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
太平天国运动从初中讲到高中作为农民起义运动再讲到大学,作为经典历史题材似乎已经谈论不出什么新意,再多说也就是清政府的不公待遇,太平天国在晚期走向内部斗争等等,但是《天国之秋》这本书却从国际视角来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剖析了西方列国在太平天国中所扮演的角色。纵观中国历史,各王朝末期但凡经历了类似的打击,都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例如黄巾之于大汉,黄巢之于大唐,闯王之于大明,莫不如此。但是为何清王朝在经历了太平天国这样的沉重打击之后非但没有走向衰落,反而还苟延残喘了五十多年到了二十世纪,甚至一度出现所谓的“中兴”迹象?这一切和西方社会息息相关。总的来说,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是双重的,一是曾国藩的崛起,二是西方势力的介入,以往对前者介绍较多,对后者往往忽略,本书补足了这一短板。
作为本书的主角洪仁玕,在他身上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或者说,他是在愚昧天国中保持着理想国的信念,他是太平天国后期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是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著作都很少让此人当主角,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没有参加起义,而是他进入核心政权已经是太平天国的后期。
但是随着洪仁玕的权力衰弱,地位的改变,也预示这太平天国与西方之间关系的变化,西方先进的力量本是一把利刃,洪仁玕想借助西方传教士而倚重西方列强,从而帮助天国打败清朝。只是这把利刃假若无法借助成功,便会伤害到自己,当传教士和西方舆论对太平天国转向负面,导致西方主战派占据了上风,并促成了英国做出干预中国内战的决定。 西方列强不是让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的主因,但是大大加速太平天国的灭亡却是事实。
历史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做过介绍,赞扬其资本主义的萌芽,太平天国总理提出的治国纲领虽然没有实行,但是确实很超前,如果照此执行中国早就成现代化国家了。十九世纪50年代就提出中国要修铁路、发展电报等通讯,开学堂,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等,这在全世界都算是先进的思想,相比较于他们的对手清政府不知要开明多少倍,清政府50年后还很不情愿的做这些事情。可想而知,如果英法认同了太平天国的治国理念同时认可他们为基督教徒,那么支持他们去的政权,这些治国理念能够实施,那么对中国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可是即使这样,太平天国最终还是失败了。
对此,伊藤博文评价是:英国人阻挡了一个正常、有益的自然过程,清朝的所作所为无一证明他们值得一救。清朝垮台必然会在不久后发生,但到那时,动荡将持续更久,而且会更加猛烈。
太平军起义就像中国古代所有朝代一样,在气数已尽的情况下爆发的农民起义,它是中国历史自我循环的重要方式,书中认为英法等列强没有认清这一点,强行介入这一自然循环过程,阻止了这一自我扬弃的过程,使得腐朽的清朝又苟延残喘了50年,结果导致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又摸索了很多年。英法在太平军进攻上海和武昌时,有效威慑了太平军,使之没有敢进攻这两座城池,另外由志愿者组成了洋枪队(后期有政府委派)参与了作战,但是在攻下苏州后发现李鸿章背信弃义杀害投诚将领而不再继续协助清军。英法没有支持太平军坐失一个对西方友好的基督新中国成立的良机。
伊藤博文发出这些评论的前提是,千百年来,叛乱一直是人民“制止滥权与暴政的唯一工具”。这就是为什么,太平天国灭亡后,民间会长期怀念它,它成了反抗压迫的象征,每当现实的苦痛让人们感到无法承受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太平天国。孙中山年轻时,曾被人呼为洪秀全,他一生为此感到自豪。
