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青年教师流失的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解释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乡村青年教师不断流失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认为,青年教师流失问题源于两种文化环境转换下的青年教师角色身份适应困境、青年教师职业需求与乡村学校组织供给失衡以及青年教师生活需求与乡村社会现状制约。因此,要提高青年教师与乡村文化环境的匹配度,促使其完成身份认同;要增强青年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的匹配度,扩宽其专业发展路径;要提高青年教师与乡村社会环境的匹配度,加快其融入乡村社会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善乡村青年教师流失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青年教师;教师流失;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6-0040-04
  一、研究背景
  [JP+1]乡村青年教师作为乡村学校的储备性人才,是乡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承担着复兴乡村教育的使命。但受到社会整体价值观念、学校环境劣势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影响,乡村青年教师的留任意愿不坚定,乡村学校正在经历“留不住”青年教师的阵痛。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1]提高乡村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因此,如何吸引、留住青年教师是乡村教育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有学者从宏观层面分析乡村青年教师单向流失的原因。王红从政策精准性角度分析了乡村青年教师显性失序流动与隐性潜在流动背后的政策盲点,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倾斜点与青年教师现实需要呈非对称性,部分倾斜政策对青年教师而言作用有限。[2]有学者尝试从微观层面破解乡村青年教师难以留任的问题,如徐光华和孙宽宁关注乡村青年教师的内源性发展,通过归纳总结留守乡村的年轻教师在任教环境及个人品格上共有的内源属性,为改善乡村学校师资结构提供可行策略。[3]“一个人永远是他出生前后所存在的周围环境的产物。”[4]无论是从宏观角度切入,用国家政策去解释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较低的现象,还是从微观视角出发,用个体内源性去分析乡村青年教师逃离乡村的深层次原因,都绕不开环境的影响。不同角度的研究都在用个体与环境的匹配度考察青年教师对乡村社会生活、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事业的适应性。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青年教师流失的问题,就必须提高乡村青年教师与乡村环境的匹配度。
  二、乡村青年教师流失的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解释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最早出现在职业指导领域,用于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内涵界定有三种取向,即个人与工作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维度相吻合时二者一致性的多维度取向、个体与组织环境变化相一致或相补充程度的内涵取向以及维度论和内涵论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取向。大部分学者都将影响个人与环境相匹配的因素概括为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5]在本文中,“个人”特指乡村青年教师,包含乡村青年教师个体的性格特点、心理特性和精神特征;“环境”指的是乡村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教育环境。
  (一)两种文化环境转换下的青年教师角色身份适应困境
  从出生到就业,乡村青年教师的人生经历与社会变革、教育改革息息相关,始终受到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影响。大多数青年教师从小接受城市文明的濡染,“自身就带有城镇化的影响和印迹”,表现出“疏离乡村、趋向城市的态度和行为”。[6]他们积累的知识经验、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在与乡村复杂的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存在困难。在入职前,青年教师基本上都在大中型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和期盼更为强烈。但是,毕业后进入二元结构明显的乡村教书,从大中城市的学校生活环境转换到乡村世界实际的教学工作场景,美好的职业期待与现实工作环境出入较大,思维方式现代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青年教师难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一时难以适应。作为刚进入乡村文化环境的“新人”,青年教师在面对陌生的乡村伦理规范和传统文化习俗时,往往会因文化转换的冲击而产生教师角色认知迟疑和乡村教师身份定位错觉。而“文字上移”悲观氛围笼罩下的乡村文化重建也使他们安全感缺失、不信任感增加,倾向于等待机会离开乡村,回归城市。
   此外,从学校毕业后进入职场,面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的变化,新任乡村青年教师需要完成从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转变。不同角色身份的转变就如同经济学上商品的“惊险一跳”,青年教师只有在职业和精神双重内涵上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的教师职业身份,顺利度过教师职业生涯初期,生发对教师岗位的热情。但是,进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鄉村学校,相对艰苦的教学环境和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使部分青年教师无法顺利完成两种身份的转化和融合。与此同时,乡村社会对乡村青年教师的角色期待成为其高尚而沉重的精神枷锁,导致他们难以认同自己乡村教师的职业身份与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形象。最后,长时间逃避身份认同产生的身份适应困境与文化情感缺位,成为青年教师离开乡村学校的加速器。
