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能激发儿童亲身经历,唯有材料。材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材料对于儿童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陌生的材料都会使观察者产生一种想摸一摸、探究一下的愿望。材料很容易引起期望。如果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意想不到的现象促进人们提出问题,更深地融入和产生感情,在这种感情的驱动下,便会产生一种要和旁边的人进行交流的愿望(尤其是对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时),一种同自己的伙伴分享发现的愿望。当然,儿童也不例外,从婴儿开始对物品的一种无心的玩弄到小学生对待材料上所具有的某种计划性,都表现了对材料的一种本能的占有。
二、学课的基本结构来看材料的重要性。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亲近和喜爱科学的主要因素。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其中重要的载体就是活动。而活动不可能停留在空谈这一层面上,也不能仅有老师或个别学生来代替。如果是这样的话,实际大多数的孩子将扮演是观众或听众的角色。这样的学习对孩子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目前的《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看,更为强调的是科学课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实现这些基本理念唯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又结构的材料。材料有了,充足了,有结构了,必然引起学生的亲历,从而发现并建立科学概念。由此可见,材料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三、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料选择应和科学上重要概念有关,体现其结构性。
结构可以指一种内在关系的模式,也可以是一种外在的关系模式。科学教学的材料结构指的是内在的关系即通过操作材料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只有有结构的材料,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材料及其结构。比如在《沉与浮》一课中,同体积的不同重量的乒乓球(里面装有不同的重物)和水集合在一起就有了一定的结构。同体积的较重的乒乓球放入水中易沉,同体积较轻的乒乓球放入水中易浮。学生在支配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时会发现这一事实,而这一事实正指向了沉与浮这一科学从属概念。 2、料选择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体现其趣味性。
我们选取的材料必须能满足学生实习自我愿望的要求,能再有趣之中引起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事实上,如何一套好的材料都能适用于不同年龄或能力悬殊的孩子们。学生由于这些材料带给他们的经历,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上得出相关意义。比如在课例《里面有什么》中,老师除了发给学生一些相互作用的结构材料之外,在探究过程之中,老师还根据学生的情况发给学生一些自己喜欢的如纸龙、喇叭、哨子等玩具。学生首先经历了玩玩具成功的喜悦之后,越发对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便产生了研讨的需求。通过后来的研讨,学生逐步的明确了关于空气的一些科学概念。如果学习没有感情上的因素,有哪种学习会对学习者有意义呢?没有意义能有感情吗?从没有感情的经历里能得出意义来吗?
3、料选择应使材料之间具有多种的相互作用,体现其丰富性。
对于某些材料,应能允许使用不同的思路进行探究,并能得出不同的科学发现,当然这些发现中的大多数将会和相关的从属概念有关。如果有一套材料在进行一项活动后就没有什么可用的了,其价值是不高的。比如一次性注射器,目前来说孩子们不难得到。孩子们也喜欢用注射器做各种各样的玩具。同样,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可以用注射器和其它材料进行组合,让孩子们经历这些进过组合后的材料,从而发现有关大气压力、空气能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具有弹性和液压传动等科学概念。这样,学生通过玩注射器可以辐射出三个方面的科学概念。这样的选择和组合,就使材料之间发生了多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4、料选择应有足够的数量,体现其人文性。
在科学探究中,每样东西的数目不一定和学生的人数相等,对于关键性的材料应该多准备,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多,这样才能避免因不在意的行为引起的失败。有些材料,每个孩子必须都有一份;有些还可以供孩子们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有些材料可以合用,有些则不行,如果合用,会突出孩子们的地位不同,而影响这些材料原来的用意。如在课例《里面有什么》中,教师在准备材料时,考虑到这个班级有35名学生,有些材料老师准备了35份,有些易坏的材料老师就准备了多些。果然。在实际探究过程中,有学生的材料如塑料袋就被无意识地弄坏了。这时,老师在提出一些关于这个学生所做的实验的描述后,并没有提出任何的批评,而是有发给这个学生一个塑料袋。这样的举措极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后面的探究得意顺利进行。
5、料选择应是学生身边随时可以得到的东西,体现其生活性。
科学课教学所研究的对象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贴近生活的。有些材料可以自制,有些材料可以用代用品,有些材料可以在平时收集积累。如铁钉、易拉罐、鸡蛋壳等。科学课教学中观察实验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学生身边的科学课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到他们生活的周围,到大科学课中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学习“叶”,让学生到校园、田野采集各种各样的叶子;学习“铜、铁、铝”,让学生观察学校、家里用铜、铁、铝制的物品、搜集一些废铜、铁、铝;认识“昆虫”,让学生到学校周围、家的周围观察虫子,捉一些虫子。让学生参与材料的准备好处多多,既能减轻老师准备材料的工作负担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概括地说,材料对帮助儿童观察周围世界,对发展儿童发现各种食物间互相关联的概念,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淮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223001】