太平天国起义开始,西方是赞叹和欢呼的,他们认为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民族革命,说明中国正在融入全球经济,正在推翻那个封闭、腐朽、僵固与偏执的封建政权。特别是当听说从中国内陆起事欲推翻满人统治的是基督徒时,更是唤起了西方大批教众热切、持久的同情与支持。但相比于这些,利益则是更重要的,在未看清战局形式,未理清利益关系前,西方政府只会持中立的态度,背后的意图是坐山观虎斗,需要看哪边能打赢再表态。在上海和汉口,西方世界对太平军的阻挡,极大地影响了太平天国战略战局的部署。后期对宁波、杭州和苏州的打,更是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在这场战争中,西方人一直在唾骂太平军、清军的残酷与血腥,但当太平军进攻上海之前,他们却用炮火直击城外的民居,没有任何的通知,仅仅是因为太平军可能会入驻其中。较之政府军的作为,那些来华投机的菲利巴斯特(filibuster)型人物,更是以为到了一个犯罪的乐园。(对于他们所犯下的罪恶,不知他们的上帝会如何处置)
太平军起义之初,多数都是被裹挟进去的农民,他们没有理想抱负,只想被天王口中的小天堂诱惑。置身于战火时,后悔已晚----身后的家园不是被太平军烧了,就是被清政府抄了。洪秀全入驻天京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举全国之力开始兴建天王府,甚至他死去还没有建完。这十一年的光阴中,他只离开过一次天王府,对于军事、朝政,几不过问。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带着八斤重的纯金王冠和八斤重的金项链,管理他那3000多个女官。东王杨秀清出行的仪仗队有2000多人,苏州拙政园只是忠王府的一角……同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只是美好的愿望,从来都没有真正实施过。那些奔着小天堂去的农民,生活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还不如从前,他们的心理在悄悄发生变化。
财富和女人的享受,不能满足“王”的欲望,权利争夺的暗涌,终于在1856年爆发,史称天京事变。久经沙场的一批老将老兵,被杀一半,又被石达开带走了一半,天朝内部的争斗加上起义初所许愿望的破灭,让人心都散了。此后,太平天国便再难崛起,终至灭亡。
总的来看,太平军,是一群没有政治抱负、没有信仰的农民,他们一旦游离于法律的管制之外,人性的堕落面便全部暴露出来。对于旗人的屠杀,对于城市的破坏,对于人性底线的挑战,一百多年过去了,今人听来,仍会感到惊恐。
但是在我看来,此乃神人也,贯穿《天》全书,我对此人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既然他后期才加入太平天国的,那么之前此人在干吗呢?嗯,他在香港避难和传道(正宗的基督教,非太平天国的异教)。正是因为他在香港这段经历,让他对于太平天国有非一般的的意义:他一是太平天国核心领导中唯一熟悉西方的;二是唯一一个真正理解基督教义的核心领导。处于这两大意义下,他成为了后期太平天国的救火队长,只是火已太大,一人之力何其渺小。
当洪仁轩进入核心领导层后,便为太平天国未来的政府和社会,构思可长久的架构——《资政新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真正从全球视野提出改革建议的治国纲领。当我细看了里面的内容后,真的只有一个字形容:“绝”。真的绝到你会觉得这个人简直是那是穿越而来的人,因为他提出林林总总的建议,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改革者朗朗上口的口号以及作为基本而繁衍出大大小小的改革。一个建议能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等的限制,这便是值得我们去佩服他的地方。但为何天国依然会败?这就是一个履行以及权势角力的问题了。
政令如纸一般,执行于表面之上。腐朽思想早已深入天国每个人的骨头里,天国教义跟真正的新教和基督教教义完全是南辕北辙。在太平天国,真正的上帝是天王洪秀全本人,而偏偏洪秀全又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容易陷入癫狂状态的妄者。一切其实在《资政新篇》公布的一刻,也画上了一个句号,宣布此乃一張“纸”令罢了。
作为洪仁玕的转折点是在兵败桐城,这次的兵败,促使他自身阴暗的一面显露于外。他对于清朝的仇恨更浓,当一个人被情绪所牵引着时候,他的能力往往也会被情绪所负方向牵引着。与此同时,他与诸王的不和,政见的不同,导致他兵败回到南京时,权利有了看似微妙却重大的变化。群臣奏折不再需要通过他盖印才转呈天王,这代表他不再是洪秀全与外面世界之间唯一的斡旋者。天王的儿子此时也升至仅次于父王之位,地位高于洪仁玕。不久,更是夺走他涉外事务主管一职。不仅是洪仁玕的转折点,这也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此时的洪仁玕感受是如何的,在他跟友人郭修理的对话便能看得一清二楚:“世上多得是在天上无一席之地的王”。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
