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消失的缘由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球历史上,物种灭绝曾经多次出现。部分科学家认为,物种灭绝一直是生命进程中的一部分。化石记录表明,物种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灭绝。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与前五次物种灭绝不同的是,第六次物种灭绝主要是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杀和对物种栖息地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从1600~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
  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但是因为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本文梳理了自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至今野生灭绝的兽类和鸟类,共计89种,但这些并不完全。
  人类现在就可以设想,下一个灭绝的物种,会不会是人类自己呢?
  1
  欧洲野马1876年灭绝
  欧洲野马和今天的家马很相像,但欧洲野马体形要小一些。欧洲野马性情昂扬,在遇到狼群时,它们并不畏惧,而是镇静地等待狼群冲击,有时也会突然发起攻击,向狼群冲去并迅速转过身来扬起后蹄猛踢。因此,狼也不敢轻易侵犯它们。
  200多年以前,欧洲大陆和北美洲还广泛分布着多种野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区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同时人类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恣意捕杀活动,许多野马先后绝迹,欧洲野马就是其中的一种。
  虽说欧洲野马能在狼群中奋起抗争,但最终没能逃脱厄运。面对人们在原野上挖下的层层陷阱及几百人手拿枪器同时围攻,强健的欧洲野马一匹匹地倒下了。人类在欢庆胜利的同时,欧洲野马数量在急剧减少。1876年,最后一匹欧洲野马被猎杀在乌克兰的原野上。后来俄国探险家普尔日瓦科斯基在欧洲找了十几年,再也没有发现过欧洲野马的踪迹。
  2
  高加索野牛
  1925年灭绝
  现在人们只能在美洲大陆看见成群的野牛,但是过去在欧洲也有它们的存在。欧洲野牛分两种,一种是高加索野牛,现在已经全部灭绝,一种是波兰野牛,现在只有人工饲养繁殖的,野生的也已经灭绝了。高加索野牛与欧洲野牛一样,体型巨大,包括尾巴在内全长有3.6米,高2米,体重超过1吨。
  从中世纪起,人类开始开垦森林,武器也更加有威力。高加索野牛对人类十分警惕,一见到人的踪影就躲进茂密的森林里,到了1820年,高加索野牛只剩下300头,生活在一片森林里。同年亚历山大一世征服了这片土地,由宫廷负责保护它们,高加索野牛被看作是宫廷的宠物,成了帝国的象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高加索野牛的数量增加到了700头。
  1918年,苏维埃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长时间禁止开垦森林的农民又重操旧业,当时的军队还猎杀野牛,甚至为此动用了枪和车。欧洲两种野牛中没有一只野牛还存活着,幸存下来的都是过去俄罗斯宫廷送给他国的礼物。最后一头高加素野牛于1925年2月26日在德国汉堡死去。
  3
  波图格萨北山羊
  1892年灭绝
  波图格萨北山羊,又名葡萄牙羊,栖息于葡萄牙山区、加利西亚、阿斯图里亚斯及坎塔布里亚西部。它们的肉可供食用,胃粪石是有效的解毒剂,毛皮可以制作为披肩,角则可以用来装饰及制作成号角。
  直至1800年,波图格萨北山羊的数量还很丰富,但其后因猎杀而急速下降。它们于5月会走到较低海拔的地方,这正是猎人捕杀它们的时机。最后有记录的群落于1886年被发现。一头雌羊于1889年被捕获,但却只活了三天。1892年有人在葡萄牙见到一头雌羊,此后再未有人看见过。
  4
  直隶猕猴20世纪80年代灭绝
  直隶猕猴曾是中国分布最北的灵长类动物,于1870年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鉴别命名。北纬40度40分的河北雾灵山便是作为猕猴分布北限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20世纪后,人们涌入雾灵山地区,大肆砍伐,猕猴越来越少,终于灭绝于雾灵山。猕猴分布北限从此有名无实。目前,世界猕猴的分布北限已让位于日本的青森(41度29分),日本猴成了分布最北的非人类灵长类了。
  5
  梅氏马鹿1942年灭绝
  梅氏马鹿曾生活在美国亚里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是马鹿中体型最大者,身长可达2.8米。梅氏马鹿毛为暗红色,腹部颜色较浅,臀部有一浅色斑,背部沿脊柱有一深色条纹。
  成年雄鹿有一对美丽的角,可作为有效的自卫武器,角上有6个分叉,角长可达1.8米,母鹿没有角。
  梅氏马鹿最多时曾有1000多万头,19世纪后,人类开始猎杀梅氏马鹿。这是因为他们发现梅氏马鹿不但肉可食,皮可用,雄鹿那对美丽的大角更可作为高档装饰品。
  在人类猎杀之下,梅氏马鹿迅速减少,它们为了躲避枪杀逃到了密林深处,但还是在1906年被猎人发现了。1942年,最后一个家族只剩下几十只。幸运的是这时美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并专为这仅剩的几十只梅氏马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也宣布了梅氏马鹿的野生灭绝。
  6格陵兰驯鹿1950年灭绝 格陵兰驯鹿是格陵兰岛上唯一的大型食草动物,也是世界上分布最靠北端的鹿科动物。它主要生活在格陵兰岛的西南部和东南部,这里受北大西洋和西格陵兰暖流的影响,有着驯鹿非常适应的海洋性寒带极地苔原气候。 在格陵兰,驯鹿生活的地方居住着爱斯基摩人。格陵兰岛因寒冷无法种植农作物,因此大部分爱斯基摩人自古至今一直是以渔猎来维持生活,现在有一小部分人从事开采业。19世纪以前,格陵兰岛上驯鹿成群,除了北极熊偶尔能捕食到它,爱斯基摩人古老的狩猎方式并没有给它的种群带来影响。进入19世纪后,岛上居民不断增加,他们猎杀的野生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特别是1814年格陵兰岛成了丹麦的殖民地后,更是彻底地打破了岛上各种野生动物宁静的生活。丹麦人不但带来了各种日常用品,还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猎枪。他们到来后开始用先进的武器大量猎杀各种野生动物。格陵兰驯鹿和北极熊是他们猎杀的主要对象。丹麦人不但自己捕杀大量的野生动物,他们还用日用品和先进的猎枪向爱斯基摩人换取动物的皮毛。这促使爱斯基摩人放弃了原来的狩猎方式,也开始大规模猎杀野生动物。   随着人类的不断猎杀,到了19世纪后期,格陵兰驯鹿和北极熊已危在旦夕。北极熊是幸运的,因为在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对它们及时进行了保护,使其至今仍有一定数量存在。可是格陵兰驯鹿却由于缺乏保护,最终于1950年灭绝。
  7巴德兰兹大角羊1925年灭绝
  巨大的犄角和魁伟的身体使巴德兰兹大角羊与别的羊完全不同。巴德兰兹大角羊从落基山脉缓缓迁移,最后到达美国南、北科地他州岩石裸露的荒山巴德兰兹。其最大的特征是公羊有巨大的犄角,在北美是极受人们喜爱的室内装饰品。
  巴德兰兹大角羊所在的荒地生活着美国的土著人,他们常常在头上戴着大角羊的犄角冒充公羊以接近和捕捉大角羊。当然他们捕捉到的只是少数。巴德兰兹大角羊真正的威胁来自移民,猎枪和家畜夺取了它们的生存地,因为太靠近人类了,它们的敏捷反而成了致命伤。到了1880年,移民终于扫荡了巴德兰兹大角羊的生存之地,使其无处可逃。
  19世纪在北美生活着大量大角羊,一个世纪后,数量骤减。人们开始设想在动物园内繁殖大角羊,使其不致全部灭绝。但是人类的保护对于巴德兰兹大角羊来说太晚了。在南科地他州直到1920年还可以见到巴德兰兹大角羊的足迹,但是最后一只巴德兰兹大角羊也因为它巨大而美丽的犄角,难逃厄运,被人们无情的猎杀掉了。
  8缅因州海鼬1880年灭绝
  缅因州海鼬仅生活在美国缅因州的海岸一带,它是鼬科中唯一生活在海里的动物。缅因州海鼬白天成群生活在一起,很少到深海中去,夜间就在岸边休息,也很少到离岸边很远的陆地中去。它们的食性很杂,海里的各种鱼类,贝类都是它们的食物,偶尔还吃些海草调剂下胃口。由于四肢奇特,在陆地上行动笨拙,但在海里,它们身体灵活,行动敏捷,只要是被它们发现的鱼类都很难逃脱。
  缅因州海鼬皮毛细密亮丽,而且保暖性能极佳,可称得上世界上最珍贵的一种皮毛。也正是这身华丽的皮毛使它们招来了灭绝之灾,因为在很早以前它们的皮毛制品就已经成了世界各国皇族和贵族的专用品。人们大量捕杀缅因州海鼬用以制作大衣、皮领、帽及披肩等。到19世纪中期时,缅因州海鼬就已经很少了,而它的皮毛制品价格也随之越来越高。一些人为了获得暴利,根本不顾缅因州海鼬数量的多少,依旧对它们进行捕杀。由于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冷酷无情,缅因州海鼬在1880年就销声匿迹了。目前,世界上只有被人珍藏的少量缅因州海鼬的皮毛制品。
  9墨西哥灰熊1964年灭绝 墨西哥灰熊是墨西哥最多的野生动物之一,是棕熊的一种,因毛色棕灰因而得名。19世纪,在墨西哥的森林中还随处可见灰熊,但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开始扩张生活范围,于是大量砍伐森林建立农场、牧场。墨西哥灰熊因失去家园而无处觅食,不得不进入农田偷食农作物。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粮食,开始了捕杀灰熊的运动。随着人们的大量捕杀,到20世纪50年代,灰熊已经所剩无几。而此时人类又注意到灰熊的胆、掌、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仅剩下不多的灰熊又遭到了人类新一轮的捕杀,虽野生动物保护者开始宣传保护灰熊,但是为时已晚。到1964年,墨西哥灰熊终于被人类赶尽杀绝。从此墨西哥再也见不到灰熊的踪迹。
  10斯特拉大海牛1768年灭绝
  斯特拉大海牛能长到7.9米,成年的斯特拉海牛一般有3吨重。大量的斯特拉海牛曾经在北太平洋海岸、日本的南部、加利福尼亚活动,很有可能是人类的到来,不仅导致了这个区域,同时也导致了其它区域内斯特拉海牛的灭绝。
