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中教师“理答”的价值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公开课上,一位学生对人物的精神品质发言时,同学、教师都在聆听。回答完毕,教师说:“你很棒,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你能够目视大家,很大方,很自信,谢谢你的发言。”
  课后,大家都认为这位教师整节课中能够及时、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其语言指导、激励了学生。没想到这位教师说他之所以这样评价这个学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这个学生之前回答问题的那个学生,他说得也很不错,只是自始至终捧着书“读”(其实书上并没有他说的任何一句话),捧着书可能是由于他比较紧张或者不够自信。这位教师说:“我本来想请他放下书来回答问题,可是又怕他紧张得原本能够说出来的话说不出来了,还怕他以后因为不让他捧着书,他甚至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所以,我只肯定了他敢于第一个回答的勇气,就让他坐下了。而在第二个学生回答后,我特别表扬了他能够目视大家,自信大方。我希望他的大方、自信能够悄悄地影响到前一个学生,使他也能够相信自己的能力,改进自己,变得更优秀。”
  【案例二】
  一位教师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教学中的片段:
  师:谁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高尔基吗?(举手踊跃)
  生:高尔基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11岁就开始工作……为了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他被过继给了他的叔父……(学生讲得断断续续,很明显课前资料搜集很充分,而且是在凭记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师:非常好。还有谁知道高尔基?(回答的同学得到了表扬,同学们举手更多了)
  生:我还知道高尔基小时候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在贫民窟和码头长大,有一次……(学生开始叙述一个故事,由于耽误了太多时间,教师打断了他的话)
  师:资料搜集得很全面,非常好。还有谁知道高尔基的?(看来教师认为学生还没有介绍到点子上)
  第三个学生站起来后,将前面两位学生介绍的资料重复了一遍……经过冗长的等待,学生终于说出“高尔基后来开始了写作”。至此教师松了一口气,终于说到了高尔基是“写作”的,便示意第三个学生坐下,课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课中还有这样一个片段:初读课文完毕,教师让学生谈谈这篇课文大概说了一件什么事?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后很完整地说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些啰唆。教师只说了“还要再简洁些“,就又请了第二个学生。可是第三个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概括不完整,老师没有做任何评论又请了第三个学生。终于,这个学生概括得又完整又简洁,至此,教师的“简洁完整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好像达到了,教学进入下一个环节。
  【案例三】
  这是一位教师教学《二泉映月》中“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这段课文时的一个片段:
  师:对于这个排比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我想问这儿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师:你关注了特殊的标点,这是一个好方法。这也是考试中常常被考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思考。(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问题)
  生:为什么他明明看不见清泉和月光,却说他爱?
  师:对啊,这很矛盾啊,这个问题可以好好想想。
  生:我也有个矛盾的地方要问,前面我们说了阿炳的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为什么他却说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明明家乡不美丽不富饶啊?
  师:太好了,你也发现了矛盾的地方。沿着这个思路,这段话的一个焦点词语是——
  生:爱!
  师:可是苦难一生的阿炳完全有理由——
  (生有的说“抱怨”,有的说“恨”)
  师:你能把你的问题表达得更清楚吗?
  生:为什么阿炳在经历了坎坷、困顿的一生后,他没有伤心、叹息,没有抱怨,仇恨,却用音乐述说着自己满腔的“爱”呢?
  师:这个问题太有价值了,伤心叹息之后,呐喊抗争之后,为什么一切却归于“爱”了呢?
  师:还有问题吗?请注意四个排比的顺序,读一读感受感受……
  师:什么感觉?你们用手势表示表示。
  生:(用手势表示了越来越小)就像音乐中的渐弱记号。
  师:好感觉!再读读第4自然段中的那个排比,什么感受?
  生:迫不及待越来越强,越来越高亢!
  师:太棒了!对于这两种排比,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前面是渐强,后面是渐弱?
  生:为什么排比一定要么渐强,要么渐弱呢?
