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中国国民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考察了民营企业近些年的绩效表现,发现民营企业绩效良好,不过依然存在对民营经济立法保护不足以及融资难等问题。而垄断国企由于存在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绩效表现不如民营企业。因此本文建议进一步放开垄断行业,准予民营经济进入以达到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市场竞争 企业绩效 民营经济 反垄断
一、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绩效
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虽然在此期间面临较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但是GDP平均增长率依然保持在10%以上,在2007甚至达到了14.2%。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表现更为突出。例如,从企业注册数量来看,目前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已超过85%;截止2009年,全国民营企业一共740万家,比2005年同期增长52%。从从业人员数量来看,目前私营企业占全国的44%,占全部非国有企业的85%以上;而截止至2008年,国有工业从业人员仅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6.5%,加上国有控股企业,仅达到10%。从税收贡献来看,2005-2009年,全部私营企业控股税收占20%以上;加上个体和集体控股税收,全部民营企业税收占全部税收1/3以上。就创新来看,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发明专利和有效发明专利为267721件、92732件,而小型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民营企业,工业企业中非国有经济各项专利数占比超过70%。
以上数据显示,民营企业数量已占据全国企业数量的绝对优势,不过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平均规模相对较小。此外,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具创新精神,这也许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有关,民营企业不具有国有企业拥有的政策优势与政府背景,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学界对于中国企业的效率也做了相关研究,比如姚洋和章奇(2001)通过对第三次中国工业普查数据的分析,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效率是最高的;许斌(2006)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中国企业效率问题,发现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外资企业,但远高于国有企业。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民营企业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蓬勃发展,但是始终面临不少困难。国际金融公司在我国部分省份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的调查也支持这个观点,66%的中小企业最近两年发生了融资困难的情况(王君,2005)。据调查,银行给企业的贷款绝大部分供给了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大型企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却很难得到贷款,贷款比例与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比例严重失调。
出现以上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渐由"资本主义尾巴"的禁止形式,转向社会主义国有的补充形式一直到十六大全面支持公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虽然民营经济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经济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更严格的审查监管。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有些地区的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之手"已经成了"攫取之手",各种摊派和税费占据了民营企业开支的很大一部分,这些都使民营企业受到了比国有企业更不利的成长环境。
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已经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和法律政策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一)从法律保护角度来讲,我国民营企业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二)从进入领域来看,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而对民营企业来讲诸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进入壁垒还是相对比较高,同时很多民营企业无法通过常规的渠道获得融资。(三)从自身经济实力来讲,民营企业85%属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大部分规模比较庞大。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以及合资企业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虽然给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同样由于其技术和管理效率以及资金雄厚程度远高于中国民营企业,而且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进入而对外资开出优于本土企业,这些都是中国民营企业面临更为强大的竞争压力。
三、垄断与低效率
众所周知,中国经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尽管竞争这一市场的核心机制在上述增长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却并未得到足够的保障。相反,行政力量对于市场竞争的干预,尤其是行政性垄断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几乎在中国经济中处处可见,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目前的经济转轨体制中,出现的垄断现象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中国经济中有了较为明显二元市场经济特征。垄断指少数厂商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策略。目前普遍认为,造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是进入障碍,而垄断又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即自然垄断、资源垄断与行政性垄断。国内的垄断企业大部分属于行政性垄断,其基本的含义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运用行政权限制市场竞争而造成的垄断状态或垄断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以明确或隐蔽方式给予特定(国有)企业特许经营权、通过行政审批等手段设置市场进入壁垒、通过行政手段取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等等(高世楫、秦海,2003)。
经济学中把完全市场竞争作为理想的市场状态,因为市场竞争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垄断作为竞争的对立面,是低效率的,因为其还有帕累托改进空间。即便是规模经济所需要的垄断,由于其产品定价高于边际成本,结果造成社会福利也偏离帕累托最优。因此,垄断企业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为人诟病。此外,垄断对于企业管理和创新等技术性效率的影响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主题。根据Leibenstein(1966)提出的X-非效率理论,竞争压力可以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因此垄断企业的效率便会低于民企,这与姚洋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
四、总结及政策含义
本文从"十一五"规划以来国民经济增长情况入手,发现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吸纳社会就业等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也存在企业规模较小、融资难等一些特征。与大部分具有垄断背景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融资、法律保护等的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以往的研究都表明,垄断不仅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同时也导致了垄断企业自身的低效率。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出台,就体现了对垄断的限制与对竞争的保护。因此,本文建议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让更多的民企进入,达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
[2]许斌:外贸、外资和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J],载林双林、王振中、尹尊声(主编),《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冯昀,郭洪涛: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金融发展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4]王君,微小企业融资障碍与改革战略[d],"微小企业融资"国际研讨会,北京:2005.4.15-16日。
[5]Leibenstein,Harvey (1966):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392-415.