  1741年6月,俄国人维·白令率领的探险队寻找从勘察加到北美洲的航线。他们在完成横渡北太平洋航行的返航途中,船只遇险,白令和许多船员死去了,而斯特拉等幸存者则漂流到了科曼多尔群岛,在没有食物来源的孤岛上熬日子。就在这时,斯特拉发现了沿海的大海牛,数量也不过2000头。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大海牛,从此人们把这里的大海牛定名为斯特拉大海牛。他们在发现斯特拉大海牛的同时开始捕杀它们来充饥。
  1742年,斯特拉等回到了勘察加,带回了许多斯特拉大海牛的皮和肉,并对斯特拉大海牛作了记述,还赞美斯特拉大海牛的肉味鲜美。俄国的皮毛商人则一下子就对斯特拉大海牛的皮毛发生了兴趣。他们纷纷来到科曼多尔群岛,开始了无情的捕杀。首先遭难的是那些成年的斯特拉大海牛,到后来连那些幼仔也没能逃脱。斯特拉大海牛从发现到灭绝只用了短短的26年时间。
  11加勒比僧海豹1952年灭绝
  加勒比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加勒比僧海豹比普通海豹略大,嘴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没有外耳,但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加勒比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而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加勒比僧海豹体表平滑,几乎成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和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地匍匐爬行。
  加勒比僧海豹最早被发现是在1494年哥伦布第二次航海期间,数量最多时曾超过25万只。然而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很难再寻觅到它的身影。1952年,有人报告在牙买加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之间看到一只加勒比僧海豹,经证实这是人类最后一次看到这种濒危物种的身影。野生动物专家对过去几十年间几起据称看到该物种的报告进行了调查,但是最终证实它们都是其他海豹种类。
  12 纽芬兰白狼1911年灭绝 纽芬兰白狼,又称北美白狼,是一种体大、头长的狼种,全身都是白色。只有头和脚呈浅象牙色。生活在人烟稀少的纽芬兰岛的荒山上。这些长达两米,重逾70公斤,令人望而生畏的巨狼,总是成双成对厮守,终身相亲相爱。 在19世纪初叶,北美大平原曾是世界上野生生物最丰饶的地区之一,然而,1880年以来,狼的数量便开始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锐减。同时失去的动物还有野牛、灰熊、羚羊、美洲鹤及草原榛鸡,连带着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或被枪杀、或遭荼毒。北美白狼为第一种走向灭绝的亚种。1911年,英国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建成下水,英国人在纽芬兰岛上枪杀了最后一匹白狼。   13新墨西哥狼1920年灭绝 新墨西哥狼看起来像德国的牧羊犬,又像爱斯基摩犬,是狼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可达1.07~1.37米。它的体色呈棕灰色,带有黑色色调,背中线和前肢外侧为黑色,腹部为灰白色。新墨西哥狼是集体狩猎,除年幼以外,其余所有成员都参加,但捕食率不是很高,只能捕杀到5%~8%的猎物。
  新墨西哥狼早在17世纪以前就与当地的土著人一起生活在森林中。大部分时间彼此相安无事,各自按各自特有的生活规律安逸地生活着。17世纪后期,英国在北美陆续建立了殖民地。新墨西哥狼被他们视为野蛮的象征,遭到了疯狂的捕杀。因为殖民者带来的家畜经常遭到狼的偷袭,所以他们见到狼就打。狼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经常被迫与人发生冲突。这更加深了人们对狼的憎恨。就连当地土著人也开始和英国人一起猎杀狼。人们还用投毒的方式来毒杀狼,一时间新墨西哥狼尸横遍野。
  到了19世纪后期,新墨西哥狼在人类的疯狂捕杀下已经很难见到了。据说1920年,一只新墨西哥狼在偷食家畜时被打死,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新墨西哥狼,那只狼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只新墨西哥狼。
  14基奈山狼1915年灭绝
  基奈山狼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大体型狼,仅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基奈半岛。基奈半岛地域狭小,因此基奈山狼在没有人类大规模捕杀之前,也不是很多。16世纪后期,英国人来到了基奈半岛,他们到来后并没因基奈山狼数量稀少而放过它们,而是将其视为邪恶的象征进行捕杀。在人类长期逐杀之下,基奈山狼到20世纪初期时,只剩下不足30只,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仅剩下不多的基奈山狼逐一死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1915年5月,一只母狼在基奈半岛北部的一个山谷中被人们打死,这是最后一只基奈山狼,在此之后,它的踪影再也没有被发现过。
  15喀斯喀特棕狼1950年灭绝 喀斯喀特棕狼因生活在加拿大与美国的喀斯喀特山脉地区而得名。喀斯喀特棕狼全身棕色,只有腹部是白色,在丛林中是很好的保护色,喀斯喀特棕狼长约1.5米,重70公斤,是狼中较大的一种。
  喀斯喀特棕狼常常在晚上集体觅食,方圆近百里内都可留下它们觅食的足迹,甚至在必要时可整天整夜的跟踪目标。它们用其灵敏的听觉和嗅觉追踪猎物。在喀斯喀特棕狼生活的区域内生活着土著人,他们一直视狼为天敌,因为狼的食物也是他们的食物。但他们古老的狩猎方式并没有给喀斯喀特棕狼造成太大的威胁。17世纪欧洲人入侵北美大陆后,一直把狼作为主要的消灭对象。他们认为狼是野蛮的象征,夸张狼的残酷性,认为狼不但会吃掉牲畜,甚至还吃小孩子。从此,狼被视为恶魔的化身。狼在人类的不断猎杀下迅速减少。此时的北美动物学家们想到了狼的保护问题。可为时已晚,在北美已有几种狼相继灭亡。
  1950年是人们在喀斯喀特地区能够见到喀斯喀特棕狼的最后一年。从此之后的几十年中,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它的踪迹。
  16佛罗里达黑狼1917年灭绝 佛罗里达黑狼生活在北美东南部的深山老林里,常常在树根、河岸等处作窝。它的体型比北半球的狼稍小,身长1.8米,高0.8米,体重约40公斤,平时在夜间觅食,只捕食兔、海狸、老鼠等小型哺乳动物。它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每隔一周或者是10天换一个地方觅食。与北半球的狼不同的是,佛罗里达黑狼很少成群结队,就像过去的日本狼一样,公狼与母狼共同育小狼。
  佛罗里达黑狼生活的森林中居住着北美的土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著人在看见对方之前,在浓雾中常常大声打着招呼,他们称第一个见到的人为蜂族。他们还用首次见到的动物给自己命名,比如,熊族、鸟族,当然还有狼族。
  虽然阿巴拉齐山脉挡住了白人移民向南推进的脚步,1800年他们仍渡过了密西西比河。他们强制当地人信仰基督教,同时夸张地宣扬狼专门吃小孩。佛罗里达黑狼成了野蛮的象征,人人得而诛之。到了1910年,由于失去猎物,饥饿的狼开始袭击家畜。1917年一只佛罗里达黑狼被打死,据说这是一只小狼仔,从那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佛罗里达黑狼。
  17德克萨斯红狼1970年灭绝 德克萨斯红狼生活在墨西哥沿岸,体型较小,体重在18~27公斤。相当它们的体重而言,它们比较高,成年的德克萨斯红狼肩高可达0.72米。
  为了发展农业美国的农场主大量开荒造地,甚至大片的森林也被开垦出来,当地生态环境在很短的时间内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德克萨斯红狼栖息地急剧减少,正常的繁衍与生存状态失去平衡。同时,畜牧业的发展使德克萨斯红狼成了美国农场主的死敌,它们不断被猎杀。由于德克萨斯红狼数量越来越少,在找不到同类的情况下,它们不得不同其他种类的狼,特别是北美郊狼杂交,从而引起种群特性消退。1970年,最后一只纯种的德克萨斯红狼死在德克萨斯和墨西哥不远处的海湾。
  18福岛胡狼1875年灭绝
  福岛胡狼是一种原生活在阿根廷南部福克兰群岛的犬科动物,因离南极洲较近,故也被称为南极狼,可以说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南端的犬科动物。
  福克兰群岛海岸曲折,潮湿多雾,岛上草原广阔,水草丰美。到了18世纪末,这里的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岛上大部分居民从事畜牧业。这里广阔的草原和种类繁多的食草动物以及啮齿动物也给福岛胡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及食物来源。狼在人们心目中本就臭名昭著,福岛胡狼有偷食羊和家畜的习性,这样更增加了当地牧人对福岛胡狼的厌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牧人们就纷纷联合起来,开始捕杀福岛胡狼。
  1833年,英国对福克兰群岛的霸占更加速了南极狼的灭亡。英国人的侵入并没有使当地牧人停止对福岛胡狼的捕杀,而是两方组成了强大的灭狼队伍。当地牧人用英国人带来的枪支对付福岛胡狼。随着枪声不断响起,所剩不多的福岛胡狼也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到了1875年,福岛胡狼已经被当地的牧人和英国人彻底消灭了。可时隔不久,失去天敌的食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给当地带来了更大灾难。这些动物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数量日益增多,它们大量啃食,破坏草场,使原来丰美的草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沙化土地。失去草场的牧人不得不另寻他业。   19蓝马羚1799或1800年灭绝
