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词与物的悠远之地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坐》是张枣所写的最后几首诗之一,这首诗简短、轻快,不算有名,却有独特之处。张枣写过一篇同名随笔《枯坐》,谈到《枯坐》一诗的写作缘起。就我所知,《枯坐》是张枣唯一一首袒露过写作缘起的诗,且此诗一定程度上可看作关涉词与物的“元诗”,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张枣的诗歌梦想:甜。

一、从枯坐到悠远


  散文《枯坐》写于德国。张枣深夜枯坐,单调无趣的德国生活让他想起国内的好朋友黄珂,想起黄珂家热闹的流水宴,想起半夜与黄珂在客厅对饮,追念“八十年代的理想的南风拂面”,“不知为何,觉得它美”,遂唤起了一片悠远:“想着这些,觉得这暗夜,这人世,都悠远起来,觉得自己突然想写一首悠远的诗,讲一个鲁迅似的‘幽静美丽有趣’的‘好故事’。我想写两个陌生人,一男一女……隐姓埋名地逃到海南岛去了。他们俩特搞得来,待在一起很贴心,很会意,很好玩。比这个时代好玩多了,悠远多了。”
  张枣喜用“悠悠”、“悠然”、“悠远”之词,从狭窄的现实造成的沉寂失語中超脱出来,“向虚无讨个说法”,讲述种种悠远的好故事。读张枣的许多诗歌,似乎都能感受到类似的诗歌发生机制:从枯坐到悠远。这种“显露写作者姿态”的诗歌,是张枣所说的“元诗歌”:“元诗歌常常首先追问如何能发明一种言说,并用它来打破萦绕人类的宇宙沉寂。”“万物皆词,言说之难即生活的困难。”现代人因精神苦闷患上了失语症,“现代人最大的工程就是修复主体,如何重新自由表达自己”。
  在张枣的诗中,用来修复现代人分裂、失语之主体的词与物,往往是悠远之南方:“南方”、“南风”、“南岸”、“南山”、“南国”、“江南”、“海南”等。苏桑娜·葛塞说张枣:“你内心的罗盘总是拉着你朝着南方……你的诗歌呼吸着南方。”

二、作为词之乌托邦的海南岛


  《枯坐》是张枣写给黄珂的,张枣还为黄珂主编了一本似乎与诗歌无关的书,书名叫《黄珂》,看起来“不务正业”,实则不然。在为此书作的序《庆典》里,张枣将黄门家宴看成一种乌托邦,“我们真实的日常是一个无词讲述的艰辛故事”,虚假的宏大叙事遮蔽了日常;“我们缺乏对一个主体的日常事理的鲜活记录”,“所谓历史,无非是今天鲜活的日常细节”。而《黄珂》这本书“汇集了一些生动而真实的词,试图夸奖一个人、一种风格和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的美感。黄珂有效地布置了一个自己的生活世界……黄珂引起了一场舌头的革命而重新占领了日常”。
  张枣的这些话也可以用来解读《枯坐》一诗。只不过,《黄珂》是从物到词,将真实日常的鲜活细节汇集成词;《枯坐》则是从词到物,以诗歌之词构建出充满日常生活细节的海南岛。深夜枯坐是一种沉寂失语的状态,为找到一种言说方式,“我”将自我戏剧化为“一对陌生人”,搬到海南岛,“去住到一个新奇的节奏里”,每天都随便去一个地方“偷一个惊叹号”,借由这种词之乌托邦,枯坐的“我”借之熬过失语的危机。而且这个乌托邦充满日常生活的细节:“买锅碗瓢盆”,在路边摊喝沁甜的椰子,同样是“一场舌头的革命而重新占领了日常”。

三、说不出口的椰子之“甜”


