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断舍离”,断、舍、离。一个听起来明显是舶来品并富有禅意的词,三个带有决绝而有股狠劲的字,一个被热传的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的同时透视自己、整理自己心中的混乱,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畅顺舒心的行为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摒弃内心的废物,让人活得更自由自在的方法。其中,“断”指的是跟不需要的东西一刀两断,“舍”指的是将多余的东西舍弃,“离”指的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面对人生的分水岭
在面临人生的分水岭时“断离舍”,能为未来减轻不少压力。
晚年“断舍离”的宗旨有别于一般的梳理人生,简化的对象不单是物品,也包含多年来的人际关系、金钱、时间等层面。
所以要趁自己还有精力和体力时重新检视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再判断需不需要这件物品。丢弃不需要的东西使自己轻松无负担,也等于是在为迎接心灵充实的晚年生活做准备。
可以从“退休”、“儿女独立”这类人生的分水岭着手进行。生活会在面临转折点之后发生改变,趁这个时期开始整理,好处是比较容易规划以后的人生。不管怎样,趁着身体健康还有体力的时候着手进行是最好的。
40~50岁
留下:符合空间的生活方式
舍去:想要但不需要的东西
过了不惑之年,工作大致稳定了,但人生课题没变少──孩子渐长,家里空间愈来愈不足,该不该考虑换房子?而长辈年老,身体开始出状况,自己的体力也走下坡路,是否有能力再增加负担?
如果彷徨不已,建议先好好整理家里,透过整理让思绪清明,看清自己想要和不想要什么、未来打算怎么做。
随着物品不断被舍弃,或许你就会发现,空间变得宽广,根本不需要换房子,没有这项庞大的财务压力,就不需逼着自己汲汲营营于更多的薪水、更高的职位,家庭时间也不必因此牺牲。
首先应认清“人”才是重点,换房子是因为人口增加,为了让大家有活动的空间而换,并不是用来堆东西。
50岁~60岁
留下:留最有意义的纪念品
舍去:子女离家后留下的物品
这个阶段最大课题是面临许多“告别”,长辈生病到逝世,甚至夫妻俩可能有一人先走,如何收拾悲伤、处理遗物是一大难事。
除了整理长辈的旧物,这个阶段也该回头整理自己的人生。许多老年人家里被杂物淹没,就算想整理却因体力变差而力不从心,因此从50~60岁就要开始梳理人生。
子女离家独立,因此可以一口气减少许多孩子的物品,正是整理的好时机,把居家环境整理干净,心情就能变轻松。
而对于去世的亲人的遗物,更不该用忽视的态度去处理,任由它们在屋里生锈、腐蚀、发霉,加上遗物堆积在任一角落都让人每每见到就触景伤情,沉溺于回忆、悲伤情绪中难以自拔。建议留下一两件最有意义的物品,其他都舍弃,让自己的人生向前走。
60岁以上
留下:爱好与现金
舍去:过多的收藏、过大的房子
离退休生活愈来愈近,体力也开始走下坡路,孩子离家后,夫妻俩不需要住在大房子里,既浪费空间又难打扫,可趁机换成小房子,优先考虑交通便利、环境舒适的地方,最好附近有许多公园、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活动空间,以便退休后外出活动而非成天窝在家里。
心态上也要接受自己逐渐老化的事实,脚步放慢,培养新的爱好。建议老人培养新的兴趣,但不要累积物品。例如退休后学习摄影,却不必统统打印出来,存在计算机里就好;学习鉴赏古董,也不需要花钱购入,只要懂得欣赏即可。
为了避免给子女或老伴添麻烦,不要在身边累积太多物品和收藏,最好只留下喜爱的心情与现金。学会放下对物品的执念,只保留真正必要的东西,如果收藏有价值的东西可變现,多吃些好吃的、多出门旅游,对自己好一些,就是减少子女的负担。
规划晚年生活的同时,也要接受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幻莫测,建议在自己思绪还清晰的时候,预先安排身后事,可减轻家人处理琐碎事务的压力,包括财务规划分配、思考生命末期时选择何种治疗方式等等。
如何衡量人生
如果拿不准该舍弃什么,不如逛逛二手市场、当铺、养老公寓,再盘点一下自己的资产,你就知道该舍弃什么,留下什么了。
笔者曾经看过一部欧洲电影,讲的是父母过世、子女刚办完丧礼,就赶着要卖房子。卖屋前他们先找来收废品的人为屋子里的家具杂物估价,这些子女很干脆地说:“全部不留”,当然也包括那些记录家族珍贵回忆的老相册。笔者在二手市场里看着满市场的杂货时,想想这些原本承载着家族情感与记忆的物品,却被子孙遗弃,不禁心想,我们用辛苦钱去一件一件买下来的各种物品,不管我们当初有多少爱恋,里面有多少回忆,最后可能会被子女“一件不留”。因此,当想要东买西时,只要去二手市场逛逛,购买的冲动也就跟着收敛些。
同样,在参观老年公寓时,也会发现养老公寓里已有现成的家具。入住者大概也不会想再把一堆私人家具,费事地搬进养老公寓。想到这一点,对于“身外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而在逛当铺时也会发现很多精品、名品的身价都是腰斩再腰斩。想用市价买进,用典当价变现,会吃掉多少的养老钱啊。
每隔一段时间,最好计算一下自家的财产净值。有通道变现,且有变现价值的才叫做资产。借此提醒自己,那些自以为是的资产,其实只有捐赠的价值;或是购买时价值不菲,其实变现时可能只剩一两成。通过盘点资产价值可以提醒我们,在未来花钱东买西的当下就要想,它未来价值还剩多少?有助于累积财产净值吗?会不会影响退休的依靠?
