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而教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师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把本学科知识教好,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然而,工业4.0时代,中国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培养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新时代的教师又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学校该如何帮助教师们快速适应时代新发展与政策新需求?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研究教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面、不同水平教师发展需求的特点,实践新技术、新方案,帮助每一名教师找到自己职业发展的成长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非常明确地将教师表述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体现了国家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教育发展趋势。如何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好老师?是当前摆在所有教育管理者面前的新时代课题。
  4月的北京,刚过了“草色远看近却无”的时令,到处萌动着生命的新色。迎着“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晨读声,本刊记者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漫步于青青校园之中,目睹着学校自建校以来取得的卓越成绩,记者不禁暗自赞叹。一声清脆的铃声响起,广播里传来幼嫩的童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用古诗朗诵替代下课铃让记者感受到中关村一小老师们的育人用心。可贵的是,诸如此类润物无声的细节在学校中处处都能看到、听到、感受到。
  这样一所较大规模的集团校是如何培养老师的?新教师在学校里将获得怎样的成长?刘畅校长告诉记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教要从教知识转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引导知识学习、现实问题解决,使学生拥有从容应对数智时代的信心和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数智时代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条件、新环境,面向未来培养人才。”
  新手型教师
  搭建协同平台,高效高质传帮带
  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教师。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最直接的实践者,是校园文化最持续的体现者,是教育创新改革最关键的执行者,是学生成长历程中最亲密的陪伴者。教师增质提效和专业发展对于教育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新教师的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
  “新入职的教师需要解决入门问题。”刘畅校长表示。“新老教师‘传帮带’,‘师徒结对’促成长,是学校一直坚持的传统。每位新教师都有两位师父,一位是教学师父,言传身教如何上课、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另一位是班主任师父,从如何与学生对话到如何管理班级,传授自己的经验。”
  在传统的面对面经验传承基础上,学校又创新地引入了“果之全场景教师工作发展平台”,通过平台搭建,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衔接融合的多元化、常态化教师传帮带,技术的加持让新教师的成长更高效全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的是为教师服务。”这是刘畅校长倡导的理念。在不改变教师习惯的工作方式的前提下,用工具助力教师高效便捷地实现教育目标,为教师的线下工作提供线上延伸、补充与优质内容沉淀,助力教师们在工作中实现专业发展。
  通过平台助力,每节课的协同备课过程,从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到课件上传、协作批改,每位参与教师的点评,一目了然。每位点评教师有的放矢,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而新教师在平台上看到众家之长,人人为我师,快速成长。技术平台为教师提供展现个人风采和智慧的舞台,同时也能实现跨校区、跨时空随时随地展开教研。研讨过程自动记录,研讨文件自动保存;教案模板简化,在线一键分享;自动汇总、留存即时点评;智能备课数据分析发现短板,提高质量,实现不同校区的教师教学水平协同提升。
  研究型教师
  树立科研观念,探索微创新与微变革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微创新、微变革从自发走向自觉,学校還基于校本科研系统,从项目选题、立项、开题、研究多个方面给出参考和模板,帮助教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课题研究。教师们可以通过项目的发起、参与、学习,和同事组建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创新,就共性问题产出成果。
  从新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必然需要不断地突破能力的瓶颈。教学工作一轮又一轮,如何在新一轮教学中优化教学资源,让孩子能够学进去、动起来、感兴趣,让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这是教师们都在思考的问题。不管有着多少年的从教经验,老师们从不止步于“按部就班”。老师们选择学生难突破或不感兴趣的知识点,共同探索研究。他们或邀请教育专家为研究活动献计献策,或利用技术平台开展问卷调查,或设计学习手册、指导学生参与完成,或采取丰富多样的过程性及展示性评价。学生在不断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增长见闻,也激发了进一步探究世界的兴趣。
  微改革让教师发散思维,践行了“不让一个孩子当观众”的教育理念,点燃孩子好奇心。微创新让教师享受教育的过程、创造教育的奇迹,与学生彼此成就、演绎精彩,更好地落实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素质教育”的教师观和新课程的教育观。学校通过全场景教师工作发展平台对微改革与微创新的各类教学实施进行了数据化统计与分析,给予及时的指导方案与意见,也实现了学校治理的进一步优化。
  专家型教师
  打造专业课程,发挥引领作用
  一名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爱琢磨,教出自己的章法,是专家型教师的共同特性。而专家型教师工作室是教师成长的孵化器,他们用心凝练经验,用优秀引领优秀,用优秀培养最好。在学校里,这样的孵化器有很多。
  专家型教师的课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干练,充满激情。凭着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使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他们的课给予青年教师很多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的策略与方法。很多的青年教师经过多次理论培训、观摩交流、教学实践、教学案例分享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在收获的同时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大胆实践和创新。
  在课程与教学创新方面,中关村一小还通过设立“项目负责人”“科研老板”“论坛坛主”“卓越教师”等方式,将传统的行政命令转化为学术引领,使教师成为课程改革和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强化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校本化小项目研究,激发教师的想法和创意,形成学校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
  未来教师
