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是通过写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军需处长被冻死的事赞美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教学此类课文,要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得到提升。
教学过程:
1 影视引导思绪,朗读呈现环境。(原因)
1.1 默读、思考、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2 弄清文章顺序:
师:谁说一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生:交流。
师归纳: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冰天雪地,天气严寒;经过是将军听说有人冻死了,对军需处长非常气愤,当将军得知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时,顿生敬佩之情;结果是红军队伍在军需处长精神的感召下继续前进。
1.3 感受冰天雪地的环境。
1.3.1 播放:电视剧《长征》过雪山片断。
1.3.2 学生朗读1、2自然段。
1.3.3 填空投影。红军队伍在( )里艰难地前进。……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
1.3.4 教师引读上述句子,学生齐读填空部分。
【本环节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思路弄清了文章的顺序,课堂环节的推进就依文章的顺序为据。课堂环节与文章的顺序一致,教师容易记住,在小结时学生也容易忆起课堂的每一步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课堂的第一大环节,重点感受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冰天雪地。那么怎样感受的呢?第一,从影视的角度奠定感受冰天雪地的基础;第二,通过朗读,感受冰天雪地到底达到何种程度;第三,由面读转到点读,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画面上的事物、朗读到的文字得到交融。第四,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实践,让语感尝试现实。
播放《长征》过雪山片段,为学生朗读准备了视觉形象。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感受之后实践,实践之后再读,进行综合。这里包含着读的实践、语感的实践,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2 两“愣”牵两情,歌声助读声。(经过)
2.1 由第一次“愣”,体悟气愤之情。
师:部队在前进,将军在思索:部队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请学生默读6至12自然段,批注:第一次愣的原因是什么?
生:冻死战士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这是军需处长失职。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将军非常气愤?
生:“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
投影:以“‘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为例,说说将军的语言,表达了什么意思?
他的神态描写起什么作用?
生:他的语言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气愤;神态描写突出了气愤的程度。
师:从这些句子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将军气愤之情的?
生:语言和神态。
师:以“语言+神态=情感”的方式写一段话,表达气愤或喜悦之情。
生:写。
师:评。
生:朗读6至12自然段。
【由思考第一次“愣”的原因开始,牵出将军对军需处长的气愤之情,准备和第二次“愣”的原因对比,以便挖掘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中心思想。同时,这样设计也容易使学生感动。
在探讨作者怎样表达气愤之情时,学生读了,感知了,而且总结了表达方法并进行了训练。使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避免了目前语文教学中感知得多,操作却很少的“光说不练假把式”的现实。为学生今后的习作留下了例子,做到了读写结合。这种结合,是就写作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结合,而不是那种学完课文后写一篇类似文章的整篇结合。这种结合,简便快捷、目标单一,课堂效率高;而学完课文后的整篇结合,繁杂耗时、目标宽泛,学生无从下手,课堂效率低下。】
2.2 品词析句,内化积累。
2.2.1 处理词语“镇定、安详”:
师:有人小声告诉将军,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他愣住了,眼前立刻浮现出刚才的情景。
投影:军需处长倚着树干冻僵的画面。
生:默读第七自然段。
师范读后提问:军需处长面对死亡是怎样做的呢?
生: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师:“镇定”和“安详”是什么意思?
生:镇定,不慌不忙;安详,从容不迫。
师:作者通过写什么事表达了军需处长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生:军需处长被冻死时好像在借火抽烟。
师:怎样才能读出军需处长面对死亡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心理?
生:读这一段。
2.2.2 品味句子:
师:如果把“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句话中的“贴”换成“粘、穿、裹”怎么样?请比较。
生:军需处长被冻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始,他的体温暖化了雪花,湿了衣服。当体温逐渐降低,衣服就渐渐地贴在了身上。这是自然形成的。而用“粘、穿、裹”都含着人为因素,不能演绎被冻死的渐进过程。
师:为什么在“衣服”的前面强调“单薄破旧”,去掉行吗?
生:不行,只有这样才会更加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军需处长面对寒冷,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士们。一个管棉衣等物资的军需处长,在大雪之中被冻死了。这是用生命换取生命啊!
