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来源 :特区文学·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是月牙
  有时不是月牙
  在黑夜里
  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
  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
  它光亮的那部分
  越锋利
  诗人简介:
  神青赶,本名孟军平,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南孟村农民。《月亮》入选2019年度(第八届)“中国好诗榜”。
  世宾:弱者的反抗
  月亮对于无边无际的夜空来说,那是微乎其微的存在。诗人使用了他的特权,把黑暗的夜空当成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事物,它可以支配月亮的圆缺,所以就有了第一段“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月亮相对于夜空,它是多么弱小,它的存在都由不得自己做主,它的形状都是被黑夜决定的。但是,如此弱小的月亮的存在,也是对黑夜的反抗。《月亮》这首诗的高潮部分无疑是这结尾三句,前面四句的描述就是为后面三句准备的,相当于前戏。在过去的短诗写作经验里,前面四句都可以不用,只直接把最凝练的诗句呈现出来,就像匕首露出光芒。“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这三句强有力地凸显了月亮作为弱者的反抗姿态和内在的精神。诗人用“黑”和“光亮”这一对相反的词构成对抗的张力,以“越鋒利”这带有流血和暴力色彩的词语来加强对抗性的力度。
  口语诗的优点是短平快,给人一目了然的阅读体验。但对于诗来说,它只是用形象讲了一个“理”,它的立足点在于“理”,而不是在建构一个诗性的或诗意的世界。这是我一向反对口语诗写作的原因。
  吴投文:像一把弯刀悬在我们的头顶
  月亮是自然的神迹,似乎只有悬在天上才有意义,只有人仰起头才有意义。不管是满月也好,月牙也好,都让人难舍那份千古眷怀。此诗作者神青赶,本名孟军平,是河北石家庄一个村镇的农民,他写月亮虽是写得比较直白,然而也有一份特别的婉转。记得年少时在乡村的夜晚,月亮就像跟在身后似的,就像拖住孩童们的尾巴,要把一个故事洗白一样似的。我为什么有这样近乎荒诞的记忆?大概是因为在乡村的事物中,月亮与每一个人都不隔膜,是属于每一个人身体上的事物,不像在城里人看来,月亮是“另一个”事物。我想,神青赶写月亮,也就是写抬头那一瞬间的感触而已,如此自然,全无做作。
  不是吗?诗的起首两句,“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这就是白描,月圆月亏,乃是极自然的事情。然而,这是一个极好的铺垫,如此引出后面的两句,“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就显得丝毫不露痕迹,就像月光照在乡村的草木上一样,不是恩泽而是自然的神会。在黑夜里,月亮被遮掩或被部分遮掩,难以再坚持自己的形状。但它愿意妥协吗?
  显然不愿意。月亮“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明的那一部分就变得越锋利,像一把弯刀悬在我们的头顶。诗中应该是有所寄托,却是在事物的固有形态中引申出来的,看不出诗人刻意使用象征与隐喻的痕迹。此诗写得非常巧妙,文字简省却隐含深意,没有铺叙却自有层次,其中有着诗人隐微的情绪波动。
  向卫国:月亮的“光亮”还是锋利的吗
  此诗相对简单,阐释的空间也小,无非从“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创设一个关于“黑”与“光亮”的二元象征,并且相信“光亮”依然有“锋利”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此期“十面埋伏”正好还有一首朵渔关于当代人的生命困境的诗《雾中读卡夫卡》在前面,而这首诗又正好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光亮”—哪怕是月亮的光亮—已经无效,也许连“光亮”本身,也陷入了一个永不得超生的“无物之阵”。
  所以,问题仅在于,两首诗,两种认知,你愿意相信哪一个?