  (二)青年教师职业需求与乡村学校组织供给的失衡
  相较于物质待遇,新生代青年教师更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工作的内在激励。[7]一方面,青年教师会考虑任职学校的组织领导关系,对学校支持系统有较强的依赖,对校领导是否支持、双方教育理念是否契合、自我价值能否实现尤为看重。青年教师刚刚进入职场,急需上级领导的支持、肯定和鼓励,以获取工作中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如果校领导在工作要求上过于严苛,任务分配上厚此薄彼,削减针对青年教师的晋升机会,加之学校各类资源本身不充足,就容易造成青年教师的流失。另一方面,教师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能力也会影响青年教师的留任意愿。由于乡村学校职称评定、岗位编制等名额有限,青年教师间存在很强的隐性竞争,这不免会导致一些日常摩擦从而干扰学校内部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若同事关系过于复杂,常常给教师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他们也会选择离开。而同事的陆续离开,又“像一颗炮弹突然之间炸裂成了碎片,而那些碎片本身也是炮弹”[8],给其他的在岗教师造成焦虑、恐慌和不安,使得他们在短期内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继而造成教师隐性流失。    此外,家长方面造成的家校合作压力也会影响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乡村学校特殊的地理环境、有限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使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较为薄弱。其中,来自家长的教育支持和工作认可尤为缺乏。农村地区的家长外出打工居多,很难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给予家庭教育方面的协助,也使家校间正常频率的互动与合作无法保证。部分家长更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交给教师和学校,青年教师承担了较多的学生管理工作,这无疑加重了年轻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负担。同时,乡村家长普遍重智轻德,与青年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相背离,教师与家长在学生的教育方面存在交流障碍,家校沟通效果不明显,这也会较低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青年教师生活需求与乡村社会现状制约
  “人类一切意向、努力、行为的根本意义,正是人性本质的满足,正是人类利己主义的满足。”[9]在生活需求与消费现实的压迫下,教师工资水平是影响教师留任意愿的首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低于同期全国、西部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缺乏外部竞争力。[10]与低工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年教师工作量大、教学负担过重,学校、家长、学生的教育期望与自己家庭生活精力的分配失衡。有学者对县(市)城与乡村教师压力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职业压力认知方面,认为教师职业有压力的农村教师比例高于县(市)教师,在自我总体压力感方面,农村教师比县(市)教师压力感重。[11]乡村学校教师数量有限,有时要求青年教师“一专多能”,会使其职业角色定位模糊,从而增加各角色间矛盾冲突。与此同时,乡村学校教师的薪酬设置未能体现地区条件艰苦补偿和职业发展激励作用,这导致乡村教学岗位缺乏职业吸引力。当前,乡村教师的社会评价低于预期,社会地位不高已成为残酷事实。工作收入与生活压力的失衡正在加速乡村青年教师的流失。
   此外,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一些报考特岗计划的大学生仅将乡村教师这一岗位作为谋求下一次就业飞跃的跳板,缺乏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没有崇高的教学信念。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对乡村学校可能存在的艰苦生活缺乏准确认知,往往会低估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对交通条件、恋爱家庭和娱乐社交等现实问题也有所忽视。而现实中琐碎的教学工作和繁杂的学校事务则进一步消磨了青年教师的职业激情,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从而强化其离开教学岗位的意向。青年教师的生活需求在乡村社会得不到充分满足,出于对未来生活和职业规划的综合考虑,他们就容易流向县级学校或是城市学校。
  三、提高乡村青年教师与乡村环境的匹配度,从根本上改善青年教师流失的问题
  (一)提高青年教师与乡村文化环境的匹配度,促使其完成身份认同
  乡村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命底色,是乡村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如果忽视乡村青年教师与乡村文化环境的匹配度,忽视青年教师的现实文化需求与乡村文化供给之间的失衡,处于文化真空的青年教师就容易受消极文化牵引,难以长期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因此,乡村学校应充分发掘清新自然的乡村文化的优越性,使其融入青年教师血脉。挖掘乡村文化的优越性可以缓解他们对未来的焦虑不安,给予他们文化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化生存危机为发展机遇,让乡村文化成为青年教师完成身份认同的内生力量。乡村社会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价值引导和文化引领,帮助青年教师找到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完成其对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以此稳定青年教师队伍。