生:背诵。
【读,要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读。即从情感内容的角度指导读,而不是从停顿、重音等形式上指导。这样,既指导了朗读又丰满了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丰满了也就自然地读出了敬仰的情。人物的形象有了,情感也内化于心了,然后背诵,达到积累。我们要避免那种无形、无情的机械背诵或情感已凉的课下背诵。】
2.3 由第二次“愣”,体悟崇敬之情。
师:他就是军需处长?这是真的吗?将军愣住了……
2.3.1 立体感受,净化灵魂:
师:打出军需处长倚着树干冻死的塑像;然后小声播放《血染的风采》;此时教师朗诵第12自然段“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朗读完之后教师口令——让我们向这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礼!(歌曲近4.5分钟,教师朗诵这段约1.5分钟,师生向屏幕上的塑像敬礼约3分钟。)
生:自由朗读这段。
2.3.2挖掘中心,谈出感受:
师:谁来说一说将军这次“愣”的原因?
生:将军不敢相信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将军被军需处长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震憾了。
师: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能够牺牲在前,享受在后,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真是让人敬佩啊!
他们选择自己死,让别人活。真是用生命换取生命啊!
……
【课到此处,什么都明白了,无需再讲。无需讲处则不讲,尽量做到少讲。但得让学生把汇集到的理解和情感奔流出去,谈出自己的感受。画面、歌曲、朗读、行动,立体感受:学生看着军需处长冻死的塑像;听着悲壮依依的《血染的风采》;回想着军需处长感天动地的事迹;教师的朗读凝重激昂;师生的敬礼庄严肃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的心似乎在山泉中荡涤,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一切的一切: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飞黄腾达,统统忘却了,所剩的只是感动、决心。在敬礼的肃穆中,奉献的精神得到升华。本环节动静搭配,相得益彰;歌词内容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听、看、做,全为一读。在这里“课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会得到验证。如果说“教学是一种艺术”,那么,教学一篇课文就应该让学生得到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得到一次修养品级的提升。】
3 解析“丰碑”,坚定信念。(结果)
师:在军需处长精神的感召下,红军队伍有了怎样的表现?谁能用朗读的声音告诉大家?
生:读13、14自然段。
师评:是否读出了那种悲壮,读出了那种坚定,读出了那种战胜一切困难一定要走出大雪山的勇气。
生:齐读这部分。
师:在现实中,什么叫丰碑?为什么说他成了丰碑?为什么“丰碑”的前面还要用“晶莹”修饰?
生:默读思考。
生:“丰碑”在现实中指巨大的石碑。这“丰碑”指军需处长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高大。“晶莹”是指军需处长的精神永远放射光芒,照耀着后人前进。
师:播放电视剧《长征》序幕至主题曲《十送红军》结束。
4 作业:
请同学们为军需处长写碑文。语句要精炼,格式要正确。
【讨论“丰碑”,进一步明确了主题的含义,深化了中心。安排齐读,好似同学们自己也要随部队一同前进,展示刚才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播放《长征》序幕及主题曲《十送红军》,同学们再一次升华感受、净化灵魂、坚定信念。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是教师直接灌输,而是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内化、自觉取向、自我建构。】
5 总评:
5.1 课堂环节的安排,总要有一条主线。或与文章顺序一致,或研读文章挖掘。本节课的主线就和文章的顺序一致:原因——经过——结果。有主线的教学设计,教师易记,学生好忆。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按照这条线回忆起我们这堂课都干了什么,每个环节收获了什么。
5.2 运用多媒体时,要多进行一些假设:如果这样用效果就不太好;如果那样用效果就好一些。比如,我在“向军需处长敬礼”环节,原来设计的是听录音朗读,效果就没有边看着塑像,边听《血染的风采》,边自己朗读,而后敬礼好。
5.3 现在的语文教学就像有的人站在岸边教游泳,说的头头是道却不让学游泳的人下水。这节课就避免了语文教学“干说不练假把式”的现实。不管是读、是写,还是斟酌词句,感知之后就进行练习,把知识技能落实下来。正像赵本山在小品中说的那样“没啥事,走两步。”这正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5.4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想方式、想方法,力争使学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有所震撼,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心底里自然内化、自觉取向、自我建构。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思想品德教育。
5.5 小学语文的课堂,最为要紧的是读好。教师要有“读好了,才有一切”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所有的环节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读。不管是多媒体的运用还是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要着眼于读好,让一切方式方法服务于读。而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中,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不去考虑学生读得怎么样了,就直奔目标,结果事与愿违。本节课就避免了 “瓜”不熟,就让“蒂”落的现实。