  周瑟瑟:锋利的光亮,揭开月亮的盖子
  《月亮》入选中国诗歌流派网2019年度(第八届)“中国好诗榜”。写得简单,短短两段,属于四两拨千斤的写法。
  神青赶的月亮是一枚锋利的月亮,他在藁城区南孟镇南孟村看到的月亮,与别人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样的。“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
  诗是发现,是从众多月亮中分辨出属于诗的那一个。诗人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其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有的诗人从来就不知道黑是什么,也不能感知到黑,要做锋利的月亮就要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
  “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读这样的“简语诗歌”,我不知神青赶是一个什么样的写作者?我对他并不了解,搜到他的作品,介绍他是1968年生人,“喜欢写温良的诗,视本分为一生的品格。他的诗总是言简意骇,越读越耐读,让读者总能从中得到一点什么。”
  我看神青赶浓黑的眉,宽大的嘴,头发掉了不少了,属于眼明心亮的人。读他的其它作品,都是简洁如电报体,一个字都不多写。《方便》:“狗,牛,马/这些通人性的牲口/宰杀起来方便”。《无题》:“世界是只老鼠”。
  读了他的《方便》《无题》等更多的作品,对他的写作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神青赶像一个密码写作者,他以最少的语言揭开了事物的盖子,月亮的盖子,人性的盖子,世界的盖子。
  宫白云:自然天成的暗示与讽喻
  写月亮的诗很多,大多平庸而雷同,如何写出新意是许多诗人的困扰。神青赶的这首《月亮》写得别出心裁,不仅写出了月亮的自然属性,还挖掘了它的现实属性,诗人从月亮“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的形态中得到灵感,接通了“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的真相,精准地呈现出“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的寓意所在。简单而不乏其妙,全诗只有七行,但细思起来却有万象包罗、千变万化的深长意味,蕴藏着无可捉摸的魔力。古有的“阴晴圆缺”之说,只是人们看到的表象,是被“黑”遮蔽或被“光”照亮的映像,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但每时每刻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却完全不同,诗人利用它们在人们眼中的不同形状暗示了“黑暗”与“光明”的相互作用,赋予大家眼里很熟悉的“月亮”料想不到的意蕴。诗歌寥寥几行都是很普通的常用词语,却组合得慧黠又目的明确,“黑”得不动声色,“亮”得尖锐耀目,虽然诗人只字未提“现实”,而现实感却无处不在,“月牙”或“光亮”周围的黑暗之域,才是诗人让隐喻的真相游走的地带,在那里,诗人埋下未言明的真相和暗喻,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填补,这首诗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还有就是整体设计得巧而不露痕迹,暗示与讽喻都自然天成。   赵思运:一首漂亮的咏物诗
  《月亮》是一首漂亮的咏物诗!
  对于现代诗人来说,“月亮”已经是一个可怕的意象。因为咏物诗是很显豁的中国诗学传统,在咏物诗中,“月亮”是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这枚月亮已经蒙上了太厚的文化灰尘,甚至还有后人刻意涂抹的矫情的釉彩。谁还有勇气和能力再去写一首免俗的诗?!一首好的咏物诗,既要精准地捕捉到物象的特点,还要以充盈的诗意体验,辐射出内在的神韵,抵达超越物象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关键是,“物”和“意”之间不要太“隔”,不要“造作”,要自然呈现。
  神青赶的这首《月亮》起句平淡,意象极其简洁,但是越往后,越奇崛,韵味悠远。开头两行,“有时是月牙/有时不是月牙”,似废话,无奇。“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一个动词“坚持”,点亮了诗境。拟人化的描述,赋予了“月亮”一种属人的品质。“月亮”这种客观意象具有了情态和生命。月圆月亏的定数,月亮难以逃避,万事万物亦如此。宿命感油然而生。悲悯感油然而生。
  对于一般的诗人来说,能够完成第一节,也算一首不错的诗。神青赶却又在完成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写出了光彩夺目的第二节。“它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它光亮的那部分/越锋利”,利用了圆与亏、黑与白、遮蔽与释放等对立的范畴,展开了诗意空间。而这些诗思,都精准地寄托于月亮的物理特点而展开的,意境奇崛,真力弥满,却没有雕琢的痕迹。一首《月亮》,擦亮了蒙尘的咏物诗!
