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并由此引发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根据空间智能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根据音乐智力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根据逻辑智能的特点,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根据自我认知智能的特点,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这四个方面,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启示
  研究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西方教学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因其严谨的论证及其遵循教育规律的特点,成为各国争相借鉴的科学理论;而且,这一理论呼应了我国传统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具有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此外,在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时,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启发。因此,重视的研究,探讨多元智能在我国教学实践中的影响,不仅响应了国家"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和学术研究经验"的号召,也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传统语文教育中传授知识的观念是抽象的、权威的、规范的,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背诵,以统考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成绩的指标。近年来,语文教学趋向从实践经验中学习,多元化的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结果都是评价的一部分;此外,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养成。因此,本文试图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根据视觉-空间智能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它是一种倾向于思考图像和空间关系的三维感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空间智能和教学情境融合,给学生提供视觉化、感性化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的理解文本,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一条长满鲜花的路》一课时,使用幻灯片展示图片——一条长满鲜花的小路,展示小动物在路上跳跃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条路?为什么这些小动物如此快乐?从而使学生在想象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远比传统课堂"灌输式"的讲解更加记忆深刻。俗话说"眼见为实",低年级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主要是无意识记忆和特定意象记忆,他们倾向于优先考虑物体的感觉,并通过容易接受和直观的东西来引导学生与它们联系。在情境教学中,展示文本相关物体或图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记忆,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根据音乐-节奏智力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人们感知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音乐包含丰富的内容,它通常比语言更直接恰当地激发人们的情感。感知是阅读文本中的重要环节,音乐能幫助引导学生更好的感知文本,因此,音乐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的旋律,如曲调和节奏,可以是情感的主要刺激因素,让学生无形中搭建起自己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使他们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朗读也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从阅读的基础识字到理解文意,到朗读、复述等都离不开读。在情境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将音乐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促使音乐与文学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强化,在音乐中感知阅读,在阅读中升华音乐。例如,在教学《马诗》这一课时,在导入部分,先播放名家朗读音频、翻唱歌曲等,使学生初步感知此诗的情绪及情感基调,接着在深入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细解诗意之后,进行配乐朗读,在配乐的情绪渲染下,在音乐意境中感受诗人作诗时的所思所想,利用学生的音乐智能,使学生感知诗意、感受诗情,从而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现如今,一些相声、小品、广告,甚至很多作家的作品都喜欢采用流行歌词来帮助表达,这是因为流行歌词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大家共鸣,这也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流行歌曲里也有很多优美的歌词,音乐智力突出的学生可以利用流行音乐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因此,学生通过流行歌曲来理解文学作品,或者直接学习以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例如,播放《满江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虞美人》等歌曲,鼓励学生边唱边学,在音乐的熏染下对诗歌的情感意境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学到了知识,既陶冶了情操,又长了学问,学习过程轻松愉悦。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意识到古诗词不仅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且具有现代审美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背后的知识。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虽有天赋高低之分,但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本能,随着音乐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情景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因此,利用音乐智能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三、根据逻辑-数理智能的特点,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逻辑-数理智能主要是指推理和运算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敏感性,以及通过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进行思考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是一种偏向理性思维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强的人,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抽象想象力强,思维组织能力强,对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深层关系敏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语文属于文科,似乎和逻辑数学没什么关系,深层探究之后发现,其实语文学科也有一些数学概念存在,比如排列、组合、编码、对称等等。掌握这些概念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汉语习得能力。通过关注非数学科目中的数字,可以更好地激发逻辑数理智能强的学生对文科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说,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给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预测和改变已知的逻辑结果:如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线索(如注释性线索、同义词/近义词线索、反义词线索和语境线索等)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理清词语的涵义,整合文本的意思;在叙事性文章及寓言故事类文章中,根据文中已知信息,推理文章的发展;在小说等饱含寓意的文章中,引导学生根据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中,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用逻辑顺序总结文章大意,表述主题等等。在语文学习中,其实许多文本内容都隐藏着逻辑关系,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诗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正是因为每位读者在其中都能找到共鸣。诗词中形象的提供了一个典型事例,使人们由个别推敲出一般规律,从而结合自身经历,举一而反三,得到启发,这也是诗人的智慧、诗词的魅力所在。   四、根据自知一自省智能的特点,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自知一自省智能是学生了解自己、认清自己优缺点的一种能力。引导开发学生的自省能力,也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致力于达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认识自己,"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边,你会怎么做?""你会怎么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发掘每个学生的自省能力。