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35例报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已得到了广泛开展,成为胃癌根治术的常规术式之一,前瞻性研究报道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具有相近的5年生存率。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已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D2)35例,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胃黏膜胆色素染色对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纳入原发性病理性DGR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24 h胃内胆汁监测,以胆红素吸收值0.25为界值,取反流时间百分比的中位数(23.60%)作为分界将原发性病理性DGR组进一步分为低反流(反流时间百分比<2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目前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ost-ERCP panereatitis,PEP)及高淀粉酶血症是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生理及病理情况下插管困难的ERCP患者来说,发生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几率相对更高,因此临床上运用多种手段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显的十分重要。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间对困难插管ERCP患者辅助采用胰管支架植入,
在我国,胃癌患者的病死例数占所有因癌症病死例数的约1/4,胃癌年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慢性非特异性胃炎是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其病因主要是各种理化因素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因此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又分为胃体型、胃窦型或全胃型。肠上皮化生的出现是萎缩的最可靠证据。本文总结我院
患者男,24岁,因间断腹痛3d,加重1d入院。患者3d前醉酒后出现腹痛,于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腹部平片检查示右下腹区域多个钩状金属异物(图1)。入院诊断考虑为小肠金属异物。于当日全麻下行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于脐轮穿刺置入腹腔镜,脐平面两旁距脐6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腹腔镜下探查肠管,未能明确异物位置。
患者女,17岁.因"间断性上腹不适伴反酸、胃纳减少2个月余"于2009年11月27日收住我院消化科.入院前3 d中解成形黑便2次.病程中无呕吐或呕血,无腹泻,无畏寒发热、胸闷、气急、心悸,体质量稳定,睡眠体力尚可.患者无既往胃病史.2009年7月曾发现外阴部出现红色丘疹,软骨样硬度,渐大,破溃,稍痒偶稍痛,自涂"百多邦"2~3次,1~2周后外阴部皮疹消失.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无异常,腹壁柔软,
目的 运用散点图模拟胶囊内镜在小肠内运行规律探讨定位小肠病灶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由胶囊内镜诊断且病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30例纳入A组,以胶囊自屈氏韧带至病灶的运行时间占通过全小肠所用时间的百分比定义为时间指数,设为横坐标,而将手术中测得的病灶距屈氏韧带的实际距离设为纵坐标,画出散点图并拟合得出最佳曲线的函数方程.以相同的入选标准连续选择患者30例纳入B组,验证上述曲线方程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在内镜治疗困难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入院行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困难患者81例,随机分为胰管支架治疗组35例,而未放置胰管支架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2组使用相同药物治疗,病情平稳后取出胰管支架(平均11d),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2组术前平均年龄、发病至接受内镜时间、Glasgow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患者女,60岁,因胸骨后疼痛2h前来就诊。2h前患者喝鱼汤时不慎吞入鱼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经多次吞咽食物后未能改善症状。入院X线钡餐见食管中段一异物嵌顿,遂转入我中心进行治疗。签署同意书后,常规术前准备,肌注地西泮10mg、盐酸山莨菪碱10mg。
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胃镜下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但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常缺乏特异性表现,使得活检有一定的盲目性.色素染色法可显示胃黏膜微小病变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及时发现病灶,为钳取黏膜标本提供准确目标.我们对110例胃黏膜异常者进行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探讨该方法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患者女,60岁,因上腹不适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镜下见食管距门齿约27cm处右前壁一直径约0.7cm半球形隆起突向腔内,表面黏膜尚光滑,略有透明感,局部色微蓝,钳触之有韧性(图1)。胃镜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物。超声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距门齿27cm处隆起位于第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