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我的家

来源 :新锐阅读·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im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实录
   《中国教育报》推出专栏《我和我的学校》,该栏目以网络微视频接力的活动形式,引导大家领略各校的风采。下面是几所学校的风采展示: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扎根孔子故里,传承千年文脉。“负重不扬鞭,深耕自奋蹄”的耕牛精神,激励着无数学子努力奋进,承接使命,接力奋斗,为国为家贡献青春热血。
   上海同济大学: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抗疫,以及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等主战场,处处跳跃着一个个鲜亮的“同济元素”……
   上海市向明中学:学校所在的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团的发源地和国歌唱响地。红色圣地为追梦少年铺就底色,创造性的教育让百年老校焕发活力。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经历写一写自己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写一写当下学校的特色和成绩,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讲述校长、老师、学生与学校共同成长、发展的故事。
   要求:①内容真实,主题鲜明;②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技法点拨
   学校,可以说是见证我们青春成长的重要场所。说起学校,同学们应该有说不完的话题。可是,如果想写好自己的学校,描述出自己学校的特色,或者抒写出在学校中成长的故事,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
   首先,我们先给自己的作文定一个基调,是写景,还是叙事?如果是写景,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知道自己朝夕相处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找一个合理的参观顺序浏览下学校的面貌,同时了解学校的人文历史。第二,写景时要层次清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第三,适当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让你笔下的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体现出学校与祖国共发展的美好前景。
   其次,如果我们写成叙事的记叙文,分享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成长故事,那么,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幾步:第一,主要记录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成长故事,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感动。同时也要写一写学校的变化,表达感恩学校、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第二,成长意味着变化。写自己成长,就是自己由不成熟变得成熟,由不懂事变得懂事,由不完美变得越来越完美。比如由胆怯自卑变得勇敢自信、由对集体的事袖手旁观变得乐于助人、由骄傲自大变得谦虚谨慎、由讨厌学习变得热爱学习、由半途而废变得坚持不懈……这些变化,都是与学校紧密联系的,或是老师谆谆教诲,或是同学的楷模引领,或是文化氛围的熏陶的作用。第三,关注个体变化的同时,需要指出学校环境的变化。因为个体的点滴变化,与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佳作工坊
  我的校园
  耿舒展
   迎着第一缕阳光,我爬起来,收拾利索匆匆奔下楼去。一路上有暖香也有冷冽,道旁四季流转,却无甚心思留连,只道酷热与严寒。
   如此三年校园生活,日日行走,行色匆匆,未尝留心。闲暇之余亦有志趣,可惜不曾以赏景为乐。一日复一日,竟未有仔细欣赏之念。如今受疫情所困无法动身,反倒念起了校园里的花花草草,记忆中的片段因此次分别却愈是清晰起来。
   校园啊,它并无高楼雄伟,亦无仙境美幻,却有一种可爱的精致,不经意间撩动你的心。
   直入学校大门,是几个小花圃。之中有根深叶茂的银杏树伸展开枝叶,为一侧石板路投下树荫。两栋教学楼被树影掩去点点,需是向左移步至那排绿意环绕的漂亮小木廊——在我心中它大概应叫此名,可看一楼之全貌。会注意到楼口前的小假山,然后请随我转过这别有趣味的小广场,去操场看另一栋楼。
   只不过楼大多无两样,而意趣在一角的小亭、石桌、器械室前的木顶与长椅。这里绿色虽不能算多,但着实点缀了每一处风景。
   因有寒暑假期,故不曾于此度过完整冬夏,但记得校园常有花开,非是花圃中整齐划一之花,而是各处悄然绽放的小花。角落自也有花中美艳者,其美却显得清丽不少。而树,瞩目的却是那棵银杏,四月开花之时,树影摇曳映上窗帘,能感到生机与活力。