此外,为了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文本,借助渗透在教材中的道德人文精神,教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端正的世界观,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逐步发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小伙伴》一课中,玛莎丢了背包,没吃午饭,小伙伴维加和安娜只是给予玛莎口头上的关心,而安东却直接给了玛莎一大块面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朋友的关心。类似于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区分"如果你是玛莎,谁的关心更能打动你?“如果你是玛莎的朋友,你会怎么帮助她”。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同学常怀感恩之心,懂得回报。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而言,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土壤,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于教师而言,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对世界认识的多样性,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理论指导框架,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但表现方式往往不同,,只要教育得当,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以发挥。"多元智能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创新发展还有很多启示,本文仅从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简单探讨一二。我国关于教育的优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多元智能理论等国外先进理论的学习也需要经过一个探索期和适应期,希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当的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中学,不断进步,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从教者。
  参考文献:
  [1]霍华德 加德纳,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上的演讲[J].人民教育,2003(17):7-11.
  [3]贾玉涛 ,霍庆.有奖无类育新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评价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4(29):21-23.
  [2]楊慧敏,唐兆良.新发展小学教育实验的理论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131-135.
  [4]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1):44-52.
  [5]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2001(12):25-29.
  [6]李玲珠.多元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177-178.
其他文献
摘要:步入小學之后学生首先要学的科目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相对于数学和英语来说语文这门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语文科目中作文是占比分较重但是很难写出出彩文章的一部分,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写作能力,更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文学的魅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在进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无法从理论层面上升到绘画层面,掌握学习技巧。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及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创新;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对于事物的认真尚未形成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一阶段
期刊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而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本文将结合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提出在化学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能力;策略  0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此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就要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进步。在当前由于化学教学中内容枯
期刊
摘要:随着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教学方向,这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探求数学与生活的融合方式,提高学生兴趣,这一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融入生活可以实现数学学科的实践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融入生活可以将数学理论知识作用于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将数学与生活结合,有助于丰富数学学科内容,让数学教学更有深度。对此,笔者拟从课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很多语文教师都开始积极尝试思维导图的应用,因为思维导图能够形象生动地帮助教师梳理课文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其灵活运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中,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记
期刊
摘要:当前,提高乡村小学教学质量、使乡村小学阶段的学生获得更高质量地教育资源,从而促进乡村儿童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培养和打造全科型乡村教师。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村教育;全科型教师  前言:加强全科型教师的培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当前乡村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所面临的
期刊
摘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常常流于形式化和游戏化,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并没有成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为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力量。而要想将情境教学模式转变为保障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阶段;英语教育;情境
期刊
摘要:学习的重点应当是以学生为主,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引发思考,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而在当下的教学开展中,教学的核心却不是停留在学生身上,而是在教师身上,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其中过于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引导,这使得学习效率无法快速提升,更是容易厌烦学习。尤其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数学知识中的逻辑性较强,若学生在其中无法独立进行思考,会导致其中的逻辑规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新课改教育理念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发展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与改革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创新思路。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是处于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数学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在核心素养基本教学目标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遵循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理念,创设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已成为当前发展教学体系的主流趋势。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逐步倾斜于微课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深层次地浓缩,并制作成教学课件,从而可培养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的学习习惯,以此可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探究意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有效地掌握和运用课程内容,进而可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效果,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厚自身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