收稿日期:2011-11-0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是通过写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军需处长被冻死的事赞美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教学此类课文,要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得到提升。
教学过程:
1 影视引导思绪,朗读呈现环境。(原因)
1.1 默读、思考、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2 弄清文章顺序:
师:谁说一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生:交流。
师归纳: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冰天雪地,天气严寒;经过是将军听说有人冻死了,对军需处长非常气愤,当将军得知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时,顿生敬佩之情;结果是红军队伍在军需处长精神的感召下继续前进。
1.3 感受冰天雪地的环境。
1.3.1 播放:电视剧《长征》过雪山片断。
1.3.2 学生朗读1、2自然段。
1.3.3 填空投影。红军队伍在( )里艰难地前进。……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 ),可能( ),可能( ),可能( )。
1.3.4 教师引读上述句子,学生齐读填空部分。
【本环节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思路弄清了文章的顺序,课堂环节的推进就依文章的顺序为据。课堂环节与文章的顺序一致,教师容易记住,在小结时学生也容易忆起课堂的每一步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课堂的第一大环节,重点感受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冰天雪地。那么怎样感受的呢?第一,从影视的角度奠定感受冰天雪地的基础;第二,通过朗读,感受冰天雪地到底达到何种程度;第三,由面读转到点读,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画面上的事物、朗读到的文字得到交融。第四,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实践,让语感尝试现实。
播放《长征》过雪山片段,为学生朗读准备了视觉形象。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感受之后实践,实践之后再读,进行综合。这里包含着读的实践、语感的实践,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2 两“愣”牵两情,歌声助读声。(经过)
2.1 由第一次“愣”,体悟气愤之情。
师:部队在前进,将军在思索:部队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请学生默读6至12自然段,批注:第一次愣的原因是什么?
生:冻死战士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这是军需处长失职。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将军非常气愤?
生:“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
投影:以“‘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为例,说说将军的语言,表达了什么意思?
他的神态描写起什么作用?
生:他的语言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气愤;神态描写突出了气愤的程度。
师:从这些句子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将军气愤之情的?
生:语言和神态。
师:以“语言+神态=情感”的方式写一段话,表达气愤或喜悦之情。
生:写。
师:评。
生:朗读6至12自然段。
【由思考第一次“愣”的原因开始,牵出将军对军需处长的气愤之情,准备和第二次“愣”的原因对比,以便挖掘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中心思想。同时,这样设计也容易使学生感动。
在探讨作者怎样表达气愤之情时,学生读了,感知了,而且总结了表达方法并进行了训练。使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避免了目前语文教学中感知得多,操作却很少的“光说不练假把式”的现实。为学生今后的习作留下了例子,做到了读写结合。这种结合,是就写作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结合,而不是那种学完课文后写一篇类似文章的整篇结合。这种结合,简便快捷、目标单一,课堂效率高;而学完课文后的整篇结合,繁杂耗时、目标宽泛,学生无从下手,课堂效率低下。】
2.2 品词析句,内化积累。
2.2.1 处理词语“镇定、安详”:
师:有人小声告诉将军,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他愣住了,眼前立刻浮现出刚才的情景。
投影:军需处长倚着树干冻僵的画面。
生:默读第七自然段。
师范读后提问:军需处长面对死亡是怎样做的呢?
生: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师:“镇定”和“安详”是什么意思?
生:镇定,不慌不忙;安详,从容不迫。
师:作者通过写什么事表达了军需处长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生:军需处长被冻死时好像在借火抽烟。
师:怎样才能读出军需处长面对死亡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心理?
生:读这一段。
2.2.2 品味句子:
师:如果把“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句话中的“贴”换成“粘、穿、裹”怎么样?请比较。
生:军需处长被冻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始,他的体温暖化了雪花,湿了衣服。当体温逐渐降低,衣服就渐渐地贴在了身上。这是自然形成的。而用“粘、穿、裹”都含着人为因素,不能演绎被冻死的渐进过程。
师:为什么在“衣服”的前面强调“单薄破旧”,去掉行吗?
生:不行,只有这样才会更加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军需处长面对寒冷,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士们。一个管棉衣等物资的军需处长,在大雪之中被冻死了。这是用生命换取生命啊!
