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崧舟老师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倡导的“诗意语文”,在小语界形成了一派“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教学风格。他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用诗意语文谱写了他独特的诗意人生。
【关键词】诗意语文;王崧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诗意追求的起源
“我有一个语文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事业的存在。”面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王崧舟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诗意语文有着关注心灵成长的教学艺术,把它比作“美丽的太阳”,旨在将其诗意的温暖照耀在语文的大地上。
(一)传统诗教理论的影响
王崧舟积极倡导语文教育原始性的回归。先秦时期,首次出现了“以诗为教”的教学思想,孔子最早提出“诗教”这一概念。诗教早期是指以《诗经》为蓝图,培养人“温柔敦厚”的高尚情操,颇具素质教育之意,蕴含道德教育之味。后经儒学弟子传承续写,为“诗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打下了牢固的根基。魏晋以后,诗教逐渐衍生出美学的教育思想。“诗教”在传统教育的进行曲中演绎着德育与美育的双重音效。
(二)“诗意栖居”思想的影响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海德格尔认为“诗意栖居”就是在探讨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寄希望于自己,并且在不完美的现实中活出境界。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诗意栖居应该是精神和实践的共同发展。
王崧舟曾感叹,在语文教育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辛苦、劳累,那么生命的旅程将不再精彩。在他看来,极度劳绩和劳绩贫瘠都不是诗意人生的最佳状态,他呼喊道:“为何不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呢?”“诗意栖居”给他带来了一系列有关诗意的追问与思考。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随着“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到来,不断出现了许多教育大家,叶圣陶、吕叔湘首要阐述了语文其“工具性”的几大要点。在日益凸显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使得人文性慢慢地淡出了语文教育的视野。匮乏的人文精神,使语文教育置身于改革边缘。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这场辩驳中,语文名师于漪以《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指出:“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弘扬人文。”
王崧舟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指出:“当语文的本位价值被工具价值压倒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机械的操练中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激情和全部灵性,得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失去的却是冰山的根基。”王崧舟认为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过程,于是,“诗意语文”成了开启他诗意人生的一把钥匙。
二、诗意课堂的创建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彰显了其个性鲜明的教学艺术。
(一)诗意阅读
1.举象入境
王崧舟认为诗意语文的课堂一定是举象的课堂,举象作为诗意语文中最根本的教学手段,是课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首先,我们来看看“象”的含义,即语言文字中形、印、意三种象的统一。入境,则是在举“象”的基础上,潜藏于文字的海洋中品味情境,最终深入到作者的内心。
2.移情体验
通俗意义上的移情体验,就是置身于自我世界之外,与文章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将文本与人之间的契合点联系在一起。作为柔性的言语素养,一定要摆脱坚硬的外壳,首当其冲的就是言语动机问题。用文本自身的魅力来挖掘言语动机,一旦动机产生,便会酝酿情感,在抒发“情”时,便会触发感知。行云流水般的诗意移情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动唤情、情动至感。”
在《去年的树》一课中,借助“天天”作为关键词,展开联想,通过引读让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感受鸟儿和大树之间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深厚友谊。
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3.独特感悟
人唯有形成清晰的思维模式,并且能够流利地进行表达,才能享受自由的境界。感悟来源于对“象”的感知、对“情”的积累,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去,才能在不经意间获得灵感。失去了体验的感悟是不真实的,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学生会迸发出不同的感悟。王崧舟认为,学生阅读时,应注重“静读、精读”,而不是拖沓无度地讀。与此同时,教师要随着阅读的不同梯度带动好整节课的节奏。
如执教《长相思》一课,同学们通过反复地朗读,逐渐构思出脑海中的画面:“我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我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我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我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我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出想象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画面中所蕴含的情感,使自己沉醉在这诗意的情韵中,体会作者当时柔柔的亲情、浓浓的乡情、深深的诗情!
