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二)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我跟在老崔后边,进入了草甸。草甸的草都很低矮,长的不超过膝盖,短的刚没脚面,但很密实,踩上去,如踩着柔软的地毯。我们很快进入了草甸右边明亮的部分。我疑惑地问:那泉在哪儿?不在那小村?老崔抬手一指:那里就是。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在右边的山角下,隐约露出一所小屋,小屋后是几棵葱郁的大树。亮亮的阳光里,小屋,大树,还有后边那架挺拔的山梁,都涂上了毛茸茸的金边。
  我们很快来到了小屋前。这是一个土木结构的简陋房子,样子已显破败,窗台上还生长着一丛倔强的小草。老崔站在房前喊:贡布!贡布!但没人应。老崔索性上前推开木门,回头向我招手,示意我跟他进去。从老崔的行为判断,他对这里很熟。屋内地方不大,东西也很简单:一架木床靠墙放着,用木板钉成的桌子和凳子放在中央,里角有一个土坯砌起来的灶台,锅勺等炊具挂在灶台边的木板墙上,房梁上垂吊着熏制或腌制的肉类。老崔见我到处看,就用主人的语气说:把背包放下吧,休息一下。我把背包从肩上卸下来,放到木桌上,问:贡布是谁?这里的主人?老崔有点夸张地点着头,说:是啊,他就是啤酒泉的主人!老崔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我们是来看啤酒泉的,刚才被这片草甸的景致吸引,竟一时忘了来意。于是我问:啤酒泉在哪里?老崔把我们带的水杯从背包里取出来,举在手上,说:在屋后,跟我来。


  屋后,就是那几棵高大的松树,松树后边是陡起的山坡,坡上有灌木,也有裸露凸起的岩石。此时,夕阳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半个山壁。沿山坡斜向上望去,只有峰顶还沐在金色的光线里,如传说中的佛,在天上俯瞰人间。
  在松树与山壁之间,泊着一汪清清的泉,似溢流的水井,不事张扬,没有水花,更听不到声响。泉水沿草甸边缘,蜿蜒而去。我说:这就是你说的圣泉?老崔说:就是这里了。然后,他弯下身子,恭恭敬敬地舀了两杯水,递一杯给我,自己将另一杯一饮而尽。我抿了一口,品咂着泉水的味道。泉水入口,清凉甘冽,还有一丝回甜,可是并没品出啤酒味来。我说:山泉不都是这样的吗?老崔先没回答我,而是找一块大的石头坐下来。我也找了一块,坐到上边,看着老崔。简短的沉默后,老崔才说:我就说你们这些人浮躁吗,要想喝出啤酒味,你得用心去品尝,这跟欣赏艺术品一样,眼只看个外型,真正的妙处,只有用心去看,才能领会。此刻,老崔澹定如圣哲先贤,而我,则成了不谙世事的蒙童。
  见我用心品着泉水,老崔打开了话匣子,仿佛憋了一路的话,一下子全冒了出来。我想,他可能真的被那杯泉水醉了,进入了另一种境界。
  老崔抬手在草甸上比划了一大圈,极认真地说:“这泉水,围绕这片草甸流淌一圈,然后,从我们进来的那个山口流出去,就是我们进来时看到的那条苏木莲河了,苏木莲河流入北川河,北川河又流进湟水河,湟水河最后汇入黄河。湟水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所以,你品尝的这个泉,也应该是黄河的源泉。听老崔这么说,我突然想笑,但看着他极认真的样子,又忍住了,可话还是脱口说了出来:我刚从三江源回来,怎么这里又出来一个黄河的源头?老崔脸上更加豁达:你一个作家,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不论沱沱河还是卡日曲,那都是人们为了让长江黄河更长而探寻出来的,其实,在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着无数个这样的源头,比如,这啤酒泉,难道有谁能肯定地说她不是黄河的源,那卡日曲不是这个源后边的一个更长的支流吗?就跟我们遇到的所有事情一样,往往一个结果,是许多原因共同作用促成的。我想申辩:可是,如你所说,我们就会陷入虚无。老崔的眼睛放出光来:如果说这样就会虚无,那是你的心早已虚无了。你这次来青海,不是要寻找纯粹的生活的感觉,做人的感觉吗?说到底,你也是在溯源。
