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鼻祖吕大临万没想到自己的墓竟会被自己的后人盗了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大临,字与叔,号芸阁,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他是北宋著名的金石学家。
  古代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的青铜器,且那个时候研究金石学的人,手里的青铜器十有八九是通过挖古墓得到的,所以那个时候的金石学家有点像现在的考古工作者(別误会我的意思,我只是说像,而没有说是,乃是因为十他们在挖古墓时,与盗墓贼的挖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挖完了就完,完全没有保护意识,区别只在于,他们从古墓里找到文物后,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研究)。
  古代的金石学家多了,那为什么只有他会被尊为“中国考古学鼻祖”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真还挺难的。咱们就简短截说吧:
  吕大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之家,其祖父吕通曾任太常博士,其父吕蔶曾任吏部侍郎。吕蔶有四个儿子,这吕氏四兄弟皆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创始人张载的学生,后来,全都考中了进士,时称“蓝田吕氏四贤”。
  吕大临是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那三个哥哥中进士后,都做了官,唯有他无心仕途,整天不是待家里读书,就是跑到野外去挖古墓。
  吕大临一生写过很多书,其中,最有名的是十卷《考古图》(该书比较系统地著录了当时宫廷及私家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总计二百三十四件),也就是这十卷书奠定了他“中国考古学鼻祖”的地位。
  再后来,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范祖禹(南宋著名史学家)向朝廷举荐了吕大临为太学博士讲官,但还没有来得及任用,他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七岁。
  由于长年跟古墓打交道,吕大临不仅对堪舆术很有研究,更深知墓如何造,才不容易被盗。所以他在世时,就为其家族选了一块墓地,并给儿孙们留下了一本造墓的秘籍。
  吕大临为其家族选的这块墓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乡五里头村,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墓地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纵向埋的都是吕家的长子长孙,与长子长孙墓横向排列的都是同一辈人的墓。如此一来,整个吕氏墓葬一眼望去就像是写在地上的族谱。
  吕大临是金石学大家,一辈子挖过的古墓肯定不少。想必他也想到了自己死后,他的墓肯定会成为很多盗墓贼觊觎的对象。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盗,他还特意给自己的墓设计了一个“双保险”:三层墓室。但上两屋墓室都是假的,里面什么也没有,是专门用来迷惑盗墓贼的,只有第三层墓室才是真的。因为一般盗墓贼在进入最上面一层墓室后,如果没有什么收获,十有八九也就走了,就算有几个不死心的,再往下挖,进入了第二层墓室,如果还没有什么收获的话,肯定也就放弃了。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的这个在900多年的岁月中,也不知让多少盗墓贼无功而返的“双保险”,最后竟会被他自己的几个不肖的后人给盗了,这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事隋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2006年1月中旬,西安市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破获了这一起盗挖古墓的案件,一共查缴了89件文物。后经文物部门鉴定,其中3件为国家一级文物,11件为二级文物,49件为三级文物。文物数量之大、级别之高均属罕见。
  后经公安机关和文物专家查证,这伙儿盗墓贼所盗之墓正是吕大临的墓,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伙儿盗墓贼竟都姓吕,再一查竟都还是吕大临的后人。又据他们交代,他们之所以能够轻易地破解了他们家老祖宗当年给自己的墓设计的“双保险”,就是因为他们手上有吕大临当年留给儿孙的那本造墓秘籍。如果吕大临泉下有知的话,真不知会作何种感想?