(二)诗意作文
1.仿句训练
仿句是习作前的雏形体现。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仿写能力后,在进行习作时才能信手拈来、洋洋自得。王崧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侧重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文中重点句子进行仿写、改写。
在《去年的树》一课中,用“特别……特别……就像……”的句式,仿写鸟儿的外貌和树的形象。生:“树长得特别高大、特别粗壮,就像一把绿色的巨伞”。“鸟儿长得特别娇小、特别可爱,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在这个训练中,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掌握了描绘鸟儿和树外貌的词语,深刻地体会到了词与句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写话训练
写话是习作的根基,学生在熟练仿句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写话训练,才能在习作中取得进步。王崧舟注重在自己的教学中贯穿写话训练,由此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输入”与“输出”同时进行。他在写话训练中铺设情境,让学生徜徉其中触摸“象”,抒发“情”。
执教《二泉映月》时,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给学生铺设一定的情境:
师:同學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上述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提示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情境的过程。学生基于以往的认知,这些情境可能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可能出现在某些影片中,也可能撞击到了他们心灵的某一处。这种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课堂本身的束缚,打开了禁锢学生想象的枷锁,学生在教师打开的想象大门外找到了通往生活的道路,在丰富自我认知的同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3.习作训练
王崧舟始终把“诗意语文”中“情”的要素作为基本立足点,以此来区别于其他教学派别。“诗意语文”的核心思想非情莫属。
《亲情测试》这堂课仿佛一首诗,细腻而抒情;如同一部曲,大气且恢宏。整堂课由四步组成。一是回忆—开启深思之门。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列出五个你最爱的人的名字。二是轻画—体会生命之重。在五个最爱的人当中,请你画掉一个人的名字。三是书写—撞击心灵之声。把上课开始到现在为止的这一过程,包括你的感受、其他同学的表现、你脑海中的画 面……把所有的一切用你的文字写下来。四是悟—感悟成长之殇。教师让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加上一个题目并提炼主题。
写作是学生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回顾,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无疑为学生们搭建了一座直通心灵的桥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审视自我,在真切的感受中抒发情谊,在诗意的灵感中走进生命。
三、诗意生命的激荡
王崧舟在“诗意语文”这场教育改革中,谱写着“言语生命”的奥秘,描绘着“诗意人生”的精髓,使语文与生命的精神共同成长,使诗意根植于深处的生命需要。
(一)敢为人先的胆识
王崧舟曾自称读书时的自己是“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是一个很木讷的人。1985年是他踏入教师行业的第一年。同年4月,王崧舟披荆斩棘,多次被评为教坛新秀。在评选绍兴市教坛新秀时,当时还是非语文老师的他,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中心突破法”执教《我的伯父鲁迅》一课,其出色的表现,让在场的专家、同行们无不刮目相看。从此,王崧舟开启了他初露锋芒的五年。
(二)吐纳珠玉的才情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在诗意语文的这条路上,王崧舟经历了卧薪尝胆的几个阶段。“孤独沉潜”期,他博览众多书籍。包括文学、哲学、美学、“老三论新三论”、人物传记、经典小说等十几类书籍。读书之余,他还观摩了各种各样的课,几年累计下来至少1000节,观摩后做了相应的记录与反思。与此同时,他涉猎广泛,对微格教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五年的沉潜,使其涌动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一鸣惊人”期,他以个人名义首次创办了“王崧舟语文艺术教育展示周”的活动,并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这一阶段,是机遇与才气铸就了王崧舟的一鸣惊人。他不断地开创、全面地创新,最终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几年下来,他设计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精品课。《万里长城》的大气磅礴、《威尼斯小艇》的诗情画意、《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悲怆抽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情演绎……一系列的优质课,把才华横溢的王崧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出世觉醒的心境
王崧舟历经数十载的教育之路,最终进入了“开创流派”阶段。他的脚印遍布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区,数以百计的城市。公开执教超过五百节,座谈会高达一百二十多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并在全国小语界点亮了“诗意语文”这盏明灯。
在经久不息的生命年轮中,他为语文代言。他在诗意的人生中上下求索,语文给予他无限的激情,他用诗意般的生命作为回馈。他相信,诗意人生对诗意语文展现更多的是某种彼岸的意义。而彼岸那边,是生命精神的“圆明”之境!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让语文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J].江苏教育研究,2011(3).
[2]王崧舟.《长相思》的精神三变[J].小学语文教师,2006(6).
[3]王崧舟.唤醒沉睡的言语生命欲求—《亲情测试》教学实录[J]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1(1).
[4]高乐素.王崧舟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5]刘花弟.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图形语言[J].包装工程,2016(4).
[6]王方全.返璞归真真语文—王崧舟《两小儿辩日》教学品鉴[J].教育科学论坛,2015(13).
[7]谢蕊竹.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艺术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6).
[8]孙琪.王崧舟“诗意语文”理论体系的生命精神[J].教学与管理,2015(6).
[9]李晶.层层剥笋—听王崧舟《一夜的工作》有感[J].文学教育(中),2014(2).
[10]邵付国.王崧舟《长相思》朗读评价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4(1).
[11]高修军.发掘动词智慧,激活言意课堂—兼谈王崧舟《荷花》教学片段[J].教学与管理,2013(23).
[12]张利伟.论“诗意语文”的“诗意”体现—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教学案例剖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2).