  拥抱技术,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人类与社会、技术与教育发生巨大变革的当下,教育成为未来人类生活质量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一个知识只需点击鼠标即可获得的世界里,教育者的角色发生着巨大变化。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学习是教师唯一不变的属性。教师的学习不仅仅是让自己知识丰富,更是让自身处于一种学习、创新、探索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感染学生。
  2020年4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未来学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布《“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构建了核心变革层,指出校长与教师发展在核心变革层的第一环节,要求校长和教师具备能在新场景下运用新技术,不断研发新课程支持新学习,形成教育改革新流程的能力。
  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中关村一小依托果之教师平台,为教师工作发展赋能,助力学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让个性化的甚至规模性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未来,学校将在已构建的一体化管理的教师工作发展平台基础上,通过聚焦问题、精准施策、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教师搭建更加广泛交流的空间;借助技术平台,通过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学术积分、听评课系统、协同备课系统、混合教学系统、校本培训系统和科研系统等方面积累数据,不断帮助教师查找自身不足,激励教师以“学习者”的心态向着最好的自己努力。
  (本文及封面图片由学校提供)
其他文献
本刊讯2月21日下午,北京市建委系统档案协作组就做好奥运档案工作举办专题培训。来自30多个奥运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的近180名档案人员参加了学习。  此次培训得到北京市建委、市档案局和市城建档案馆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增强培训效果和实际操作性,培训班专门邀请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城建档案馆人员前来授课,并现场解答了来自生产一线项目资料管理及需解决的问题。  市档案局、市“20
以李克强总理2015年3月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为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为平台,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的新阶段。  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无论是近些年风靡的翻转课堂、MOOC,还是国家推动的“三通两平台”建设,都不乏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身影。但我们发现,以考试为导向、以掌握知识点为目标的讲授式教育模式依然主导着互联
【摘 要】本文以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案例,对教育干部培训者专业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行动研究,结合中心培训者队伍的特点,分析影响培训者专业能力发展的个人和组织因素,探究提升其专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培训者;专业能力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对承担着
知心大哥:  谈到写作,我特感激《北京档案》,因为《北京档案》对我起了亦师亦友亦园地的三重作用。我深悟读好、评好、用好《北京档案》,其中奥妙无穷,受益更是颇多。  先说读刊。何为订阅?从字面讲就是订而阅之。可我听说,有从来不看《北京档案》的档案人,真的好让月月辛苦的编辑伤心。《北京档案》是咱北京档案人的刊物,面对的主要读者群就是咱北京档案人。其他人不读犹可,北京档案人不读,实在说不过去。《北京档案
本刊讯2006年2月28日至3月1日,全国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座谈会在广东省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和交流全国档案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展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毛福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国各级档案馆在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方面所
《山西档案》2007年第2期蒋冠、洪海的文章指出,与其他社会职业一样,档案职业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被社会赋予了特定的“名分”,所谓档案职业的“名分”,也就是指档案职业从业者必须恪守的伦理准则。归纳起来,档案职业的基本伦理原则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保真求实原则。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要按照档案形成的本来而且来管理它们,无论采用伺种简便有效的管理方法,都不能以伤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部于2019年4月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分层分类培训需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等的能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校长、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整合高等学校、企业等多方资源,
档案保管期限表应实行审批制    《中国档案》2006年第2期汪孔德的文章,认为档案保管期限表在目前的档案鉴定工作中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保管期限表对鉴定者没有多大的规定和约束作用,从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到具体的鉴定依据都带有不全面性和阶段性主观性二是档案鉴定人员对档案鉴定存在畏难情绪,不敢轻易决断,怕承担责任,即使依据已设置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他们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上下展开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在线教学及服务保障大练兵,教学资源、工具、平台如潮水般涌来,“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系统围绕“停课不停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在线教学、在线指导,把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打造成最好的防疫手段。  这场疫情改变了众多行业的生态,也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在线教育教学也在不
专家点评: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在其他地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的历史。  战后,犹太人没有沉默,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建起了堪称世界最大的大屠杀图书馆和档案馆——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收集和展示受害者、幸存者的姓名、简历、照片、实物和证词以及责任者的罪证。该馆馆长洛塞特博士说得好:“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记住过去,塑造未来。”  类似的被杀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