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风楼砚边随想

来源 :书法赏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孤独的书法父亲早年写过不少毛笔字,但一生未能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我有幸能跨进那扇神圣的门槛,看她的珠光宝气听她的笙歌燕舞,那快乐激动和欣慰,很想与父亲一同分享。但很快发觉我们之间所隔的那道门槛就像我们两代人的代沟一样不可逾越。当我为刘新德的一幅精品叹服时,他不光是不以为然,而且还大加鄙薄。这让我不安。本来书法是少数人的艺术,目不识“书”的事屡见不鲜,不懂也就罢了,恨的是又以得道者的姿态来说服并试图改变法眼者的观点。瞽者为明者指路,这就是不光是可笑不可笑的问题了。
  你说好,那究竟好在哪儿?陡然一问你会愣住。是啊,好在哪里这对于他不能不是个问题,怎么解释?怎么解释呢?我知道无论如何解释都不能解决他真正懂得这件作品的问题,你如何向一个瞽者描述太阳的光辉呢?但我必须描述,哪怕是徒劳,为捍卫法的“正大”,我仿佛有这个责任义务和冲动。于是就努力地阐释,比喻拟人抽象具象,穷口舌之能事,发现那东西一旦语言一介入就走了样。啊,没有什么比语言站在书法面前更脆弱的了。文学里五光十色呼风唤雨的语言此时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近乎口吃,但仍努力地解释着。临了,我说,解决你看不懂的方法就是大量临帖!
  然而,问题是,如果书法都要通过临帖才能达到真正的欣赏,这意味着什么啊?是不是聆听《命运》就得会两下钢琴?感受《我的太阳》就非学点声乐?是不是不临帖就没有欣赏书法的权利,而书法者的创作则是孤芳自赏的自慰?谁能说不临帖者的欣赏就不是欣赏而所谓法眼者的欣赏又不是欣赏的畸形?书法孤独得没有理由。
  b.用笔用笔最终追求的结果要落实到线条,线条质量的好坏反映着用笔的成败。理论上线本身不存在质量优劣的问题,因为即使一根看似粗陋的线条,在整个书法作品的呼应运动系统中也会显示出熠熠光彩,这属书法的辨证范畴,另当别论。而从某个角度看,线条确又存在着质量高低问题。怎样才算高质量的线条呢?窃以为晋代尚韵书风的作品为高质量线条的代表。高质量的线条应该活泛不要死滞,柔韧不要刚硬,圆劲而少圭角,松逸而去紧张,力量内敛不要张扬。从线条的游走中充分反映出毛颖的弹性。中侧偏逆等技法都必须在锋颖的弹性范围之内完成。簧片若超过其弹性限度地受力就不能回弹,弓箭拉断了弦力量就消失不能发箭。我们在品评作品时,从线条中若感觉不到毛笔的弹力,那必是一幅失败之作。一笔下去,锋压得太过力量就分散瓦解,使转就生硬,线条就死。此外,在弹性范围作书还要同时利用使转时的逆向力来调整笔锋恢复弹性。对簧片向左使力至弹性限度的临界点,就不能再向左,其回弹力向右,就顺势右行,继而向右加力。如此反复,线条便会活泛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在毛笔的弹性范围之外也能作出字,并能造成很多人所迷恋的“万岁枯藤”状,但通篇如此则陡增燥气,神采韵致消失殆尽。用笔应先求墨润,飞白只能是应自然而生的方赋有生命力。而这种把毛笔当硬笔使的“准书法”不可取,这是区分作品专业与业余的重要因素。
  c.习气与风格习气似乎也是一种风格。有人把满纸习气自诩为风格,拿板桥那一撇之中著名的一顿一挑类比,但习气永远也不能成其为风格。西施的步履是风格,东施效颦则习气也。习气风格一纸之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习气,习惯之气。呈惯性,一贯使然,很大程度上属无意识,没有理性的选择和思考,往往是盲目的。风格,风度气格。是在审美理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磨练与理性筛选后所流露出的个性。因为有明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所以风格的最后确立就有了有力保障。但这是一次布满荆棘的探险,最终作品格调的高低还有待于理性筛选的质量。比如一场战争,革命的领导核心思想武器(审美价值取向)固然重要,但不费一枪一炮一兵一卒(理性筛选),战斗恐怕也难保胜利(风格的最终形成)。即使一枪一炮一兵一卒的打,战斗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未可知。所以,书法也算是有些悲壮。
  d.书法艺术学问书法是艺术。艺术是放浪的玄乎的不着边际的,容易使人倚着放浪而粗野,仗着玄乎而自持,逞着不着边际而忘乎所以自鸣得意。而这种粗野自持忘乎所以自鸣得意的所谓书法艺术家正充斥着当今书坛,他们与真正的艺术貌合神离,其实都是伪艺术家。那么,不妨把书法当学问来做,学问是细致的谨严的理智的,让我们以学问家的精微去丰润艺术家的放浪吧。