一、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材料对于儿童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陌生的材料都会使观察者产生一种想摸一摸、探究一下的愿望。材料很容易引起期望。如果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意想不到的现象促进人们提出问题,更深地融入和产生感情,在这种感情的驱动下,便会产生一种要和旁边的人进行交流的愿望(尤其是对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时),一种同自己的伙伴分享发现的愿望。当然,儿童也不例外,从婴儿开始对物品的一种无心的玩弄到小学生对待材料上所具有的某种计划性,都表现了对材料的一种本能的占有。
二、学课的基本结构来看材料的重要性。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亲近和喜爱科学的主要因素。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其中重要的载体就是活动。而活动不可能停留在空谈这一层面上,也不能仅有老师或个别学生来代替。如果是这样的话,实际大多数的孩子将扮演是观众或听众的角色。这样的学习对孩子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目前的《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看,更为强调的是科学课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实现这些基本理念唯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又结构的材料。材料有了,充足了,有结构了,必然引起学生的亲历,从而发现并建立科学概念。由此可见,材料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三、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料选择应和科学上重要概念有关,体现其结构性。
结构可以指一种内在关系的模式,也可以是一种外在的关系模式。科学教学的材料结构指的是内在的关系即通过操作材料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只有有结构的材料,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材料及其结构。比如在《沉与浮》一课中,同体积的不同重量的乒乓球(里面装有不同的重物)和水集合在一起就有了一定的结构。同体积的较重的乒乓球放入水中易沉,同体积较轻的乒乓球放入水中易浮。学生在支配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时会发现这一事实,而这一事实正指向了沉与浮这一科学从属概念。 2、料选择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体现其趣味性。
我们选取的材料必须能满足学生实习自我愿望的要求,能再有趣之中引起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事实上,如何一套好的材料都能适用于不同年龄或能力悬殊的孩子们。学生由于这些材料带给他们的经历,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上得出相关意义。比如在课例《里面有什么》中,老师除了发给学生一些相互作用的结构材料之外,在探究过程之中,老师还根据学生的情况发给学生一些自己喜欢的如纸龙、喇叭、哨子等玩具。学生首先经历了玩玩具成功的喜悦之后,越发对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便产生了研讨的需求。通过后来的研讨,学生逐步的明确了关于空气的一些科学概念。如果学习没有感情上的因素,有哪种学习会对学习者有意义呢?没有意义能有感情吗?从没有感情的经历里能得出意义来吗?
3、料选择应使材料之间具有多种的相互作用,体现其丰富性。
对于某些材料,应能允许使用不同的思路进行探究,并能得出不同的科学发现,当然这些发现中的大多数将会和相关的从属概念有关。如果有一套材料在进行一项活动后就没有什么可用的了,其价值是不高的。比如一次性注射器,目前来说孩子们不难得到。孩子们也喜欢用注射器做各种各样的玩具。同样,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可以用注射器和其它材料进行组合,让孩子们经历这些进过组合后的材料,从而发现有关大气压力、空气能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具有弹性和液压传动等科学概念。这样,学生通过玩注射器可以辐射出三个方面的科学概念。这样的选择和组合,就使材料之间发生了多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4、料选择应有足够的数量,体现其人文性。
在科学探究中,每样东西的数目不一定和学生的人数相等,对于关键性的材料应该多准备,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多,这样才能避免因不在意的行为引起的失败。有些材料,每个孩子必须都有一份;有些还可以供孩子们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有些材料可以合用,有些则不行,如果合用,会突出孩子们的地位不同,而影响这些材料原来的用意。如在课例《里面有什么》中,教师在准备材料时,考虑到这个班级有35名学生,有些材料老师准备了35份,有些易坏的材料老师就准备了多些。果然。在实际探究过程中,有学生的材料如塑料袋就被无意识地弄坏了。这时,老师在提出一些关于这个学生所做的实验的描述后,并没有提出任何的批评,而是有发给这个学生一个塑料袋。这样的举措极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后面的探究得意顺利进行。
5、料选择应是学生身边随时可以得到的东西,体现其生活性。
科学课教学所研究的对象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贴近生活的。有些材料可以自制,有些材料可以用代用品,有些材料可以在平时收集积累。如铁钉、易拉罐、鸡蛋壳等。科学课教学中观察实验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学生身边的科学课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到他们生活的周围,到大科学课中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学习“叶”,让学生到校园、田野采集各种各样的叶子;学习“铜、铁、铝”,让学生观察学校、家里用铜、铁、铝制的物品、搜集一些废铜、铁、铝;认识“昆虫”,让学生到学校周围、家的周围观察虫子,捉一些虫子。让学生参与材料的准备好处多多,既能减轻老师准备材料的工作负担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概括地说,材料对帮助儿童观察周围世界,对发展儿童发现各种食物间互相关联的概念,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淮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