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利用认识矛盾、创设激疑情景、形成探索氛围、创造交流环境、应用多媒体教学五个方面对中学教师物理学习情景的创设技巧进行了论述,试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习;情境;创设;技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引导他们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利用认识矛盾,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形成积极的认识氛围和情感氛围,都是可以用于教学情景设置的好素材。
例如,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管底游动无异常,学生感到十分惊奇。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儿,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鱼不能在热水中存活,这是学生熟知的,可在水烧开时鱼却还能游动无异常,这不是矛盾吗?这一下就把学生们的认知兴趣激发起来了。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和实验探究,在经历跟科学家类似的研究过程之后,最终认识、理解水不善于传热和水传热主要通过对流来实现的原理。
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技术设置思维“陷阱”这是培养学生全面把握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又如,在讲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时,把一个标有“220v,100w”的灯泡和一个标有“220v,10w”的灯泡先并联在220v的电路中,发现100w的灯泡更亮,然后把两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发现10w的灯泡更亮。学生本认为100w的灯泡比10w的灯泡一定更亮,但实验结果与学生的认识不同,学生就很容易产生问题,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能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掌握这些相关的知识。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学生兴趣盎然。
二、创设激疑情景,启迪学生主动联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引起的。激起学生怀疑可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从而发现新的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放在水里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在学完这一章以后,教师还进一步提出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一公斤水能浮起两公斤物体吗?装在船里的石头,卸一部分在水池子里,水面会上升吗?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即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怀疑——思考——联想——创新,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和学习取得成功的一条途经。
三、形成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者,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哪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
例如,用煤气给水壶烧水,一不注意,水开后溢出的水会把火浇灭,酿成危险。请问同学们有何改进方法?又如,有人发明在壶盖开个小孔,水沸腾后会发出叫声。这又是什么道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有缺点短处的用品,用具或器材,引导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不足时,就会设法弥补这些短处,激发出创新热情。
四,创造交流环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往往有意避开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直接强加给学生,不敢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以及学生的独到见解有时不予理会。这样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交流环境,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相互讨论,踊跃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例如,有些同学在做早餐时会发现,同样的情况下,加热一杯牛奶与同质量的豆浆所用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电磁炉和微波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小家电,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吗?对电能的利用率哪个高呢?等等。
学生们的见解不同,争论激烈,通过分析、比较、大家发现了最佳的思路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发展。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探索,这就要求在课堂有能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讲物理“引言”课时,放映录像带,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神秘的画面:浩渺的宇宙、运行的星球、腾空的火箭、雷电交织的夜空、透过森林的阳光、闹市拥挤的人群……这样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观看录像,将自己沉浸在物理情境之中,认识到物理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
总之,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以物讲理和见物思理――谈谈中学物理的教和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唐一鸣著
[2]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胡明根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习;情境;创设;技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引导他们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利用认识矛盾,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形成积极的认识氛围和情感氛围,都是可以用于教学情景设置的好素材。
例如,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管底游动无异常,学生感到十分惊奇。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儿,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鱼不能在热水中存活,这是学生熟知的,可在水烧开时鱼却还能游动无异常,这不是矛盾吗?这一下就把学生们的认知兴趣激发起来了。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和实验探究,在经历跟科学家类似的研究过程之后,最终认识、理解水不善于传热和水传热主要通过对流来实现的原理。
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技术设置思维“陷阱”这是培养学生全面把握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又如,在讲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时,把一个标有“220v,100w”的灯泡和一个标有“220v,10w”的灯泡先并联在220v的电路中,发现100w的灯泡更亮,然后把两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发现10w的灯泡更亮。学生本认为100w的灯泡比10w的灯泡一定更亮,但实验结果与学生的认识不同,学生就很容易产生问题,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能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掌握这些相关的知识。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学生兴趣盎然。
二、创设激疑情景,启迪学生主动联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引起的。激起学生怀疑可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从而发现新的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放在水里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在学完这一章以后,教师还进一步提出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一公斤水能浮起两公斤物体吗?装在船里的石头,卸一部分在水池子里,水面会上升吗?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即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怀疑——思考——联想——创新,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和学习取得成功的一条途经。
三、形成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者,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哪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
例如,用煤气给水壶烧水,一不注意,水开后溢出的水会把火浇灭,酿成危险。请问同学们有何改进方法?又如,有人发明在壶盖开个小孔,水沸腾后会发出叫声。这又是什么道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有缺点短处的用品,用具或器材,引导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不足时,就会设法弥补这些短处,激发出创新热情。
四,创造交流环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往往有意避开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直接强加给学生,不敢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以及学生的独到见解有时不予理会。这样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交流环境,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相互讨论,踊跃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例如,有些同学在做早餐时会发现,同样的情况下,加热一杯牛奶与同质量的豆浆所用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电磁炉和微波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小家电,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吗?对电能的利用率哪个高呢?等等。
学生们的见解不同,争论激烈,通过分析、比较、大家发现了最佳的思路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发展。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探索,这就要求在课堂有能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讲物理“引言”课时,放映录像带,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神秘的画面:浩渺的宇宙、运行的星球、腾空的火箭、雷电交织的夜空、透过森林的阳光、闹市拥挤的人群……这样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观看录像,将自己沉浸在物理情境之中,认识到物理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
总之,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以物讲理和见物思理――谈谈中学物理的教和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唐一鸣著
[2]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胡明根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