   上半学期景色自然较春夏比可谓荒凉,但若是天公作美,一场雪下来了,那银杏枝丫雪白,地上盖着厚厚一层松软的雪,阳光照上,雪将阳光反射到同学们的心底。教室里本该认真听课的,却“蠢蠢欲动”,只待铃声响起,“呼拉”一下子都冲下去。瞧大家伙儿兴奋的,不一会儿雪地上便全是脚印儿,人人手里都握着雪团打得不亦乐乎。铃声再响,一个个顶着通红的脸蛋坐回教室,一边品着刚才“战斗”的胜负,脑子里盘算着如何弄个大雪球再斗个几十回合。老师领着我们下楼去合影,“咔嚓”一声,笑容与雪景交融,定格在大家脑海。也许正是这份美好的记忆,让校园如此动人。
   放学之时,伙伴三三两两踱步离开,正是悠闲时光。校园,如今你我即将渐行渐远。风拂过,带来银杏果的气息,仿佛比初遇时更为香甜。怅然回首,花草依旧,银杏摇动枝叶,挥手告别。它会一直在这里,看一批又一批梦想慢慢成长,守护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回忆。
  名师点评
   平日里每日身处校园中,对所观之景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乍一离开却又分外想念。考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对自己的校园边回忆边进行了描写。在描写校园时,先采用了由外向里、一步一景的写作顺序,写出了学校的整体轮廓,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描写了校园四季的美景,尤其重点描写了冬季下雪时的情形,让读者读来历历在目。
  你的爱,我的暖
  成梓涵
   人生不易,有悲伤,有阴霾,可因为有爱在,便有春暖花开。
   ——题记
   踏着午后灿烂的阳光,沐浴着一片金黄,我们也迎来了“风雨”后的第一次返校。
   睡梦伴随着妈妈的声音消散,睡眼惺忪的我,望向车外,突然清醒,到学校了。眼眸也随着睁大,太多人了吧!虽然我们是错峰返校,可在这种时刻,这个人群密度还是让我心里有些忐忑。    下车后,只见一位老师举着喇叭在喊:“13至15班走1通道,16至18班走2通道,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我紧攥着行李排队,一点点地往前挪。进到学校,把健康卡交给班主任之后,就要把行李搬回宿舍。看着地上的行李箱、床垫、书箱、水桶等,我长吁了一声,这么多东西该怎么搬啊!无奈,只能硬生生地扛起行李往宿舍的方向走。忽然,前面有个女生的东西掉了下来,我正准备像以前一样上前帮忙拾起,可是却蓦然踌躇了……那一瞬,疫情仿佛消磨了心中的那束隐形的光,心似也隔着了。
   走了一会儿,我碰到了语文老师,老师的嘴角勾起一抹好看的弧痕,说要帮我一起搬东西。老师虽然戴着口罩,却挡不住她的笑容,我的心瞬间沁满了温暖。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把行李搬到了高高的七楼,语文老师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后背的衣服也湿了,贴紧在后背上,她倚靠在走廊的围栏旁,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看着老师疲惫的样子,我有些难为情,说:“谢谢老师!”语文老师拍拍我的肩,眼里尽是疼爱的温柔:“不客气!老师还要赶紧看看还有哪些同学需要帮助。”说完,老师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看着楼下语文老师的身影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我的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湿润润地,暖了心。
   回教室的路上,我忽地把口罩的绳子给拽断了,也没有带多余的口罩,我急得满脸通红,捂着嘴巴,汗珠直往下掉。这时,有一只手递给我个口罩。我抬头,竟是张陌生的面孔。“你的口罩坏了吧?这个是新的,给你!”她的声音很轻很轻。说罢,她把口罩塞进我书包侧面的口袋,刹那间心底晴空万里,云淡风轻。
   撕开,折叠,拉开,我将同学送的口罩戴好,一股清新的味道勾着我的鼻子,我翕动鼻翼,这种味道好闻极了,是阳光的味道,抑或是花的清香?都不是,那是爱的味道。放眼远处,风雨长廊里有个同学拿着东西,踉踉跄跄地。我快步跑上前,伸手接过她手中的行李,她先是愕然,既而相视一笑,似三月的桃花,正酝酿着甜甜的味道。
   世间,那么多的爱,那么多的暖,以再平凡不过的姿态惊艳了时光,温暖了歲月。我因你的爱,你的暖滋养了心房,青春因此袅娜生香。香浅浅,意徐徐。我亦会将你的爱,你的暖,芬芳他人……
  名师点评
   考生描述了疫情缓解后,学校开学时的情形。这次开学与往常开学有所不同:保持距离,佩戴口罩……入学时,考生由不敢帮助别人,到受老师的感染,主动去帮助其他同学,再写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小编贴士
  素材卡片
  -名言-
   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
  ——黄宗羲
   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
  ——孙中山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
其他文献
茫茫云浸月,微弱的耳语仿佛来自千年之前,重重叠叠地从时光涟漪中穿过,犀利穿透渺渺云雾,寄托在那一轮沉甸甸的明月中。我截取的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袅袅余音,是电波蹑手蹑脚穿过耳机线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万籁俱寂,无边无际的黑夜缄默着,包裹着我们。失眠如虫儿挥之不去,顽固地钻进五脏六腑。我总是矛盾至极,我的眼皮子沉重欲合,仿佛牵挂着什么,血液仍旧滚烫,奔涌着,欢