  蓝马羚是非洲最早消失的大型哺乳动物,与马羚及黑马羚是近亲,但略为细小。它们生活在南非东南海岸的大草原,在冰河时期的分布更为广泛。
  在约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蓝马羚在非洲南端甚为昌盛。于3200~2000年前左右,它们的数量因气候及栖息地变化而下降。在约400年前,其数量严重下降。
  蓝马羚最早于1719年被发现,但那时就已走上灭绝的道路。当欧洲殖民发现它们时,其分布地已很少。瑞典自然学家卡尔·佩特·屯贝里于1774年已指蓝马羚数量很少。当时猎人及农民是为了它们的毛皮而猎杀它们。虽然其肉也很美味,但因不怎么肥美,一般都只是作为狗粮。德国动物学家马丁·利希腾施泰因指出最后的蓝马羚是于1799年或1800年间在斯韦伦丹被杀。
  目前只有四个博物馆存有它们架起的标本,分别在维也纳、斯德哥尔摩、巴黎及莱顿,并且在其他地方有一些它们的骨头及角。所架起的标本并没有呈蓝色,估计它们的蓝色是来自黑色及黄色毛皮的混合。
  20斑驴1883年灭绝
  斑驴,又叫半身斑马、拟斑马,半身马,是普通斑马的亚种。 最初在1788年时,斑驴被视作一个独立物种;而在其后约五十年间,自然学者和探险家们发现了许多种其它斑马,由于各种斑马间毛皮的花纹各不相同,分类学家发现这样一来新兴物种太多了,并不利于人类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种,哪些是亚种,哪些只是自然变异。就在人类还未理清分类的混乱之时,在人类的猎食、收集皮革、家养驯化之下,斑驴已走向了灭绝。最后一只野生斑驴大约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被射杀,世界上最后一只捕获的斑驴则于1883年8月死于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
  19世纪初期,欧洲人的到来才给斑驴的生存带来了威胁。欧洲人并不像当地人那样喜食斑驴肉,而是看中了斑驴亮丽的皮毛。他们大量猎杀斑驴,剥下皮做成标本运回欧洲市场出售,当时欧洲人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倍感兴趣,于是许多人收购斑驴标本,一时斑驴标本价格昂贵。由于利益的驱使,也使更多的人来到非洲猎杀斑驴,使斑驴数量进一步大量减少。到了19世纪70年代,斑驴已经所剩无几了,这时欧洲人就捕捉活斑驴运到欧洲,试图人工饲养繁殖。到了1880年间,人们再也捕捉不到野生的斑驴了,而运到欧洲的活斑驴因不适应生存环境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21阿特拉斯棕熊1870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因分布于横跨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而命名,它是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类。
  阿特拉斯山脉因紧靠地中海,所以气候湿润,森林广袤,为棕熊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几个世纪以来,它们一直安逸地生活着。可是由于阿特拉斯地区物产丰富,因此这里一直是欧洲列强的必争之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早在16世纪即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欧洲列强来到以后,不但欺压当地人民,还掠夺各种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当然也成了他们掠夺的对象。他们大量捕杀各种野生动物,把皮和肉运回欧洲市场出售。棕熊因肉质鲜美,皮毛用途广泛而遭到了毁灭性的捕杀。 到了19世纪中期,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棕熊已所剩无几。1870年在阿尔及利亚的西迪比而阿贝斯郊外,一只棕熊被杀,之后人类再也没有发现过阿特拉斯棕熊。
  22西非狮1865年灭绝 狮子曾经广布于除了撒哈拉沙漠中部和热带雨林以外的非洲大陆,在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狮子在东非及西非早已不见踪迹,现在只在东非及南非有少量分布,并且大多生活在国家公园内,仍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
  狮子在动物界中一直被视为百兽之王,可是人类并没有把它们放在眼里。早在16世纪欧洲人就踏上了西非和北非。来到这里后,他们经常进行狩猎活动,并把猎杀狮子视为最隆重的狩猎活动,认为是显示勇敢和技巧的行为。狮子在人类的贪婪与胜利的欢笑声中一个个的倒下去。人类不但猎杀成年的狮子,幼狮也被捕捉,然后带回欧洲,卖给有钱人及王公贵族。随着欧洲人的不断猎杀、捕捉,狮子在西非、北非一天天地减少,到了1865年,最后一头西非狮也倒在了枪口之下。
  23北非狮1922年灭绝 北非狮又叫巴巴里狮。北非狮具有和其他狮子显著不同的特征,它们的头骨要比其它狮子亚种粗壮厚实,眶后间距特别的狭窄。有趣的是北非狮的头骨与亚洲狮特别的相似,似乎暗示这两个亚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此外,北非狮的毛色要较其它亚种暗,鬣毛长而浓烈。
  24日本倭狼1907年灭绝
  日本狼曾经在日本大量繁衍,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之后被大量猎杀,最后在1907年灭绝。
  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狼视为袭击家畜的恶魔。但是在日本,它却被人们视为追赶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庄稼守护神。真正迫使它们灭绝的是在明治时期以后人类为了毛皮而进行的大规模猎杀,以及步枪的普及。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人类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侵犯了狼,致使狼开始袭击家畜,人们便想方设法地对它们进行捕杀,政府甚至以奖金悬赏的方式鼓励市民捕狼。1907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在奈良县的吉野郡鹫家口,人们捕获了一只狼,这只日本狼被确认为最后一只日本狼。
  25亚洲猎豹1948年灭绝
  亚洲猎豹主要栖息在半干旱沙漠或空旷草原和浓密的丛林中,其捕食猎物的本领是猫科动物中最像狗的一种。它的四足也很像狗,爪子钝下弯度小,仅能收缩一半。因它腿长、体瘦,因此,它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113千米,一次跳跃可达9.1米,是跑得最快的陆栖动物。
  亚洲猎豹因其性情温顺,很早以前就有人到野外大量捕捉小猎豹来喂养,但成活率极低。在当时拥有训练有素的猎豹是达官显贵们的一种富贵象征,许多有钱有权的人家里都养有猎豹,有的甚至养有几十只。但猎豹在当时人工饲养下根本不繁殖,因此,人工饲养的猎豹全部都是从野外捕获的。再有,人们为了获取其皮毛,毫不顾忌猎豹在自然界中所起的生态平衡的作用,大量捕杀成年猎豹。刚刚出生的小猎豹被人捉走,大猎豹又惨遭捕杀,亚洲猎豹数量急剧减少。在当时,人们还大量开垦丛林、草原,种植庄稼,使猎豹栖息地大量被毁坏。栖息地的丧失使它们失去了合适的猎物,这更成了本来就不多的亚洲猎豹的致命伤。   到了1930年后,人们在野外看到猎豹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到了1940年以后,人们只是几年内才能发现一次亚洲猎豹的踪迹。据文献记载,最后一次在印度发现亚洲猎豹是在1948年的印度南部,此后亚洲猎豹在印度消失。
  80年代,有人在伊朗和巴基斯坦边界的无人区见到过猎豹的足迹,但终因没有实物或照片,依据不足而未予正式公布。最后一只亚洲猎豹是生活在德里动物园的笼养个体,它在1995年1月死去,为印度的亚洲猎豹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26巴厘虎1937年灭绝
  巴厘虎是现代虎中最小的一种,体型不到北方其他虎的1/3,它的体长约2.1米,重90公斤以下,生活在印尼巴厘岛北部的热带雨林里。这里水源、食物充足,成了巴厘虎的天然保护区。色彩斑斓的巴厘虎对印尼人来说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甚至出现在传统的艺术假面具上。
  19世纪到20世纪初,虎在自己的生存地到处遭人袭击,而随着巴厘岛上人口的增加,人侵犯了巴厘虎的生活空间,巴厘虎对人的威胁也进一步增加,许多人成了巴厘虎的牺牲品。
  在20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入侵来到巴厘岛后毫不留情的猎杀巴厘虎,他们的这一恶习也传给了当地的印尼人。因为虎皮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人们就肆无忌惮的猎杀巴厘虎。巴厘虎不仅皮毛吸引人,它的骨头在台湾等地也非常受喜爱,常常被用做酒和药材。在人们的欲望面前,所剩不多的巴厘虎简直不是对手。1937年9月20日或27日,最后一只雌虎在西巴厘岛被猎杀。巴厘虎自此绝灭。
  27西亚虎1980年灭绝
  西亚虎,又称里海虎,分布于里海的西部、高加索山脉和加斯比奥地区,在19世纪末被大量猎杀,1980年绝种。
  19世纪末,东欧一些国家的人来到了西亚虎的生存地,为了能获得全身是宝的西亚虎,他们开始了对西亚虎无情的大量猎杀。资料表明,在1890年到1900年,仅十年中西亚虎就被猎杀了3000多只。西亚虎所生存地区的一些王公贵族也以猎虎为乐趣。如沙俄时期的一个王公大臣在1912年写给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承认他曾射杀过1150只西亚虎。
  由于多年狂杀滥捕,到了20世纪40年代西亚虎只剩不足100只。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亚虎仅剩下不足10只。1980年,最后一只西亚虎在加斯比奥的丛林中孤独地死去。据官方调查:最后10只西亚虎除2只是正常死亡外,其余8只全部是由贪婪的猎人所杀。
  28爪哇虎1988年灭绝
  爪哇虎是除巴厘虎(也已绝灭)和苏门答腊虎(保护现状极危)外生活在印尼境内的第三种虎的亚种,也是最近期灭绝的一种虎。