首先,当青年教师因两种文化无法兼容,陷入自我价值混乱、身份认知冲突时,乡村学校、当地教育部门与有声望的乡贤要及时对年轻教师进行文化解惑和价值澄清,避免青年教师滑入自我价值的质疑沼泽,进而放弃教师岗位,离开乡村。乡村社会还应帮助青年教师融入乡村独有的农耕文化,协助其完成对乡村教师职业的身份认同和心理接纳,以此留住青年教师,壮大乡村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其次,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功能,帮助青年教师熟悉乡村文化,增强青年教师对当地的了解,让他们在熟悉乡村自然环境,融入乡村人情社会,增强对乡村学校归属感和荣誉感的过程中,完成对自身乡村教师身份的认同和建构。最后,青年教师也要积极融入乡村的文化环境,发挥文化想象力,协助乡村社会完成秩序转型和价值重建,真正把自己定位为乡村社会的一分子,而非异乡人或匆匆过客,这样才能减少对乡村生活的陌生感和疏离感。青年教师主动、热情地投入新乡村建设,就会自然而然地对乡村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在精神层面认可自己的工作,将建设美丽乡村视为自己的使命。
  (二)增强青年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的匹配度,扩宽其专业发展路径
  乡村各个社区要营造良好的向学、爱学和乐学的学习氛围,让青年教师感受到乡村发展教育、乡民渴望提升的决心,激发他们投身乡村教育的热情。当地教育部门要成为青年教师与乡村学校间沟通的桥梁,提供双方各自需要的信息,更多地扮演服务者角色,而不是传统的监督角色,减少上传下达的行政性命令,实现人与组织的环境匹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青年教师在乡村学校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累教学经验。乡村学校也要借助青年教师的力量,完善教师结构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层面的共赢。这是青年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完美匹配的理想状态。
   乡村学校要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關注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发展,以此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留住青年教师。乡村学校要充分了解应聘教师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根据教师的个性特征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安排契合的岗位,避免低质量的随机分配,提高人与职业的匹配度。教师入职后,学校仍然要密切关注这些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情感变化,一旦发现教师能力与所在岗位不匹配,要及时进行调整,让教师在适合的岗位和环境下发挥所长,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挖掘教师身上的潜能。同时,乡村学校也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外部交流学习平台,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希望,看到未来,获得较大的职业满足感和认同感。一个县市的教育发展整体状态与这个县市的教师进修培训、学习研讨的状态基本成正比。[12]地方教育部门和乡村学校要尽可能地为乡村青年教师提供市级及以上的学习培训机会,完善更新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研究能力,提高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和教研论文发表方面的竞争力。   (三)提高青年教师与乡村社会环境的匹配度,加快其融入乡村社会的步伐
  青年教师与乡村社会群体、组织在摩擦、矛盾、冲突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就是匹配的过程,就是双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相互接纳、包容甚至是妥协的过程,也是青年教师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为了留住乡村青年教师,稳定乡村青年教师队伍,乡村社会要提高青年教师与乡村社会环境的匹配度,加快青年教师融入乡村社会生活的步伐。
   乡村社会要唤醒青年教师融入乡村社会的主体自觉意识,引导青年教师完成由脱嵌到嵌入的乡村生活空间重构,打破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隔离、脱节的状态,让青年教师真正融入乡村社会环境,成为后乡土时代乡村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一定的物质保障是留住青年教师的基础,当地教育部门要落实针对乡村教师基础工资和各项津补贴的有关政策,建立科学的教学绩效考核和评判标准,用货币性政策留住青年教师。同时,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青年教师的主要问题,有调查表明“25%的离职教师在房贷政策的支持下愿意重回教师岗位”[13]。因此,乡村学校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要充分保障青年教师的住房待遇,改善青年教师的居住条件,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需求。若青年教师在乡村有了安身之地,其留在居住地奋斗的意愿就可能增加。
  立足于学校教书育人的独特场域,超越物质条件的精神涵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真正留住青年教师的制胜法宝。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乡村的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都要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是乡村精英队伍的储备力量,积极动员青年教师参与乡村治理,以此提高青年教师在乡村社会的地位和声望。村委会、社区可以经常性邀请青年教师来给村民普及教育知识和一些最新的惠农政策,化解青年教师乡村边缘人的尴尬身份,让青年教师逐渐融入乡村生活共同体,获得集体归属感和幸福感。
  (魏晓倩,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银川 750021)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18-01-31.
