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东(1980-),诸城人,硕士研究生,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排球扣球技术教学进行研究,发现本文教学实验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快、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及助跑起跳的时机。以此,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排球 正面扣球 抛球
  中图分类号:G8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b)-0000-00
  
   在排球教学中,时间短、内容多,扣球技术在教学中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较快的掌握扣球技术,是很多體育教学人员关注的问题。在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实验中,本教学方法可以较快、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及助跑起跳的时机。教学设计如下,希望本教学方法可以为广大体育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搜索引擎,查阅国内大量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验法
   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四个班分成两组:1、3班为实验组、2、4班为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
   1.2.3数理统计法
   用SPSS、EXCEL对学期结束对两组学生扣球测试成绩进行统计整理并进行T检验。
   1.2.4比较法
   对两组学生的扣球测试成绩进行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实验过程设计
   正面扣球技术是其他扣球技术的基础,教学中应首先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扣球技术和战术扣球。扣球技术比较复杂,初学时较难掌握,所以在教学时宜采用分解教学法,将助跑、起跳和扣球挥臂环节分别进行学习,待学生掌握后,再用完整教学法教授扣球的完整动作。本文主要通过控制性练习,让学生尽快掌握上步的时机及空间感的培养。
  2.1实验组教学过程的设计
   (1)表象的形成:教师先示范讲解扣球技术的完整动作,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表象。
   (2)掌握助跑起跳的方法:学习助跑起跳技术,直到学生能够较完整的完成助跑起跳技术。
   (3)扣固定球:教师站在高台上,单手举球(高度根据学生的起跳高度)。学生助跑起跳,扣固定球。
   (4)抛球的网上高度不变:教师抛球,要求从网上沿高度开始抛,抛到固定高度;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抛球点不断降低,抛球仍然到固定高度。要求学生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助跑起跳上,在空中等球,学生起跳后,教师将球抛送到学生的右前上方,学生完成扣球。
  
  
   (5)抛球的起始距离不变:教师抛球,要求抛球点从网中间沿高度,抛到固定高度。直道抛球起点的高度跟正面上手传球的高度一样。
  
   (6)从抛扣球过渡到传扣球:4号位扣球练习:扣球者每人一球 ,先将球传给3号位,再由3号位把球顺网抛或传给4号位,扣球者上步 助跑起跳扣球,要求掌握好 上步起跳时机,在空中保持好人与球网的位置关系。
  2.2对照组的教学过程
   (1)表象的形成:教师先示范讲解扣球技术的完整动作,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表象。
   (2)掌握助跑起跳的方法:学习助跑起跳技术,直到学生能够较完整的完成助跑起跳技术。
   (3)扣固定球:教师站在高台上,单手举球(高度根据学生的起跳高度)。学生助跑起跳,扣固定球。
   (4)4号位扣球练习:扣球者每人一球 ,先将球传给3号位,再由3号位把球顺网抛或传给4号位,扣球者上步 助跑起跳扣球,要求掌握好 上步起跳时机,在空中保持好人与球网的位置关系。
  3 T检验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T≤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4 结论
   通过T检验,可以看出实验组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教学过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更快、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及助跑起跳的时机。
  
  参考文献
  [1] 韦国娟.高校扣球技术教学之探讨[J].中国排球, 1996, (03).[2] 彭蕾.现代排球扣球技术研究成果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 1997, (02).[3] 谢友雄,季平.论排球运动员左右手整体扣球技术[J].中国体育科技, 1986, (12).[4] 王克勤,徐芳奎,秦大伟,王颖.扣球技术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199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及别克君越与丰田普锐斯两款我国市场正在销售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在电动系统上比较。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 别克君越 丰田普锐斯  中图分类号:U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a)-0042-01  人们普遍认为电动汽车终将取代燃油汽车,但是目前的电池技术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应用,专家估计在10年以内电动汽车还无
期刊
摘 要:虽然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在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改善,尤其在施工当中对于一些干扰施工质量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b)-0000-00    1水利工程施工的意义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大、施
期刊
摘要:6kv马达在中大型企业应用广泛,它运行的稳定性对企业生产至关重要。针对实际案例阐述了6KV 马达通用的热过负荷保护和启动次数保护的优化方案,同时满足设备安全和生产的需要。  关键字:马达,热过负荷,石化  中图分类號:TM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2010)10(b)-0000-00  背景  马达参数:  额定功率:825KW;额定电压:6KV;额定电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民用建筑的安全与否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基本安全。民用建筑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在材料管理、施工、设计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导致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本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其控制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程施工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用建筑 混凝土裂缝 成因 控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中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贯彻“三基于”原则,“三基于”原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西藏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课程资源环境、学生实际等,在贯彻“三基于”原则时,一定要注意民族特色。  关键词:“三基于” 案例 情景 问题 统一整体 区情 学生实际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a)-0218-01  今年秋季,轰轰烈烈的
期刊
摘要:变电站在推行无人值班的改造之后,对变电站的直流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有可靠性,而且还要满足自动化的要求,要能够具有遥信以及遥测等等功能,原有的变电站的直流装置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所以,直流装置的改造被列入改造的项目。本文以银川东换流变电站为例说明了变电站低压直流系统的改造。  关键词:变电站;低压直流系统;改造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用电质量与电力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不少地区出现了电力缺乏、断电的现象,因此,如何更好的管理电力企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当前供电企业管理者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供电企业 营销管理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185-01  中国的电力企业管理起步较
期刊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其实用性广泛、操作性强而深受广大学生喜欢,因此掌握这些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本文旨在通过细节教学的方法介绍如何把握这些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广大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希望能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把握计算机的方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细节教学 动手操作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包括验线测量和竣工测量两个阶段,本文以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中的竣工测量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竣工测量的具体流程,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控制依据等相关关键技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物 竣工测量 质量控制 外业施测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
期刊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较为常见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之一,而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只有分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及时给予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将其危害降低到最小。本文就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展開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对各位业内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裂缝 成因 控制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