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病:帝国晚期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u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茶这种健康饮品从华南与蒙古销往世界,但天花这种毁坏人类健康的疾病也快速侵入中国。这两种势力在中国的相遇,考验了中华帝国的承受力。
  康熙一般被评价为有雄才大略并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君主,但大多数人都知道,康熙之所以能成为皇位继承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患过天花。众所周知,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此病。可见,天花是清皇室的最大噩梦。据说顺治就是死于天花。据《汤若望传》一书记载,“如同一切满洲人一般,顺治对于痘症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因为这在成人差不多也总是要伤命的。在宫中特为奉祀痘神娘娘,另设有庙坛。或许是因他对于这种病症的恐惧,而竟使他真正染上了这种病症。”
  这种恐惧并非空穴来风:顺治七年(1650年),多位贵族死于痘疹,德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的两位福晋,都是因此病而亡。多铎1649年三月初十生病,十八日就病死了;四月十七日,孝端皇太后估计也死于来势凶猛的痘疹。另据史书统计,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八年(1661年)中,皇室、宗室内的亲王、郡王去世者達20人之多,这些现象也可能与天花的流行有关。
  顺治患病期间,传教士汤若望很快就帮孝庄皇太后和顺治下定了决心:立皇三子康熙为太子。理由简单而充分——康熙已出过天花,有终身免疫力。
  康熙虽然没有死于天花,但脸上有麻子。这方面的细节在中文史料中不多见,但在《十七世纪俄中关系》史料中俄罗斯使节留下了观感:“汗(指康熙)坐在御座中央,人很年轻,脸上有些麻子,人家说的确实,他是二十三岁。”
  从1690年到1697年,康熙亲征准噶尔汗国。远在漠西的这支蒙古部落,因为垄断了与俄罗斯的茶叶贸易,聚集了几十年的财富,经过噶尔丹父子的经营,势力强大,西至撒马尔罕,南达拉萨。
  经过七年征战,噶尔丹自杀。但根据耶鲁教授濮德培2005年出版的《西征:大清帝国对中亚的征服》一书披露,噶尔丹实际上死于天花。这部厚达752页的巨著表明,蒙古人、满族人在与汉人接触之前,较少发生天花;满族虽然获得了天下,但天花让他们深感恐惧,康熙因此大力推广汉族医学中治愈天花的办法。
  魏源虽然说噶尔丹由于绝望,“仰药自尽”。濮德培在蒙古文、满文与汉语史料中发现,清朝集团改动的一些历史数据表明,由于信息传递滞后,在康熙进行最后一次的轰轰烈烈的远征之前,噶尔丹已经死去,这让康熙颇感尴尬。于是,历史是这样书写的:康熙大军到达准噶尔,噶尔丹深感绝望,绝望自杀。这里的绝望是康熙多次预言过的,所以必然要发生。
  魏源也透露了更真实的数据:死于天花疫情的准噶尔汗国的臣民占其人口总数的40%。刚刚从古代崛起的准噶尔面临的是中俄两国的热兵器以及他们闻之变色的天花。
  在那段被人遗忘的恐怖时期中,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1740年与清议和的时候就避免经过哈密和肃州;藏人也避免经过汉地。
  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稳定了与俄罗斯的关系。1727年,两国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将茶叶贸易收回。
  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爆发了大面积天花瘟疫,大概30%的人死亡。1755年,当乾隆发动对准噶尔最后一次远征,另一场瘟疫爆发。最后反抗满人统治的蒙古汗阿睦尔撒纳也死于天花。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准噶尔平定。起源于茶叶贸易、终于天花和战争的准噶尔汗国在历史中消失了。
  在这场战争、茶叶贸易与天花交织的时代,广州十三行的茶商开始引进更先进的医疗技术——种牛痘。
  中国的人痘技术很先进,但也有瑕疵——接种后有可能不出痘,无法获得免疫力;而出痘过多又等于人为感染天花,存在一定风险一所以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1796年,英国乡间为人种痘的医生琴纳观察到,养牛场工人接触患牛天花的病牛后,身上局部也会出痘;然而这种天花病情很轻,容易痊愈。经过实验,安全的牛痘接种术诞生了。欧洲各国马上推行了牛痘术。
  1805年春,英国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皮尔逊在澳门获得了牛痘苗,开始为中国人接种牛痘。他写作的《英咭唰国种痘奇书》被十三行商人读到了。
  1810年,皮尔逊委托友人再次从南洋运来痘苗。痘苗难以保存,他们在船上载着若干个小孩,一个接一个地接种,将痘种带到广东。为了让难得的痘苗不再中断,这次洋行商人给予了大力支持。《南海县志》载:“洋行商人伍敦元、潘友度、卢观恒,合捐数干金于洋行会馆,属邱、谭二人传种之,寒暑之交,有不愿种者,反给以资,活婴无算。”
  郑崇谦是积极推行施种牛痘的佼佼者。他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广州十三行街的行商公所开设诊所,施种牛痘,请皮尔逊在一旁指导和监督。
  1828年,十三行行商潘仕成在北京宣武门外上斜街南海邑会馆设牛痘局,北京医生争相到馆学习。从此以后,种牛痘防天花医术遂传播中国各地。潘仕成在在广州所建别墅“海山仙馆”号称岭南第一名园,今已荡然无存,遗迹为荔湾湖公园。