  [2] 王紅.政策精准性视角下乡村青年教师激励的双重约束及改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9(4):47-52.
  [3] 徐广华,孙宽宁.青年教师留守乡村学校的内源性因素分析——基于《乡村青年教师口述史》的质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20):47-52,77.
  [4]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26.
  [5] 王雁飞,孙楠.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与相关研究新进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3(8):139-147.
  [6] 郑新蓉,王成龙,佟彤.我国新生代乡村教师城市化特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70-77.
  [7] 刘胜男,赵新亮.新生代乡村教师缘何离职——组织嵌入理论视角的阐释[J].教育发展研究,2017(C2):78-83.
  [8]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90.
  [9]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13.
  [10] 杜屏,谢瑶.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流失意愿关系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103-115,169.
  [11] 邵光华,顾泠沅.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9):20-24.
  [12] 郝文武.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亟需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结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0(9):32-37.
  [13] 胡欣,饶从满.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离职原因的理论解释[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4):72-80.
  实习编辑:刘 恋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核心框架中,名著导读与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一样都是语文教材教学的重要内容。名著导读,是由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组成的。为了提高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性,教师应优化改善备课策略与引导策略,让学生做到泛读、略读与精读结合。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6-0050-
增强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渴望,随着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等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感提供了可能,但各种伦理问题也接踵而来。针对道德增强带来的备受瞩目的自由问题和安全问题,有必要提出道德增强是否是对人的机器化、道德增强是否能给人类带来更安全美好的生活、是否有更好的道德增强方式等问题的哲学思考。通过反思可知道德增强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因而道德增强从道德上是不应被允许的,但由于现实的各种因素,无法避开道德增强,于是现代道德增强技术与传统道德增强技术将互补共存。
劳动教育是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所培养的劳动者的劳动精神风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对劳动教育理论阐述最为系统、实践最为具体的教育家首推陶行知。其主张“教学做合一”,重点在“做”;认为“教学做合一”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切实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肯定“教学做合一”在增进学生自主能力、完善人格,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倡导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适
摘 要 在学生面前保持何种形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冲击着教育多元和开放的思潮,促进社会的进步的同时也给教师形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教师部分形象被异化甚至消失。每位教师都有强烈个人意味的形象与气质,但教师个人形象的建立存在一些共性的基本原则,例如,教师具有知识的形象和榜样的形象。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研究教师的形象是对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即教师“是什么”的本体论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风向标。当前教师评价中还存在评价内容窄化、评价方法片面和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与缺乏对教师评价的全面理解、缺乏对教师评价的精细管理和缺乏对教师评价的科学运用等有关。基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具体实践,解决教师评价中的现实困境,中小学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思想;完善评价内容,确立高质量促进教师发展的价值定位;借力人工智能,构建助力教师发展的评价平台。
教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科研的质量。武汉市新洲区从区域管理层面建构了区—街—校三级管理系统,并运用评价手段去判断成效。具体来说,一是根据教科研部门的主要职能确定目标,并根据区域二元结构特点确定价值定位;二是在目标的指引下确定教科研管理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评价点和参考点;三是以教科研管理内容及涵盖的系列要素为评价内容,实施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
摘 要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运用的知识,是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实践任务,面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个人已有的经验、教育观念、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等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形成的。从内容维度看,教师实践性知识包含了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情境知识、自我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从层级维度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会经历公共理论知识、信奉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摘 要 教育知识的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培养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是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问题。教师既应该具有充分的显性知识,也应该通过教育实践获得丰富的缄默知识,还需要通过积极的反思形成实践性知识。卓越教师的培养应注重提供多途径的学习路径,注重教师中真实情境中的知识运用,通过深度反思实现“知—行—思”的统一。  关键词 卓越教师;教育知识;缄默知识;实践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童真”课堂注重教学对象的“童”与教学过程的“真”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小学数学“童真”课堂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追求真实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从建立数学知识与儿童生活的联系,拓展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缩小数学知识与真实问题的距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应用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
摘 要 兴趣的培养对高中作文教学意义重大,在当前提倡以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通过激发高中生的作文興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在教学中创新阅读形式,激发高中生作文动机;打造魅力课堂,适当开展竞赛;增强互动,促进所受评价方式优化,以培养高中生的作文兴趣。  关键词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作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