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难点,在新课标下探索教学方法迫在眉睫。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强化,活跃文言文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标;文言文;教学方法;兴趣;信心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但对执教者来说,文言文教学历来被公认为费时费力的一个大难题。以传统的串讲方式呆板对待新课标下任务更加繁重的文言文,势必出现教师的“讲”和“灌”充塞课堂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收效甚微。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泯灭,文言文教学发展遭遇了瓶颈。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贯彻“三维”目标,重实践、积累和熏陶,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爱上“之乎者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谨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巧妙引导,激发学生兴趣,重拾学习信心
因为古文对一些学生来说是最为恐惧的,一些学生一听到上古文课,一打开冗长的课文,一听要背诵课文就情绪低落,更不用谈如何提起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之初恰当地引导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1、“秩闻趣事”导入法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轶闻趣事兴趣浓厚,在古文教学中可以投其所好,用故事引入。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讲《离骚》,可以由由端午节的传说导入。
2、“温故知新”导入法
所谓“温故知新”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同一个作者、同一题材或同一文体的相关作品带来的心理上的亲切感轻松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难情绪。由《过秦论》中秦亡的原因引出《阿房宫赋》的学习;由同是《左传》篇目的《曹刿论战》导入《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由同是表的《出师表》导入《陈情表》等等。
3、“真情告白”导入法
每个成功的语文老师都是课堂上以情感人的高手,古文中有许多情感真挚的篇目,教师若能创设情境,“真情告白”,就会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弦,使之自觉地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比如《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深情,可以由对亲情、孝心的歌颂导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义后,可顺势导入爱国忠君的屈原及《离骚》;对家、对亲人的留恋与热爱被教师唤醒后,学生学习《项脊轩志》也有了兴趣……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文言知识体系,树立学习信心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绝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懂浅易的文言文而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习惯,真正的扎根于文言作品中,理解品味,汲取营养。
1、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回顾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历程,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知沿用了多少年。其实,教师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指导工作,教给方法,培养习惯。第一,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教会学生准确运用注释,学会推断词义,对于一些词语,能根据上下文、联系旧知识,来推断其语音、意义;学会查阅常用工具书,善于运用工具书帮助自己解决疑难问题。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例如:经常诵读、背诵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词就要查阅工具书;勤于积累的习惯。
2、设置梯度,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学习梯度,供不同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首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改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自主式阅读。所谓自主式阅读,就是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还是有点可爱的。其次,推荐选注本,供学生自由选择。我认为推荐选注本,一要程度适当,不过于艰深;二要趣味性较强,以求不用教师督,学生会主动地去学。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先今而后古,先记事而后说理,先散体而后辞赋、骈体,先一般而后专门,先选本而后全集。再者,逐步减少注释,尝试阅读无注释作品。过多的注释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削弱,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材料中的注释应该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为只有脱离了注释的阅读,才算是具备了阅读能力的阅读,才称得上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生生互动,质疑探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不放心,害怕学生读不懂,总是在学生读书之前做这样那样的提示。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理解词句,学生无法顺畅翻译的地方或者古今意思差别大的地方,教师需要点拨;但是多数文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全班交流解决。词语、句式梳理,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类,交流展示,使学生尽情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文章欣赏,更可以小组合作,选择代表讲述独特的感悟。
三、通过听、说、写、画、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巩固学习信心
第一、通过“听”与“读”,真切感受古文学的韵味。进入课文课堂学习之初,应多“听”,听学生读,老师读和名家朗读,利用录音或多媒体,将声画效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读中感受古文的魅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放开嗓子,旁若无人地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多遍,自然而然地培养了语感。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第二、通过“说”和“写”,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升他们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塑造美好的心灵。高中古文篇目很多都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苏武传》、《廉颇蔺相如传》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古文中出现,他们的性格、语言各不相同,他们的成败让后人感叹。语文教学又是培育灵魂的人学,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要。文言文教学完全可以借这些人物和故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一成一败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面对强大的秦国临危不惧,勇于退师的精神……学生来谈看法、写评价,汲取古人的优秀品质,这样,既实现了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目标,又让学生亲近古人,加强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通过“画”和“演”,让课堂充满活力,远离乏味。因为文言文教学知识点繁多,日常教学中不可能每节都采用多媒体,所以,在黑板上简单地画画图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把郑、秦、晋三国大概的地理位置画出来,就能更好地解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烛之武是如何从地理因素来劝说秦伯的。又如,在《鸿门宴》上,宴会上项羽、项庄、范增、刘邦、张良依次由尊列卑排列的座次图一画,学生就发现了许多端倪:项羽的自矜功伐,任人唯亲的毛病一目了然。这样的画图,自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半功倍。而表演,也是给冗长的课堂制造亮点的一个最好的办法。表演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激发创造力,调动他们的热忱,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有所收获。比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如何用三言两语激起樊於期心中的仇恨,劝说樊於期自刎,为行刺做好准备;在面见秦王时荆轲与秦武阳的表现的差异等,在学生们的表演下课堂生动活泼了。
所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听、读、说、写、画和演等多种方式,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并得到巩固,想不爱“之乎者也”都难。
