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袋,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调查方法与结果
  
  我们采取整体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当地几所小学的100名语文教师应用成长记录袋的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年龄结构为35周岁以下的占58%,35周岁至45周岁的占22%,45周岁以上的占20%,其中担任教研组长以上的有22人,担任具体教学工作的普通教师78人,大体代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这一总体。
  调查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
  1. 对成长记录袋功能的主要认识
  被调查的100位教师中,46%的教师认为成长记录袋的主要功能是“收集资料,记录学生成绩”;38%的教师认为是“让教师、家长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16%的教师认为主要为了“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学会反思”。可见,教师们重视成长记录袋的记录和展示功能,较少关注它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促进学习方面的功能。通过座谈发现,多数教师对成长记录袋的认识有限,对其性质与特点的认识也较肤浅。
  2.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使用现状
  调查对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现状是:30%的教师“领导没要求,不打算使用”;44%的教师“刚刚接触,正尝试使用”;18%的教师“曾经使用过,但效果不理想,现已不再使用”;“目前正在使用并且效果良好”的教师只占8%,并且均是青年教师。我们认为,教师评价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受该教师的思维活跃状况影响。有不少教师对这一评价方式持反对态度,没有使用欲望。这可能跟现行考试评价制度占主导地位有关。
  3. 成长记录袋的设计与管理
  调查对象中,42%的教师认为“为了便于指导,全班设计成统一形式,统一时间收集”;24%的教师认为“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由设计、收集”;34%的教师认为“要立足语文学科特点,开发多种类型,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见,相当多的教师开始注重于成长记录袋的类型开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但仍有大部分教师对成长记录袋的认识不足,或教师包办,追求统一,或放任自流,缺乏指导。
  4. 成长记录袋的应用效果
  对已经使用或曾经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38%的教师认为“学生应用成长记录袋兴趣很足,效果良好”;56%的教师“效果一般,个别学生兴趣很浓,但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检查”;而34%的教师认为“效果很差,加重师生负担”。
  在座谈中发现,成长记录袋的应用现状很不乐观,大多数教师的感叹是:成长记录袋,想说爱你不容易!
  
  二、 调查结论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 在评价功能的认识上,重记录轻反思。大多数教师只是将成长记录袋理解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口袋,只是将传统评价中产生的评价结果,如分数单、测验卷、小红花、奖状等集中在一起,忽视学生自我评价及反思能力的培养,这一切导致成长记录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学科评价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2. 记录袋类型的设计上,求共性缺个性。在实施中,大多数教师为了便于操作,在记录袋的类型设计上追求整体划一,没有很好地将成长记录袋的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为评价而评价”,“为收集而收集”,大搞形式主义,片面追求成长记录袋的大、全、美,较少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长此以往会导致评价变得单调而乏味。
  3. 记录袋评价的管理上,少整合费精力。作品收集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没有很好地整合教师、学生、家长等资源,使教师、学生在作品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影响了使用热情。另外,大多数教师忽视成长记录袋的交流和展示,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 改进方法与实践探索
  为了更好地发挥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开展小学语文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应用研究,从评价观念的树立、记录类型的开发、管理资源的整合、展示舞台的搭建等提出了方法与对策。
  1. 树立正确评价观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是各具特色、动态多变的个体,教师不能拿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其个性化。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每个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成长记录袋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学生的纵向发展,记录其学习过程。如低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其爱好选择创建“快乐拼音”“生活识字”“童话阅读”“故事大王”等富有个性化的成长记录袋;高年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海拾贝”“成长日记”“古诗精读”“采访集萃”等成长记录袋,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2) 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体现其创新性。成长记录袋评价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教师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每一个学期初,可以让学生根据语文教学要求以及自己的需求选择创建某种主题性成长记录袋类型,接着让他们来说说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及自己的初步打算,然后让学生按照计划自主收集内容,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其激励性。成长记录袋评价应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察,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所以教师要开设多种平台,运用多种资源,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如教师在教室的一角开设“语文乐园”,让学生把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展示并存放在这个平台里。这样,既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也能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和家长的鼓励。
