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球性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从近两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来看,这种影响是负面性和长久性的。如何面对和处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本文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客观分析,并对解决该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业 就业观念
2008年7月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人才需求下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仅2009年大约有1000万应届及往届大学生要就业和再就业,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在2010年“两会”议题中解决大学生就业被认为是体现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和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一、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概述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24.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增加了新的压力。2010年3月,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组织成都、绵阳、南充、泸州、雅安、眉山调查队以问卷调查与典型调查结合的方式分别在4所部属大学和8所市属学院开展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薪酬定位从往年2000元以上的平均预期报酬降低到1600元,现实中,就业的“弱势群体”女大学生相对压力更重,女生薪酬心理预期中位线仅为1454元,比男生低412元。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应届毕业生中最常见的就业问题是“结构性失业”,通俗的解释是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同时社会上有一部分工作没有人去做。学生们在选择就业时更偏重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 根据腾讯网2008年11月发起的对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调查数据,在2万多条的回复中,本科生期望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月薪在1000至2000元之间。以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笔试参考人数为例, 13566个工作岗位的确认参加考试人数已经达到77.5万。在腾讯网投票数近2万的网络调查中,“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动机”一项约70%的人选择“只为能多一份找工作的机会”。与此类似的还有 “考研”、“考博”、“考会计师”、“考司法考试”等为代表的继续深造,学生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考,这样学生们的考试态度和备考热情都不够,经常发生“半途而废”的情况,不但造成学生错失了就业机会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表面上的确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经济速度放缓,企业利润下降,由此造成企业需求下滑,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迅速减少;更深层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和产业的相对脱节,企业出现了大部分岗位应聘者较多而部分岗位所需人才不足的情况。以辽宁省2010年医药类高校毕业生暨沈阳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为例,共有10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比去年同期的招聘会提供岗位数量增加了30%。虽然能明显感受到今年经济回暖给大学生就业减压,但是只有像医学影像学、检验学等冷门岗位出现了两个岗位争一个毕业生的现象,其它岗位仍然是平均3.5个毕业生竞争一个岗位。
2、主观原因——大学生们与社会情况背离的就业理念。大学生最倾向的岗位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密集型企业中的管理层,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最新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人才缺口预计达325万人,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主要面向大学生招聘。但是学生对这类工作普遍存在抵触心理。以今年家政服务公司到高校招聘的情况来看,应聘者只占毕业生总数的5%左右。在腾讯网调查中被调查者约67%的人“只想留在大城市、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从主观上就先入为主地否定了除了与所学专业接近的工作岗位之外的工作机会。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违背的。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应对策略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只靠着某一方面的社会力量或政府政策来解决,而是要将学生自身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改革、企业的经济能力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扶持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一)高校教育改革与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相结合
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当融入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建议在高校内与当地企业联合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创意大赛,增强跨院系的专业联合趋向。
大学生要对就业树立信心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自身职场定位。首先,学生应掌握企业招聘黄金期,适时出击;其次,应届毕业生有必要仔细参考近几年本校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理智预测自己的就业选择。应届毕业生应更深入地看待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待遇,制定适合自身需求与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许多企业特别提出的“工作经验”要求,学生们除了要提前培养就业意识,更要在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在人才培养政策上的倾向性,选择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成就业主渠道
实际上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看,“去国企”是学生们的理想就业单位,民营企业是实际就业单位,根据各地成都市调查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生,其中有39.1%的单位为民营企业。泸州市两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签约民营企业的分别占84.8%和79.3%。眉山市已签约的毕业生95%都是流向非公单位。从这个变化来看,学生们应该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方向。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小企业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步伐,技术性、环保型和节约型的中小型企业成为了未来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向。大学生要准确预测产业转移的方向,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机会。
(三)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解决大学生问题的重要保证
政府鼓励的机制对于大学生就业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指导高校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政府要协助转变企业用工制度、用人观念的不合理之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避免就业歧视问题,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和户籍歧视等。完善就业市场,提高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降低。
应尽快建立全省通行的大学生见习制度,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大力拉动内需的政策,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有利的影响就是会带来新增就业机会,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更加精确,这样的社会需求使得双向选择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9——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稳定与增长》,纪宝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朱民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3]《决战大学生就业》,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第1版。
[4]《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郎咸平著,东方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1版。