其实,文言文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能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关键词】新课标;文言文;教学方法;兴趣;信心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但对执教者来说,文言文教学历来被公认为费时费力的一个大难题。以传统的串讲方式呆板对待新课标下任务更加繁重的文言文,势必出现教师的“讲”和“灌”充塞课堂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收效甚微。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泯灭,文言文教学发展遭遇了瓶颈。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贯彻“三维”目标,重实践、积累和熏陶,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爱上“之乎者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谨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巧妙引导,激发学生兴趣,重拾学习信心
因为古文对一些学生来说是最为恐惧的,一些学生一听到上古文课,一打开冗长的课文,一听要背诵课文就情绪低落,更不用谈如何提起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之初恰当地引导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1、“秩闻趣事”导入法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轶闻趣事兴趣浓厚,在古文教学中可以投其所好,用故事引入。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讲《离骚》,可以由由端午节的传说导入。
2、“温故知新”导入法
所谓“温故知新”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同一个作者、同一题材或同一文体的相关作品带来的心理上的亲切感轻松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畏难情绪。由《过秦论》中秦亡的原因引出《阿房宫赋》的学习;由同是《左传》篇目的《曹刿论战》导入《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由同是表的《出师表》导入《陈情表》等等。
3、“真情告白”导入法
每个成功的语文老师都是课堂上以情感人的高手,古文中有许多情感真挚的篇目,教师若能创设情境,“真情告白”,就会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弦,使之自觉地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比如《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深情,可以由对亲情、孝心的歌颂导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义后,可顺势导入爱国忠君的屈原及《离骚》;对家、对亲人的留恋与热爱被教师唤醒后,学生学习《项脊轩志》也有了兴趣……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文言知识体系,树立学习信心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绝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懂浅易的文言文而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习惯,真正的扎根于文言作品中,理解品味,汲取营养。
1、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回顾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历程,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知沿用了多少年。其实,教师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指导工作,教给方法,培养习惯。第一,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教会学生准确运用注释,学会推断词义,对于一些词语,能根据上下文、联系旧知识,来推断其语音、意义;学会查阅常用工具书,善于运用工具书帮助自己解决疑难问题。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例如:经常诵读、背诵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词就要查阅工具书;勤于积累的习惯。
2、设置梯度,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学习梯度,供不同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首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改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自主式阅读。所谓自主式阅读,就是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还是有点可爱的。其次,推荐选注本,供学生自由选择。我认为推荐选注本,一要程度适当,不过于艰深;二要趣味性较强,以求不用教师督,学生会主动地去学。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先今而后古,先记事而后说理,先散体而后辞赋、骈体,先一般而后专门,先选本而后全集。再者,逐步减少注释,尝试阅读无注释作品。过多的注释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削弱,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材料中的注释应该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为只有脱离了注释的阅读,才算是具备了阅读能力的阅读,才称得上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生生互动,质疑探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不放心,害怕学生读不懂,总是在学生读书之前做这样那样的提示。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理解词句,学生无法顺畅翻译的地方或者古今意思差别大的地方,教师需要点拨;但是多数文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全班交流解决。词语、句式梳理,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类,交流展示,使学生尽情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文章欣赏,更可以小组合作,选择代表讲述独特的感悟。
三、通过听、说、写、画、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巩固学习信心
第一、通过“听”与“读”,真切感受古文学的韵味。进入课文课堂学习之初,应多“听”,听学生读,老师读和名家朗读,利用录音或多媒体,将声画效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读中感受古文的魅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放开嗓子,旁若无人地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多遍,自然而然地培养了语感。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第二、通过“说”和“写”,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升他们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塑造美好的心灵。高中古文篇目很多都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苏武传》、《廉颇蔺相如传》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古文中出现,他们的性格、语言各不相同,他们的成败让后人感叹。语文教学又是培育灵魂的人学,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要。文言文教学完全可以借这些人物和故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一成一败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面对强大的秦国临危不惧,勇于退师的精神……学生来谈看法、写评价,汲取古人的优秀品质,这样,既实现了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目标,又让学生亲近古人,加强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通过“画”和“演”,让课堂充满活力,远离乏味。因为文言文教学知识点繁多,日常教学中不可能每节都采用多媒体,所以,在黑板上简单地画画图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把郑、秦、晋三国大概的地理位置画出来,就能更好地解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烛之武是如何从地理因素来劝说秦伯的。又如,在《鸿门宴》上,宴会上项羽、项庄、范增、刘邦、张良依次由尊列卑排列的座次图一画,学生就发现了许多端倪:项羽的自矜功伐,任人唯亲的毛病一目了然。这样的画图,自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半功倍。而表演,也是给冗长的课堂制造亮点的一个最好的办法。表演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激发创造力,调动他们的热忱,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有所收获。比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如何用三言两语激起樊於期心中的仇恨,劝说樊於期自刎,为行刺做好准备;在面见秦王时荆轲与秦武阳的表现的差异等,在学生们的表演下课堂生动活泼了。
所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听、读、说、写、画和演等多种方式,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并得到巩固,想不爱“之乎者也”都难。
其实,文言文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能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