  我不置可否。老崔继续说:如果你心是虚无的,你的生活就永远也找不到源头。如果生活也有源头的话,那么,她一定在我们的心里,而绝不在于城市的色彩或是可可西里的荒芜。说到这里,老崔竟哈哈笑起来,如解读红尘的老僧,空洞里蕴含着饱满与超脱。我也跟着他笑起来,很有点附会的意思,心里却在琢磨:这个老崔,多年不见,竟修行了如此道行。
  一杯泉水从喉咙缓缓流入,我渐渐感觉到从舌根下面,涌起一丝淡淡的草香味。我兴奋地跟老崔说:我有感觉了,青草的香味儿。老崔此时已收住了笑,定定地看着我,如一个埋伏在我必经之路上的劫客:知道了吧,这就是为什么叫啤酒泉的原因。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醉人的,不一定是酒,真正的酒也不一定都能醉人,要说真正的好洒,必是有回味的。老崔抬头看看西边山峰上那片红色的晚霞,转了话题:我只要能抽出空,就会来这里坐上半天,看看景色,喝喝泉水,跟贡布聊聊天。我又到泉边舀了两杯水,递一杯给老崔,然后坐回到石头上,说:说说贡布吧,听名字是个藏族人,你一定跟他很熟吧?老崔说:当然!于是,开始说贡布。
  老崔说,他是来得多了,才跟贡布熟络起来的。最初来时,贡布把他当成了敌人,腰里别一把长长的藏刀,总跟在他旁边,那样子,好像只要他有一点点对泉水的非分之念,随时都会痛下杀手。来过几次后,见老崔毫无恶意,贡布才敞开了心胸,跟老崔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说到这儿,我插话问,贡布是在这里看守这眼泉的?老崔说,是。我说,这大山深处,有必要专门派个人来看着?难道还怕谁把这泉偷走了不成?老崔又哈哈地笑起来。笑过,老崔的语气有了些沉重:没人指派,是贡布自愿来这里的。我追问,为什么?老崔说,这里面有个故事。
  老崔喝了一口水,继续讲贡布。他说,在地方文艺里,青海的花儿可谓独树一帜,不仅曲调自由豪放,唱词也不像二人传、二人台那样合仄押韵,可不论有没有韵,民间歌手都能演绎出百转回肠的曲调来。贡布是草甸那边那个小村的一个朴实的藏族兄弟,你知道,藏族素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自然少不了对花儿的演绎。以前,这片草甸上每年都要举办花儿会,方圆几十里的各族群众都身着盛装,扶老携幼来赶会。会上,各村的花儿歌手,都会将精心准备的一首首花儿,唱给大家听,那场面,真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歌声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每年的花儿会,都会选出当年的花儿歌王,所以,花儿会也就成了花儿赛。那一年,两个花儿歌手并列第一,不分伯仲,于是就有了男女两个花儿王。一个是贡布,一个是央吉。央吉是再往里走,那架山梁里边村子的藏族姑娘。人们都说,贡布和央吉真是金童玉女,天生的一对。他们俩也是彼此钦慕,一见倾心。从那次花儿会后,两个人经常在这个泉边约会,一起唱心中的花儿。那时,贡布20岁,央吉18岁。我没见过央吉,但贡布跟我说,央吉是他见过的最美的女人,是他永远的女神。央吉个子不算高,但身材矫好,一头乌亮的小辫子系着五彩头绳,弯弯细细的眉毛下,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跟天上的星星一样,每次都把他忽闪得跟驾上了彩云一样,特别是央吉的那张小嘴,红嘟嘟跟山上的红杜娟一样,小嘴一张,高亢婉转的花儿就跟这泉水一样,清清亮亮地流出来了。她要是笑起来,嘴角就会挂上两个盛满露水的喇叭花一样的酒窝。这些当然是我根据贡布的描述想像出来的,但我想,实际的央吉,恐怕比我说的还要漂亮得多呢,你写小说应该知道,真正的美,是无法描绘的,有时,即使你用尽所有溢美之词,还是显得那么苍白,那么蹩脚。