  2. 开发多种记录类型,满足个体发展需求
  不同类型的成长记录袋,构建的项目不同,收集的内容也不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特点,明确各年级语文学习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开发多种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成长记录袋。
  (1) “我爱语文,我真棒!”——成果收集型记录袋。这类记录袋适合于大多数学生使用,主要收集学生一学期来最优秀或最满意的书写作品、朗读磁带、发表作文、获奖证书等等。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有选择作品的权利,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标准代替学生选择作品,但可以指导学生考虑作品选择的理由。
  (2) “我学语文,我做主!”——个性主题类记录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语文学习状况,创造性地选择成长记录袋的主题。如,爱好阅读的学生可以创建“阅读袋”,存放阅读卡、读后感等;爱好写作的学生可以创建“笔耕袋”,存放每学期的作文、日记、自编的童话故事、采访录、新闻等;爱好朗读的学生可以创建“金话筒”,存放自己的朗读磁带、朗读感受等。主题性成长记录袋要尽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
  (3) “我思故我行!”——反思评估性记录袋。这类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的成长记录袋,主要是包括语文学习习惯评价表、听说读写分项测验的考卷、各阶段语文成绩手册、自我评价、教师评语和家长的寄语等。重点是呈现与展示学生在学习进步、探索、反思、达成目标与成就的历程等有关资料,尤其应重视收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反省记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3. 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创建兴趣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尽管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花费较大时间也成了不争的事实,甚至成了教师们弃之不用的借口。但是,如果我们能合理运用教师、学习同伴、家长等多种资源,就能有效减轻师生负担,化兴趣为动力。
  (1) 教师多方面引导,指导学生科学记录。在成长记录袋的运用中,教师的指导是关键。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激起学生创建个性化成长记录袋的欲望;同时可以展示几个比较好的成长记录袋让学生欣赏、模仿,引导他们怎样根据自己的需要收集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各类语文综合活动,设计各种表扬卡。如,在评价“拼音、识字、写话”项目中,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古诗拼读卡”“生活识字卡”“每日一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实践,亲历过程,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2) 联盟组共同督促,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在语文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成长记录袋的应用也如此。教师可以根据成长记录袋的不同类型,让有着相同需求的学生共建“成长记录袋联盟小组”,并推选一名小组长,让小组同学相互督促,相互竞赛。有效地促进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学习与发展中不断进取。
  (3) 家长多方位协助,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成长记录袋的应用费时费力,必须开放时空,有些内容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收集,所以必须赢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共同的事情,享受孩子成长快乐是家长、老师共同的幸福。作为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经常翻阅孩子的成长记录袋,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鼓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必要时,可以让家长定期阅读孩子的反思记录,写写对孩子近阶段学习情况的评价及期望。
  4. 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展示学生成长快乐
  交流与分享是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功能的一个较关键的环节,在不断的交流与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成长发展的成就感、自豪感,容易产生奋发向上的冲动。所以,可以采用多层次的展示方式,让学生凸显自己成长的快乐。
  (1) 小组内的分散式展示,交流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或者联盟小组定时进行交流,一般两周安排一次为宜。先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近阶段来的学习情况,然后小组同学进行口头评价。这样给每一个学生以展露才华的机会,并让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不断进步。