[6]高世楫、秦海(2003):"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看反垄断的制度供给",载于《中国反垄断案例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简介:吴李坚,1986-12,男,浙江缙云人,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2010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竞争战略;王伟,1986-10,男,山东淄博人,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2010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竞争战略。
关键词:市场竞争 企业绩效 民营经济 反垄断
一、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绩效
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虽然在此期间面临较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但是GDP平均增长率依然保持在10%以上,在2007甚至达到了14.2%。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表现更为突出。例如,从企业注册数量来看,目前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已超过85%;截止2009年,全国民营企业一共740万家,比2005年同期增长52%。从从业人员数量来看,目前私营企业占全国的44%,占全部非国有企业的85%以上;而截止至2008年,国有工业从业人员仅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6.5%,加上国有控股企业,仅达到10%。从税收贡献来看,2005-2009年,全部私营企业控股税收占20%以上;加上个体和集体控股税收,全部民营企业税收占全部税收1/3以上。就创新来看,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发明专利和有效发明专利为267721件、92732件,而小型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民营企业,工业企业中非国有经济各项专利数占比超过70%。
以上数据显示,民营企业数量已占据全国企业数量的绝对优势,不过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平均规模相对较小。此外,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具创新精神,这也许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有关,民营企业不具有国有企业拥有的政策优势与政府背景,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学界对于中国企业的效率也做了相关研究,比如姚洋和章奇(2001)通过对第三次中国工业普查数据的分析,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效率是最高的;许斌(2006)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中国企业效率问题,发现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外资企业,但远高于国有企业。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民营企业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蓬勃发展,但是始终面临不少困难。国际金融公司在我国部分省份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的调查也支持这个观点,66%的中小企业最近两年发生了融资困难的情况(王君,2005)。据调查,银行给企业的贷款绝大部分供给了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大型企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却很难得到贷款,贷款比例与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比例严重失调。
出现以上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渐由"资本主义尾巴"的禁止形式,转向社会主义国有的补充形式一直到十六大全面支持公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虽然民营经济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经济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更严格的审查监管。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有些地区的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之手"已经成了"攫取之手",各种摊派和税费占据了民营企业开支的很大一部分,这些都使民营企业受到了比国有企业更不利的成长环境。
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已经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和法律政策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一)从法律保护角度来讲,我国民营企业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二)从进入领域来看,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而对民营企业来讲诸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进入壁垒还是相对比较高,同时很多民营企业无法通过常规的渠道获得融资。(三)从自身经济实力来讲,民营企业85%属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大部分规模比较庞大。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以及合资企业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虽然给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同样由于其技术和管理效率以及资金雄厚程度远高于中国民营企业,而且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进入而对外资开出优于本土企业,这些都是中国民营企业面临更为强大的竞争压力。
三、垄断与低效率
众所周知,中国经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尽管竞争这一市场的核心机制在上述增长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却并未得到足够的保障。相反,行政力量对于市场竞争的干预,尤其是行政性垄断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几乎在中国经济中处处可见,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目前的经济转轨体制中,出现的垄断现象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中国经济中有了较为明显二元市场经济特征。垄断指少数厂商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策略。目前普遍认为,造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是进入障碍,而垄断又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即自然垄断、资源垄断与行政性垄断。国内的垄断企业大部分属于行政性垄断,其基本的含义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运用行政权限制市场竞争而造成的垄断状态或垄断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以明确或隐蔽方式给予特定(国有)企业特许经营权、通过行政审批等手段设置市场进入壁垒、通过行政手段取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等等(高世楫、秦海,2003)。
经济学中把完全市场竞争作为理想的市场状态,因为市场竞争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垄断作为竞争的对立面,是低效率的,因为其还有帕累托改进空间。即便是规模经济所需要的垄断,由于其产品定价高于边际成本,结果造成社会福利也偏离帕累托最优。因此,垄断企业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为人诟病。此外,垄断对于企业管理和创新等技术性效率的影响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主题。根据Leibenstein(1966)提出的X-非效率理论,竞争压力可以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因此垄断企业的效率便会低于民企,这与姚洋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
四、总结及政策含义
本文从"十一五"规划以来国民经济增长情况入手,发现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吸纳社会就业等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也存在企业规模较小、融资难等一些特征。与大部分具有垄断背景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融资、法律保护等的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以往的研究都表明,垄断不仅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同时也导致了垄断企业自身的低效率。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出台,就体现了对垄断的限制与对竞争的保护。因此,本文建议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让更多的民企进入,达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
[2]许斌:外贸、外资和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J],载林双林、王振中、尹尊声(主编),《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冯昀,郭洪涛: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金融发展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4]王君,微小企业融资障碍与改革战略[d],"微小企业融资"国际研讨会,北京:2005.4.15-16日。
[5]Leibenstein,Harvey (1966):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392-415.
[6]高世楫、秦海(2003):"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看反垄断的制度供给",载于《中国反垄断案例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简介:吴李坚,1986-12,男,浙江缙云人,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2010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竞争战略;王伟,1986-10,男,山东淄博人,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2010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竞争战略。