  这时候,我对贡布和央吉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我问,后来呢?老崔再喝一口水,继续说。
  后来,花儿会迁到了镇上,再过一年,又集中到了县里。用当时时髦的说法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从那时起,就没人再到这里来唱花儿了。县里的花儿会,自然比这里的要大得多,也隆重得多,不仅吸引了全县的花儿高手,还吸引了附近县和西宁的花儿高手参加,因为,如果能在花儿会上评上名次,不但能得到丰厚的奖金,而且能成为花儿名星,说不准被哪个音乐制作人看中,一下子就能大红大紫起来。
  央吉在几个伙伴的劝说下,动了去县里参加花儿会的念头。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央吉坐在我现在坐的这块石头上,当然,也可能是你坐的那块,反正是央吉坐在石头上,跟坐在她对面的贡布说了自己的想法,还劝贡布跟她一起去,央吉说,如果我们去了,说不定就会有走出这大山的机会,如果不去,就会一辈子守在大山里。贡布看着央吉跟天上的星星一样闪亮的眼睛,弄不清楚央吉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念头。于是,贡布说,这大山有什么不好吗?这草甸这泉水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走出去?央吉说,大山草甸泉水都好,可是山外更好呀。贡布说,既然这里都好,为什么非要去山外?央吉说,山外比这里更好。贡布说,没去过怎么能说好?央吉说,没去过怎么能说不好?后来,央吉去参加了县里的花儿会,贡布没去。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问老宁波人,宁波最值得去看的地方是哪里?回答最多的是“三江交汇的三江口”,然后一定会告诉你“别忘了去江东岸的天后宫看看!”  那天飞机落地,虽已下午4点多,可宁波仍阳光满天。我欢欣地与接机的汪师傅商量“我们改个道?乘天未黑,先直开去天后宫拍个照,再回酒店如何?”  很快,我们从高速道直下三江口,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它的东岸。迎着岸边大道,一群鳞次栉比、雕梁画栋的建筑突现眼前,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宁波庆安
期刊
癸巳新春,回宁波省亲过年。特地到三江口去兜兜,寻觅着少时的记忆。伫立在江厦公园眺望,广告林立,高楼夹风,仿佛闻到一阵阵海腥加香水的气味;三叉沿江道上车水马龙,昔日行人在江上浮桥行走时发出劈劈啪啪似春节开门格子炮声的景象已经不再,而唯一有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依旧忙碌地流淌着,似乎在诉说着浙东运河数千年的演变与沧桑。  而作为浙东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途两岸的安庆会馆、水则碑、它山堰等众多的运河历史遗
期刊
大西坝属于鄞州区高桥镇,在后塘河、大西坝河与姚江的连接点上。大西坝由船堰和水闸(也是船闸)组成,通称为坝。大西坝村以坝兴村,以坝命村。现在这里如果不是有姚江渡船,陆路基本就是断头路。所以,到过的人不多,也就没什么名气。然而在水运时代,这里是宁波的西门户,是通往省城、京城的必经结点。  姚江是杭甬运河的一部分。如果凭现代的船运能力和码头建筑技术,船只可直达三江口,但这只是近百年的事。在以风力和人力作
期刊
