转移支付资金,每年有计划地在每个乡镇建几所标准化学校,增加标准化中小学的吸纳和辐射能力,达到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是统筹教师工资水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真正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待遇,缩小行业差距。
  6.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校长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迅速提高农村学校决策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给学校和校长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让农村学校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缩小与城区学校的差距;搞好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加强校本培训,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县的每一个孩子;精心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以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凝聚人、培养人、塑造人,努力为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名成家创造宽松的政策空间和成长环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出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的浓厚氛围,不让一个学生游离在外。要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组织学生充分讨论,让思想碰撞出火花,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使知识记忆更加深刻;要精讲多练,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问“为什么”,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提炼知识要点,还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已经理解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并引申为更深入的思考;不在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要努力实现目标,课前要根据教学要求,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掌握目标,也包括学生思考和训练的目标。不要忽视每一堂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要只看重通过书面测试检验的目标,而忽视过程目标的实现。要花精力进行课后反思,每堂课后要认真总结每一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总结每一个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总结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不足的在课后下一堂课及时弥补;不要忽视和浪费每一堂课的经验和教训。
  7.改变传统观念,引进义务教育新的评价体制。大力提升义务教育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对素质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要素的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重点应由注重优秀率、良好率转向考核合格率、平均得分率、综合得分率;引导各中小学之间由“升学竞争”转向“办学竞争”,由“生源竞争”转向“管理竞争”;引导“热点”学校向名校成长、薄弱学校向特色学校行列迈进,实现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学校领导班子考核,也由少数人说了算、形式化向教师说了算、公开化并依据综合率和进步幅度,进行奖励。不能把学校办成千校一面,不能让初中教育成为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的教育。要把义务教育阶段放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全局和一个人成长过程的整体之中,承前启后。既要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学学习,又要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既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又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意志品格;既要爱护和保持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要不断注入学习的新动力;既要让学生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和培养广泛兴趣,又要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不断聚焦升华为志趣和志向;既要看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又要重视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努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8.“督”、“导”结合,构建分层推进的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积极有效的评估机制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一是依据安徽省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和探索性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增强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二是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充分发挥责任区督学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督导、检查;特别要注意学校过程管理,坚持跟踪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指导;三是完善自查制度,通过学校的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四是实行督导评估制,在县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会同相关科室和部门,按省教委下发的《关于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评估验收的通知》精神,每隔一年对全县完小和中心小学、中学和民办学校进行达标评估验收。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我县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转变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关注每一个孩子,把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这篇文章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
  [2]孙启林 孔楷 全球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3]访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局长赵浩军.中国教师报,2009-11-4。
  [4]高洪 推进义务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人民教育,2012,(18)。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6]《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其他文献
在教育教学中,后进生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着,时常令老师犯难、家长发愁。轻视后进生问题,只顾优生而忽略后进生显然与党的教育方针相悖。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后进生问题?如何尽量转化后进生,减少后进生呢?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后进生并非生来后进,而是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才不幸落入后进层的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本人的原因。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认为学习没有多大
期刊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一些地方的中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比较陈旧,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以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为线索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教学模式 实践 思考 发展 工作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
期刊
摘 要:柔性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办法,目前,已经广泛地被应用在学校管理中。文中对柔性管理以及柔性管理应用在学校管理中所具有的主要作用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校管理 柔性管理 应用分析  柔性管理是我国教育体系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之后而诞生的一种与以往的刚性管理理念相反的以人为本式人性化管策略。利用柔性管理方式对现代学校进行管
期刊
肥胖是指人体的脂肪成分数量过多,脂肪含量超出了人体正常需要的数量,过多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形成臃肿的体态和超出常人的体重。多以体重数值的大小作为衡量肥胖的尺度,常见的是以超出儿童标准体重的20%,就诊断为肥胖,但如果用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这个公式计算的话,那些举重运动员和身材矮小者很可能就会判断为肥胖,所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定为肥胖,并不是绝对的。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
期刊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会学生做人。语文课的“文”味,是从文学、文化、生活、情趣的角度切入,通过引导学生读美文,入情境,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养灵魂,陶冶情操,并饶有趣味地学习语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在小学低年级段,缺少“文”味的语文课堂不仅效率低,而且违背了该
期刊
我从事美术教学多年,从学校到青少年宫的课外美术教学,我接触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践中我发现儿童的绘画水平和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虽然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有差异,但发展的阶段是有规律的。儿童在10岁前参加绘画学习的人数众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绘画水平提高得也很迅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转型期以后的学生绘画进入窘境,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停滞不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自己的
期刊
最近,听了几节年轻教师的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很好。但是,课堂上也存在些小的问题,譬如: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还不是太到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其实,小组合作不是简单的讨论讨论,这种形式看似热闹,其实无效,真正的小组合作是放手给学生团队,让他们思考,实践,生成,从而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全神贯注地听;落落大方地说;有滋有味地读;工工整整地写;投入角色地
期刊
职业高中各专业都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这一工具,在当前信息社会中,能够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拓展学习的新渠道,提高工作的效率。本学科开设的最终目的是计算机工具化的普及教育。尽管此教学内容相对来说,难度不高,但是,大多数老师仍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课堂难以驾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又该怎样解决这些难题呢?在长期的教学中,我通过探索和实践,采用了弹
期刊
一个具有特色的、受学生喜爱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有特色、受学生喜爱的班集体呢?  一、确立集体奋斗目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他能成为班集体的前进动力,并且成为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荣誉和责任感。  目标制定者:班主任作为班级组织者,对班集体有深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逐步追求质的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职院校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俨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旅游专业教学课程改革也就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对于后期我国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具有很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 旅游 教学改革  一、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现状  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中职院校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