其实,整理人生只是方法,并非目的。这样做的关键是:整理之前,你要确定打算过什么样的生活。
(责编:孙展)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的同时透视自己、整理自己心中的混乱,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畅顺舒心的行为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摒弃内心的废物,让人活得更自由自在的方法。其中,“断”指的是跟不需要的东西一刀两断,“舍”指的是将多余的东西舍弃,“离”指的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面对人生的分水岭
在面临人生的分水岭时“断离舍”,能为未来减轻不少压力。
晚年“断舍离”的宗旨有别于一般的梳理人生,简化的对象不单是物品,也包含多年来的人际关系、金钱、时间等层面。
所以要趁自己还有精力和体力时重新检视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再判断需不需要这件物品。丢弃不需要的东西使自己轻松无负担,也等于是在为迎接心灵充实的晚年生活做准备。
可以从“退休”、“儿女独立”这类人生的分水岭着手进行。生活会在面临转折点之后发生改变,趁这个时期开始整理,好处是比较容易规划以后的人生。不管怎样,趁着身体健康还有体力的时候着手进行是最好的。
40~50岁
留下:符合空间的生活方式
舍去:想要但不需要的东西
过了不惑之年,工作大致稳定了,但人生课题没变少──孩子渐长,家里空间愈来愈不足,该不该考虑换房子?而长辈年老,身体开始出状况,自己的体力也走下坡路,是否有能力再增加负担?
如果彷徨不已,建议先好好整理家里,透过整理让思绪清明,看清自己想要和不想要什么、未来打算怎么做。
随着物品不断被舍弃,或许你就会发现,空间变得宽广,根本不需要换房子,没有这项庞大的财务压力,就不需逼着自己汲汲营营于更多的薪水、更高的职位,家庭时间也不必因此牺牲。
首先应认清“人”才是重点,换房子是因为人口增加,为了让大家有活动的空间而换,并不是用来堆东西。
50岁~60岁
留下:留最有意义的纪念品
舍去:子女离家后留下的物品
这个阶段最大课题是面临许多“告别”,长辈生病到逝世,甚至夫妻俩可能有一人先走,如何收拾悲伤、处理遗物是一大难事。
除了整理长辈的旧物,这个阶段也该回头整理自己的人生。许多老年人家里被杂物淹没,就算想整理却因体力变差而力不从心,因此从50~60岁就要开始梳理人生。
子女离家独立,因此可以一口气减少许多孩子的物品,正是整理的好时机,把居家环境整理干净,心情就能变轻松。
而对于去世的亲人的遗物,更不该用忽视的态度去处理,任由它们在屋里生锈、腐蚀、发霉,加上遗物堆积在任一角落都让人每每见到就触景伤情,沉溺于回忆、悲伤情绪中难以自拔。建议留下一两件最有意义的物品,其他都舍弃,让自己的人生向前走。
60岁以上
留下:爱好与现金
舍去:过多的收藏、过大的房子
离退休生活愈来愈近,体力也开始走下坡路,孩子离家后,夫妻俩不需要住在大房子里,既浪费空间又难打扫,可趁机换成小房子,优先考虑交通便利、环境舒适的地方,最好附近有许多公园、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活动空间,以便退休后外出活动而非成天窝在家里。
心态上也要接受自己逐渐老化的事实,脚步放慢,培养新的爱好。建议老人培养新的兴趣,但不要累积物品。例如退休后学习摄影,却不必统统打印出来,存在计算机里就好;学习鉴赏古董,也不需要花钱购入,只要懂得欣赏即可。
为了避免给子女或老伴添麻烦,不要在身边累积太多物品和收藏,最好只留下喜爱的心情与现金。学会放下对物品的执念,只保留真正必要的东西,如果收藏有价值的东西可變现,多吃些好吃的、多出门旅游,对自己好一些,就是减少子女的负担。
规划晚年生活的同时,也要接受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幻莫测,建议在自己思绪还清晰的时候,预先安排身后事,可减轻家人处理琐碎事务的压力,包括财务规划分配、思考生命末期时选择何种治疗方式等等。
如何衡量人生
如果拿不准该舍弃什么,不如逛逛二手市场、当铺、养老公寓,再盘点一下自己的资产,你就知道该舍弃什么,留下什么了。
笔者曾经看过一部欧洲电影,讲的是父母过世、子女刚办完丧礼,就赶着要卖房子。卖屋前他们先找来收废品的人为屋子里的家具杂物估价,这些子女很干脆地说:“全部不留”,当然也包括那些记录家族珍贵回忆的老相册。笔者在二手市场里看着满市场的杂货时,想想这些原本承载着家族情感与记忆的物品,却被子孙遗弃,不禁心想,我们用辛苦钱去一件一件买下来的各种物品,不管我们当初有多少爱恋,里面有多少回忆,最后可能会被子女“一件不留”。因此,当想要东买西时,只要去二手市场逛逛,购买的冲动也就跟着收敛些。
同样,在参观老年公寓时,也会发现养老公寓里已有现成的家具。入住者大概也不会想再把一堆私人家具,费事地搬进养老公寓。想到这一点,对于“身外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而在逛当铺时也会发现很多精品、名品的身价都是腰斩再腰斩。想用市价买进,用典当价变现,会吃掉多少的养老钱啊。
每隔一段时间,最好计算一下自家的财产净值。有通道变现,且有变现价值的才叫做资产。借此提醒自己,那些自以为是的资产,其实只有捐赠的价值;或是购买时价值不菲,其实变现时可能只剩一两成。通过盘点资产价值可以提醒我们,在未来花钱东买西的当下就要想,它未来价值还剩多少?有助于累积财产净值吗?会不会影响退休的依靠?
其实,整理人生只是方法,并非目的。这样做的关键是:整理之前,你要确定打算过什么样的生活。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