  再后来,陕西文物部门又对吕氏家族墓葬进了历时四年的抢救性发掘,又挖出了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珠贝器、陶器、瓷器、石器、铁器、锡器和漆器九大系列的600余件文物,极为震撼,该项目还获得了“中国201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奖”。
其他文献
如今,井上大佑和卡拉OK产业还保持着一些联系,他经营着一家销售蟑螂药、蚂蚁药和灭鼠器的小公司,向卡拉OK包厢推销灭蟑螂的药。在他看来,卡拉OK机的故障80%是蟑螂引起的。井上大佑还设计出辅助洗衣服杀虫的装置,并且为新发明申请了专利。  他的发明改变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娱乐生活,他却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假如他当年为此申请专利,如今至少已有l.5亿美元在握。他就是“卡拉OK之父”——日本人井上大佑。  井
期刊
我们市政四公司是一个对文体活动非常重视的单位。在我工作的几十年里,我们公司开过6次田径运动会,还搞过水上运动会,我也曾多次担任过总裁判长。在全局的消防运动会上,我还担任了副总裁判长。  1992年春季,北京市财政局和北京市体委联合举办了第一次全市财会运动会,活动通知发到了我们市政工程局,局领导和财务处都非常重视,立刻成立了领导小组,让我担任副总指挥,我三天之内拿了具体方案,并报局领导批准后就开始运
期刊
南宋宰相虞允文身材高大,相貌雄伟,光明磊落,胸怀大志,特别是他待人宽厚,以德报怨,因此很得人心,前后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勋绩卓著。一次,御史萧之敏为某事弹劾虞允文,虞允文特别作了一份深刻的检讨交给孝宗,然后自行停职,听候处理。孝宗一时拿不定主意,遂去拜见太上皇高宗,高宗十分平静地说:“采石大捷时,萧之敏在哪里?不要听从他的意见,将萧之敏罢官赶走。”所谓“采石大捷”,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
期刊
赵燕侠一生在舞台上扮演过的角色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如果要说哪个角色对她的影响最大,我看还是“八大样板戏”之一的《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她是第一个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演阿庆嫂的,甚至这出戏里阿庆嫂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段唱腔都浸透着她的智慧与心血。但后来,她还是被换了下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赵燕侠在十年浩劫中  1963年5月的一天晚上,北京前门外广和剧场,来了一位50岁左右的女观众,她就是江青
期刊
革命英烈的故事,听多少次都不觉得多,前段时间掀起的老兵热潮,笔者也看了很多关于抗战时期那些老兵以及一些烈士们的事迹,搜集了一些他们的故事,不只是让我们记住当初的屈辱,也要记住他们的精神所在。  笔者看到了赵一曼烈士的家书,在当时那个年代,她生下幼子,却无法陪伴孩子长大,她在临终前,写下给孩子的遗书,也是她留给她的“宁儿”唯一的东西。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热爱,可当时的情况,却不得不先选择国家大义。
期刊
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意大利著名导演、编剧埃曼诺·奥米因病于日前在意大利北部小城阿夏戈的一所医院中离世,享年86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奥米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始终陪伴在他身旁。根据奥米本人的意愿,这位意大利国宝级电影大师的葬礼于5月8日清晨在阿夏戈公墓以非常简朴、私密的方式举行,仅有包括至亲在内的数十人出席。葬礼当天,阿夏戈市市长宣布举行全民哀悼。  在得知奥米因病离世的消息后,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在社交媒
期刊
1928年9月27日,一位年轻人在南京雨花台高唱雄浑悲壮的《国际歌》,眼神坚定有力。一声无情的枪响,他倒在血泊中,从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他就是雨花英烈史砚芬。  史砚芬1903年3月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学期间他就投身到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中。1927年春,北伐军进抵宜兴,史砚芬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组织农民协会,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在轰轰烈
期刊
沈从文刚到北京时,投稿给杂志社,屡屡碰壁,甚至被人讥笑为“乡下青年”。后来,因为得到了郁达夫和徐志摩的赏识,其作品才得以发表。  1924年11月13日,郁达夫因收到沈从文写给他的信,来到沈从文的住处看他。初次見面,两人谈了很久,沈从文向郁达夫谈了自己的经历和志向,也谈了自己当下的窘境。到了吃饭的时间,郁达夫看出沈从文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就将他带到了一家小饭馆。饭后,郁达夫拿出五元钱,付了账,余下的
期刊
乾隆皇帝每次到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地视察的时候,都要与太后同去,一共去了31次。乾隆6次南巡,有4次带了太后,最后两次没带,是因为她已经归西了。  颐和园有个地方叫苏州街,它曾是个买卖街,仿江南水乡而建,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有茶馆、酒楼、钱庄、点心铺……这样的繁华之地实际上是一个生日礼物,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为母亲钮钴禄氏七十大寿所造。乾隆,文博新媒体流量之王、书画点赞狂魔,对母亲极其孝顺,号称“
期刊
韩信是汉朝最会带兵的大将,他不仅擅长用兵,而且他的战略思想很有智慧。  韩信“背水一战”是经典战术,他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生”,一种是“死”,不过当人被逼入绝境时,士兵们就会有超出平时潜能的发挥,而借助这股力量或许可以“向死而生”。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在井陉口进行的,当时韩信带着数万汉军越过太行山,而赵王歇集中20万兵力等待着跟韩信决战。从地理位置上赵军扼守井陉口,居高临下,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