  虎在亚洲曾是一个庞大的动物群体,20世纪前仍有10万只左右,但随着20世纪亚洲各国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的破坏,虎的数量已减少到现在的不足5000只,并且3个亚种已相继灭绝(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其中爪哇虎是在已经得到初步保护下灭绝的。
  爪哇虎分布在爪哇岛的南部山地丛林中,其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棒,它们对气候条件不挑剔,只要有隐身处、水和猎物就可以,并不像豹子那样过分依赖森林。爪哇虎除了在繁殖季节雌雄一起活动之外,其他时间全部独栖,并且每只需要100平方公里的活动范围。20世纪初爪哇岛上仍生存着近万只的爪哇虎。1945年印尼宣布独立,定都雅加达,爪哇岛上的人口猛增,使需要很大活动范围的爪哇虎无处生息,数量随之一天天地减少。
  20世纪60年代后,爪哇岛上的爪哇虎已经所剩无几,而人工饲养下的爪哇虎还没有繁殖成功。1980年,最后一只爪哇虎在雅加达的动物园去世,这是印尼继1937年巴厘虎灭绝之后又一个虎种的绝迹。
  29新疆虎1916年灭绝
  新疆虎是西亚虎的一个分支,主要生活在新疆中部塔里木河与玛纳斯河流域。根据记载最初是从博斯腾湖附近获得它的标本,1916年正式定名的。1916年之后再也没发现过。
  据称,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是第一个记述新疆虎的人。1876年深秋,深入新疆考察的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盆地的阿克塔玛村住了8天,参加了猎虎队伍,亲眼见到受伤的老虎走回森林,他形容“那里的老虎就像伏尔加河的狼一样多”。
  1900年3月28日,瑞典博物学家斯文赫定在我国西北新疆境内首先发现了消失了几个世纪的楼兰古迹,同时还发现了新疆虎。这一发现说明原来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因为有虎的地方必定有大片的森林,有大量的食草动物和充足的水源。当时的新疆虎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与古楼兰一样,新疆虎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劫难,失去了森林,就等于失去了食物来源,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大批新疆虎死去了,但仍有一小部分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沙漠中仅有的绿洲里顽强地生活。直到1900年,斯文赫定发现它们,这也是现代人第一次知道并认识了新疆虎。在这以后的十几年当中,由于这一地区环境又进一步恶化,加之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新疆虎的猎杀,所剩无几的新疆虎最终也没有逃脱厄运。
  30海南白臀叶猴1882年灭绝
  白臀叶猴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它的雄兽体形略大于雌兽,体长大约为61~76厘米,尾长约为56~76厘米,体重7~10公斤,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中国海南白臀叶猴于1882年灭绝。
  31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
  台湾云豹,属于台湾特有亚种的猫科动物,也是台湾岛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之一。云豹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云豹身体两侧的深色的云纹正是很好的伪装。因此它们在丛林里生活,很不容易被人发现。1972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与栖息地被破坏,台湾云豹灭绝。
  台湾云豹在1940年以前尚有几千只左右,但由于当地人发现云豹的皮毛美观大方,毛质柔软并富有光泽,是制作皮衣的上等原料,当时欧美的一些人也非常喜欢用云豹的皮毛做的皮衣,云豹的骨头也被人当做中药材,台湾云豹因此遭到了灭顶之灾,被大量捕杀。此时正是台湾现代工业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森林被大量砍伐,云豹失去了家园,终日食不果腹,许多最终被饿死,有些饥不择食的云豹是被一些放有毒药的家禽毒死的。1972年最后一个台湾云豹倒在了不法分子黑洞洞的枪口之下。   32中国犀牛1922年灭绝
  中国犀牛是指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三种犀牛:大独角犀(印度犀)、小独角犀(爪哇犀)和双角犀(苏门犀),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于1922年在中国境内全部灭绝。
  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清热凉血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药,救人无数,在中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另外犀牛皮也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士兵皮甲制作,这加速其灭绝速度。
  由于滥杀,犀牛数量越来越少,因此越发显得珍贵。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员为了使犀牛角成为自己私有的财产,发出公告,不许民间乱捕犀牛,只许官方猎杀。这样,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杀滥捕。
  1916年,最后一头双角犀被捕杀;1920年,最后一头大独角犀被杀;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被杀。此后,没人能在中国再看到任何一头犀牛。
  33普氏野马1969年灭绝
  普氏野马体型健硕,体长约2.8米,高1米以上,体重约为300公斤,体毛为棕黄色,向腹部渐渐变为黄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脊中线,鬃毛短硬,呈暗棕色,逆生直立,不似家马垂于颈部的两侧。从比例上来说,头部较大而短钝,脖颈短粗,尾巴粗长几乎垂至地面,尾形呈束状,不似家马自始至终都是长毛。
  普氏野马是1879年由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上校在蒙古西部科布多郡首次发现,1881年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正式命名,由于此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再没有野马存在,此发现曾轰动一时,但大规模的捕猎也紧随而来。
  进入20世纪,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战争、牧场的扩大以及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普氏野马分布区急剧缩小。1967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野生种群,1969年最后一次看到野生个体,之后,野生的野马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个物种的保护状态也由“濒危”变为了“野外灭绝”。
  34高鼻羚1950年灭绝 高鼻羚,别名赛加羚羊、大鼻羚羊,属于牛科,体型中等,体长1.2~1.7米,背部黄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浓密且长;四肢较细;鼻骨高度发育并卷曲,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
  现存2个亚种中,俄罗斯亚种在一战结束时几乎灭绝,仅剩不足1000只,到二战结束时,其种群数量已恢复到9万只,到1960年,上升到130万只以上,但近十几年来又大幅度下降过半。原分布于我国新疆西北部的可能为蒙古亚种,经多次调查,均认为野外已经绝迹。
  35麋鹿1900年灭绝
  麋鹿属于鹿科,又名大卫神父鹿,因为它头险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有时到海中衔食海藻。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
  36熊氏鹿1938年灭绝
  熊氏鹿的主要栖息地是泰国森林。早期人们祭拜熊氏鹿保佑平安,之后为了取得鹿皮而大肆捕杀熊氏鹿。最后一只熊氏鹿被猎杀于1938年。
  37叙利亚野驴1930年灭绝 叙处亚野驴分布于叙利亚东北部的高原之上,这里面积广阔,植物丰茂,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叙利亚野驴外形似骡,身躯比家驴高大,耳长,前额无额毛,背纹鲜明。它的叫声不像驴,而是像马嘶。叙利亚野驴与其它野驴一样属于典型高原寒漠动物。
  20世纪之前,叙利亚野驴一直在高原上与当地人和谐地相处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但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给叙利亚野驴带来了灭顶之灾。它们同叙利亚人民一样,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煎熬,大批叙利亚野驴死在了炮火的硝烟之中。随着战争的发展,叙利亚很快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叙利亚野驴自然也成了法国人的战利品。法国士兵开始了大规模地猎杀野驴。开始时他们只是用枪对准叙利亚野驴,随后架起了大炮,轰击成群的野驴,在大炮的轰击之下,叙利亚野驴死伤遍地。
  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叙利亚高原上已经很难寻觅到野驴的踪迹了。1930年,最后一只叙利亚野驴死在叙利亚空旷的高原上。从此,叙利亚人再也看不到与他们一起承受炮火洗礼的叙利亚野驴了。
  38堪察加棕熊1920年灭绝