太平天国运动从初中讲到高中作为农民起义运动再讲到大学,作为经典历史题材似乎已经谈论不出什么新意,再多说也就是清政府的不公待遇,太平天国在晚期走向内部斗争等等,但是《天国之秋》这本书却从国际视角来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剖析了西方列国在太平天国中所扮演的角色。纵观中国历史,各王朝末期但凡经历了类似的打击,都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例如黄巾之于大汉,黄巢之于大唐,闯王之于大明,莫不如此。但是为何清王朝在经历了太平天国这样的沉重打击之后非但没有走向衰落,反而还苟延残喘了五十多年到了二十世纪,甚至一度出现所谓的“中兴”迹象?这一切和西方社会息息相关。总的来说,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是双重的,一是曾国藩的崛起,二是西方势力的介入,以往对前者介绍较多,对后者往往忽略,本书补足了这一短板。
作为本书的主角洪仁玕,在他身上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或者说,他是在愚昧天国中保持着理想国的信念,他是太平天国后期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是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著作都很少让此人当主角,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没有参加起义,而是他进入核心政权已经是太平天国的后期。
但是随着洪仁玕的权力衰弱,地位的改变,也预示这太平天国与西方之间关系的变化,西方先进的力量本是一把利刃,洪仁玕想借助西方传教士而倚重西方列强,从而帮助天国打败清朝。只是这把利刃假若无法借助成功,便会伤害到自己,当传教士和西方舆论对太平天国转向负面,导致西方主战派占据了上风,并促成了英国做出干预中国内战的决定。 西方列强不是让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的主因,但是大大加速太平天国的灭亡却是事实。
历史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做过介绍,赞扬其资本主义的萌芽,太平天国总理提出的治国纲领虽然没有实行,但是确实很超前,如果照此执行中国早就成现代化国家了。十九世纪50年代就提出中国要修铁路、发展电报等通讯,开学堂,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等,这在全世界都算是先进的思想,相比较于他们的对手清政府不知要开明多少倍,清政府50年后还很不情愿的做这些事情。可想而知,如果英法认同了太平天国的治国理念同时认可他们为基督教徒,那么支持他们去的政权,这些治国理念能够实施,那么对中国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可是即使这样,太平天国最终还是失败了。
对此,伊藤博文评价是:英国人阻挡了一个正常、有益的自然过程,清朝的所作所为无一证明他们值得一救。清朝垮台必然会在不久后发生,但到那时,动荡将持续更久,而且会更加猛烈。
太平军起义就像中国古代所有朝代一样,在气数已尽的情况下爆发的农民起义,它是中国历史自我循环的重要方式,书中认为英法等列强没有认清这一点,强行介入这一自然循环过程,阻止了这一自我扬弃的过程,使得腐朽的清朝又苟延残喘了50年,结果导致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又摸索了很多年。英法在太平军进攻上海和武昌时,有效威慑了太平军,使之没有敢进攻这两座城池,另外由志愿者组成了洋枪队(后期有政府委派)参与了作战,但是在攻下苏州后发现李鸿章背信弃义杀害投诚将领而不再继续协助清军。英法没有支持太平军坐失一个对西方友好的基督新中国成立的良机。
伊藤博文发出这些评论的前提是,千百年来,叛乱一直是人民“制止滥权与暴政的唯一工具”。这就是为什么,太平天国灭亡后,民间会长期怀念它,它成了反抗压迫的象征,每当现实的苦痛让人们感到无法承受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太平天国。孙中山年轻时,曾被人呼为洪秀全,他一生为此感到自豪。
