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剂去除机采棉下部果枝、叶枝的比较试验

来源 :中国棉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moo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高效去除机采棉下部果枝、叶枝的方式,在中高密度(7.5万株·hm-2)和不同时期(4~6个果枝、7~10个果枝、11~14个果枝)下,以免去除(D4)为空白对照,研究3种化学制剂去除[草铵膦1 g·L-1(D1)、尿素280 g·L-1(D2)、碳酸氢铵200 g·L-1(D3)]和人工去除(D5)方式对机采棉品种中棉4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D1、D2、D3均能够去除机采棉下部果枝、叶枝;在中高密度下,适期使用化学制剂去除机采棉下部果枝、叶枝,可使烂铃数减少25%~100%,籽棉产量增加24.9%~33.4%,皮棉产量增加24.2%~31.9%;D1和D2在4~6个果枝、7~10个果枝时处理,及D5在11~14个果枝时处理有利于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本研究初步表明,适期使用化学制剂去除下部果枝、叶枝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传统SO2熏蒸、1-MCP和纳他霉素复配涂膜三种保鲜方式处理鲜食葡萄\'藤稔\'(Vitis×cv.\'Fujiminori\'),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不同冷藏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对比,明确不同保鲜技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得出,基于GC-IMS共检测到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酯类、醇类、萜烯类、醛类、酮类、酸类和吡嗪类.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含量变化相对稳定的物质包括丙酮、乙酸丁酯、正己醇、丁酸丙酯、月桂烯、罗勒烯和乙醇等;含量明显降低
以玉米醇溶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反应溶液法制备复合微粒.通过稳定性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微粒形成及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法(F1~ F5)对复合微粒的pH、离子强度和热处理稳定性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F1得到的复合微粒pH和热处理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在pH 3~8的范围内,F1的透光度在45 ~49范围内变动,变化不显著;在45~ 100℃的热处理范围内,F1的透光度在43~ 45范围内变化,变化也不显著.本研究通过对样品透光度的检测间接考察了微粒的粒度大小,结果显示
低温对于油菜的伤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油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冻害关系着油菜的安全越冬,也影响着冬、春季油菜的跨季节生产,因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油菜的冻害研究进展,从抗寒机制、冻害影响因素、抗寒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今后油菜作物抗寒性品种选育和防冻措施的应用提供依据.
桑黄菌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的大型稀有真菌,其多糖、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可以添加到果蔬制品中,能增强营养功效.本文以不同动植物资源作为液态发酵培养基,研究瓦尼桑黄菌液态发酵菌丝体总多酚的最优工艺,首先,利用单因素实验对桑黄菌液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进行筛选,之后采用Plackrtt-Burman实验筛选出对桑黄菌菌丝多酚含量影响最显著的三个因素:小米粉、KH2PO4和接种量;通过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确定了桑黄菌菌丝多酚含量最优的发酵工艺,即小米粉24.00 g/L、酵母粉10 g/L、桑叶粉10 g/L、K
本试验选择了近年来在莆田市较常见的20个小白菜品种,系统研究了小白菜地上部镉(Cd)含量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白菜在不同地点的产量差异较大,古山村\'夏妃699青梗菜\'产量最高,为4397.40 kg/667 m2,下坂村\'华美青梗菜\'产量最低,为1473.32 kg/667 m2.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间的互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品种效应占主导,因此为提高产量选择合适的品种较为关键.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最高的为古山村\'翠英252\'的0.1157 mg/kg,最低
为了提高板栗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以湖北罗田板栗为原料,提取板栗果皮色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色素含大量的缩合鞣质类成分.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板栗果皮缩合鞣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板栗果皮缩合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即以体积分数为40%的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效果较好,提取率可达63.5%.
通过对\'彩云红\'梨园主要害虫年发生动态的定时定点调查,明确了\'彩云红\'梨园内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动态,为其防控提供参考.调查结果表明,\'彩云红\'梨园内的主要害虫有7种,分别是西花蓟马、梨二叉蚜、蝽象、粉虱、叶螨、叶甲、叶蝉,还有部分蝇类和蚊类,通过试验明确了这些害虫的活动高峰期,并根据害虫的发生动态,提出应在其活动高峰期来临之前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预防,以保证梨果安全生产.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21年年会2021年10月12-14 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会议由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同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全国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等近100 家单位的150多名代表亲临大会现场.
期刊
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是一种莴苣新型病害,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该病的病原体和主要传病媒介,探明了其侵染循环规律,并通过实践集成了一套“农业防治、治虫防病”的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防范茎用莴苣褪绿心腐病的大面积爆发,促进莴苣生产实现“丰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目标.
以纤维品质优异的陆地棉品种中棉所127为父本,以高衣分品系GH07-44为母本,构建了F2和F2:3分离群体,并对F2和F2:3群体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表型评价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分离群体各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超亲分离,变异系数为1.15%~15.19%;F2群体中铃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个世代中纤维成熟度指数的变异系数均最小.超高亲比例为1.71%~66.86%,其中F2:3群体马克隆值的超高亲比例最高,2个世代中最小的超高亲比例性状均为上半部平均长度.简单相关分析表明:衣分与马克隆值、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