浙东运河是指浙江钱塘江与姚江之间几段互相联接的运河,因其地处浙江东部地区,故名。  浙东运河北起钱塘江南,经西兴镇到萧山县城,又东南至钱清镇与钱清江交会,又东南经柯桥、绍兴城,东折至曹娥镇与曹娥江交会,曹娥江以东起自梁湖堰,东经上虞县(丰惠镇),至通明连接姚江,并经姚江经余姚、慈溪(慈城)、宁波,会奉化江后称甬江,又北至镇海入海。大致与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平行。由于钱清江、曹娥江等潮汐河流切穿于浙东
期刊
江南多雨。或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或是清明雨、梅子黄时雨,六七月要做“风水”,秋阴不散,秋雨愁煞人。意外的雨给人意外的惊喜,也给人意外的麻烦。  在南宋淳祐二年(1242)的夏天,大雨连续下了两个月,还不见得要晴。雨水漫过了踏步石,渐渐地开始登堂入室了。对于这位无法拒绝的不速之客,老百姓们的眉头开始打结,唉声叹气,但又无可奈何。当时的郡守陈垲,一位很会为老百姓着想父母官,说了这样的话:“上天安排着
期刊
每个传奇的肇端往往来得平淡无奇,上世纪80年代中期,Larry Harvey 和 Jerry James这两位BM的创立者动机并不明确,或许是为了告别逝去的爱情,或许是为了纪念过世的父亲。做了一个木头人后点燃熊熊大火,昭示着苦恼烦闷,失意落魄都随木人的烧尽,一切从头再来!从此这一个冲动的行为,诞生了BM“烧人节”。  BM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更平添了几分神秘与传奇,吸引了更多搜
期刊
“你想去飚一把漂流吗?”  姐姐在电话里诱惑我。“想啊!”未加思索,我开心地响应。  “下个月,我们樟溪河新开辟的溪流漂,一定能让你过把瘾!”姐姐在宁波工作,虽然她不是鄞江人,可因为太喜欢那里惬意的生活,电话中的口气,完全充满了自卖自夸的得意。  一进入5月天,深圳夏日的气息越来越浓,已开始热的喘不过气来。想像,此时跳进浙东四明山涧清凉的溪水里,畅享一把真正的有氧运动,应该是最惬意的避暑。  “记
期刊
你想在四明山涧的溪水里,飚一把漂流吗?  你想沐浴百年栲树林的绿阴吗?那古色古香的邵家村、那溪边令人垂涎的烧烤、那跳进溪水畅享清凉的惬意,一定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抑或你更想去寻觅千年古国的文脉?中国四大古堰之一的它山堰,会为你解谜海河堰渠的神秘之底。  它山艺术博物馆汇聚了南北朝以来的千尊佛教石刻造像。它会让你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在它们近旁藏匿着唐代雄奇采石场的上化山上,你会诧异古罗马圣殿的
期刊
第一天  独自醒来,筋骨舒展后,头却越发狰狞地痛。在海拔4700多米的纳木错湖边,高原反应再次来袭。吹进帐篷的冷风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看了一眼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晚上8点。摸黑找到一盒方便面,倒入保温瓶里的热水。高原气压低,水从来都烧不开,只能把方便面泡个大概。帐篷中央吊着的灯泡正在闻风起舞,要到晚上10点.天色全黑才会有电。  我裹上厚厚的棉服,走到帐篷外面。今天的太阳已经到了晚年,光线显得疲惫
期刊
癸巳新春,回宁波省亲过年。特地到三江口去兜兜,寻觅着少时的记忆。伫立在江厦公园眺望,广告林立,高楼夹风,仿佛闻到一阵阵海腥加香水的气味;三叉沿江道上车水马龙,昔日行人在江上浮桥行走时发出劈劈啪啪似春节开门格子炮声的景象已经不再,而唯有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依旧忙碌地流淌着,似乎在诉说着演变的沧桑。  此时此刻,我在寻思,寻思着宁波人的母亲江——三江衍生出浙东运河,孕育出浙东文明!  舜与姚江  舜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