作者简介:李丹,女,1992年生,辽宁灯塔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小学教育专业。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诗意语文;王崧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诗意追求的起源
“我有一个语文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事业的存在。”面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王崧舟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诗意语文有着关注心灵成长的教学艺术,把它比作“美丽的太阳”,旨在将其诗意的温暖照耀在语文的大地上。
(一)传统诗教理论的影响
王崧舟积极倡导语文教育原始性的回归。先秦时期,首次出现了“以诗为教”的教学思想,孔子最早提出“诗教”这一概念。诗教早期是指以《诗经》为蓝图,培养人“温柔敦厚”的高尚情操,颇具素质教育之意,蕴含道德教育之味。后经儒学弟子传承续写,为“诗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打下了牢固的根基。魏晋以后,诗教逐渐衍生出美学的教育思想。“诗教”在传统教育的进行曲中演绎着德育与美育的双重音效。
(二)“诗意栖居”思想的影响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海德格尔认为“诗意栖居”就是在探讨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寄希望于自己,并且在不完美的现实中活出境界。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诗意栖居应该是精神和实践的共同发展。
王崧舟曾感叹,在语文教育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辛苦、劳累,那么生命的旅程将不再精彩。在他看来,极度劳绩和劳绩贫瘠都不是诗意人生的最佳状态,他呼喊道:“为何不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呢?”“诗意栖居”给他带来了一系列有关诗意的追问与思考。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随着“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到来,不断出现了许多教育大家,叶圣陶、吕叔湘首要阐述了语文其“工具性”的几大要点。在日益凸显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使得人文性慢慢地淡出了语文教育的视野。匮乏的人文精神,使语文教育置身于改革边缘。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这场辩驳中,语文名师于漪以《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指出:“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弘扬人文。”
王崧舟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指出:“当语文的本位价值被工具价值压倒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机械的操练中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激情和全部灵性,得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失去的却是冰山的根基。”王崧舟认为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过程,于是,“诗意语文”成了开启他诗意人生的一把钥匙。
二、诗意课堂的创建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彰显了其个性鲜明的教学艺术。
(一)诗意阅读
1.举象入境
王崧舟认为诗意语文的课堂一定是举象的课堂,举象作为诗意语文中最根本的教学手段,是课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首先,我们来看看“象”的含义,即语言文字中形、印、意三种象的统一。入境,则是在举“象”的基础上,潜藏于文字的海洋中品味情境,最终深入到作者的内心。
2.移情体验
通俗意义上的移情体验,就是置身于自我世界之外,与文章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将文本与人之间的契合点联系在一起。作为柔性的言语素养,一定要摆脱坚硬的外壳,首当其冲的就是言语动机问题。用文本自身的魅力来挖掘言语动机,一旦动机产生,便会酝酿情感,在抒发“情”时,便会触发感知。行云流水般的诗意移情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动唤情、情动至感。”
在《去年的树》一课中,借助“天天”作为关键词,展开联想,通过引读让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感受鸟儿和大树之间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深厚友谊。
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引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3.独特感悟
人唯有形成清晰的思维模式,并且能够流利地进行表达,才能享受自由的境界。感悟来源于对“象”的感知、对“情”的积累,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去,才能在不经意间获得灵感。失去了体验的感悟是不真实的,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学生会迸发出不同的感悟。王崧舟认为,学生阅读时,应注重“静读、精读”,而不是拖沓无度地讀。与此同时,教师要随着阅读的不同梯度带动好整节课的节奏。
如执教《长相思》一课,同学们通过反复地朗读,逐渐构思出脑海中的画面:“我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我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我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我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我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出想象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画面中所蕴含的情感,使自己沉醉在这诗意的情韵中,体会作者当时柔柔的亲情、浓浓的乡情、深深的诗情!
