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游戏教学法的实效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应用甚广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在应用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二、游戏教学法的实效性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数学思维等都处于刚开发阶段,而游戏教学法因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成为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第一,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初入学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具有挑战性。虽然有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其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的教学加大了难度。同时,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而游戏教学法可以将数学知识变得鲜活、形式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低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他们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并且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应接不暇。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游戏更感兴趣,在游戏中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游戏教学法有自身的很大优势,但在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为了游戏而游戏,将游戏教学法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获得知识的提升,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我们应积极思考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把游戏和数学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
  (一)依据教材丰富游戏形式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無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紧紧围绕教材进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课堂小游戏,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玩游戏提升课堂体验。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的分与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猜拳游戏”,这也是他们经常玩的一个小游戏。传统的猜拳游戏一般出剪刀石头布,教师可以将数字接入这一游戏,如教师说出“8”,用手表示出“3”,学生则需通过计算用手表示出“5”。这种形式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多次训练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同样地,教师还可以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换成“拍一拍”游戏。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备课中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对于适合进行游戏教学法的知识点应深挖,拓展、创新更多的游戏形式,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课堂游戏教学法的效果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通病:为了游戏而游戏,让游戏变成了学生在课堂中休息的一种手段,或者成了公开展示课上的一种“作秀”手段,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让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利用游戏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玩得开心,更要关注游戏教学法的实际效果。比如在教学认识几何形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辅之以“搭积木”小游戏,鼓励学生找到各种几何体,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找到的几何体进行搭建,用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实物如房子、桌子、凳子等。游戏完成后,要将各小组搭建成的实物进行班内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辨一辨——辨认出自己运用了哪些几何体,数一数——数出同样的几何体有几个,说一说——说出自己是怎么拼出这一实物的。游戏在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玩,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小学生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发散性思维,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一定要用教师指定的方法去做题,而应该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造。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可以在利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在低年级的数学测试中,应用题是一种考查方式,通常将数字放入不同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情境的分析和对数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同样也可以将这一题型进行改良,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如“剪纸小游戏”,使学生化身为小裁缝,“每天从十米的布料上剪下两米的布料,那么在多少天后你就能剪下最后的一段布料呢?”通过剪彩纸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虽然游戏的过程较长,但教师要注意询问学生:“你有哪些解题方式呢?有没有更快速的解决方式呢?”通过语言引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
  游戏是一种适合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堂中不仅担任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融入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围绕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行为及评价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例,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愿,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引发学生主动交流的欲望,在合作中共同成长;重视实践操作中的生成,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三个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引导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有效评价激发学生主动
期刊
小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较多的课堂组织形式。它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内学生的合作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也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例如,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教学中,教师出示三个大小、形状不同的瓶子,问学生:你认为哪个多,为什么?谁有办
期刊
数学建模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统摄性、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多种具有“模型”功能的载体,帮助学生培养缜密的数理思维,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思维支撑。本学期,抓住学校开展“三关注、四环节”观摩活动的契机,我执教了北师大版四年级《平均数》一课的教学。我奋力前行在探索“数学建模”教学的大道上。在教学设计和操作环节,我多层次多维度渗透“建模”思想,多元化尝
期刊
信息技术课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独立思考并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驱动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和作用,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开其求知欲,活跃其思维。  一、问题单刀直入,引起学生学习思考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善问,学生善学;问之得法,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推进正在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状态,小学教育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为了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思考,学会巧用新教育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视角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同。  一、引入
期刊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看,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做好对创新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教师的青睐。然而,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想要保证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设计之外,还要加强自身与学生的互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多媒体技术在课前师生交流中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课前交流是重要教学
期刊
2019年年末,一个打破传统线下教育的教育新模式——线上教育迅速发展起来。教师通过线上教育能够及时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解决了疫情期间无法進行面对面授课的问题。线上教育带给我们诸多好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为线上教育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需要教师调整线上教学方法以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该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利用优点,推陈出新  传统教学忽略
期刊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为了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数学启蒙, 提升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就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由此得以广泛应用,并得到学生的喜爱。然而,对缺乏自控力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因为过于关注具有趣味性的信息技术而跑偏,这会给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将其科学地融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原理和规律来源于生活并被高效率地应用于生活。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努力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并积极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都愿意将抽象的知识逐渐变得更加直观。信息技术手段逐渐成为新颖的教学辅助方式,在现代信息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现代义务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学科的严密逻辑
期刊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已成为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抓手。从教育创新角度来看,很多新型教育模式得以推广运用,其中最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方法就是信息技术。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在内容上更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更新颖,而且其能够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兴趣,这对于他们的认知启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支持作用,做好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