其他文献
在中国最美的边境小城丹东,有很多爱茶的朋友时常相聚,自从有了《茶道》茗读会更丰富了我们一年中所有对茶的期待,北方的冬天多了几分暖心的茶香,一份美好的开始。挂满书画和各色民族剪纸手工艺的展示厅,七张茶席慢慢展开,不同风格的茶席应对着不同茶具和精心装扮的七位席主,身穿不同民族特色的服饰,招待着前来参加“茗读会”的茶友落座,席上有赤橙黄綠青蓝紫七位席面,分别搭配着建盏、青花、霁红、霁蓝、白陶、青瓷等不同
期刊
简约的大漆茶器,  是诗意的载体,  也是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  简,是最智慧与最纯净的美。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漆与茶器  去年某日,在漆盼艺术工作室(以下简称“漆盼”)里的一次茶叙,话题由席间的大漆茶盘开始。  红色茶盘沉稳有底蕴,讨人欢喜。局部印入的金箔朋.理纹样,使得整个茶盘的构图简单却不单调。金色部分的平涂肌理不是那种细密的,更加简洁直接,像斑驳的历史古籍的文字,又像是竹叶飘落的影
期刊
敦煌,人类文明的心脏,尽管芳华流变,漫漫沧桑,也无法洗去千年亘古的传奇,只因叠沓的经卷,灿烂的壁画,光明的智慧,那是佛陀留给世人的曼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朝圣之地。  在敦煌沙漠上举行一趟茶旅,是体会一场茶境的奥妙,这次感受人文历史的茶旅之行,是与天地对话,与自然相处的一种豁达。  茶境之诱  “美丽的敦煌,神奇富饶。”茶友何逸菲介绍,记得第一天,到莫高窟学堂,看到“日月同辉”的情景,自己高兴得像个
期刊
碧螺春清雅的果香令人想念,传说中有“吓煞人香”,这是江南甜柔春天的气息。在万里太湖,有一座静幽恬美的岛,有一杯天地间最秀美的茶汤。茶碗里的碧螺春清秀果香,分明是一碗春天的清气化成。  年少时看金庸的小说,说到碧螺春的叶片上会有螺旋形的图案,后来知道是“美丽传说”。台湾也有三峡龙井,有“碧螺春”,台湾的“碧螺春”很是粗老,完全不是碧螺春该有的样子,但你就会明白,离家越远,有一些香气和味道越无法忘怀。
期刊
称名寺位于奈良女子大学和奈良县立大学之间,这是一个普通观光客很少去的安静区域。寻找村田珠光的“独炉庵”需要一些耐心与眼力,它虽然座落在奈良老城区不远处,但四周密集的民居留下了从汉唐继承过来的街区格式,走在狭窄的小巷中稍不留神,就会错过称名寺不算大的山门。  奈良的称名寺是在兴福寺的别院兴北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初就在兴福寺附近,之后在室町时代转移到了现址。称名寺的名称直到文永二年(1265年),由
期刊
在中国这个爱吟诗爱饮茶的古老国度,每个茶名展开都是一首风景诗,可感山水的灵秀奇美,可见草木的仪态万方。有道是:名山藏名寺,名寺出名茶。方山之中,山寺之畔,春风化雨,露滋芽生。披览文献,方山露芽,因方山亦因方山寺而得名。  方山何处是?方山寺今何在?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语焉不详以及疑义争论。方山露芽,这一反复被唐人提及的名茶,于今竟遥远得像一个惝恍迷离的梦。  然而,当散落在榛莽中的古茶遗存出现在我们
期刊
俗话说,众口难调,再好的厨师,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口味。从吃的层面讲,最主要的对立面是重口味与轻口味的对立,偏辣与偏甜的对立。如果要共融一处,是重口味适应轻口味还是反之?是辣口适应甜口还是反之?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轻口妥协于重口,甜口妥协于辣口。这显然不是彼此愉悦的状态。  味觉的记忆是很难改变的,这是刻写在基因里的偏好,是我们童年的味道,是家的和家乡的味道,是给予人安全感幸福感的味道,是人的原始本能的
期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过日子,离不开茶,茶是老百姓最熟悉的饮品,《本草拾遗》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更是给予茶更高的评价。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饮用的“健康饮料”,其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茶叶中所含的成分非常复杂,有机化合物约有450种以上,无机矿物营养元素也在15种左右,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增强免疫功能、降脂降压降血糖等保健功效。  “中国饮茶起源
期刊
前《南都周刊》、《新周刊》主笔。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写作多年,现在西双版纳筹备茶学院。出版过《词的冒险》、《茶叶侦探》等书。  今天的茶行业似乎不太属于商业,而更像是一种美学教育,从业者将很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单反、美图与服饰上。但如果我们以为茶行业起源于《茶经》或《全唐诗》,可能就并不全面。中国的茶行业与其他商业一样,起源于供需关系、政府规划与税收。  在《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里,陈先生谈《琵琶行
期刊
油城大雪纷飞几日,终见暂停空隙。《茶道》大庆办事处负责人老马赶紧喊上好友,煮雪烹茶迎新一年。有时还要感谢寒冷,让我们学会了珍惜生命中的温暖,继续前行,别怕天寒路远,请来喝一杯茶。冰清暖心,茶杯横斜,暗香飘动,风雪有云华。从去年至今,多少雪天里都彌漫着盼茶的故事,让人心驰神往。踏雪寻友、听雪烹茶、围炉话新,一桩桩、一件件,都凝结着油城大庆茶人骨子里的风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