[5]《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黄敬宝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6]《就业問题:理论与实际研究》,张抗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7]《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姜继红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业 就业观念
2008年7月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人才需求下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仅2009年大约有1000万应届及往届大学生要就业和再就业,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在2010年“两会”议题中解决大学生就业被认为是体现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和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一、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概述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24.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增加了新的压力。2010年3月,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组织成都、绵阳、南充、泸州、雅安、眉山调查队以问卷调查与典型调查结合的方式分别在4所部属大学和8所市属学院开展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薪酬定位从往年2000元以上的平均预期报酬降低到1600元,现实中,就业的“弱势群体”女大学生相对压力更重,女生薪酬心理预期中位线仅为1454元,比男生低412元。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应届毕业生中最常见的就业问题是“结构性失业”,通俗的解释是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同时社会上有一部分工作没有人去做。学生们在选择就业时更偏重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 根据腾讯网2008年11月发起的对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调查数据,在2万多条的回复中,本科生期望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月薪在1000至2000元之间。以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笔试参考人数为例, 13566个工作岗位的确认参加考试人数已经达到77.5万。在腾讯网投票数近2万的网络调查中,“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动机”一项约70%的人选择“只为能多一份找工作的机会”。与此类似的还有 “考研”、“考博”、“考会计师”、“考司法考试”等为代表的继续深造,学生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考,这样学生们的考试态度和备考热情都不够,经常发生“半途而废”的情况,不但造成学生错失了就业机会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表面上的确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经济速度放缓,企业利润下降,由此造成企业需求下滑,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迅速减少;更深层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和产业的相对脱节,企业出现了大部分岗位应聘者较多而部分岗位所需人才不足的情况。以辽宁省2010年医药类高校毕业生暨沈阳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为例,共有10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比去年同期的招聘会提供岗位数量增加了30%。虽然能明显感受到今年经济回暖给大学生就业减压,但是只有像医学影像学、检验学等冷门岗位出现了两个岗位争一个毕业生的现象,其它岗位仍然是平均3.5个毕业生竞争一个岗位。
2、主观原因——大学生们与社会情况背离的就业理念。大学生最倾向的岗位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密集型企业中的管理层,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最新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人才缺口预计达325万人,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主要面向大学生招聘。但是学生对这类工作普遍存在抵触心理。以今年家政服务公司到高校招聘的情况来看,应聘者只占毕业生总数的5%左右。在腾讯网调查中被调查者约67%的人“只想留在大城市、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从主观上就先入为主地否定了除了与所学专业接近的工作岗位之外的工作机会。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违背的。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应对策略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只靠着某一方面的社会力量或政府政策来解决,而是要将学生自身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改革、企业的经济能力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扶持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一)高校教育改革与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相结合
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当融入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建议在高校内与当地企业联合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创意大赛,增强跨院系的专业联合趋向。
大学生要对就业树立信心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自身职场定位。首先,学生应掌握企业招聘黄金期,适时出击;其次,应届毕业生有必要仔细参考近几年本校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理智预测自己的就业选择。应届毕业生应更深入地看待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待遇,制定适合自身需求与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许多企业特别提出的“工作经验”要求,学生们除了要提前培养就业意识,更要在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在人才培养政策上的倾向性,选择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成就业主渠道
实际上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看,“去国企”是学生们的理想就业单位,民营企业是实际就业单位,根据各地成都市调查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生,其中有39.1%的单位为民营企业。泸州市两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签约民营企业的分别占84.8%和79.3%。眉山市已签约的毕业生95%都是流向非公单位。从这个变化来看,学生们应该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方向。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小企业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步伐,技术性、环保型和节约型的中小型企业成为了未来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向。大学生要准确预测产业转移的方向,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机会。
(三)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解决大学生问题的重要保证
政府鼓励的机制对于大学生就业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指导高校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政府要协助转变企业用工制度、用人观念的不合理之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避免就业歧视问题,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和户籍歧视等。完善就业市场,提高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降低。
应尽快建立全省通行的大学生见习制度,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大力拉动内需的政策,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有利的影响就是会带来新增就业机会,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更加精确,这样的社会需求使得双向选择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9——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稳定与增长》,纪宝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朱民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3]《决战大学生就业》,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第1版。
[4]《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郎咸平著,东方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1版。
[5]《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黄敬宝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6]《就业問题:理论与实际研究》,张抗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7]《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姜继红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