  堪察加棕熊可达780公斤,仅次于阿拉斯加棕熊,它们栖息在堪察加半岛的密林深处,夏季在海拔较高的山上,春秋两季下到海拔较低处,冬季则多在洞中冬眠,曾经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熊,伤亡在它爪下的人不计其数。
  堪察加半岛接近北极,气候寒冷,一年大多时间里冰雪覆盖,当地居民大部分时间以狩猎为主。为了维持生计,他们要猎杀大量的皮毛动物,除了留下部分皮和肉供自己使用外,大部分运到外边出售或换些日常必需品。堪察加棕熊毛皮质地上乘,体大且出肉量高,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整张的熊皮在欧洲市场上也很爱青睐,因此当地猎人一直把棕熊当作首选猎物。
  在不知不觉中,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堪察加棕熊已经很少了,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20世纪初,人们已经很难寻觅到棕熊的踪迹时,才想到棕熊应该得到保护,可为时己晚。1920年后,没有人再发现过堪察加棕熊,也没有人知道最后一只堪察加棕熊是怎么死的。
  39宽脸长鼻袋狸1908年灭绝
  宽脸长鼻袋狸较其他长鼻袋狸细小,约长24厘米,而尾巴长18厘米,上身呈灰色,下身呈白色,体形像大家鼠。它们的耳朵细小及较圆,吻短,颊明显肥胖,原本广泛分布在南澳州半干燥的沿岸区域至西澳州海岸,最北可能至西北角。目前人类对于宽脸长鼻袋狸的习性差不多完全不明,但有一点肯定的是它们不会进入其近亲长鼻袋鼠及长脚袋鼠所栖息的森林。宽脸长鼻袋狸最初于1844年由约翰·古尔德所描述,发现时其数量已很稀少,在欧洲殖民者来到澳洲前就已经差不多灭绝了。
  40豚足袋狸1907年灭绝 豚足袋狸是一种细小及草食性的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内陆干旱及半干旱的平原。豚足袋狸在欧洲殖民到来前已经不怎么普遍,19世纪有科学纪录时就已经大幅减少,到了20世纪初时,它们就已经在西澳州灭绝了。它们灭绝的原因不明,鉴于当时狐狸及野兔并未到达西澳州,而野猫则有可能掠食它们,最有可能是因为失去栖息地而灭亡。   41东袋狸1940年灭绝
  世界上所有的有袋类动物全部生活在澳大利亚,东袋狸也不例外。东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州至维多利亚州,体长0.24~0.35米,尾巴短,只有0.06米左右,脸尖耳阔,眼睛小而圆,从头部看很像老鼠。它们后肢发达,与其他有袋类一样靠后肢跳跃前行。被人驯养的动物例如猫和狗对东袋狸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人们也造成了东袋狸栖息地的急速减少。
  42西袋狸1910年灭绝
  西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大沙、吉布森、维多利亚三大沙漠以西,脸尖耳阔,眼睛小而圆,从头部看很像老鼠。它们的毛色棕褐,在身体后半部有数量不等的白色条纹,从条纹上看很容易与其他袋狸进行区分。
  西袋狸曾经是澳大利亚数量最多的袋狸,但因为它们寻找食物时往往会毁坏农田和花园。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当作害兽而进行捕杀,人们不但用夹子捕杀它们,还在食物中伴进毒药投放到它们生活的地方,致使大量西袋狸被毒死。19世纪后期,人们大量砍伐雨林和垦荒种田同样给它们带来了厄运,致使西袋狸到20世纪后数量骤减,但人们的捕杀行动及破坏它们栖息地的行为并没有停止。在人类的干预下,西袋狸在1910年全部消失了。
  43巨兔袋狸1930年灭绝
  巨兔袋狸与其他有袋类动物一样生活在澳大利亚,它是袋狸科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0.4~0.6米,尾长0.23~0.3米。与其他袋狸一样,巨兔袋狸鼻子又尖又长,而它的耳朵却比其他袋狸长许多,很像兔子的耳朵,再加上它身躯粗壮,从远处看往往会错认成是一只兔子,巨兔袋狸的名字也因此得来。
  澳大利亚的食肉动物很少,只有袋狼、狼狸、野狗等几种,它们是巨兔袋狸的主要天敌,而这些天敌大多捕食一些老弱病残的巨兔袋狸,对巨兔袋狸的种群数量构不成威胁,相反却能更好地控制它的种群质量。造成巨兔袋狸最终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捕杀和破坏它们的栖息地。1930年,再也没有人发现过巨兔袋狸的踪迹。
  44袋狼1936年灭绝 袋狼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祖先可能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属于有袋类,和袋鼠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不成熟的幼仔,并且为夜行性。
  自1770年英国探险家科克到澳大利亚探险以来,移民们把袋狼当作敌人,认为其为“杀羊魔”,并且在政府的奖赏制度鼓励下进行大肆屠杀,使其近乎绝迹。当政府发现情况不妙,欲停止袋狼绝种趋势时,情况已无法挽救。实际上,袋狼并非是专门袭击羊群的野狼,他们一般情况下只袭击袋鼠,以免袋鼠泛滥成灾大量食用青草造成生态危机。1933年有人捕获一只袋狼,命名为班哲明,饲养在赫芭特动物园,1936年死亡,此后再没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45渡渡鸟1681年灭绝 渡渡鸟,或作嘟嘟鸟,又称毛里求斯渡渡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
  46塞舌尔绿鹦鹉1906年灭绝
  塞舌尔绿鹦鹉是一种曾生活在塞舌尔的鹦鹉,像亚历山大鹦鹉,但较为细小及没有红色颈圈。它们的灭绝可能是因农民及种植椰子的商户过度猎杀所导致。
  塞舌尔绿鹦鹉是马埃岛及锡卢埃特岛的特有种,并曾于普拉兰岛出现。它们于1867年的最早描述中就已变得很稀少。最后的标本采集于1881年,而最后捕获饲养的则是在1883年,最终于1906年灭绝。
  47圣多美腊嘴雀1900年灭绝 圣多美腊嘴雀嘴大而黄色,先端黑色;雄鸟头上、脸部、喉、翼和尾黑色而有蓝色光泽,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灰色,初级覆羽和外侧飞羽末端白色,下体灰褐色或沾黄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胁橙黄色;雌鸟全身大至为灰褐色,尾、翼色似雄鸟,初级飞羽末端白色部分范围较窄。
  48留尼汪椋鸟1837年灭绝
  留尼汪椋鸟是留尼汪的原住民,生活在潮湿的沼泽森林及海岸山区树林中,主要吃昆虫、农作物及水果。
  留尼汪椋鸟的减少可以在19世纪自然学家的信中可以见到。它们灭绝的原因是大家鼠的入侵,而引入家八哥来对付蝗虫亦令它们大量减少。由于它们吃咖啡果及肉质鲜美,故亦被人类所猎杀。自1848年起,森林的破坏造成其栖息地的减少。最后的留尼汪椋鸟于1837年被猎杀。有人指1868年曾看见它们的踪迹,但却不能被证实。
  49粉头鸭(红鸭)1935年灭绝
  粉头鸭是一种大型的潜水鸭,非常罕有,最后一次于1935年被观察到,1960年代有几次未证实的报告。1988年,有人指在雅鲁藏布江发现粉头鸭的踪迹,但却不足以将它们从灭绝的行列上除名。以往亦有报告指在迈立开江及亲敦江发现粉头鸭,但却未被证实。另外,在胡冈谷的研究指粉头鸭仍然生存在克钦邦,但在克甘马因附近却找不到它们。由此推测此物种已功能性灭绝。
  粉头鸭的消失可能是因栖息地的破坏。清除森林和湿地农业土地转化摧毁了大部分的栖息地。其栖息地经常有猎人出没,粉头鸭常被捕猎为观赏鸟,最近的标本是于1935年被猎杀的,并存放于印度南部金奈的博物馆内。
  50冠麻鸭1964年灭绝
  冠麻鸭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是鸭科的鸟类,喜成群,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塘、盐池、河口沼泽和草原等地带。常在海岸、盐湖边的沙丘或石壁间营巢,偶尔也利用天然洞穴或兔子的废穴,食性很杂,食物中包括咸水、淡水中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各种昆虫、牡蛎、软体动物、海螺、贝类、蜗牛等,也吃小鱼、水蛙及植物的叶子和种子、苔藓等。
  迄今为止全世界仅保存有三个标本,其中一个雌性标本保存在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博物馆,另外两个为一雌一雄,保存在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它不仅标本少,人们在自然界中见到的机会也少,总是来无影,去无踪,忽而几十年间消声匿迹,杳无踪影,人们都以为它绝灭了,忽而又突然间出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有的鸟类学家认为,它是一种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类。   冠麻鸭从未曾大量的出现,估计它们只有在史前广泛分布。人类只曾数次见到它们,即于1916年在韩国釜山射杀了一只雌鸟;于1943年在近忠清北道可能见到它们,引起了一阵它们仍然生存的希望;于1964年在近海参崴的里姆斯基一科尔萨科夫亦见到3只冠麻鸭。
  51旅鸽1914年灭绝
  旅鸽,顾名思义,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又称漂泊鸠,为近代绝灭鸟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
  由于土地开垦,森林破坏,人和家畜大量捕杀食用其肉,甚至用作肥料,到19世纪末,已减少到很难见到旅鸽。当人类采取保护措施时已太迟,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杀死。1914年,最后一只人工饲养下的旅鸽——玛莎老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至此,旅鸽在几十年内,由几十亿只到完全灭绝。
  52凤头卡拉鹰1900年灭绝
  凤头卡拉鹰产于拉丁美洲,体型比隼略大,腿长而擅长奔跑,以腐肉为食,常与美洲鹫争食,有时候也自己捕食猎物并袭击其他鸟类的巢穴。凤头卡拉鹰广布于世界各地,飞翔技术高超,常常在空中捕食,捕猎技术高超,常被人们饲养用于狩猎,因而导致其数量下降及至灭绝。
  53佛罗里达彩鹫1800年灭绝
  探险家威廉·巴特兰于1770年前往科罗拉多州时曾提及一种佛罗里达彩鹫。很多学者曾尝试证实佛罗里达彩鹫的存在,并指它们可能因环境变化而灭绝。巴特兰看见佛罗里达彩鹫的地方,就是后来发现墨西哥鹰的地方。虽然原有笔记没有清楚纪录佛罗里达彩鹫的外观,但其描述却很像卡拉卡拉鹰。根据巴特兰的纪录,佛罗里达彩鹫的行为与卡拉卡拉鹰很相似,例如它们会去山火的地方吃昆虫及箱龟的尸体。
