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来源 :计算机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为载体,建立学习团队,从个体、全员、全程三个不同角度构建评价体系,将智能理论贯穿其中,把多元化评价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实现了真正的赏识教育。
  关键词:多元智能;综合实训;评价体系;赏识教育
  
  0、引 言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学科考试的分数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指标,甚至是惟一指标。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学生其他方面优异的能力在考核中没有体现出来。当前,高职教育正在由单纯的数量扩张向内涵建设方向转变,教学质量是否能真正得到提高正逐步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和焦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也因高职教育观念的革新得以改变,由单一的终结性考试转变为形成性、终结性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新型考核方式。
  综合实训课程是针对软件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开设的课程,整个过程模仿企业真实的软件开发环境,以团队方式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全程化训练,提高学生在某个方面或者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1、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
  
  1.1多元智能评价的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智能大体可分成九个领域(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教育的目的是发现智能强项,发展智能弱项,引导其向困难领域转移。
  1.2多元智能评价观及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评价具有如下特征:评价的目的是帮助被评价者,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并提出继续前进方向的建议。评价效度的体现应在接近被评价者“实际工作情况”条件下进行。评价手段应“智能公正”,不应通过语言和逻辑智能而直接观察运作中的智能。评价原则为多维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根据多元智能价值观,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启示一:构建多元评价观体系。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和西方教育评价观念,在建构符合我国职业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时。应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
  启示二:实现情景化的评价原则。应重视评价的情景化,模拟接近被评价者“实际工作情况”环境,以现实情况作为评价客体,反映客体的真实情况。
  启示三:搭建过程化的评价模式。评价应跟随被评价者学习的全过程,考查其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传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中,终结性评价判断学生的优劣是比较普遍的,这种评价方式单一、片面,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不能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根据多元智能评价观,我们对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评价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2.1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学习团队的构建
  根据软件开发流程,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中,参与软件开发的人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为完成软件项目开发需要成立软件开发团队,该团队由团队负责人、需求分析人员、软件设计人员、编码人员、测试人员等组成。参照软件企业真实工作流程,对于该课程我们采用按项目组建学习团队,以团队为整体推进项目完成的方式。表1为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学习团队的构建表。
  2.2个体评价体系的构建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以软件项目的开发为载体,以软件开发进度来安排教学进度,以项目组来组织学习团队,以软件开发角色的选择来体现个体智能。根据项目组中每个成员对某个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尽相同,在分配角色时,要充分考虑角色所需要的技术,根据对学生性格、特长等各种智能的分析,尽可能考虑角色上的人员能胜任并协助团队完成角色赋予的职责。其中对学生性格、特长等各种智能的分析可把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对班主任的调查问卷等作为依据之前应精心设计调查问卷。
  对项目组的个体进行评价,采取“个人为本”的评价方式。为了较为全面地评价个体,对个体的评价也需要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的评价,可以通过考察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中记录的学习体会,小组内的行为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终结性评价,可以根据该角色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所处角色完成软件进度的情况进行评定。表
  
  2、为个体评价体系构建表。
  
  2.3全员评价体系的构建
  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团队为单位来推进项目开发的进度,因此对个体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团队评价的基础之上,采取多方位的较为全面的全员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全员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包括团队之间的评价、组内其他成员的评价、组长的评价等。全员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杜绝学生在评价中被隔绝的片面做法,全员参与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加实验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促使学生从评价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具有积极地推进作用。
  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构建全员评价体系,参与全员评价的主体对评价对象产生的评价结果所占的权重应不同,表3为评价主体权重表。
  2.4全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软件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是以软件项目的开发为载体。软件开发可以分模块(子项目)进行,每个模块按软件开发流程进行推进。每个模块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可以分为几个任务,以任务来驱动模块的开发。充分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这一职教理念。图1为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软件开发推进图。
  全程评价体系是指对整个软件开发教学过程中,采取对每个任务进行评价,对模块中各个任务进行汇总,得到模块的得分,再对各个模块进行汇总,得到整个系统开发全过程的评价。
  全程评价体系贯穿综合实训的各个阶段,较之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前一任务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情况,也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动态调整教与学,更好的组织教学。
  
  3、结束语
  
   教育首先应包含赏识教育,其次是个体化的教育。我们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衡量教学质量,既要充分体现评价的个体差异性,又要体现评价的全面性,而且要体现教学的过程性。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采取“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分项目组的团队组织教学方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这一新的评价体系较之传统的评价有了质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待优化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史玉珍,李波,基于net的软件实训体系构建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9,2009,11:62-63
  [2]栗青生,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媒体智能课程与智能课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5:80-81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4]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本文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基础上介绍了一种面向中小企业的可视化构件组装开发环境的设计和实现,并对构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当前,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类题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经营决策等热点问题为背景。本文从实际出发谈谈一元一次不等式
数学课题学习是将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科研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课题学习的组织与实施应
南京发生一起夜晚行车中.肇事司机孙某因在中央路超速行驶.将一个横过马路的行人撞死的交通案件。据肇事司机孙某自述,他开车沿着中央路由北向南行驶.在绿灯最后7s时驶过了路口的
9月8日,奇瑞集团旗下高端全能商务品牌威麟今日隆重推出V5 TDDi.该款车是奇瑞集团第一款柴油乘用车.配备了博世先进的共轨系统(CRS)。无论是商务旅行还是举家出行.威麟V5 TDDi为城
我所将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生物固氮组从佳木斯地区土壤中根瘤分离的快。慢型大豆根瘤菌,从中筛选出的优良菌株2178、2187及其丸衣、2235、混合菌等接种于当地主载大豆品种合丰25号、31号、33号上,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理论性,缺乏趣味性,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效果不好。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对数据结构课程采用案例法教学的方式,以提高数据
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正确地理解好物理概念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是解答习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正确地领会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
在我们欢庆人类进入一个新世纪的时刻,科学家偏偏要给我们一声当头棒喝:危险!当心!
期刊
从扩充关系数据库系统功能出发,针对当今各类数据交换技术的方法及特点,在虚拟视图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今信息管理系统现状的异构数据库间数据交换的框架结构,并着重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