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服专业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航服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求更高,而为该行业提供后备力量的高职院校航服专业学生,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却被弱化了。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该专业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航服专业 专业教育 人文教育 必要性 融合路径
  基金项目: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我校航服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航服专业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状况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职业教育的趋势,但现实是,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这一倾向在西航职院航服专业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上都体现得非常明显。
  1.融合教育的办学理念未曾落实。本课题组老师曾对本校航服专业相关的10位教师进行调研,所有参与调研的专业任课教师都认为用人单位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认为专业教师需要把人文素养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但实际的状况是:一方面,融合教育的理念还只体现在认识层面;另一方面,作为航服专业教学指挥棒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未为人文教育留有足够的教学空间。
  2.教学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被搁置。所有被调研的教师都认为正在教授的学生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并且表示会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人文知识的输入。80%的教师表示会在专业课教学中强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在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可以看出,这些专业课教师所认为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还应属于专业素养的范畴。
  航服专业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航服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需要。首先,航服专业需要学生掌握的业务知识,不仅包括行业中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人文性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其次,航空业是一个服务型行业,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展示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从一种程度上来说,服务人员的形象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形象。最后,航服是一个需要与人沟通的行业,行业要求学生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而气质的提升、语言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丰富的人文知识的积淀。
  2.改变学生薄弱的人文素质状况的需要。航服行业本身是一个形象行业,要求从业者不仅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内涵和气质。但高职航服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却比较欠缺,西航职院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学校更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存在某些先天不足,以致常常花很大气力也难以营造应有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又降低了学生自我体验的文化蕴涵。[2]
  实现航服专业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1.调整航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人文教育课程
  要消除学院人文教育弱化的教育弊端,教师就要对人文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切实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懂得“人文教育根本的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强调教育为人的未来精神生活作准备。”[5]这种教育是通过学生对人类积淀的精神成果的学习和吸纳,来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意志、正确的价值取向。
  2.渗透人文精神与航服专业课教学中,做到二者的真正融合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中,专业课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航空服务作为服务型行业,一方面,其需要培养的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见西航职院2014级《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和人文素质密切的专业课程来实现;另一方面,《民航企业文化讲座》、《素质拓展》等航空服务专业课本身就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如果能将其中的人文知识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航服专业实践、实习中拓展人文知识
  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沟通能力的强弱,实习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给予学生人际沟通方面的指导,也要给学生开出书目,引导学生进行人文阅读。在实践的过程中,是特别容易把“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在帮助学生践行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督促他们不断拓展知识面。
  4.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中南理工大学教授刘献君在《人类之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以彼喻此,也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低,取决于校园的氛围与环境的优劣。[6]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三年的关键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不同级别的单位应各尽其力,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肖莉:《论高职教育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技信息》2008年第20期,第135-136页。
  [2]赵辉、谢东坡、陈亚红:《浅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考试周刊》2008年第8期,第194-195页。
  [3]吴秋懿、王华志、郝俊:《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相容性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2期,第192-194页。
  [4]张海军:《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探索》,《职业》2010年第23期,第105-107页。
  [5]陈风华:《当代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第2期。
  [6]刘晓华:《职业教育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7期,第83-83页。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经过多年的丰富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大篇幅提及,愈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是从目前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偏少,理论更新慢,学习效果差,一直是制约高校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十九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为例,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基于园艺技术专业“季节分段,农学结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过程。实践表明,该课程改革后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关键词】季节分段农学结合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课程改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摘 要】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以地下轨道为代表的交通建设在我国迅速升温,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之一,因其便捷、安全、节能的特点得到优先发展。本文从地下轨道交通公共艺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说起,阐述了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公共艺术的创作要点和西安地铁三号线公共艺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城市地下轨道交通 公共艺术 壁画艺术 新丝路之旅  引 言  近年来,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以地下轨道为代表的交通建设在我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本文首先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接着对SC高职学院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阐述,分析SC高职学院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最终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摘要】作为基础学科,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历了多次改革。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与省会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无疑经历了更深刻的变化。随着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方针的变化以及高考英语测试方式的变革,地方高校的外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给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挑战的内、外两方面教学生态环境,以期对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方式改革互联网时代
期刊
【摘 要】研究生群体是高学历和社会精英的代表,这一群体对性别暴力的认知程度可反映社会中其他群体对该问题的认知水平,也可反映出其接受社会性别教育的程度。本研究对129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代研究生群体对性别暴力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认识比较清楚,在遇到性别暴力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但是对性别暴力产生的原因认识不清,部分研究生甚至陷入了常见的社会性别的认识盲区,这说明该群体所接受的社会性别
期刊
【摘要】文章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样本,在调查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认知调查分析对策与建议  研究目的、意义及过程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有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1],但大学生毕业后创新创业所占比例较小,且成功率较低。资料及相关
期刊
【摘 要】数字化教材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之一,有着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从而有利于知识传授的创新与共享,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金融应用创新型系列教材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的数字化教材建设为例,在总结商业银行教材数字化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了商业银行数字化教材建设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大力推广数字化教材建设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教材建设 数字化趋势 数字化教材
期刊
【摘 要】陕西省发展外贸的区位优势使其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有着与众不同的地域特征,基于职业能力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陕西省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特点。要建立“职业岗位知识+职业岗位能力+职业岗位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确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行项目教学法,课、证、赛融合,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进行国际化办学,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构建国际贸易专业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学团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高职轨道构造与施工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慕课网络平台的构建,以顺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慕课网络平台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轨道构造与施工课程慕课网络平台的构建意义  轨道构造与施工是高职铁道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