  e.学书三法一种是专攻一家。写谁像谁,记住字形笔锋的来龙去脉,创作时类似电脑调资料一样集字而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比较快地掌握某家某帖的写法,字相对纯正。短时间就能看到成效。但由于临帖单一,不能从众多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中体会书法的普遍规律,因而对书法的理解容易单化,使笔性迟钝,作品就单薄少内涵,一遇变化就不知所措,举一不能反三;一种是广临法。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临,这种方法能够培养起对书法的敏锐度,从动与变的角度认识书法。但由于太杂,有时一家与另一家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排斥性,也一并囫囵吞下导致消化不良。虽然能看出问题,但一写就乱方寸,明知的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都有等于什么都没有,只能眼高手低望字兴叹。
  再一种是广临博涉观照法。这是一种既考心性又赖智慧而最终又是通往书法艺术自由王国的大道之法。因为广临博涉易造成无主题无重心的散漫,写谁都似谁写谁谁不似,所以心性浮躁天资不高者不可为,不如专攻一家。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照地广临博涉。用横向纵向的观照在广临博涉中提炼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这个审美理想作为出发点和参照,以此观照地广临诸家并博涉其他姊妹艺术。有了观照,广临博涉时就有所取舍和熔炼,是经审美理想过滤之后理性地取舍熔炼。如临帖时寻找某帖某家最能表达自己审美理想的那一部分并为求表达它,而另一部分则可以削弱或暂时忽略不记。一个字,在某一点上可以临得不是很像,但在另一面则要表现得纤毫毕露淋漓尽致。一本《三希堂》《醇化阁》可以从头临至尾,逢草便草,遇行则行,有篆习篆,将隶就隶。但必须有一个主心骨,那就是自己理念中的审美意象。这个意象可能并不清晰,明明灭灭地,始终在前面引航。这样,古今诸家、姊妹艺术都能提供珍贵的书法储备,书法的规律由此展示,书法的厚度也由此积展起来。
  f.书道涅《书法报》开辟读友赏评栏目,把普通读者的作品摆出来让大家评论,普通读者的创作水平是有限的,能把自己的丑孩子请出来让人家说三道四,其度量是可贵的,同时也说明他们有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即使批评得如何激烈尖锐刻薄也不足为怪。可贵的是栏目还摆出了一些已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在“著名”二字的庇护下,人们还能侃侃而谈吗?敢。前不久刊出的著名书画家吴湖帆的作品评点中很多读者都非常客观地指出了作品的许多不足。虽然批评中仍不乏躲躲闪闪,但总算可以对名家说不了,老实说从所刊作品可看出吴对书法的把握尚在一个粗坯层次,妍而不古,韵单气薄。好在时间会证明一切,历史是永远不会躲闪的。我想说的是,对已故者的评论尚且躲闪,那活着的呢?书坛向来是缺少说真话的人的。我不知道书法者们算不算知识分子的范畴,但既在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汉字上作文章那至少也应该算个准知识分子,总该有点知识分子的气味吧,总该有那么点人文精神吧。然而有谁面对书坛的“一地鸡毛”能站出来说几句呢?又有谁面对批评能真正的自省自察呢?如果把现代某些活跃的名家的作品摆到读友赏评栏目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这些名家们算是当代书坛的最高水平吧?但这最高的高度如果只够给侏儒者充个手杖,如果这最高水平的墨宝只够给将来的环保清污工作增加点就业人口,我们著名的书法家们是否可以自豪地说我无愧于我的生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呢?若说有人的重点不在书法创作而在理论,试想一个下笔恶浊与书法本质背道而驰的理论家会“建树”出什么样的书法理论来。是的,这样伟大的时代,这一代书家几近全军覆没是让人痛心的。我们完全可以站起来,离开温吞的安乐窝,回头看看,或者挣脱尘世的泥淖,站上云层俯瞰众生芸芸,我们的东西究竟有多大价值?我们为什么要等待历史而不去争取历史?书道漫漫其修远,我们不是没有行走,但我们不曾问过行走的方式有没有南辕北辙;我们不是没有理想,我们是抱着既有的“理想”乐不思蜀。传说中的不死鸟也不是没有牺牲,书道要的是毁灭要的是自焚,在自焚里重获新生,我们就是凤凰。书道涅!
