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izh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素质教育的实施,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第二,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裸体扑克、淫秽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秽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裸体扑克和淫秽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性欲、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淫秽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淫秽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广大职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他们在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邦助。
  总之,美术课是职中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第(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由此想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1.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
初中数学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代数、几何,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来,能够带来很多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益处,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恰当的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很大。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疑的心理倾向,有力的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提问,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一、注重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善于质疑,富有启发的提问,会引起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
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最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从语文教学角度浅谈一下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发学习情趣,提高学生的动
目前全球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在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作用下,需求弱化的影响还在惯性延续,产业发展新旧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现象凸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然成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应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够达到我国倡导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是在进行数学教学的
摘 要: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科目,对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学生而言也很难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深刻的认知。因此,教师要以数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发挥多种软件的作用,让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如此也能让学生在动态、直观的画面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几何画板;初中数学;融合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有了更多的渠道进行学习与提升,不论是过去的微课教学,还是如今“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数学的学习都是一道坎.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而言,难的并不
多媒体辅助教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影响是深远的。然而由于教育意识上的差距、设备和教育手段的落后、师资力量的薄弱等等原因,导致忽视了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导致部分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收不到实效,存在一些问题,现做如下分析。  一、求新求奇,主次颠倒  多媒体课件中,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变换、烘托气氛的配乐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对于学生来说可谓百看不厌,百听
摘要:班主任既是学科上的佼佼者,又是协助各科协调发展的粘合剂,也是学生心灵创伤的理疗师,更是学生团体协调发展的灵魂。  关键词:爱心 情感 感恩    班主任工作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单纯的教师管理,家长协作,学生配合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科学的领域,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聚坐在一起的理由。  下面我就从收获和怎么做两个角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第一:从家长角度出发,从校管理层角度出发,从社会期待的角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