  54卡罗莱纳鹦鹉1904年灭绝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是美国东部唯一的本土鹦鹉品种。此鹦鹉被发现于俄亥俄谷至墨西哥湾一带,一般居住于河流或沼泽旁的柏树及槭树上。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绝种是由于几个因素:农业发展夺去了大片森林,亦夺去了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栖息地;其彩色的羽毛被用作装饰帽子;亦有人饲养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作宠物;被迫与引入的蜜蜂竞争。虽然人工繁殖此雀鸟非常容易,但已驯养的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却没有被大量繁殖。随着农地扩张,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开始习惯食用谷物、水果等农作物,农民视之为害鸟,纷纷把它们射杀,尽管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可以控制具侵略性及毒性的苍耳植物。
  导致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绝种最致命的原因是其群居的习性。当一个地区内的同类数目减少,它们很快就会飞回来补充,换言之,农民不断地射杀,它们却继续聚居。它们甚至会在受伤或死去的同伴旁聚集,造成更多的鹦鹉被射杀。在重重的因素打击下,绝大部分的卡罗莱纳长尾鹦鹉于20世纪初消失。最后一只野生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尸体于1904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欧基求碧湖被鸟类学家法兰克切伯曼发现。
  55三色麦鸟1864年灭绝
  三色麦鸟,即古巴红鹦鹉,是一种金刚鹦鹉。1800年之前,它们在古巴还很常见。至19世纪初期,该地人口急遽增加,并开始大量砍伐树林。虽然它们的肉质并不可口,但也被人们捕猎来作为食物。又由于它们绚烂美丽,不少人热衷于捕捉它们的雏鸟作为宠物,并因此而大肆破坏它们的鸟巢。
  饶是如此,直至1849年前,它们仍能保持一定的数量,但后来却因为人类的过度放纵,致使其数量急遽减少,终至灭绝。1864年,在以扎巴特市附近,最后一只古巴红鹦鹉被射杀,并制成标本。此物种宣告灭绝。
  56夏威夷绿雀1900年灭绝
  夏威夷绿雀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在1900年灭绝。
  57鬓吸蜜鸟1850年代灭绝
  鬓吸蜜鸟是夏威夷的吸蜜鸟,体型较大,喙长而稍微弯曲。鬓吸蜜鸟与其他吸蜜鸟的分别是它们的面上有一条黑色阔带,头及胸上有像鬃毛的羽毛。
  鬓吸蜜鸟的羽毛并不会放在装饰品上,亦没有在诗歌或传说中提及它们。其在欧洲人发现夏威夷前就已经开始减少,甚至夏威夷原住民也似乎并不认识它们。它们灭绝的原因并不清楚。目前只有四个标本存放在博物馆内,都是在夏威夷发现的,在其他的岛屿上也有发现它们的化石。
  58短嘴导颚雀1890年灭绝 短嘴导颚雀又名短镰嘴雀,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密林中。雄性短嘴导颚雀的上身及头部呈黄色,下身较沉色及呈绿色。雌鸟整体呈较深色,下身大部份都呈白色,面部、眼睛及喙都呈黑色。
  短嘴导颚雀最后于1998年在考艾岛及茂宜岛见到,后来的观察报告却未得到证实。美国渔业暨野生物管理局结论短嘴导颚雀已经灭绝,但国际鸟盟指存有一些疑问,故保持其极危的状况。它们的衰落与失去栖息地、入侵的掠食者及带病的蚊等有关。
  59白臀蜜鸟1925年灭绝
  夏威夷产的管舌鸟科鸣禽,常见于较大的岛屿,吸蜜为生,尤喜麻六甲蒲桃花蜜,体长约13厘米,红色,翅和尾暗色,臀部白色,喙短,稍曲。主要生活在山林中。在1925年灭绝。
  60夏威夷暗鸫具体灭绝时间不详
  夏威夷暗鸫是一种细小及深色的鸟类,原住于夏威夷的考艾岛,主要吃水果和昆虫;雄鸟及雌鸟外观相似,上身呈深褐色,下身呈灰色,双脚黑色,在峡谷密林中出没,是夏成夷考爱岛暗鸫及褐背孤鸫的近亲;很多时候会不动地停留在下木上。
  1800年代末,它们是考艾岛最普遍的鸟类,差不多在整个岛上都可以看到它们。不过清除林地及蚊带来了残疟原虫而令它们大量减少。另外入侵的动物,如野生的猪及大家鼠,以及鸟类之间的竞争也是令它们灭绝的原因。
  61新英格兰黑琴鸡1932年灭绝
  新英格兰黑琴鸡,又名新英格兰草原松鸡、北美松鸡或石南鸡,是大草原榛鸡的一个亚种,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主要分布在新英格兰海岸,由新罕布殊尔州南部至维吉尼亚州北部,史前北至科罗拉多州;栖息在石楠丛林之内。新英格兰黑琴鸡在殖民地时期数量很丰富,但被大量猎杀为食物。   新英格兰黑琴鸡由于过度被猎杀,其数量减少得很快。可能早至1840年代,它们就已经在大陆上被根绝。在麻萨诸塞州对出的玛莎葡萄园岛曾余下300只,但到了1890年就因野猫的猎杀及煮食而下降至120~200只。直至18世纪末,就只余下70只左右。
  为保护新英格兰黑琴鸡,以往就曾禁止猎杀及成立保育区,其数量亦上升至2000只。到了1910年代中期,观察它们求偶已成为旅游项目。但于1916年繁殖期发生的一场大火,加上严冬、大量的苍鹰流入、近亲繁殖、过多的雄鸡及黑头病的传播,都令它们的数量大幅下降。1928年就只余下一只雄鸡,亦于1932年死亡。
  62拉布拉多鸭1878年灭绝
  拉布拉多鸭生活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这里是加拿大大陆的东北部,包括了魁北克省北部的巨大半岛和纽芬兰。拉布拉多北为哈德孙海峡,东濒大西洋,西接哈得孙湾,南以伊斯特梅恩河和圣劳伦斯湾为界,是受过冰川侵蚀的岩石高原。这里湖泊极多,海岸犬牙交错,时常遭受到拉布拉多寒流的冲击。所以,拉布拉多鸭每到冬季就向南飞,到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平原最大的海湾——切萨皮克湾过冬。据此估计,拉布拉多鸭可能是一种候鸟。
  成年雄性拉布拉多鸭的头部呈白色,头顶上有一道黑色的羽毛,脖颈处也有一条环状的黑色羽毛,前胸和翅膀呈白色,背部、腿部都是黑色。黑色的鸭嘴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成年雌性拉布拉多鸭与雄性鸭在颜色特征上的差异较大,它的下颚和脖颈处是白色的,前胸灰白色,其他部位以灰褐色为主。
  遗憾的是,有关拉布拉多鸭的生活环境、繁殖、栖息、习性和其他生物学上的特征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人们最后一次看到拉布拉多鸭是在1878年,在美国纽约州南部的埃尔迈拉市。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它们的身影。
  63牙买加夜鹰1859年灭绝
  牙买加夜鹰,又名小帕拉夜鹰,是牙买加特有的一种夜鹰。牙买加夜鹰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森林及丛林,由于掠食者的入侵,于1859年灭绝。
  64新西兰鸫1963年灭绝
  新西兰鸫鸫的体型中等,主要呈橄榄褐色,翼上及尾巴呈红褐色,胸部有斑点。它们是新西兰其中一种悦耳的鸣禽,杂食性,相对地不怕人类。
  新西兰鸫鸫在新西兰南岛曾经很普遍,直至1863年它们开始衰落。到了1880年代,数量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猫及大家鼠的掠食,并受到栖息地破坏的影响。1888年它们在新西兰已很稀有,1905年已接近灭绝。新西兰鸫鹟的斯蒂芬岛亚种亦于1897年灭绝,同样是受到野猫的掠食所致。最后的标本是于1897年采集的,到了1898年就已没有再见到它们。现时只有12个标本,分别存放在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利物浦世界博物馆、多伦多的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匹兹堡的卡内基博物馆及不来梅的海外博物馆。
  65笑鹗1990年代灭绝
  笑鹗属于鹗形目鸱鹗科,体长35.5~40厘米,翼展26.4厘米,分布在新西兰,因叫声像人类的笑声而得名;营巢于地面上,结果沦为猫、鼠和鼬的捕获物;体羽呈淡褐色;吃啮齿类、蜥蜴和昆虫。1880年以后数量锐减,最后一只标本采集于1914年,1960年曾发现过笑鹗蛋的碎片。最后一次让人看到的时间是在1990年代初期。
  66乐园鹦鹉1927年灭绝
  乐园鹦鹉,也叫天堂长尾鹦鹉,是一种色彩丰富及中等身形的鹦鹉,生活于昆士兰及新南威尔士边界草原。虽然它们的分布地有限,但数量也算丰富,最后发现它们是在1927年。
  天堂长尾鹦鹉的数量突然骤减的原因仍然不明,可能性包括了过份放牧、土地破坏、狩猎及被入侵物种掠食。19世纪末,它们已变得很稀少,曾相信于1915年灭绝,最后于1927年的搜索中另外发现了一些乐园鹦鹉。
  67卡卡啄羊鹦鹉1851年灭绝
  卡卡鹦鹉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卡卡鹦鹉是啄羊鹦鹉的表亲,它们的外表和啄羊鹦鹉非常相似,有着弯曲的鸟喙和暗淡的羽色,由于它们体型硕大,动作并不灵活,加上对人类戒心不强,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毛利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该物种濒临绝灭的主要原因。
  19世纪初,欧洲移民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卡卡啄羊鹦鹉宁静的生活,短短几十年间,一半以上的森林被砍伐,大批的卡卡啄羊鹦鹉因饥寒交迫而丧生。剩下来的卡卡啄羊鹦鹉因食物短缺不得不去偷食庄稼地中的粮食并袭击幼羊,于是移民把猎枪对准了它们,人们还把毒药放在羊肉上投给它们,一次就能毒死几百只卡卡啄羊鹦鹉。到了19世纪40年代末,人们已难寻其踪了。
  68呆秧鸡1840年灭绝
  呆秧鸡体羽棕色,有斑纹,腹深。脸颊下部白色,有一道白眉纹从嘴角绕眼睛上方延续至脖颈,灰腿;前额羽毛较硬,嘴长直而侧扁稍弯曲,嘴长等于或长于跗跖;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初级飞羽上有斑纹;趾细长,趾间无蹼。上体褐色有黑色条纹,面部和下体前部为灰色或灰蓝色;雌雄羽色相似。
  69查塔姆蕨莺1895年灭绝