  g.总要表达盗用语言的提法来谈书法有些抽象,但我想不出有更好的词语能取代“表达”对书法创作的某种深度。我们常形容一个人“表达”的拙劣为不知所云,我们也说浅薄而自以为是的书法作品没有东西。没有哪一个词能像“表达”一词使不知所云没有东西的盲目创作更能够产生刺目的警醒。书法原来也是需要表达的。
  表达必定有自己的语言,书法的语言即是线和线的组合。语言有优雅俚俗精细粗陋。线亦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登堂入室,不是每种线及其组合都能随意构建。而高明的作家书家往往能化险危为平夷制干戈成玉帛变腐朽出神奇,粗陋突显光彩,俚俗陡增辉煌。这是一种超越。
  高手的作品是幢巍峨而严谨的建筑,内墙外壁你可以随意拆卸借用(临帖的借鉴),而一些特殊的结构则动它不得(临帖的取舍),否则建筑将瞬息坍塌。巍巍神品须三思而后学。
  在书法中,“表达”是一种强调。强调理性和面貌。我们说话要表达什么,总有个意的指向,这意的指向就是所要表达的意义团儿。一切语言都为垒筑这意义团儿而生。有了这个意义团儿,书法才不会落得个任笔为体信手涂鸦。
  总要表达。书法的表达并不与“先散怀抱”相悖,也不否定或防碍笔走龙蛇一泻千里的创作激情。只要表达的意义团儿还在,就尽可按照自己的语言方式组织。意义团儿不是负担与牵绊,它是纲,它是领。
  h.感觉错觉流沙河先生《看字》诗云:管你名人不名人,我凭感觉判妍癚。看来看去终嫌丑,怕你署名王右军。诗是好诗,但先生的感觉论总让我想起平时在书法欣赏活动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从前我看不懂不知好在哪里的作品,现在一看却令我叹为观止;而从前某些自己奉为圭皋的佳作,现在却觉得不忍卒看。我是个极相信自己感觉的人,但同样的感觉,同一件作品,前后的评价却判若云泥,几乎是倒了个个儿。是欣赏的畸形么?不。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感觉渐渐变化的心路历程,这绝对是正常的奇怪事,是欣赏的升华。正是在深入传统借鉴传统的磨砺过程中使我看到了高级美之所在,前前后后出尔反尔也就是自然的了。所以“我凭感觉判妍癚”虽无可厚非,而判出的妍是否真妍、癚是否还癚则要看何人何时了。与流沙河先生类似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书法同别的艺术一样,透着时代的影子,现在的书法大多奇怪,这是必然的。”语气平和,潜意识却有着对“奇怪”的纳闷,似在暗忖:奇怪,我怎么就“看来看去终嫌丑”呢?只是平凹是理解你署名王右军了,为啥?时代使然也。的确,现在的书法很大一部分借着突破传统、创新、但开先河不为师的名义,打出现代书法的幌子狂怪一通玩儿书法过把瘾就死,很是唬住了一些看热闹的人,其实弄出的都是些散发着恶臭的大便。而另一部分人则筚路蓝缕行进在探索书法真元的坎坷道路上,他们真诚地面对传统,炙烈地探源古典,同时又进行着古典的解构和传统的突破。他们来自远古又走出了真正的现代之路。他们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看来看去终嫌丑”的,与凡高一样,只有等历史去沉淀其逼人的重量。
  那么,流沙河的“感觉”贾平凹的“奇怪”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前者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后者的文学成就更是世所瞩目,堪称大师。二者都有书法情结,以学者字观之,还真有些味道。这样的人对书法说点什么夸张一点说书法是该有点受宠若惊的。但二位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他们的学识掩盖其技法方面的不足,也颇能玩味。而技法虽不是唯一的所在,但却是重要的方面。因此以唯学识论或重于学识论的观念来“感觉”书法是不免有几分“错觉”的。