太平天国起义开始,西方是赞叹和欢呼的,他们认为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民族革命,说明中国正在融入全球经济,正在推翻那个封闭、腐朽、僵固与偏执的封建政权。特别是当听说从中国内陆起事欲推翻满人统治的是基督徒时,更是唤起了西方大批教众热切、持久的同情与支持。但相比于这些,利益则是更重要的,在未看清战局形式,未理清利益关系前,西方政府只会持中立的态度,背后的意图是坐山观虎斗,需要看哪边能打赢再表态。在上海和汉口,西方世界对太平军的阻挡,极大地影响了太平天国战略战局的部署。后期对宁波、杭州和苏州的打,更是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在这场战争中,西方人一直在唾骂太平军、清军的残酷与血腥,但当太平军进攻上海之前,他们却用炮火直击城外的民居,没有任何的通知,仅仅是因为太平军可能会入驻其中。较之政府军的作为,那些来华投机的菲利巴斯特(filibuster)型人物,更是以为到了一个犯罪的乐园。(对于他们所犯下的罪恶,不知他们的上帝会如何处置)
太平军起义之初,多数都是被裹挟进去的农民,他们没有理想抱负,只想被天王口中的小天堂诱惑。置身于战火时,后悔已晚----身后的家园不是被太平军烧了,就是被清政府抄了。洪秀全入驻天京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举全国之力开始兴建天王府,甚至他死去还没有建完。这十一年的光阴中,他只离开过一次天王府,对于军事、朝政,几不过问。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带着八斤重的纯金王冠和八斤重的金项链,管理他那3000多个女官。东王杨秀清出行的仪仗队有2000多人,苏州拙政园只是忠王府的一角……同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只是美好的愿望,从来都没有真正实施过。那些奔着小天堂去的农民,生活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还不如从前,他们的心理在悄悄发生变化。
财富和女人的享受,不能满足“王”的欲望,权利争夺的暗涌,终于在1856年爆发,史称天京事变。久经沙场的一批老将老兵,被杀一半,又被石达开带走了一半,天朝内部的争斗加上起义初所许愿望的破灭,让人心都散了。此后,太平天国便再难崛起,终至灭亡。
总的来看,太平军,是一群没有政治抱负、没有信仰的农民,他们一旦游离于法律的管制之外,人性的堕落面便全部暴露出来。对于旗人的屠杀,对于城市的破坏,对于人性底线的挑战,一百多年过去了,今人听来,仍会感到惊恐。
但是在我看来,此乃神人也,贯穿《天》全书,我对此人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既然他后期才加入太平天国的,那么之前此人在干吗呢?嗯,他在香港避难和传道(正宗的基督教,非太平天国的异教)。正是因为他在香港这段经历,让他对于太平天国有非一般的的意义:他一是太平天国核心领导中唯一熟悉西方的;二是唯一一个真正理解基督教义的核心领导。处于这两大意义下,他成为了后期太平天国的救火队长,只是火已太大,一人之力何其渺小。
当洪仁轩进入核心领导层后,便为太平天国未来的政府和社会,构思可长久的架构——《资政新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真正从全球视野提出改革建议的治国纲领。当我细看了里面的内容后,真的只有一个字形容:“绝”。真的绝到你会觉得这个人简直是那是穿越而来的人,因为他提出林林总总的建议,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改革者朗朗上口的口号以及作为基本而繁衍出大大小小的改革。一个建议能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等的限制,这便是值得我们去佩服他的地方。但为何天国依然会败?这就是一个履行以及权势角力的问题了。
政令如纸一般,执行于表面之上。腐朽思想早已深入天国每个人的骨头里,天国教义跟真正的新教和基督教教义完全是南辕北辙。在太平天国,真正的上帝是天王洪秀全本人,而偏偏洪秀全又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容易陷入癫狂状态的妄者。一切其实在《资政新篇》公布的一刻,也画上了一个句号,宣布此乃一張“纸”令罢了。
作为洪仁玕的转折点是在兵败桐城,这次的兵败,促使他自身阴暗的一面显露于外。他对于清朝的仇恨更浓,当一个人被情绪所牵引着时候,他的能力往往也会被情绪所负方向牵引着。与此同时,他与诸王的不和,政见的不同,导致他兵败回到南京时,权利有了看似微妙却重大的变化。群臣奏折不再需要通过他盖印才转呈天王,这代表他不再是洪秀全与外面世界之间唯一的斡旋者。天王的儿子此时也升至仅次于父王之位,地位高于洪仁玕。不久,更是夺走他涉外事务主管一职。不仅是洪仁玕的转折点,这也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此时的洪仁玕感受是如何的,在他跟友人郭修理的对话便能看得一清二楚:“世上多得是在天上无一席之地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