期刊
达尔富尔虽然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但苦难远未走到尽头    位于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只是广阔非洲大地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然而近年来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3年2月以来,持续的战乱已导致约20万人死亡,250万人流离失所,350万人依靠联合国粮食援助生存。苏丹总统巴希尔却一直以“内政不容干涉”为由,拒绝联合国介入,任凭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在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斡旋下,达尔富尔似
期刊
导言   误会指错误的理解。写作中巧设误会,则能够制造矛盾冲突,造成悬念,让文章起波澜,避免平铺直叙。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一文,就是运用这种技法构思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就以此文为例,来学习如何运用误会法构思写作。  课文品读   《驿路梨花》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小说。文章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巧设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看——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
期刊
作文时,怎样才能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当然要抓住其个性特征,选取典型事例,用真情真言加以描述。而要把人物写真,就必须注重对所写人物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联想的方法,对所写对象的外貌、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活动进行一番合理的推敲和判断,然后表里如一地刻画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格。  真题回放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普通人,如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等,他们看似平凡,其实并不平凡;又如朝夕相
期刊
微山湖喂陽光闪耀  片片白帆好像云儿飘  是谁又在弹响土琵琶  听春风传来一片歌谣  哎嗨哟 哎嗨依哟  俺铁道游击队  为国为民立下大功劳嗨哟  微山湖喂卷起春潮  朵朵浪花在把英雄找  当年抗日健儿何处去  看青松巍巍绿水滔滔  哎嗨哟 哎嗨依哟  俺铁道游击队  丰功伟绩人民永远忘不了  嗨哟  人民永远忘不了  嗨嗨哟  小编贴士   《微山湖》这首歌是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歌中
期刊
有这样一面墙,上面写满了青春的记忆,承载着孩子的心事和梦想,请看张亚凌《那面张扬着青春的墙》——  时文评析   张亚凌《那面张扬着青春的墙》是一篇别具韵味的散文,综观全篇,文章具有如下特点:   一、以小见大显主题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借用这个佛家的比喻来概括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写作手法——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就是借用小题材来表现大主题,即抓住生
期刊
班上有个同学一米九,长得又高又壯。
期刊
住宿学校内,一位帅哥刚学會拉小提琴。
期刊
考场真题   我们阅读李汉荣的散文《燕子筑窝》后,一定无法忘怀文中那对燕子忙碌的身影。万物有情,彼此见证,“吹拂着庄稼的夜风,狂野繁密的露珠和满天的星星,都见证了它们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品德……”   2020年7月6日,深圳市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从此,深圳又增加一张新的闪亮的“名片”。美好生活,需要创造者,也需要见证者。   见证美好,有感动,有成长,也有
期刊
所谓第三人称视角,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讲述他人故事的口吻,采用“他”(或“她”,或直呼其姓名)的称谓,来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叙述者(作者)自己不充当故事里的人物,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客观地叙述情景,描绘环境,发表评论,抒发感慨等。采用第三人称视角,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写人、叙事提供了宽广的空间,使作者能够全方位、具体、细致地再现人物、故事的本来面貌。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