  查塔姆蕨莺长约18厘米,翼长5.9~6.7厘米,下身没有斑点,胸部呈栗褐色,背部呈深红褐色,吃昆虫,是皮特岛及芒哲雷特有及已灭绝的鸟类。它们的近亲有蕨莺,一些学者认为它们是蕨莺的亚种,但现时一般都认为是独立的物种。虽然大部分学者都将查塔姆蕨莺分类在自己的属中,但另一些学者则将它们分类在大尾莺属中。
  查塔姆蕨莺最先于1868年由新西兰自然学家在芒哲雷发现,他用石头打死了一只查塔姆蕨莺,于1871年的描述中提及它们在芒哲雷很普遍,而在皮特岛的数量则下降了。它们灭绝主要是因烧林、山羊及兔过度的吃草、及被大家鼠及猫所掠食所致。最后的标本是于1895年射杀并成为罗思柴尔德的标本,它们最终于1900年前灭绝。
  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及基督城、美国的剑桥、芝加哥、纽约市及匹兹堡、德国的柏林、英国的伦敦及利物浦、法国的巴黎及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等地的博物馆内存放着查塔姆蕨莺的标本。   70新西兰丛异鹩1894年灭绝 新西兰丛异鹩于19世纪末时仍广泛分布于新西兰,但当鼬科及大家鼠等掠食者入侵后情况就不同了。最后的丛异鹩生活在现在乌雷威拉国家公园的地方,但讽刺的是公园成立之时正是它们灭绝之时。新西兰丛异鹩的南岛亚种于1966年及1968年分别在阿瑟通道及纳尔逊湖国家公园被观察到。另外亦有一些在菲奥德兰未确认的观察报告。
  71新不列颠紫水鸡1834年灭绝 新不列颠紫水鸡是澳大利亚豪勋爵岛特有的一种秧鸡,像紫水鸡,但身体较短。它们在1834年前曾生活在新西兰南部岛屿的部分地区。由于新不列颠紫水鸡生活的岛屿交通不便,所以直到18世纪末一直很少有人到这里来开发耕地,紫水鸡就这样在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生活。1804年,英国移民的到来,给岛屿上的紫水鸡和其他水鸟带来了灭顶之灾。1834年,新不列颠紫水鸡灭绝。
  72新西兰鹌鹑1875年左右灭绝
  新西兰鹌鹑是雉科鹑属的鸟类,翅较长而尖,雌雄通常在羽色上略有不同;通常喜欢在乡野问藏身,当受到惊扰时,便会使劲地扇动翅膀飞起来,等找到合适的地方落下后便急急地躲藏起来;主要以昆虫、种子和一些草为生。由于遭遇第一批欧洲殖民者过度的狩猎和普遍的烧荒,新西兰鹌鹑在1875年左右灭绝。
  第一批欧洲殖民者在新西兰享受到了瞄准猎物枪杀新西兰鹌鹑的乐趣。有记录记载,1848年,莫勒先生和里士满上校两人在一天的时间里总共捕杀到43只新西兰鹌鹑,当年他们的狩猎场,就是现在纳尔逊市。现在,人们已经知道过度的狩猎和普遍的烧荒,是导致新西兰鹌鹑在一两年时间里突然衰亡的根本原因,尽管后来为了保护它们,政府制定了政策,划出了大片的保护区,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不论他们多么努力,新西兰鹌鹑仍然在1875年左右灭绝了。
  73黄嘴秋沙鸭1902年灭绝
  黄嘴秋沙鸭曾广泛分布于奥克兰岛,这里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地带到处都能见到它们无忧无虑的身影。黄嘴秋沙鸭与普通鸭子属于同鸭科,体形也很像鸭子,但它的嘴部构造却和普通鸭有很大不同,其前端弯曲成钩状,两边还各有一排角质细齿,鼻孔在嘴中部。雄性黄嘴秋沙鸭比绿头鸭稍小,羽毛色彩斑斓,并带有黑色羽冠,在阳光照耀下全身羽毛闪闪发光,甚是好看。雌性大部分羽毛为灰褐色,与雄性相比,要逊色许多。
  黄嘴秋沙鸭一般为一夫一妻,每年3月末,它们会成对在水中追逐、嬉戏,彼此“倾吐爱情”,或到草丛茂密处“谈情说爱”,生儿育女。有时为了争夺配偶,雄性之间也常常发生激烈的争偶斗争。黄嘴秋沙鸭可谓是优秀的“潜水运动员”,有高超的潜水本领,它们不断地跃出水面,潜入水底,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就会被打捞上来。得到食物后,还要彼此炫耀一番,然后各自吞到肚里。 直到19世纪初,新西兰奥克兰岛还到处都有黄嘴秋沙鸭无忧无虑的身影。岛上毛利族居民在一般情况下从不捕杀黄嘴秋沙鸭,认为它和许多其它鸟类都是神灵赐予他们的朋友。可是随着欧洲人的到来,黄嘴秋沙鸭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它们的厄运跟着来了。
  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黄嘴秋沙鸭更经受不起大量的捕杀,因而越来越少。黄嘴秋沙鸭最后被发现是在1902年1月,当人们想到应及早对这种美丽的动物进行保护,却为时以晚。1902年黄嘴秋沙鸭灭绝。
  74兼嘴垂耳鸦1907年灭绝
  兼嘴垂耳鸦,又名北岛垂耳鸦,是一种产于新西兰的特有鸟。人类最后一次观察到此鸟,是1907年12月28日著名的鸟类研究学者博物学家史密斯观察到的3只兼嘴垂耳鸦。其灭绝的准确原因仍不十分明晰,但很可能是由于栖息地的减少伴随人类的捕杀和种群的疾病。在兼嘴垂耳鸦灭绝之前,已经有西方学家对其进行过少量的研究。 新西兰当地土著毛利人的首领喜欢佩戴垂耳鸦带有白边的黑色尾翎,用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毛利人也将其视为宝贵的财富。在殖民者进入后,这种羽毛后来成为新西兰白人女性象征社会地位的饰物。因此,垂耳鸦长期受到捕捉。兼嘴垂耳鸦的逃生能力较差,只要模仿它们的叫声,将它们吸引至附近,便很容易将其捕获。1888年,一只由11名当地毛利人组成的队伍,曾在玛纳瓦图峡谷和阿基修之间的森林中获得了646张垂耳鸦的外皮。
  1892年2月,当地政府下令禁止逮捕垂耳鸦,但是禁令的执行并不认真,大量的垂耳鸦仍继续遭到捕杀。1901年,英国当时的约克公爵,即后来的乔治五世到访新西兰,在他戴过一件兼嘴垂耳鸦尾翎做成的帽子之后,一时间,整个社会狂热地推崇兼嘴垂耳鸦的羽毛,甚至一根羽毛曾达到1英镑的价格。当时的新西兰总督兰夫利伯爵五世曾尝试针对兼嘴垂耳鸦进行更严格的法律保护,但还没有具体实施,兼嘴垂耳鸦便已经灭绝了。最后一次可信的发现发生在1907年12月28日。
  75查塔姆吸蜜鸟1906年灭绝
  查塔姆吸蜜鸟是新西兰特有的吸蜜鸟,于1906年灭绝。76所罗门冕鸽1910年灭绝
  所罗门冕鸽是世界上最显著的鸽之一,长约30厘米,大小如鸡;头上有深蓝色的冠,前额及面部呈黑色,头部其他部分散布一些红色的羽毛;翕及胸部呈深蓝色,背部下方呈褐色;双翼及臀部呈橄榄褐色,尾巴呈深褐色及带有紫色;腹部呈栗褐色;喙的上面呈黑色,下面呈红色;双脚呈紫红色;雄性与雌性之间是否有分别则不明。 所罗门冕鸽由Albert Stewart Meek于1904年发现,他当时射杀了六只所罗门冕鸽,并交予位于特灵的沃尔特·罗思柴尔德动物学博物馆。另外还采集了一只所罗门冕鸽的蛋。
  罗思柴尔德将五个所罗门冕鸽的毛皮售予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估计它们是被人类猎杀及被猫与狗掠食而灭绝。
  77小笠原杂色林鸽1900年灭绝 小笠原杂色林鸽,又名小笠原林鸽,是日本小笠原群岛中媒岛及父岛上特有的鸽。它们只有四个标本,是由1827年至1889年间采集的。它们因19世纪伐林、被猎杀及被入侵的大家鼠及猫掠食而灭绝。
  78大海雀1844年灭绝
  大海雀是一种不大会飞的水鸟,曾广泛生活在大西洋的各个岛屿上。虽然是水鸟,但其外观与企鹅很像,体型粗壮,腹部呈白色,头到背呈黑色。在水中的游动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双翼已经退化,只能在水面上低低滑翔,不能够飞行,在陆地上的行动也比较缓慢。大海雀的繁殖能力极低,每次只产一枚卵,而且不做窝,仅产在露天的地面上。曾成群地繁殖于北大西洋沿岸的岩石岛屿,向南远到佛罗里达、西班牙和意大利,均曾发现其化石遗体。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已于1844年灭绝。   79白令鸬鹚1850年灭绝
  白令鸬,又名白令鸬鹚或眼镜鸬鹚,分布在白令岛及科曼多尔群岛。白令鸬最初由乔治·斯特拉于1741年在维他斯·白令的第二次堪察加半岛探索中发现。他形容白令鸬是一种体型大及丑陋的鸟类,而且差不多不懂得飞行,不过实际上是很少飞行而非体质上的不能。白令鸬重12~14磅,一只足以供三人食用。虽然鸬鹚出名不可口,但斯特拉却指白令鸬很可口,尤其是以当地原住民的烹饪方法。除了知道白令鸬是吃鱼类外,差不多没有其他的资料。随着探索者不断来捕猎白令鸬作食物及取其羽毛后,它们的数量大幅的下降。最后发现白令鸬是于1850年的白令岛的西北端。
  80博宁岛夜鹭1879年灭绝
  博宁岛夜鹭只在小笠原群岛的父岛及媒岛上发现,它们栖息在海滩及沼泽,并在矮树上筑巢。博宁岛夜鹭在被发现后的50年内就已经灭绝。最后发现的标本是于1889年在媒岛上采集的。现时共有6个标本,分别存放在伦敦、不来梅及圣彼得堡。它们灭绝的原因是受到大家鼠和野猫的掠食及为制作女帽而被射杀所致。
  81威克岛秧鸡1945年灭绝
  威克岛秧鸡分布于夏威夷和日本之间的一个小岛威克岛,与世隔绝。威克岛秧鸡在这里一直生存的很好。由于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很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军队占领了这里。随着战局的转变,守在这里的日本兵开始出现饥荒,结果秧鸡就成了牺牲品,到日本占领结束的时候,岛上已经没有秧鸡了。
  82斑翅秧鸡1965年灭绝
  斑翅秧鸡是斐济特有的一种秧鸡,不能飞,喜欢生活在森林或沼泽。由于岛内有獴科及猫的入侵而令它们灭绝。最早于19世纪发现,一些标本存放在波士顿、伦敦及纽约,标本最后于1890年在维提岛采集。
  83塔希提秧鸡1900年灭绝
  根据现存的图片和标本,这种已灭绝的秧鸡具有美丽的外表,黑色的背羽和翅膀上有精美的白色斑纹,白腹,红色的腿和喙;一条醒目的白眉,在后颈上有一块红色的斑羽;趾细长,趾间无蹼;上体褐色有黑色条纹,面部和下体前部为灰色或灰蓝色;雌雄羽色相似。它们曾于法属玻里尼西亚的社会群岛的大溪地出没,在1773年詹姆斯·库克的第二次旅程中就捕获了一只,不过这个标本的去向不明。
  84笠原腊嘴雀1828年左右灭绝
  笠原腊嘴雀一般不怎么害羞,但很多时候只是单独或成双的出入。由于它们不怎么飞行,故它们主要是在地上吃果实及芽,而很少会飞到树上采食。笠原腊嘴雀只分布在小笠原群岛的父岛,虽然有指在母岛发现它们,但差不多肯定是错误的,另外亦有指在兄岛及弟岛。直至目前只有几个标本被采集。
  笠原腊嘴雀由Frederick William Beechey于太平洋旅程发现,并于1827年在父岛采集到两个标本。翌年亦发现了几个标本,但却只纪录在小笠原群岛发现。1854年,当约翰·罗杰斯等人的研究船队集合在父岛时,史蒂波生未有发现笠原腊嘴雀。他只发现了一些于1828年已存在的大家鼠、野生山羊、绵羊、狗、猫及猪等。笠原腊嘴雀可能于1830年因栖息地消失及被入侵物种掠食而灭绝。
  85马斯卡林瓣蹼鸡1863年灭绝
  马斯卡林瓣蹼鹬是一种大型鸟类,只有有限的飞行能力。故在受到威胁时,它们很多时都会潜水来逃走而多于飞行。它们能够轻松的横渡群岛。