(二)诗意作文
1.仿句训练
仿句是习作前的雏形体现。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仿写能力后,在进行习作时才能信手拈来、洋洋自得。王崧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侧重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文中重点句子进行仿写、改写。
在《去年的树》一课中,用“特别……特别……就像……”的句式,仿写鸟儿的外貌和树的形象。生:“树长得特别高大、特别粗壮,就像一把绿色的巨伞”。“鸟儿长得特别娇小、特别可爱,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在这个训练中,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掌握了描绘鸟儿和树外貌的词语,深刻地体会到了词与句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写话训练
写话是习作的根基,学生在熟练仿句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写话训练,才能在习作中取得进步。王崧舟注重在自己的教学中贯穿写话训练,由此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输入”与“输出”同时进行。他在写话训练中铺设情境,让学生徜徉其中触摸“象”,抒发“情”。
执教《二泉映月》时,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给学生铺设一定的情境:
师:同學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上述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提示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情境的过程。学生基于以往的认知,这些情境可能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可能出现在某些影片中,也可能撞击到了他们心灵的某一处。这种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课堂本身的束缚,打开了禁锢学生想象的枷锁,学生在教师打开的想象大门外找到了通往生活的道路,在丰富自我认知的同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3.习作训练
王崧舟始终把“诗意语文”中“情”的要素作为基本立足点,以此来区别于其他教学派别。“诗意语文”的核心思想非情莫属。
《亲情测试》这堂课仿佛一首诗,细腻而抒情;如同一部曲,大气且恢宏。整堂课由四步组成。一是回忆—开启深思之门。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列出五个你最爱的人的名字。二是轻画—体会生命之重。在五个最爱的人当中,请你画掉一个人的名字。三是书写—撞击心灵之声。把上课开始到现在为止的这一过程,包括你的感受、其他同学的表现、你脑海中的画 面……把所有的一切用你的文字写下来。四是悟—感悟成长之殇。教师让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加上一个题目并提炼主题。
写作是学生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回顾,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无疑为学生们搭建了一座直通心灵的桥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审视自我,在真切的感受中抒发情谊,在诗意的灵感中走进生命。
三、诗意生命的激荡
王崧舟在“诗意语文”这场教育改革中,谱写着“言语生命”的奥秘,描绘着“诗意人生”的精髓,使语文与生命的精神共同成长,使诗意根植于深处的生命需要。
(一)敢为人先的胆识
王崧舟曾自称读书时的自己是“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是一个很木讷的人。1985年是他踏入教师行业的第一年。同年4月,王崧舟披荆斩棘,多次被评为教坛新秀。在评选绍兴市教坛新秀时,当时还是非语文老师的他,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中心突破法”执教《我的伯父鲁迅》一课,其出色的表现,让在场的专家、同行们无不刮目相看。从此,王崧舟开启了他初露锋芒的五年。
(二)吐纳珠玉的才情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在诗意语文的这条路上,王崧舟经历了卧薪尝胆的几个阶段。“孤独沉潜”期,他博览众多书籍。包括文学、哲学、美学、“老三论新三论”、人物传记、经典小说等十几类书籍。读书之余,他还观摩了各种各样的课,几年累计下来至少1000节,观摩后做了相应的记录与反思。与此同时,他涉猎广泛,对微格教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五年的沉潜,使其涌动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一鸣惊人”期,他以个人名义首次创办了“王崧舟语文艺术教育展示周”的活动,并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这一阶段,是机遇与才气铸就了王崧舟的一鸣惊人。他不断地开创、全面地创新,最终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几年下来,他设计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精品课。《万里长城》的大气磅礴、《威尼斯小艇》的诗情画意、《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悲怆抽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情演绎……一系列的优质课,把才华横溢的王崧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出世觉醒的心境
王崧舟历经数十载的教育之路,最终进入了“开创流派”阶段。他的脚印遍布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区,数以百计的城市。公开执教超过五百节,座谈会高达一百二十多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并在全国小语界点亮了“诗意语文”这盏明灯。
在经久不息的生命年轮中,他为语文代言。他在诗意的人生中上下求索,语文给予他无限的激情,他用诗意般的生命作为回馈。他相信,诗意人生对诗意语文展现更多的是某种彼岸的意义。而彼岸那边,是生命精神的“圆明”之境!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让语文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J].江苏教育研究,2011(3).
[2]王崧舟.《长相思》的精神三变[J].小学语文教师,2006(6).
[3]王崧舟.唤醒沉睡的言语生命欲求—《亲情测试》教学实录[J]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1(1).
[4]高乐素.王崧舟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5]刘花弟.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图形语言[J].包装工程,2016(4).
[6]王方全.返璞归真真语文—王崧舟《两小儿辩日》教学品鉴[J].教育科学论坛,2015(13).
[7]谢蕊竹.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艺术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6).
[8]孙琪.王崧舟“诗意语文”理论体系的生命精神[J].教学与管理,2015(6).
[9]李晶.层层剥笋—听王崧舟《一夜的工作》有感[J].文学教育(中),2014(2).
[10]邵付国.王崧舟《长相思》朗读评价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4(1).
[11]高修军.发掘动词智慧,激活言意课堂—兼谈王崧舟《荷花》教学片段[J].教学与管理,2013(23).
[12]张利伟.论“诗意语文”的“诗意”体现—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教学案例剖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2).
作者简介:李丹,女,1992年生,辽宁灯塔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小学教育专业。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