  i.蘸夜色书法夜广袤着我的石砚/是一潭湖水之深成就了墨黑与明净的统一/我看见白昼里我灵魂的游离/皆若空游无所依/行人树或一个偶发事件/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静静地摆在那里互不相干地等待/而此时尘嚣已远/作为城市的呼吸汽车的马达化急促作悠扬/城市也需要休息/城市的酣然让我稍许清静/挥手/轻而易举癓住游离的灵魂便由此婆婆妈妈起来
  时间在此融化/以糖的姿态药的形式渗进我的血液/时间在此凝固/郁结成一尊黄卷青灯的雕塑/供一些执著去敬仰/万劫不复的时间啊/在凝固与融化间交换眼神/崇高的名义下我是一个卑琐的哑谜迷恋者/没有谁拿香槟或咖啡来换取这破缸子的老荫茶
  上古就在隔壁的房子里/穿过一道墙/我的西装就老作了袍套长衫/抖抖水袖/哗啦啦洒落一地唐诗宋词/同时洒落的还有那支秃顶的毛笔/我无意将他们拾起/而平平仄仄铺就的地板并非华丽/我溜冰一样滑倒/麻木了疼痛/对哑谜的迷恋让我吐不出一丝类似呻吟的气息/于是/我连同秃笔以及那些风雅的词句被作为垃圾扫出历史的故堆
  羊毫里/夜色欲滴/黑色化已没了层次/情感猜疑地从此走过目不斜视/寒食诗抑或祭侄稿/兰亭序抑或沼溪诗/夜色草就的作品属于虚拟的见证/白昼莅临就如烟消逝/我做出崂山道士的姿势/然而墙壁的拒绝依然坚硬/摸摸额角触痛而起的回忆/发现自己洋装已就旧/犹如一袭古典青衣
其他文献
  
期刊
这本书法集出版后,罗一鸣老师给我邮来他的书样,并在扉页上诚恳地要求我“指正”。根据这么我年和他学习书法,并交往相知,我知道他在对待书法艺术上,绝对是谦逊的一个人。
期刊
虽然我与周斌并不常相见,但在偶尔交谈中我观察到他是一个有个性的青年。独特的艺术见解和敏锐的思维能力在他身上洋溢着一股才气,我想这或许是他的书法能在当今上海书坛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吧!一九九五年他被列入上海十大青年书法家之一,其作品又陆续在全国重大书展中入选并获奖,这掠光浮影般的荣耀并未使他飘飘然起来,相反他却以十分宁静的心理蜗居斋室,甘守寂寞,于墨池中虚心涵泳,这就不得不使我对他另眼相看了。大凡搞
期刊
我与周斌初识至今,大约有十年的时间了。而这几年交往的渐多,想也是因为双方在艺术上多有共同感受的缘故罢。  就他的年龄来说,周斌如今在书画创作上所获得的成就,或可说是超前的。这自然与他自小长成的耳濡目染的良好文化环境有关,但依我看来,周斌的向来勤奋和突出的悟性聪颖,则更加造就了这位年方三十的青年书画家。  周斌的学书之道,经历了一条先学颜氏(鲁公)楷体,后学世称“颠张(旭)醉(怀)素”的大草书体,再
期刊
我来福鼎工作刚两月。初到鼎邑就有朋友示我一鸣书法,观其布白,法度森严,在心中刻划的一鸣形象,该是个学养深厚的老先生。
期刊
  
期刊
若论起近七八年以来篆刻作者谁在全国重大展事获奖、入展最多,恐怕美发长髯的辽阳印人梁宏伟应该排在前几位,他的工稳古雅的印作得到了当今印坛的认同。
期刊
唐诗与宋词相比,我更喜欢宋词,词的表述比诗更有层次感并显得细腻而深沉,尤其是婉约词那种出自性灵的千回百转,缠绵悱恻的吟唱令人扼腕不已。在书法中其实也有婉约风格的作品和书家存在,近代的沈尹默,当代的刘一闻我想均属于此种类型。他们的特点是对传统的文化艺术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浓郁的人文情怀;具有高超的书法表现技巧和对气息神韵的把握能力;能以精巧雅致的书写内容与形式对作品做情调化和个性化的处理,同时,他们还善
期刊
我的书法启蒙于七十年代后期,当时,我由上海下乡到北大荒已近八年。每年返沪探亲,我都沉湎于上海浓郁的书法氛围之中,沈尹默、谢稚柳、赵冷月、周慧等名字是我心中的神圣与偶象。对于上海书法的向往,是我对书法艺术的痴迷与对故乡的怀恋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的。半生客居塞北的我,书法与故乡两者都是萦绕在我心中的永远的情愫。  去年初,周斌从上海寄给我一册他的书法作品集,随手翻开一看,眼前为之一亮,他的书法仿佛似曾相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