  (2) 班级中的集中式展示,诉说自己的收获。每学期的期中、期末的时候可以把家长请进来,举办班级语文成长记录袋展览,增强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3) 年级段的主题式展示,分享成果的喜悦。每学期可以举办一两次年级段的主题式成长记录袋展示,增进班级间的互相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语文个性化成长记录袋的有效使用,不仅能增加学生成功的积极体验,而且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全面了解学生,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发挥隐性教育的效果。
  (本文选自《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期,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邺州区陈婆渡小学)
其他文献
成语故事是一种通过简单故事揭示深刻道理的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悍,留有很多空白,而深刻的寓意往往就蕴藏在这些“空白点”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启人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进行适度补白,以期达到深刻理解寓意的目的。下面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巧补空白,彰显寓意的。    一、 补情节之白,自相更矛盾    《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人卖矛又卖盾的故事。
期刊
我最早读的书就是幼儿园时,妈妈给我买的绘本。那一套书有五十多册,是我最早的“哲理书”,因为每一册故事讲完后,都会标注上一行大大的汉字,来总结这个故事的道理。  《青銅葵花》是我长大后自己买的,因为我本身就喜欢曹文轩,而且当时,我被他的书名吸引了:青铜?葵花?是用青铜雕刻成的葵花吗?但是买来后,我并没有时间立即阅读它,直到有一天,妈妈拿着试卷说:“你这次又考这么差,去房间好好反省!”  我既委屈又失
期刊
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曾经写过一本书,是理论著作,书名却像文学作品,叫《幸福的种子》。书中这么说:“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图画书给他听,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时,大人与孩子有肌肤的接触,有语言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那个人。”  松居直说得好。不过,这何止是念图画书呢?又何止图画书是幸福的种子呢?语文呢?语文,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教语文,当然也应该让孩
期刊
“教学评价语言”,顾名思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按照教学评价的原则进行评价的一种表述形式。  在接触到的许多案例中,笔者发现尽管教师们对教学评价语言相当关注,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一系列的“把脉诊断”,笔者找出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三类典型“病例”,并从“病例描述”“病因分析”及“实践药方”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仅供
期刊
星期天,小芳预习下星期一就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在马路上》。当读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婆婆正在马路上走”时,被“蹒跚”这个拦路虎给拦住了。她查了查词典,上面解释说: 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她想,这老婆婆是不是腿有残疾呢?不然,走起路来怎么会是一瘸一拐的呢?她拿不准,就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这样吧,我带你一块去查一部没有字的‘词典’吧。”小芳很纳闷: 词典哪儿会没有字呢?  爸爸带着小芳,拐了两
期刊
[编者按]2008年11月,在古城南京举行的全国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引起了轰动,各地教学能手现场献艺,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从本期开始,我刊配合教材进度,刊发部分获特等奖老师的课例,希望能引起您的关注。  赵源林,句容市双语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句容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教学实验先进个人,获“黄奕聪园丁奖学金”。在全国
期刊
“朱萍就是语文。”扬州市教研员、特级教师陈萍,在“2008年江苏名校名师展示课”上,给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青年教师朱萍,这样一句响亮的评价。  对于陈老师这种时尚的意表,我想了好一会,才恍然明白这句评语的内涵和沉甸甸的分量。因为太了解朱萍,对照一下,我由衷地佩服陈老师准确而精当的概括能力。的确,从某一层面看,“朱萍就是语文”。我与朱萍交往十余年,几乎没有一次接触不谈及语文教学的话题,平日里只要说到“语
期刊
低年级的学生从学会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写一段简短的话,再到渐渐学会写一篇习作,这个过程,对于他们来讲,简直是一个质的飞跃。怎样为学生写话做更精心的准备呢?    一、 先游戏后说话    低年级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玩起来昏天黑地,说起来断断续续,不能把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用几句简短的话表述出来。对话过程中,“然后,然后,后来,后来,还有,还有”这些连接词,用了无数个,就是不能把话说清楚。于是,教师可以先
期刊
拓展性阅读教学是阅读文本或素材时,围绕自己制定的研究主题,通过收集相关信息重构文本,在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中生成价值的过程。教师运用拓展性阅读唤醒与学生、文本之间的自主对话,可以使文本存活于学生头脑,使学生习得读书的方法、能力与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偏差与误区,必须予以矫正,让其走上理性化的轨道。  [案例1]《特
期刊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则传说故事的情节是围绕这几个词语展开的,你们能把它们填出来吗?  ( )( )一团 一筹( )( )  ( )( )而出为民( )( )   永远( )( )  2. 大家一起读一读,通过这些词语回忆一下故事的情节。    二、 感知形象    1. (出示)“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什么叫“挺身而出”?谁来做个动作?通过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