  师:问得好,这就是排比句写法上的技巧。其实你的问题也可以这么说,为什么排比一定要有一种内在的排列关系?(请学生上黑板写下自己的问题)
  师:你们今天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对标点提问,有的对人物矛盾之处提问,有的对排比的写法提问,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
  【案例分析】
  反思以上案例,一节课的成败,学生是否能够得到发展和提升,和教师是否能够重视并运用好“理答”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在理答中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内需。案例一中,一位借班上课的教师,对于陌生的学生,因为害怕紧张,害怕他今后不敢这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忍让他放下没必要捧着的书;但又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助他更自信地表达,所以才用心良苦地在对下一个学生的理答中去点拨、呵护学生。我想,这种不忽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答”,就是课堂中“教师真诚”的体现。而教师的这种“真诚”保护的是学生渴望被认同的内需,给予的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真诚的理答只会出自于“心中有人”的教师。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绝不会沦为群众演员;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够在尊重、平等中激发出内心的“自主”。
  案例二和案例三中,教师心中只有教案,只想着这个教学环节能否顺利完成,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真正需要,教师要么回答“非常好”,要么“不置可否”。其实,这两种理答都是无效的。毫无真诚的“非常好”并未真正指出学生好在哪儿,这些传话到了学生的耳中,他不知道自己好在哪儿,要么觉得“受宠若惊”,或者觉得这是在敷衍我。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为什么说得好?”“好在哪里?”“我可以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吗?”“我和他完全不一样,他非常好,那我的想法是不是错了?”认真地来说,“非常好”其实是一个欠针对性、欠科学性的理答。而“不置可否”就更不好了,当事者不知道自己说的对否,听众更不知道正解应该向什么方向进行探寻,没有了真诚理答,教师何谈推动学生的进步,学生又何谈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第二,在理答中为学生搭建自我提升的阶梯。试想案例二中,如果老师在第一个学生介绍完高尔基后,能够及时肯定他的勇气和预习的充分,肯定他连高尔基小时候的事都知道,但同时又能指出高尔基到底是干什么的呢?相信后面的两个学生就不会在高尔基小时候的事情上再拼命地“探索”了,而会很快地调整自己的表达。但恰恰是教师的“非常好”。鼓励了学生往这种错误方向的探索,所以,及时而又恳切的理答可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自身的修正和提升。
  同样,案例二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评价第一个学生,“你的内容概括了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说得很完整,很清楚”,然后不忘再提醒他哪儿还可以再简洁一些。相信坐在下面的学生就一定会明白“哦,原来把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说清楚了,这就叫完整”“哦,原来这些地方说得啰唆了,更简洁些,我就能概括得更好”。这样,第二个学生虽然不一定能够说得又完整又简洁,但至少可以在倾听中学会说完整。
  案例三中的这位教师,用自己的理答为学生理解阿炳的情感推开了“窗户”,还为学生质疑能力的提升搭建了阶梯。学生在教师的理答中被激励着去思考,去发现,去顿悟,明白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提出不同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都指向于文本内容的深化,人物情怀的共振,语言文字的锤炼。有了这样的理答,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才会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
  第三,在理答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思考。“学会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真诚的、以推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理答会使学生积极起来。他们会认为,我的感受、看法、建议有人在认真地倾听,我能够在他那里得到真诚的回应,即使有不足,我也会得到积极的建议;学生还会认为,同学的分享加上教师的理答对我自己的思考很有帮助,在他们的交流中我收获很大,我能够不断改进、提升,并有可能获得成功;学生会珍惜聆听教师给予的每一次理答,珍惜聆听同学间的分享与交流……相信,久而久之“倾听”不用刻意地学习也会成为学生,乐于习得的一种习惯。
  教师真诚、有效地理答似涓涓的细流,潜移默化地处于指导、激励、唤醒的状态,使学生的内需尽可能得到了满足。唤醒他们乐于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动力,改善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学会从别人对于自身的评价中汲取提升自我的有益建议,学会从他人的分享中分析、总结、改进并“为我所用”,这都是重要的学习力……所以,真诚的理答应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其他文献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则传说故事的情节是围绕这几个词语展开的,你们能把它们填出来吗?  ( )( )一团 一筹( )( )  ( )( )而出为民( )( )   永远( )( )  2. 大家一起读一读,通过这些词语回忆一下故事的情节。    二、 感知形象    1. (出示)“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什么叫“挺身而出”?谁来做个动作?通过这