  高亚斌:锋利的月亮
  《月亮》是一首小诗。小诗的好处,在于能够以少胜多,这就非有出其不意的奇兵不可,《月亮》就是以这种奇巧取胜。我们知道月亮只是太阳的反光,是作为陪衬的角色出现的,仿佛总是受制于人,而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而在这里,月亮开始摆脱“阴晴圆缺”的缺憾,变成了一种弱势对抗强权的的利器。月亮的盈亏,成为吞噬与被吞噬、遮蔽与反遮蔽之间的较量,更进一步,成为了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较量。
  在诗歌中,“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表达了人被外部事物、被社会这个庞然大物所裹挟的必然命运。诚然,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博弈和抗衡中,总会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所谓光明必定战胜黑暗,也许只是一种祈愿和慰藉。但就算难免在悲剧的命运里挣扎轮回,那种不甘沉沦的气节,和不愿与黑暗和解的良知和勇气,在无论多么糟糕的时代,都让人充满了敬意。
  海德格尔说过:“一切冥想的思都是诗,一切创作的诗都是思,思与诗是邻居。”正是因为有了哲学的思考和生命体验的参与,一首短短的小诗,却能够笔底生风雷,纸上有波澜,诗人和读者都有福了。
  徐敬亚:天下人都没发现月亮里藏着一把刀
  神青赶此人有异感,我想到了顾城写过的星星是黑色天幕外面漏出来的光。
  在那么小的一圈面积上,天空每天都在进行着黑、白切换。古人仰头观了几千年的月,也写了几千年的月,竟然没有看见月亮里藏着的这把刀!黑暗成为一块磨刀石,它磨得越多,刀越锋利!—这首诗让我感到很奇怪:这么简单的现象,这么简单的因果,天下所有人都没想到—就是想到了,也没有想到还有黑白转换、越磨越锋利的深意。但神青赶一说,大家立刻惊呼—这就是诗的发现。
  诗中的“黑暗”与“光亮”,不是隐喻,而是聪明叙事对隐喻的侵入。明明白白的事,一语点破,隐喻就变成明喻了。有意思的是这首诗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不是因果,而是叠加与补充的关系,正顺序看,可以。把顺序反过来,也可以。
  诗,到了一个分界期。像《月亮》这样的诗,在过去的诗人那里可能要多绕几个弯,起承转合后才把诗意“鼓捣”出来。现在的诗人,直截了当,诗意突然跳出来了!当然,它不够复杂多变,不够曲折丰富,但我觉得本诗可以作为口语诗的一个优良文本。我们不能用火要求水,不能用A要求B。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一个尖锐的发现,在写作上没有太大难度。但逐字逐句看下来,修辞上丝毫没有破绽。而且“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一句,还释放出某些神秘模糊的诗意境界。足可见今日的农民不简单,虽身处一隅也照样手眼通天。
  韩庆成:发现、力度与回味
  《月亮》是2020年12月评出的第八届“中国好诗榜”上榜诗歌中的第2名。这首短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发现、有力度。
  发现集中在第二段,主要有两点:一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月牙的细弱,被作者认作“锋利”;二是月亮被“黑占据的部分越多”,我们通常认为可能是一件“坏事”—月亮不够明亮了,黯淡了,而作者似乎认为是一件“好事”—被占到极限,方能绝地反击。
  诗的力度也主要体现在第二段,这是两点发现所带来的对固有思维/观念的冲击。
  而第一段的“在黑夜里/它难以坚持自己的形状”则颇值得回味,这里面既表现了黑夜的漫长和强大,也表现了月亮从圆月到月牙的轮回中虽力有不逮,却能坚守光明的顽强。就当人们认为它行将消失的时候,它又慢慢挣扎着撑开自己,从月牙重新成为月亮。
  一首七行短诗,有发现、有力度、有回味,足矣。
  霍俊明:“锋利”一词挽救了这首诗
  处理“月亮”意象或元素的诗无疑是危險的,甚至不是有人说过吗,每一片树叶的正面和反面都被反复抒写过了,而“月亮”作为诗歌中的强大象征更是已经吸纳了难以计数的诗人的光亮,如果有人要想重新在词语和精神的双重视域重新发现“月亮”,那么难度是可以想见的。神青赶的身份是农民,我们无须从写作伦理上来谈论他的写作以及《月亮》这首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诗人对事物和细节的发现总是有根由的,在农村、土地和夜色中—尽管它们在现代性时间的围剿中早已面目全非。很多年,人们在黑漆漆的时刻抬头望见的就是月亮和星空,如此直接,如此让人不能视而不见。然而,一个经意或不经意的“月亮”能够进入诗歌并且完成得比较好,这就需要写作者具备不一样的取景框和眼界了。神赶青的这首诗基本上是在“月牙”“黑夜”的龃龉和摩擦中完成的,其要表达的部分也基本被限定了。如果没有最后一句“锋利”一词来收场和聚拢,这首诗很容易就陷入到了惯性的叙述和庸常的认知当中。还好,“锋利”一词,挽救了这首诗。
其他文献
吕历的诗  吕历,男,汉族,生于一九六四年,四川蓬溪人,现居成都。  秋之将至  蝉们不知疲惫地聒噪着  用震颤的翼翅弹拨空气  求爱般歇斯底里地叫唤  仿佛要把剩余的夏天  叫成火焰,烧成黑雪  许多果实,被蝉们叫成了  失眠的酒杯  许多枝条和叶子,为蝉噪所困  通宵达旦,战战兢兢  这是最后的呐喊么  蝉们深知它们鸣叫的寿命  没有它们的蜕长  秋之将至,天空像台巨大的低音炮  嗡嗡的混响覆