  虽然马斯卡林瓣蹼鹬的味道不佳,但于1667年,就已经有人指它们在留尼旺被过度猎杀。在毛里裘斯,于1693年的纪录中就指它们已经很稀少。除了猎杀外,因殖民而令栖息地减少亦是它们灭绝的原因。
  86罗岛蓝鸠1690年灭绝
  罗岛蓝鸠分布在马斯克林群岛的罗德里格斯岛上,是一种温驯的鸟类,并且喜欢吃瓜的种子。
  罗岛蓝鸠一般被分类在Alectroenas属中,但这个分类却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它们胸骨的形状与其他鸽不同,故有可能是属于一个未被描述的属。它们的胸骨最像Gallicolumba或是皇鸠属胸骨的缩小版。若这种相似性并非源自趋同演化,根据渡渡鸟及罗德里格斯渡渡鸟的演化关系,罗岛蓝鸠可能是古代孤鸽科的近亲。这并不表示罗岛蓝鸠就是Gallicolumba或皇鸠属的近亲,而可能是独立地从几百万年前灭绝的印亚分支演化而来。
  后来发现的两个罗岛蓝鸠跗骨,但却有可能属于Streptopelia duboisi。这种鸟并未曾有任何描述,最有可能是它们分布在海岛上,后来被大家鼠所杀害而于1690年灭绝。
  87腐尸鹦鹉1731年灭绝
  腐尸鹦鹉,又名罗德里格斯鹦鹉,曾在马斯克林群岛的罗德里格斯上出现,目前只有一些骨头亚化石及两份描述提及。它们一般呈绿色,头及喙大,尾巴很长,比鸽明显的大。目前发现的亚化石有部分的头颅骨,证明了它们的喙适应了咬开坚硬的种子。它们主要生活在罗德里格斯岛以南的海岛上,吃有强烈柑橘气味植物的种子及果实,喝水时则会回到主岛上。腐尸鹦鹉的学名意思是“罗德里格斯岛上的鹦鹉尸体”,于17世纪末因大家鼠的入侵而走向灭绝。
  88库赛埃岛辉椋鸟1828年灭绝
  库赛埃岛辉椋鸟是太平洋西南部加罗林群岛的科斯雷上的特有种,长约20~25.4厘米,像乌鸦,呈黑色,喙长而且弯,与尾巴一样长。库赛埃岛辉椋鸟只有五个标本,三个毛皮标本存放在圣彼得堡及莱顿的博物馆内。它们的灭绝可能是因大家鼠的缘故。
  89太平洋管舌鸟
  太平洋管舌鸟呈黑色并带有黄色色调,嘴长而下弯,适于取食花蜜。在过去,当地贵族为猎取羽毛而残杀这种鸟,但直至美国人破坏它们栖息的山林之前仍大量存在。
  夏威夷太平洋管舌鸟和黑太平洋管舌鸟灭绝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在夏威夷被美国吞并之前,夏威夷卡米哈王朝的贵族们喜欢用太平洋管舌鸟的羽毛当饰物。为了满足他们需求,太平洋管舌鸟被大量捕杀。其二,1898年夏威夷被美国吞并之后,拓荒者蜂拥而至,大肆掠夺资源,当地的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太平洋管舌鸟的栖息地被侵占。第二个原因是导致太平洋管舌鸟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住宅建设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时期, 小户型的建筑建造在当前广受人们青睐的形势下,一定要逐步地实现在设计方面的完善,推动其自身真正地实现在市场中与大中型建筑的有效竞争,积极地为帮助国家减轻年轻人的住房压力提供助益。本文便是从建筑定位、设计缺陷、设计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小户型的建筑设计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 小户型建筑 设计缺陷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 2
期刊
[摘要] 岩溶地区由于存在崩塌、冲蚀等地质特征,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安全。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包括石芽、溶洞等,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一般采用的技术包括了冲孔灌桩、人工灌桩和钻孔灌桩等。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浆、掉钻等故障,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排除。本文就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常见故障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字] 岩溶 桩基施工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江门海关业务技术大楼基坑工程实例,对基坑支护技术要点及施工对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字] 基坑工程 支护技术 要点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03-2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坑支护技术在近年來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基坑支护形式也逐渐增多。实际施工中,基坑支护方式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得各项绿色生产技术应运而生。其中,科技的创新和进步使得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也逐渐趋于绿色化。本文分别从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字] 煤矿开采 绿色技术 工艺 前景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
期刊
[摘要] 多年来,铁路光纤接入网因为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尽管计算机宽带业务等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铜缆接入固有的高损耗、宽带窄的缺点限制了这些新业务的发展。笔者结合成渝铁路光纤接入网在组网中的特点对此类工程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跟踪调研,提出铁路接入网建设和铁路通信发展的建议。  [关键字] 铁路光纤接入网 拓扑结构 复用技术 成渝铁路  [中图分类号]TU96+8 [文献码]C [文
期刊
[摘要] 根据本矿区地表移动参数值,预计工作面开采影响地面塌陷范围,在保障地面重要构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的留设保护煤柱,充分开采煤炭资源,实现矿井生产效益最大化。  [关键字] 地表移动 保护煤柱 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码]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87-1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遇到在已布置完毕且已生产的工作面中留设煤柱的问题,为多采出煤炭,保
期刊
[摘要] 多孔和湿陷是湿陷性黄土的基本特征,在地铁地基施工中,采用常规施工方法难以控制地基的沉降指标,给正常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在地铁地基工程当中使用DDC桩,可解决地基工程沉降和应力控制问题。本文将以某地铁地基施工为例,在结合已有DDC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DDC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找出具体的应用方法。  [关键字]DDC桩 湿陷性黄土 地铁地基  [中图分类号]TU4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现状消防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作了一些分析。  [关键字]建筑施工现场 消防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码]B[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48-2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着很多消防隐患,火灾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
期刊
[摘要]隧道工程的施工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和施工中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对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做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字]隧道施工 影响因素 监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码]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58  随着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已经越来越多地在道路建设中应用。隧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耗能成为当前国内各项耗能的重点,尤其是建筑设计过程中若依然沿袭着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标准,则建筑能耗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桎梏。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为我国节能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字] 建筑工程 建筑设计 节能建筑設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码] B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