  张枣另一首最后的诗开篇即问:“是悠远缔造了这个岛,还是这个岛泄露了悠远?”也就是说,是词缔造了物,还是物召唤了词?张枣曾说词与物的关系有三阶段,像悟禅:“开先的时候词是词,物是物,两者难以融合;后来词物相交,浑然一体,写诗变成纯粹的语言运作;真正难的是第三阶段,这时词与物又分开了,主体也重新出现,三者对峙着构成关系,这从外表上与事实世界中人的处境并无区别,但本质的不同已经发生,因为它已经经受了前两个阶段的洗礼。”(《黄灿然:张枣谈诗》)对于患上精神分裂症、失语症的现代主体来说,“言说之难即生活的困难”,在分裂失语中言说之现代主体是英雄,然而却是悲剧英雄,仍然会面临危机,也就是“用封闭的能指方式来命名所造成的生活与艺术脱节的危机”,“词,不是物……/因而首先得生活有趣的生活”。
  《枯坐》一诗构建了具有新节奏的词之乌托邦——海南岛,然而作为现实之物的椰子之沁甜是“说不出口”的,非得亲口去尝一尝:“那女的第一次举起一个椰子,喝一种/说不出口的沁甜。”张枣在《到江南去》这首诗里写道:“对,到江南去!/解开人身上多年来的死结:比如,对一碗/藕粉之甜不恰切的态度。”要想尝到真正的椰子或藕粉之甜,无法靠词之言说,只有到现实之海南岛或江南去品尝。
  据张枣的好友傅维回忆,他们讨论过退休后一起去哪里生活。傅维认为云南很好,张枣则说,云南当然好,海南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告诉你吧,海边是真正玩不厌的地方,我们可以合伙在那里买一处靠海边的农民的民居,再好好修葺一番,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张枣在德国治病期间,与傅维约定,等他病好了,一起去海南生活。可惜,张枣不久因病去世,并没有“熬过危机”,“搬到海南岛去住”终究只是一个言说的“好故事”。张枣说一首诗从枯坐开始到悠远里结尾,然而诗之悠远终究不是物之悠远,失语枯坐的张枣想通过言说一个悠远的海南岛熬过精神危机,但这个悠远之地终究是他在诗之镜中所见的“镜像”。如同张枣早期成名作《镜中》的“她”对镜枯坐:“一面镜子永远等候着她,让她坐在镜中常坐的地方。”

附:

《枯坐》


  枯坐的时候,我想,那好吧,就让我
  像一对陌生人那样搬到海南岛
  去住吧,去住到一个新奇的节奏里——
  那男的是体育老师,那女的很聪明,会炒股;
  就让我住到他们一起去买锅碗瓢盆时
  胯骨叮当响的那个节奏里。
  在路边摊,
  那女的第一次举起一个椰子,喝一种
  说不出口的沁甜;那男的望着海,指了指
  带来阵雨的乌云里的一个熟人模样,说:你看,
  那像谁?那女的抬头望,又惊疑地看了看他。
  突然,他们俩捧腹大笑起来。
  那女的后来总结说:
  我们每天都随便去个地方,去偷一个
  惊叹号,
  就这样,我们熬过了危机。
其他文献
一、概 述     王文治,生于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卒于清仁宗嘉庆七年(1802),字禹卿,号梦楼,晚年信佛,法名达无,字无余,江苏丹徒(现镇江)人。王文治从小聪慧好学,12岁能诗、工书。少年任侠,狂放不羁。24岁取中拔贡,到北京应廷试,和姚鼐、朱孝纯、彭澧等人结为好友。30岁中一甲三名进士,授职编修,擢升侍读。乾隆二十九年(1765)35岁的王文治外放云南临安知府。三年后罢官归里
期刊
中外艺术史上不乏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生前风流纵诞、广延声誉,但死后声名俱泯、销声匿迹;也不乏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生前或由于其艺术的超前,或由于其性情的耿直孤高,而被排斥在艺术的圣殿之外,但死后却声光所溢、千载犹馨。元代画家吴镇就是后一类艺术家的典型。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魏塘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庚辰七月十六日,殁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甲
期刊
一  鲁迅长胡适十岁,成名较之胡适稍迟。1917年1月,陈独秀来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来北大。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发表,视为新文化运动标志性事件。此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供职,做的是佥事的闲职,他精神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躲在补树书屋内,整日抄写古碑碑文,以纾解郁悒苦闷
期刊
2015年是著名的翻译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九十五周年,先生的故乡义乌市政府准备在这一年举办一个纪念活动,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以及由该室主办的《义乌史志》编辑部也想在这个基础上出一本专刊。2015年1月9日,我接到该室的工作人员、《义乌史志》的编辑贾胜男老师的一个电话以及1月12日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她在电话及邮件中说,现存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全国仅11册,其中你所
期刊
作家与批评家先天就是一对谁也离不开谁的冤家、对手,二者既相互指摘又互相寄托,双方既彼此攻讦又协同合作,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荣的依附关系。如果没有诗人呕心沥血写就的诗歌和作家殚精竭虑创作的散文、小说,批评家就缺少了言说对象和评介客体,文艺批评之基就难以确立,文学理论之树更是无法长青。而离开了批评家的关注和垂爱,作家们得不到理论的声援,不由得若有所失、倍感孤独,表现出一副自怨自艾的落魄模样。  一般的平庸
期刊
明代书画史一直忽视了一位杰出的大家,他就是莫是龙。由于莫是龙的生年长期不明,传世的作品又不太多,故一直不被重视。其实他是董其昌的老师(1),才情与功力均在董其昌之上,因未能跻身仕途,以贡生终。    莫是龙的经历与思想     莫是龙(1537-1587)出身仕宦之家,其父莫如忠,嘉靖戊戌(1538)进士,是个学问渊博的人。钱谦益称他“善草书,为诗尤工近体。”(2)莫是龙从小就显示
期刊
杨振宁先生在《曙光集》中谈到厦门生活:“父亲1923年秋入斯坦福大学,1924年得学士学位后转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院。1928年夏父亲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乘船回国,母亲和我到上海去接他。我这次看见他,事实上等于看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几天以后我们三人和一位自合肥来的佣人王姐乘船去厦门,因为父亲将就任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  读到这里,想起陈满意先生刚出了一本《厦门大学的先生们》(黄山书社202
期刊
众所周知,由于新冠疫情原因,世界已然发生深刻的改变,各行各业深受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此不同,许多校园亦因之变化。对高校来说,所受冲击尤为显著,国外有部分高校曾临时停摆,有部分高校被永久改变,有的学校或从此消失。  在疫情期间,学校普遍实行在线教学,是在极端状态下的重要尝试,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社会试验,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这场试验和探索中,现代科技彰显了惊人的力量。现代科技所孵化、所支撑
期刊
近年来,随着遗著的系统整理出版、往来书信及相关文献的陆续公开,陈梦家的学术成就已为学界重新认识,生平事迹在普通读者那里也备受关注。今年正值陈梦家一百一十周年诞辰,其年谱类的图书就相继出版了两部:一部是《一朵野花:陈梦家纪事》(王黎群著,黄山书社2021年版),一部是《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子仪撰,中华书局2021年版)。  熟悉现代文学史的人,知道陈梦家是新月诗派的后起之秀;从事古史研究的人,知道
期刊
得知乐黛云老师的《九十年沧桑》出版了,我便请北大历史系在读博士生高学思买两本,方便时去拜访乐老师,同时请她题签留念。学思少年英持,聪慧敏捷,他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在复旦大学力学系读硕士,又在印度马德拉斯大学攻读史学硕士,并决定以印度史学为今后的学术方向。我也曾给钱乘旦教授写信,推荐学思投其门下。  今年6月1日,学思依约到十三公寓登门拜访,首次见面的一老一少相谈甚欢。乐老师鼓励他做一个“中、西、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