期刊
1  我是飘荡的。  那是无人之境,黑漆漆的,我从一棵柳树的枝条上落地,缓缓地。  时间和速度都失去意义。  我第一次那么轻松。不被询问不被讨论不被欣赏和诋毁。我保全了自己的孤独。  我什么都没有带走。好像多带一片叶子,都会坠入更深的黑暗。  我是飘荡的。  2  我重复抵达一条河。  泛舟到对岸。可能要取一些重要的物件,有人贴出失物招领,也许是个骗局,多年之前走散的人,他想见见我。  我总是在犹
期刊
给Z  春风如刀。傅红雪在门外  闻到酒水里跌宕的恩仇  手指摩挲处,柳枝垂下千万  今夜笑语暗合轨迹—  秘笈在月亮下显露真意  时间要恰到好处—念旧的人  多有残破。所有制胜的意境  需要咳嗽声中的无可奈何  今夜,他们的检讨和追忆  是你我的江湖。机车远在野马  之前,拖着沉重的城  腐朽于生疏的梦  傅红雪走进屋子,打量四周  退路在明天日出的颂歌里  他解下行囊。对面坐着笑吟吟的  古人
期刊
整个冬季,浓雾像一只安静的笼子  扣在我头上,太阳脆弱如树上的霜  每一桩悲剧都自动带来它的哀悼装置  毋庸我多言,我只需交出嘴巴  仍有一些冰闪烁在黏稠的空气里,像密伦娜的信  轻快的鸟儿如黑衣的邮递员在电线上骑行  在确认了轻微的屈辱后,我再次交出耳朵  郊区逐渐黯淡下来,地下像埋藏着一个巨大的  矿区在隆隆作响,我合上书,交上眼睛  并成功地说服自己,独自营造着一个困境  而现在,一只甲虫要
期刊
对我来说,远方是一个不稳定的东西,有时是物理的空间的,有时是心理的时间的。就像是视线边缘的星空,有时是这一颗星星亮起来,有时是那一颗亮。还好,每个阶段,始终有这么一个东西值得我想象、琢磨。它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时隐时现的远景。  有远景,我们经历着的种种琐碎细节,就像特写的后面,有着充满光晕和斑点的背景,看上去是不是有意思多了?  1  想起一个事,N年前,有一个福建女诗友,约我写一首关于鼓浪屿的诗
期刊
如果我们对百年中国文学海外傳播、接受、阐释和研究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难知晓:以新中国成立为界,之前中国现代文学在海外传播呈现零散的无政府状况;之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则呈现较为活跃的、乃至有组织的、更为自觉的状态。其背后主因在于:新中国这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真正建立,强有力地推动、资助、规划、引领着百年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力图在意识形态方面和新中国发展历史逻辑上,向世界彰显“主权
期刊
刘虹的诗  刘虹,现居深圳。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主任记者。一九七六年迄今发表千余篇作品,出版六部诗集和一部文集。曾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第三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等。曾参加诗刊社第七届全国青春诗会。  宋建荣摄影:《荷塘乐色》  苇草在那么深的绿里踮起脚尖  轻轻,撩拨我的目光  顺着风弯腰的方向  躁动的夏天,已托稳于  荷叶柔润的手掌  静谧中,荷花独自挺立  像一声心
期刊
远洋的诗  远洋,生于一九六二年,河南新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诗集《青春树》《村姑》《大别山情》《空心村》《远洋诗选》等。译诗集《亚当的苹果园》《重建伊甸园—莎朗·奥兹诗选》《夜舞—西尔维亚·普拉斯诗选》《水泽女神之歌—福克纳早期散文与诗歌》《明亮的伏击》《火星生活》《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诗选》等。曾获河南省骏马奖和牡丹杯奖、深圳青年文学奖、河南诗人年度大奖、红岩文学奖“外国诗歌奖”、第一朗读者
期刊
清 明  这一天注定细雨霏霏,或春光明媚  这一天青草萋萋,树木肃穆  这一天花亦安静,鸟亦低语  这一天水寂寞无声,山等候着前来的扫墓者  这一天,沿途皆迷幻,似曾相识  老者和孩子,旧识与新人,死者或生者  都被春之魔力从各个角落吸纳召唤出来  每一个皆有缘者,每一个都仿佛亲人  这一天可以思前顾后,告往知来  借一场大哭卸下包袱,轻装出发  这一天可以穿越阴阳,抹平差距  蝴蝶白日盘桓坟地,
期刊
群峰无序,诗人就是那个最高的山峰上静坐的羽毛。“整个下午,/无人知晓我在山巅静坐和沉思。/那理解我的独霸天空的太阳,/一直在横行。”(《下午》);“我坐在石头上发呆。”(《下午的阳光》)诗人所在之处,那就只有语言作为记忆的凭载而成为最高秩序的可能。  大解,在黄河之北。多年来一直未曾改变的是他瘦削的身影以及眯缝起的细小眼睛闪烁出的幽默和睿智。每次想到大解,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身居的石家庄,想到灰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