期刊
一、 调查方法与结果    我们采取整体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当地几所小学的100名语文教师应用成长记录袋的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年龄结构为35周岁以下的占58%,35周岁至45周岁的占22%,45周岁以上的占20%,其中担任教研组长以上的有22人,担任具体教学工作的普通教师78人,大体代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这一总体。  调查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  1. 对成长记录袋功能的主要认识 
期刊
我认为,语文的本质就是实现言意的转换。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自主、自如地实现由言到意和由意到言的自由转换的过程。  这里的“言”,既指课文的语言文字,包括具体的词、句、段、篇,也指学生的口头言语或书面语言,即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所表达的语言文字;这里的“意”,既指课文通过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意象、意思、意义和意蕴,也指学生在学习中对课文的理解以及通
期刊
本课为中年级识字活动课。通过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激发识字兴趣;从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欣赏汉字的形体意韵之美,从音形义结合上,识记汉字,感悟汉字的魅力,对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产生浓浓的热爱之情。    一、 姓名新解    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大约学了多少汉字?  生:数不清了。  师:老师统计了一下,仅课本上同学们就学了一千多个汉字了。在这众多的汉字中,有几个字从
期刊
一、 创境导课——感知水乡美  1.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水乡,去细细欣赏那儿的美景!播放“水乡风光图”。  2. 谁能说说自己看到的?这里的水乡有什么不一样?(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设计意图】从欣赏水乡图开始,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水乡世界,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水乡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  二、 精读品味——体验意境美  1. 学习第1节,领悟学法。  (1)指名读第
期刊
2008年9月16日下午,“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教科研信息平台工作会议”在上海黄埔学校隆重召开,南京市力学小学李琳副校长代表南京市获奖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她与来自两省一市的8位获奖教师同台竞技,借班上课,使用上海教材,却能不疾不徐,不枝不蔓,确实很不容易。——刘永和:《谈李琳执教〈一颗小豌豆〉》    [教学片段1]  走近安徒生  师:同学们,了解安徒生吗?你阅读过他的哪些童话作品?  (屏显
期刊
每当毕业、升学考试前夕,常有一些家长来找我:“张老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作文不行,能否请你给补几次课?”在这些家长看来,只要老师给补几次课,孩子的作文水平就能上去。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学习语文是个慢功,决非短期突击所能奏效。  你见过农家的“锅屋”(即厨房)吗?新砌的“锅屋”墙是白白的,经过三五年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再过个三五年,又进而变成褐色。几十年后,甚至变成黑色的了。学习语文就跟“
期刊
满意的语文课堂指的就是追求“四个满意”的语文课堂教学:即学生满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满意是满意课堂的核心;教师满意。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能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并完美地呈现于课堂,能感受到成功课堂的愉悦,自己感到满意;学校满意。在科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获得学校备课组、教研组的专业认可,让学校
期刊
主体式对话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交互联系达成教学主体视域的融合,在共融中达到教学主体的和谐共生以及各自的发展。这里的对话不仅是用言语的方式进行交谈,也指教学中各自主体内心世界的相互交融与熨帖,更是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相互契合与悦纳。所以,主体式教学努力构建教学行为的创新与精神价值人文化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生命的不断完善与圆润。笔者认为主体式对话教学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主体角色的
期刊
自主评改习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习作进行自我点评、修改、鉴赏活动,从而提高习作水平和语文的素养。    一、 自主评改策略具体操作    1. 展示目标。即展示本次评改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效益观念和进取精神。  2. 自主定标。即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评改标准,含“一般要求”(即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多指标点、字、词、句方面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