生:背诵。
【读,要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读。即从情感内容的角度指导读,而不是从停顿、重音等形式上指导。这样,既指导了朗读又丰满了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丰满了也就自然地读出了敬仰的情。人物的形象有了,情感也内化于心了,然后背诵,达到积累。我们要避免那种无形、无情的机械背诵或情感已凉的课下背诵。】
2.3 由第二次“愣”,体悟崇敬之情。
师:他就是军需处长?这是真的吗?将军愣住了……
2.3.1 立体感受,净化灵魂:
师:打出军需处长倚着树干冻死的塑像;然后小声播放《血染的风采》;此时教师朗诵第12自然段“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朗读完之后教师口令——让我们向这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礼!(歌曲近4.5分钟,教师朗诵这段约1.5分钟,师生向屏幕上的塑像敬礼约3分钟。)
生:自由朗读这段。
2.3.2挖掘中心,谈出感受:
师:谁来说一说将军这次“愣”的原因?
生:将军不敢相信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将军被军需处长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震憾了。
师: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能够牺牲在前,享受在后,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真是让人敬佩啊!
他们选择自己死,让别人活。真是用生命换取生命啊!
……
【课到此处,什么都明白了,无需再讲。无需讲处则不讲,尽量做到少讲。但得让学生把汇集到的理解和情感奔流出去,谈出自己的感受。画面、歌曲、朗读、行动,立体感受:学生看着军需处长冻死的塑像;听着悲壮依依的《血染的风采》;回想着军需处长感天动地的事迹;教师的朗读凝重激昂;师生的敬礼庄严肃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的心似乎在山泉中荡涤,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一切的一切: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飞黄腾达,统统忘却了,所剩的只是感动、决心。在敬礼的肃穆中,奉献的精神得到升华。本环节动静搭配,相得益彰;歌词内容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听、看、做,全为一读。在这里“课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会得到验证。如果说“教学是一种艺术”,那么,教学一篇课文就应该让学生得到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得到一次修养品级的提升。】
3 解析“丰碑”,坚定信念。(结果)
师:在军需处长精神的感召下,红军队伍有了怎样的表现?谁能用朗读的声音告诉大家?
生:读13、14自然段。
师评:是否读出了那种悲壮,读出了那种坚定,读出了那种战胜一切困难一定要走出大雪山的勇气。
生:齐读这部分。
师:在现实中,什么叫丰碑?为什么说他成了丰碑?为什么“丰碑”的前面还要用“晶莹”修饰?
生:默读思考。
生:“丰碑”在现实中指巨大的石碑。这“丰碑”指军需处长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高大。“晶莹”是指军需处长的精神永远放射光芒,照耀着后人前进。
师:播放电视剧《长征》序幕至主题曲《十送红军》结束。
4 作业:
请同学们为军需处长写碑文。语句要精炼,格式要正确。
【讨论“丰碑”,进一步明确了主题的含义,深化了中心。安排齐读,好似同学们自己也要随部队一同前进,展示刚才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播放《长征》序幕及主题曲《十送红军》,同学们再一次升华感受、净化灵魂、坚定信念。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是教师直接灌输,而是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内化、自觉取向、自我建构。】
5 总评:
5.1 课堂环节的安排,总要有一条主线。或与文章顺序一致,或研读文章挖掘。本节课的主线就和文章的顺序一致:原因——经过——结果。有主线的教学设计,教师易记,学生好忆。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按照这条线回忆起我们这堂课都干了什么,每个环节收获了什么。
5.2 运用多媒体时,要多进行一些假设:如果这样用效果就不太好;如果那样用效果就好一些。比如,我在“向军需处长敬礼”环节,原来设计的是听录音朗读,效果就没有边看着塑像,边听《血染的风采》,边自己朗读,而后敬礼好。
5.3 现在的语文教学就像有的人站在岸边教游泳,说的头头是道却不让学游泳的人下水。这节课就避免了语文教学“干说不练假把式”的现实。不管是读、是写,还是斟酌词句,感知之后就进行练习,把知识技能落实下来。正像赵本山在小品中说的那样“没啥事,走两步。”这正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5.4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想方式、想方法,力争使学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有所震撼,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心底里自然内化、自觉取向、自我建构。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思想品德教育。
5.5 小学语文的课堂,最为要紧的是读好。教师要有“读好了,才有一切”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所有的环节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读。不管是多媒体的运用还是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要着眼于读好,让一切方式方法服务于读。而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中,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不去考虑学生读得怎么样了,就直奔目标,结果事与愿违。本节课就避免了 “瓜”不熟,就让“蒂”落的现实。
收稿日期:20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